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北韓有的是謊言和核彈,我有的就是真相和文字。」
北韓揚言要「在這個宇宙除掉他」,南韓領事館曾拒絕他「我們這裏幫不瞭你」
從封閉國度的權力中心揭露北韓內部驚人運作實況的權威之作
近距離接觸金正日的第一手記述,北韓人民對世界發聲最不可忽視的聲音
★《經濟學人》、《衛報》、《明鏡週刊》、《華盛頓郵報》、《金融時報》、《泰晤士報》、《觀察傢報》……各大媒體一緻贊譽,認識北韓必讀大作
★從「北韓的南韓專傢」到「南韓的北韓專傢」,金正日欽點的桂冠詩人,透視北韓未來的關鍵權威
★獨一無二的北韓記述,一位兼具詩人和間諜身分的逃亡者寫下他在金正日身邊的所見所感,以生命的代價告訴我們三個北韓的真相――真實的北韓、北韓政權捏造的北韓、外界建造的理論的北韓
★深度揭露神祕北韓的幕後之謎,前所未見的「金朝實錄」:北韓建國神話、金日成和金正日的父子權力鬥爭、金正日戰略、北韓綁架外國公民的結種戰略、南北韓的兩手策略、北韓對中國的愛恨交織、金正恩的未來……
◎詩人、間諜、逃亡者 「我看到槍管,聽到扣扳機的聲音。我頭頂又熱又痛,知道子彈會從那裏打進去……」
身為北韓的反情報官員,張振成原本過著舒適的生活。
他在北韓宣傳機器中位居最高階職級,專事協助該政權掌握人民。
他的任務包括創造北韓建國神話,對外假裝為南韓知識分子,撰寫抒情詩歌頌北韓獨裁者金正日。
年輕而雄懷壯誌,張振成的愛國任務使他擁有一名古怪的讀者――金正日本人。
他可以與聞國傢機密,接觸北韓權力核心眾多神祕人物。
由於深獲「敬愛的領袖」本人贊揚,他有種種理由滿意自己的生活和命運。
但返鄉之旅喚醒瞭詩人的良心,驅使他偷偷寫下故鄉街上人民的痛苦。
一份機密文件的遺失,讓他的生活破碎瞭。
他和一名友人被迫拋棄傢人、朋友,以及他們所有的一切,逃離這個「隱士王國」。
本書是張振成動人的真實故事,訴說一個謎樣國傢菁英圈子的一分子為何會變成該國最率直、最勇敢的批判者。
本書使世人對駭人的北韓內部實況有瞭新的認識;唯有在該政權高層工作的人,纔得以揭發那些外人永遠無從得知的事。
◎國傢敵人的自由之路 故事始於1999年5月,張振成接到神祕電話奉召去見金正日,轉車換船懷抱莫大希望的他看到齣場的是抱著瑪爾濟斯小狗的糟老頭,這人計較的是頌揚領袖的標語是手綉還是印刷,接著領袖賜宴,菜色配燈光的荒謬景象,喜怒無常的領袖腳痛脫瞭高跟鞋的幻滅,加上最後領袖落淚全場趕緊痛哭的馬屁場景,勾勒齣奇幻的序幕。
父親是大學院長、母親是醫生,齣身菁英的張振成受到拜倫的詩啓濛,並憑著詩作受到金正日賞識,被賦予撰寫史詩的任務,一路順遂。他曾與金正日用餐,收到一隻價值七韆英鎊的勞力士錶禮物。
張振成收到的另一份禮物是獲準返鄉。十年未迴,位於平壤南方六十公裏的故鄉沙裏院已不再是記憶中的樂土,貧窮飢荒改變瞭一切。與數米過日子的老同學相聚,心酸大於歡喜;到市場上碰到人民法庭,軍方在大庭廣眾下槍決輕罪犯。傢鄉見聞讓他難以執筆書寫上級交代歌頌領袖的詩作。詩人的良心驅使他寫下人民的真實生活。
一場意外改變瞭他的人生。工作職位之故,張振成得以接觸被視為違禁品的南韓書刊,而他藉給朋友的一本書卻弄丟瞭。此罪如同叛國,於是兩人決定逃往南韓。
亡命之路如電影般驚險刺激。藉由延邊農民之助坐車逃到延吉,但北韓方麵誣陷他們是殺人犯。數次搜捕僥倖逃脫。原本覺得中國是天堂,他鄉遇故知纔得悉相互的悲慘故事。找不到門路,危機重重。
輾轉經長春到瀋陽,南韓教會和領事館卻拒絕協助。在街頭用韓語試探,尋找同胞,一名朝鮮族女子成為貴人。被密告後公安上門盤查,帶瞭詩稿逃命。
尋求韓國餐廳老闆資助,獲往北京車資。緻電南韓報社,在情報單位協助下獲得庇護,終獲自由。
現在,張振成是世人洞見北韓真相最有力的評論者,以堅定的聲音對世人揭示看待北韓體製和北韓人民的方式。
◎對本書的贊譽 「張振成極具洞見地論述瞭北韓高階菁英的生活方式和權力結構。這則故事描述張振成如何從全然的遵奉者一步一步轉變為深刻思考的懷疑者,乃至那個國傢的敵人,最終經曆瞭驚心動魄的逃亡……一個扣人心弦的故事。」――蘇珊•剋爾博(Susanne Koelbl),《明鏡週刊》
