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小百科(一)華夏曆史

中華文化小百科(一)華夏曆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中華文化
  • 華夏曆史
  • 曆史
  • 文化
  • 百科
  • 傳統文化
  • 中國曆史
  • 曆史科普
  • 國學
  • 文化典籍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中華文化小百科(一)華夏曆史》是有關中國曆史的趣味問答。中國有著五韆年文明的悠久曆史,在這漫長的曆史長河中,有許多令人難忘的事件,有許多可歌可泣的人物,也有許多未解的謎團。《中華文化小百科(一)華夏曆史》選取中國曆史上重要、有趣的事件和人物,以問答的方式呈現,設問有趣,解答知識豐富、言語生動。此外,每個問答還配有相關插圖,既提高瞭趣味性,也增加瞭知識性。

書籍重點

  中國曆史的趣味問答
  中國曆史上哪位皇帝擁有的皇子最多?
  你知道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曆史文獻是什麼嗎?
  中國曆史上第一位女將軍是誰?
  在「荊軻刺秦王」的關鍵時刻,是誰救瞭秦王一命?
  中國曆史上第一位把持朝政的皇後是誰?
  中國曆史上第一位女曆史學傢是誰?
  漢代最喜歡做買賣的皇帝是誰?
  劉備三顧茅廬纔將諸葛亮請齣山,是因為諸葛亮架子大嗎?
  南朝梁武帝貴為皇帝,怎麼會被活活餓死呢?
  中國曆史上第一位和最後一位狀元分彆是誰?
  中國曆史上最具賢德的皇後是誰?
  唐太宗為什麼將魏徵比作鏡子?
  「狸貓換太子」確有其事嗎?
  明朝皇帝命鄭和七次下西洋,是為瞭尋找什麼寶物嗎?
  中國古代唯一一位實行 「一夫一妻」製的皇帝是誰?
  清朝為什麼要在菜市口處決犯人?
  人們常說吳三桂引清軍入關是「衝冠一怒為紅顔」,這是真的嗎?
  康熙皇帝採用什麼手段製服瞭飛揚跋扈的鰲拜,讓自己順利親政?
  清朝在康熙皇帝以後為什麼就不再立太子瞭?
  雍正真的是因篡改詔書而登上帝位的嗎?
華夏文明的縮影:中華文化小百科(二)—— 思想與藝術的瑰寶 圖書簡介 《中華文化小百科(二)——思想與藝術的瑰寶》是一部係統梳理和深入解讀中華文明核心精神脈絡與審美結晶的權威性著作。本書聚焦於華夏文化中塑造民族精神氣質和構建獨特藝術圖景的兩大支柱——哲學思想體係與輝煌燦爛的藝術成就。它並非對曆史事件的簡單羅列,而是緻力於揭示文化基因的深層邏輯,帶領讀者領略中華民族如何通過思想的錘煉與藝術的錶達,完成瞭對宇宙、自然、社會及人生的深刻闡釋。 第一部分:思想的源流與精神的構建 本捲的開篇,將帶領讀者追溯中華思想文明的源頭。我們不滿足於羅列“子曰”或“老子曰”的片段,而是著重分析先秦諸子百傢爭鳴的時代背景,探究儒、道、墨、法等主要學派如何針對當時社會麵臨的危機,提供瞭截然不同卻又相互影響的治理方案與生命哲學。 儒傢思想的內化: 詳細闡述“仁、義、禮、智、信”的核心範疇,探討其從社會倫理延伸至個體修養的完整路徑。重點分析漢代“獨尊儒術”後,儒學如何吸收陰陽五行學說,形成適應大一統帝國的意識形態基礎,及其在宋明理學中如何完成嚮心性論與天理觀的哲學深化,最終成為數韆年來社會秩序與道德規範的基石。 道傢思想的超脫: 剖析《道德經》與《莊子》中“道”與“自然”的辯證關係。闡明“無為而治”的政治智慧不僅是消極避世,更是對權力和人為乾預的反思,以及如何通過“逍遙遊”實現個體精神的絕對自由。探討道傢思想如何與中國傳統醫學、養生學緊密結閤,構成瞭中國人應對壓力與追求內心平衡的獨特哲學齣口。 其他思想流派的補充與調和: 梳理墨傢“兼愛非攻”的社會關懷,法傢“循名責實”的治理效率,以及名傢對邏輯與語言的精妙辨析。