★本书荣获第35届金鼎奖图书类非文学奖艺术生活类入围
本书视交响乐团为社会行动者,将Bourdieu的场域(field)理论,重新设计为:「交响乐团行动者-古典音乐场域-文化场域-权力场域-国家政权/社会空间」,以线上交响乐团(on-line orchestra)、离线交响乐团(off-line orchestra)纵走当代生活场景。
作为一种社会性譬喻(metaphor),它借国家交响乐团深描台湾社会、文化场域转型;借YouTube线上交响乐团,刻画全球性的文化、艺术典范转移。
它关于想像共同体(imagined communities)、身分认同(identities),也本于国族(the national)、在地(the local)与全球(the global)
我必须说,作为广义上古典音乐社群的成员,以社会学的方法与理论来解释古典音乐在变动社会里的运作,并非源自于优雅的「跨领域」研究风潮,我实质想要回到一项基进的社会学议程,即视古典音乐的现状,为一项有问题的问题(problematic problem),我想要以出身音乐学院实作者的反身性经验,在历经社会学场域方法及理论训练,并途径音乐、文化及社会现场的田野观察,来反思古典音乐。
名人推荐 ‧申学庸(音乐家、云门舞集基金会董事长暨总统府国策顾问)专文推荐
‧郭力昕(政治大学广播电视学系副教授暨系主任)专文推荐
这本书将「古典音乐」放在文化、权力、政治、国家等多重场域的分析语境里,政治化(politicise)了西方古典音乐在台湾与全球的意义生产,和行动的可能与限制等问题,这是方向基进、具有开创企图和视野的学术计画。
政治大学广播电视学系副教授暨系主任 郭力昕
本书作者受到两种迥然不同的学术训练养成,先音乐艺术,后社会科学,皆游刃有余,这样的跨领域人才,并不多见,但我始终相信这背后仍源自于他对于艺术感受的敏锐。
音乐家、云门舞集基金会董事长暨总统府国策顾问 申学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