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附随身大地图
每次去日本都去东京,是不是就连自己也觉得很没创意呢?但又割舍不下东京这个购物天堂……既然如此,不妨把足迹伸远一点,前往日光、战场之原、奥鬼怒,看是要参观世界遗产,还是登山健行,或者是泡温泉,玩法琳瑯满目,令人眼花缭乱。
日光,自古以来即为圣地,在德川家康死后这里更成为镇守关东地区的重地,是个充满历史和神圣氛围的地区。而最有名的不外乎就是日光东照宫和「三猿」了。日光东照宫是祭祀奠定江户幕府264年基础的家康的神社,用了许多精致华美的雕刻展现出其磅礡气势。除了东照宫,此地区还有祭祀德川第三代将军家光的轮王寺大犹院、二荒山神社等,展现日本传统建筑美的神社寺庙。日光的神社寺庙更被选为世界文化遗产,没看过日光寺社,别说你来过日光。
不能少的还有美食、温泉。千变万化的豆皮料理,每一道都是日光在地职人的巧思。更不要忘了带条羊羹回家当伴手礼。还有鳟鱼料理、狩场烧等在地好味道,一定要品尝。这里也是着名的大型温泉乡,汤西川温泉、奥鬼怒温泉自古以来就以作为温泉疗场闻名,这些充满秘汤气氛的温泉乡也等你来探访。
而日光的魅力不仅于此,中禅寺湖週边景光美不胜收,週边还有华巖瀑布、龙头瀑布等知名景点,战场之原更有各种美丽花朵应季节绽开。都设有健行步道,可以以轻松的心情亲近日光的大自然。若想以不同角度观赏,也可以到明智平展望台,从高处将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除了建筑和自然,日光还有两处具特色的主题乐园-东武世界广场以及日光江户村。在东武世界广场可以像巨人一般游历各大洲着名景点。而在日光江户村里,时光好像倒回了古代。都是适合阖家大小同乐的地方。
从东京可以当天来回的休憩地,本书还为大家介绍各种东武铁道的周游券,只要能配合目的地选择适合的周游券,必定能省下更多的旅费与时间,让您趁兴而去,尽兴而归。日光的魅力多彩多姿,跟着本书,你将会发现悠游日光最快活的脚步。
书系特色
MAP系列人人游日本 来自日本国内旅游书权威代表
「实业之日本社‧BLUE GUIDE」系列
全新改版上市
●国内最常改版更新的旅游指南系列
●最受读者好评选择的日本旅游书籍
●中文版发行逾12年销售达数十万册
●电车+巴士+步行=乐活惬意的日本旅
多年来持续改版更新的资料,提供前往日本各地旅游所需的书籍,深获读者的信赖与喜爱。这次的全新版本除了提供来自日本最新的旅游资讯、以及详尽正确的地图之外,书内特别聘请日本土生土长的旅游向导鸭队长,带大家走遍日本各地,吃喝玩乐、尽兴游逛!