本書強調,中華文明的韌性恰恰在於其強大的兼容並包能力,各種思想並非相互湮滅,而是在曆史長河中不斷相互滲透、調和,共同構建瞭一個復雜而富有彈性的思想圖景。 第二部分:藝術的語匯與審美的升華 如果說思想奠定瞭華夏文明的“骨架”,那麼藝術便是其血肉與靈魂的展現。本捲用大量篇幅聚焦於中國藝術的獨特美學特徵,強調“意在筆先”和“神形兼備”的境界追求。 書法——無字的詩,無行的舞: 書法被視為中華藝術的“第一門”,不僅僅是文字的書寫工具,更是個體精神狀態的外化。本書將係統介紹篆、隸、楷、行、草五體的發展脈絡,重點解析唐代楷書的法度森嚴與宋代行書的意態萬韆。深入剖析“筆力”、“氣韻”等概念,揭示王羲之、顔真卿、蘇軾等大師如何通過綫條的粗細、疾徐,傳達齣超越文字本身的哲學意境。 國畫——空間、留白與氣韻生動: 闡釋中國畫區彆於西方寫實主義的根本差異——對“氣韻”的捕捉而非對形體的忠實復製。我們將詳細分析山水畫中“咫尺韆裏”的空間處理手法(如散點透視),解讀“留白”在構建意境和引導觀者想象力中的關鍵作用。重點考察元四傢、明清文人畫的演變,探討“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跨媒介融閤美學。 陶瓷藝術——泥土的涅槃與時代的氣息: 陶瓷是中國對世界文明最偉大的貢獻之一。本書將梳理從新石器時代的彩陶到商周的原始青瓷,再到唐三彩的斑斕絢麗,直至宋代五大名窯(汝、官、哥、定、鈞)的極簡與內斂。尤其深入探討明清景德鎮彩瓷(青花、五彩、粉彩)的技藝創新,它們不僅是工藝的巔峰,更是當時社會經濟和對外交流的直觀記錄。 戲麯與音樂——集體敘事與情感的宣泄: 介紹以京劇、昆麯為代錶的傳統戲麯,分析其程式化的錶演(唱、念、做、打)如何濃縮復雜的曆史故事和深刻的情感衝突。音樂部分則側重於傳統樂器(如古琴、琵琶)的音色哲學,解釋古琴音樂中對“寂靜”和“心性”的追求,這與道傢對自然的沉思不謀而閤。 第三部分:文化融閤與當代啓示 本書的收尾部分,將探討中華文化在不同曆史時期所展現的強大吸收力,比如佛教藝術如何與本土雕塑、繪畫相互影響,形成獨具中國特色的佛教造像藝術。最後,反思在高速全球化的今天,這些深厚的思想遺産和成熟的藝術錶達,如何為當代中國人提供應對現代性挑戰的精神資源與審美範式。 本書旨在為所有渴望深入瞭解中華文化內在精神的讀者,提供一部既具學術深度,又兼具閱讀趣味的知識寶庫。它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對一種獨特文明生命力的深度體驗。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1.中國曆史上在位時間最短和最長的皇帝分彆是誰? ……………… 1
2.中國曆史上即位年齡最小和最大的皇帝分彆是誰? ……………… 4
3.中國曆史上哪位皇帝擁有的皇子最多? …………………………… 6
4.為什麼中國古代的一些朝代前要加上「東」「西」「南」「北」,比如「西漢」「東漢」「南宋」「北宋」呢? ……………………… 8
5.你知道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曆史文獻是什麼嗎? ……………… 11
6.堯舜都將王位傳給賢能的人,而大禹卻將王位傳給自己的兒子,是大禹比堯舜心胸狹隘嗎? ………………………………… 14
7.商朝為什麼總是遷都? ………………………………………… 16
8.中國曆史上第一位女將軍是誰? ……………………………… 18
9.西周建立後將諸侯分封到各地,是因為都城太小沒有地方供他們居住嗎? ………………………………………………… 21
10.周幽王點燃烽火戲弄諸侯,為的是換取美人褒姒一笑,他這算是不愛江山愛美人嗎? ………………………………………… 23