「作為金正日造神機器內部的一名禦用詩人,他〔張振成〕讓人們對金氏王朝的意識形態下層結構和他所謂的『失敗者的鬍作非為』有瞭新的認識。」――《經濟學人》
「感動人心。」――戴維•皮林(David Pilling),《金融時報》亞洲版主編
「在本書中,張振成揭開幕後之謎,揭示一個逢迎諂媚、滿腹恐懼的固有世界。」――布萊恩•哈登(Blaine Harden),《華盛頓郵報》
「一則掙紮求存的非凡故事。」――賴瑞•蓋蘭(Larry Getlen),《紐約郵報》
「一個不可思議又具震撼力的故事,其特彆之處不隻在於它描繪瞭平壤菁英圈的內部運作,還因為有一位真正的作傢――在北韓幾乎前所未聞――身處其中觀察它和述說它。」――亞當‧強森(Adam Johnson),《沒有名字的人》(The Orphan Master’s Son)作者
「金正日晚期的前禦用詩人透視神祕的北韓。任何讀過亞當‧強森的普立茲小說奬得奬作品《沒有名字的人》的讀者,都將為之著迷。」――喬瑟琳•麥剋魯格(Jocelyn McClurg),《今日美國》
「一則蘊藏強烈情感的真實故事……極其引人入勝……情感真切……」――《泰晤士報》
「〔相較於此前的北韓相關著作〕張振成的著作甚而更彌足珍貴。」――《衛報》
「卓越非凡……激動人心……北韓生與死的傑齣描繪……」――《週日泰晤士報》
「撕心裂肺……權威且令人信服……」――《觀察傢報》
「張振成近乎不可能的戲劇化故事,是迄今北韓夢魘的最佳描寫之一。」――《齣版人週刊》
「一段激動人心的逃亡,完成這部緊湊又描寫精采的著作,戮力洞悉北韓輕衊且應受譴責的權力策略。」――《科剋斯書評》星級推薦
「作為在南韓最著名的北韓流亡人士之一,張振成提供解讀北韓的傑齣論點……」――瑞默剋•布魯剋(Remco Breuker),萊登大學韓國研究教授
午夜過後不久,我剛要上床睡覺,電話響瞭。我決定要等到第六響纔接,希望它到第五響就停。但是,第六響響瞭。我猜想這已經吵醒瞭我父母親。我拿起話筒,準備不管是誰打來的,都要好好罵他一頓。
「喂?」深夜安靜無聲的房子裏,我的聲音聽起來比剛剛的鈴聲還大聲。
「我是第一黨委書記。」
聽到這句話,我不由自主立刻立正站直,頭貼著話筒伏下去。
「我現在發給你特彆召集令。一點鍾到辦公室報到。穿西裝,不準告訴任何人。」
在這個國傢,就算是最奇怪的命令,我們一嚮都認為接受命令是理所當然;但是,由第一黨委書記本人下命令給我,我卻不能不為之怔忡不安起來。他是我們這個部門對中央黨部的對口聯絡人。在正常情況下,我通常是接受第十九股或第五科的命令,這樣纔符閤我在整個黨組織的職位層級。超過整個組織層級之上,他纔會下「特彆召集令」。
特彆召集令指的通常是部隊動員。每次美國和南韓在朝鮮半島進行聯閤軍事演習,我們就會召集全國動員演習,以為迴應。參加動員演習的召集令,就是「特彆召集令」。不過,我們通常會從人為刻意洩露事先得知有這樣的命令。勞動黨各個單位或部門,在強大的競爭壓力之下,總力求比彆的單位齣頭:關係好的人早就得知有命令要執行,會在特定的某一天留下來工作,比那些渾然不知、已經下班迴傢的人及早嚮執行單位報到。
不過,這一次我接到的召集令如果是標準的軍事動員令,他們不會規定我要穿西裝。我們這種高乾和一般隸屬於地區或部門黨支部的北韓人不一樣。我們隸屬中央黨部,所以知道「特彆召集令」有時候是要叫我們去見我們「敬愛的領袖」金正日。
要把一個人叫去見他,都不會事先通知。即使是最高階的將官都不知道這一類召見操作的細節。見金的召集令由第一黨委書記轉達,第一黨委書記則是先前接到命令早已到達中央委員會的辦公室。在一間已經由敬愛的領袖的親衛隊加鎖的會議室,第一黨委書記在親衛隊嚴密監視之下接下一張名單,然後逐一發齣召集令給名單上每一個人。整個召見的程序全部在嚴格保密之下執行。在這種情況下,「特彆召集令」一詞成瞭推動整個隱密過程的密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