最爱四处趴趴走的鸭队长,擅长运用电车、巴士,寻宝兼游乐。
FOLLOW ME!让鸭队长带你走着、逛着、看着、吃着、买着……体验最道地的日本之旅。
日本的另一面:探寻秘境与历史的深度之旅 本书并非聚焦于那些耳熟能详的旅游胜地,而是带领读者深入日本那些鲜为人知、却蕴含着丰富历史、独特文化和壮丽自然风光的秘境。我们将避开东京的霓虹闪烁与京都的古老寺庙的喧嚣,转而探访那些需要耐心与探索才能触及的角落,体验一个更加真实、更具深度的日本。 第一章:北海道的原始呼唤——探访知床半岛与阿伊努文化 告别都市的喧嚣,我们的旅程从日本最北端的土地——北海道开始。此地不仅是冬日滑雪的天堂,更是一片未经雕琢的自然宝库。 知床半岛:世界遗产的狂野心脏 知床,阿伊努语意为“大地尽头”,名副其实。这里是北海道最偏远的地区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自然遗产。我们不会仅仅停留在观光船上匆匆一瞥,而是深入探索其独特的生态系统。 原生林与悬崖峭壁: 描述知床的崎岖海岸线,高达数百米的垂直悬崖如何直插鄂霍次克海。探索由冰川侵蚀形成的“知床八景”,如金鳟瀑布(Otodome no Taki),其水流声在特定天气下会因回音效应而变得异常震撼。 野生动物的王国: 详细介绍棕熊(Higuma)的生态习性,强调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如何观察它们在溪流中捕鱼的壮观场景。此外,也将介绍知床特有的野生生物,如白尾海雕和海豹,以及在冬季,鄂霍次克海漂浮的流冰(Ryūhyō)现象如何塑造了这里的海洋生物链。 徒步穿越罗臼湖(Rausu-ko): 记录一次深入内陆的徒步体验,描述徒步者必须如何应对湿滑的火山岩地貌和快速变化的天气。重点描绘在清晨或傍晚,湖面雾气缭绕时,周围山脉反射出的冷峻美感。 阿伊努文化遗产的重现 北海道是日本少数民族阿伊努人的主要聚居地。本书将侧重于探访那些致力于保护和复兴其传统文化的聚落,而非商业化的旅游景点。 “木骨”民居的结构与哲学: 深入了解阿伊努人的传统居所——奇里科特(Chikori)的建筑原理,特别是其开放式结构如何适应寒冷气候,以及内部壁炉在家庭生活中的核心地位。 神圣的“伊纳霍”(Ihunampe): 探讨阿伊努人对自然万物的崇敬之心,尤其是对熊的祭祀仪式——Iyomante(尽管现代已受到严格限制,但其精神内涵在文化传承中依然重要)。介绍其独特的木雕艺术,如用于驱邪的“木雕人像”(Kira-uk)。 语言与音乐的复兴: 记录与仍在学习和教授阿伊努语的社区成员的对话,分析其发音的独特性,以及他们如何通过传统歌曲Rimse(一种富有节奏感的歌谣)来维系民族认同感。 第二章:从“奥鬼怒”到“日光”的地理断层——探索火山地质与秘汤文化 虽然“日光”常与华严瀑布和东照宫联系在一起,但本书关注的是其背后那片人迹罕至的“奥鬼怒”(Oku-Kinugawa)地区——一个由活跃火山活动塑造的、充满原始气息的高地。 火山地貌的剧烈变迁 奥鬼怒地区是日光国家公园内人烟稀少的“秘境之境”,其景观主要由数万年前的火山喷发形成。 川俣温泉与断层带: 详细描述川俣温泉(Kawamata Onsen)的独特之处。这里的温泉水是强酸性的硫磺泉,常年冒着浓重的蒸汽,被视为大地的呼吸。探讨温泉水如何侵蚀周围的岩石,形成奇特的“地热景观”,以及当地人如何利用这种近乎原始的自然力量。 女夫渊与“深泽之汤”的挑战: 记录如何到达交通极其不便的女夫渊(Mefubuchi)。重点介绍徒步进入深泽之汤(Fukasawa-no-Yu)的艰辛过程,该温泉通常需要涉水或乘坐简易缆车才能到达,是体验“野汤”的终极地点,其水温和酸碱度变化无常,极具挑战性。 “日光”的隐秘历史:山岳信仰与修验道 深入探究日光山岳信仰的历史根源,这些信仰与佛教的融合造就了与主流旅游路线不同的精神景观。 日光三山与修行者之路: 介绍日光连山——男体山、女峰山和太郎山的宗教意义。阐述修验道(Shugendō)的修行者如何利用这些险峻的山峰进行试炼,以及他们留下的简易小径和供奉的石碑,这些遗迹往往比宏伟的寺庙更显岁月的沧桑。 汤之湖的“水神”传说: 探究汤之湖(Yunoko)的成因,以及当地关于湖中水神的民间传说,这些故事反映了古代日本人对水源的敬畏,与现代旅游对瀑布的观赏视角截然不同。 第三章:战场之原:水湿地的生态奇迹与历史的回响 “战场之原”(Senjogahara)在日光国家公园内相对有名,但本书将超越其平面景观的描述,深入探究其名称背后的历史传说及其独特的湿地生态。 湿地生态的精妙平衡 战场之原是一个广阔的高山湿原,其生态系统极其脆弱且多样化。 植被的季节性变化: 详细记录从初夏的高山植物群(如小沼泽中的穗花鹿蹄草)到深秋红叶(以矮小的柳树和杜鹃为主)的渐变过程。重点描述在冬季,湿原被厚厚的雪覆盖后,其地貌如何转变为一个宁静而严酷的冰雪世界。 水文地质学的奥秘: 解释为什么这个高地能够维持如此大面积的湿地。分析蛇尾川(Orozu-gawa)的水流是如何被地下岩层阻挡,形成广阔的沼泽地貌,以及这如何支撑了众多的昆虫和两栖动物。 “战场”之名的由来与历史沉思 “战场之原”的名字并非空穴来风,它与古老的部落冲突传说紧密相连。 传说中的神话对决: 叙述关于两位山神(或部落首领)为争夺这片土地而展开的史诗级战斗。描绘传说中如何使用巨大的岩石作为武器,而湿原上那些散落的巨石阵,正是战斗遗迹的象征。 历史的遗物——散落的石碑群: 探访湿原边缘那些被苔藓覆盖、难以辨认的古老石碑。这些石碑多数是后人为了纪念那些在艰苦环境中逝去的旅人或伐木者而立,它们构成了对人类征服自然过程的无声见证。 第四章:最后的净土——探访偏远的传统集落与生活哲学 本书的最后部分将目光投向那些远离主要交通干线的、仍然保持着传统生活方式的小村落,它们是理解日本“地方”(Chihō)精神的关键。 白川乡之外的选择:飞騨古川与越后妻有 我们避开白川乡的鼎盛游客,转而探索那些同样拥有历史建筑,但更少被打扰的社区。 飞騨古川的“濑户”文化: 探访岐阜县飞騨高山附近的小镇飞騨古川。这里的特色是保存完好的“濑户”(Seto)——环绕老城区的灌溉水道系统。描述当地居民如何与这些清澈的溪流共存,以及溪流中放养的锦鲤如何成为社区自豪的象征。 越后妻有的“里山”智慧: 深入新潟县的越后妻有地区,这里因举办“大地艺术祭”而闻名,但其核心吸引力是里山(Satoyama)——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区域。分析当地农民如何通过传统农耕技术,在多雪且贫瘠的土地上维持生计,以及他们如何通过艺术介入,激活古老农舍的生命力。 与匠人的对话:时间停驻的技艺 真正的日本深度游,在于与那些坚守传统技艺的人建立连接。 传统和纸的慢工细活: 记录造纸匠人如何使用当地的天然纤维(如楮树皮),在手工抄纸过程中,精确控制水温和纸浆的密度。探讨这种缓慢、需要极度专注的工艺,如何体现了日本人对“间”(Ma,空间与时间之间的留白)的理解。 地方性陶瓷的纹理: 考察特定地区(如信乐或备前)的窑炉技术。这些古老的窑炉,其烧制过程的随机性和不可控性,正是其艺术价值所在。通过对不同泥土和釉料的分析,揭示不同地域风土如何赋予陶瓷独特的“表情”。 本书旨在提供一个多层次的日本地图:一个由地质力量塑造、被古老信仰浸润、并在现代社会边缘努力维系着传统技艺的国度。这不是一次轻松的观光,而是一场需要沉浸、观察和尊重的深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