11.據說春鞦時期著名的政治傢管仲人品很差,為什麼鮑叔牙還願意與他做朋友呢? …………………………………………… 25
12.晉文公為什麼流亡境外十九年纔能迴國,難道他遺失瞭護照? …………………………………………………………… 28
13.孔子離開自己的祖國—魯國,周遊其他國傢十多年纔迴來,他是為瞭遊山玩水嗎? …………………………………………… 30
14.魏國信陵君讓魏王的寵妾偷竊兵符,難道他想奪取王位嗎? … 32
15.齊國孟嘗君為什麼要收留會學雞叫的人和偷東西的人做門客? ………………………………………………………… 35
16.趙武靈王提倡穿少數民族的衣服,學習騎馬射箭,是因為他喜愛穿衣打扮和遊樂打獵嗎? ……………………………… 37
17.越王勾踐睡在乾草上,每天舔一口苦膽,他為什麼這樣跟自己過不去? …………………………………………………… 40
18.在「荊軻刺秦王」的關鍵時刻,是誰救瞭秦王一命? ………… 43
19.秦始皇大規模焚毀書籍還活埋儒生,他為什麼要和讀書人過不去? ………………………………………………………… 46
20.秦代的趙高將一隻鹿說成是馬,難道古代的鹿和馬長得很像嗎? ……………………………………………………………… 48
21.人們都說「鴻門宴」後天下大勢已成定局,一個飯局怎麼會有如此大的影響? …………………………………………… 50
22.我們常說「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是為什麼? ……………… 52
23.中國曆史上第一位把持朝政的皇後是誰? …………………… 55
24.漢文帝和漢景帝實行瞭什麼樣的統治措施,使漢朝成為一個「快樂大本營」? ……………………………………………… 57
25.中國曆史上最早作自我批評的皇帝是誰? ……………………… 59
26.皇帝也可以假冒嗎?為什麼兩漢之間會齣現一位「假皇帝」? … 67
27.班超為什麼要齣使西域?他齣使西域一路上有什麼冒險傳奇經曆? …………………………………………………… 63
28.中國曆史上第一位女曆史學傢是誰? ………………………… 66
29.中國曆史上的將領往往有「常勝將軍」「飛將軍」等稱號,為什麼東漢馮異卻被稱為「大樹將軍」呢? ………………… 68
30.漢代最喜歡做買賣的皇帝是誰?………………………………… 70
31.東漢末年政壇、沙場、文壇的三棲明星是誰? ………………… 72
32.黃巾起義是怎麼迴事?為什麼《三國演義》中的主要人物都是從剿滅黃巾軍起傢的? ……………………………………… 74
33.劉備三顧茅廬纔將諸葛亮請齣山,是因為諸葛亮架子大嗎? …… 76
34.西晉時期攀比之風盛行,你知道石崇和王愷是怎樣鬥富的嗎? …………………………………………………………… 78
35.為什麼說北魏孝文帝是對民族融閤貢獻最大的皇帝? ……… 80
36.南朝梁武帝貴為皇帝,怎麼會被活活餓死呢? ………………… 83
37.隋朝結束瞭南北分裂,又製定瞭許多開創性的政策,為什麼反倒短命? …………………………………………………… 85
38.唐朝國號是怎麼來的? ………………………………………… 87
39.中國曆史上第一位和最後一位狀元分彆是誰? ……………… 89
40.據說唐太宗統治時期,人們晚上睡覺都不用鎖門,這是真的嗎? ………………………………………………………… 91
41.中國曆史上最具賢德的皇後是誰? …………………………… 93
42.唐太宗讓文成公主入藏是有意嚮吐蕃首領鬆贊乾布施「美人計」嗎? ………………………………………………… 96
43.唐代名臣魏徵曾做過太子洗馬一職,他的職責就是為太子洗刷馬匹嗎? …………………………………………………… 99
44.唐太宗為什麼將魏徵比作鏡子? ……………………………… 101
45.武則天做瞭皇帝以後為什麼要把都城遷到洛陽? ……………… 103
46.曆代墓碑上都有字,是對墓主人的介紹和評價,但女皇武則天的墓碑上卻沒有,這是為什麼? ……………………………… 105
47.唐玄宗開元年間社會繁盛,為什麼突然爆發瞭安史之亂呢? … 108
《滿城盡帶黃金甲》這部電影的名字來源於唐末農民起義
48.領袖黃巢的一首詩,黃巢的這次起義成功瞭嗎? ……………… 111
49.說某人為官資格老可稱為「三朝元老」,可曆史上還有一位「十朝元老」,他是誰? ………………………………………… 114
50.中國古代有稱比自己年齡小的人為父親的嗎? ………………… 116
51.宋太祖趙匡胤是武將齣身,為什麼當瞭皇帝後卻重文官輕武官呢? ………………………………………………………… 118
52.「狸貓換太子」確有其事嗎? …………………………………… 120
53.為什麼有人形容宋朝為「宋鼻涕」,是宋朝人容易患感冒嗎? … 122
54.既然西夏嚮北宋稱臣瞭,為什麼北宋還要年年給西夏財物呢? … 124
55.抗金英雄嶽飛的《滿江紅》中說「靖康恥,猶未雪」,「靖康恥」是怎麼一迴事,竟讓這位英雄如此痛心? …………… 126
56.南宋同意聯閤濛古滅金,最後卻被濛古所滅,這算不算引狼入室? …………………………………………………………… 129
57.毛澤東曾說:「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隻識彎弓射大雕。」難道這位濛古統治者真的隻會打鳥嗎? ………………………… 132
58.元朝有一類人被稱為色目人,是因為他們的眼睛五顔六色嗎? … 135
59.有人說元朝的滅亡是因為治理黃河導緻的,這是真的嗎? …… 137
60.中國曆史上齣身最低微的皇帝是誰? ………………………… 139
61.皇帝詔書開頭總說「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這是什麼意思呢? … 142
62.硃元璋建立明朝後定都南京,為什麼他的兒子永樂皇帝硃棣卻要將都城遷到北京呢? ……………………………………… 144
63.明朝皇帝命鄭和七次下西洋,是為瞭尋找什麼寶物嗎? ……… 147
64.明朝有一位皇帝外號「蟋蟀天子」,你知道他是誰嗎? ………… 150
65.在明代大臣於謙的努力下,被濛古瓦剌俘虜的英宗皇帝纔被放迴,但英宗為什麼恩將仇報,反而殺死於謙呢? …………… 152
66.中國古代唯一一位實行 「一夫一妻」製的皇帝是誰? ………… 155
67.因為自己姓硃又屬豬,明武宗就下令全國禁止養豬,這是真的嗎? ……………………………………………………………… 157
68.眼看皇後寢宮失火,嘉靖皇帝卻袖手旁觀,不許救火,這是為什麼? …………………………………………………… 159
69.海瑞為官清廉且忠心耿耿,為什麼還被嘉靖皇帝罷官呢? … 161明朝大學士張居正是萬曆皇帝的老師,為什麼他死後還會
70.被抄傢呢?他們師徒有什麼深仇大恨嗎? …………………… 163
71.萬曆皇帝在位四十八年,卻有二十幾年不上朝,不見大臣,他為什麼如此消極怠工? ……………………………………… 166
72.袁崇煥抗擊後金,保衛瞭北京城,為什麼他被處死時北京城的人反倒要爭相吃他的肉? ………………………………… 168
73.崇禎皇帝曾說:「我不是亡國之君,但大臣都是亡國之臣。」明朝的滅亡真的與皇帝無關嗎? ………………………………… 171
74.為什麼說明朝是士大夫最沒有尊嚴的時代?…………………… 174
75.魚鱗圖冊是古代的土地登記簿,土地登記簿怎麼會和水裏的魚有關係? …………………………………………………… 176
76.金庸說清朝的開國者努爾哈赤是繼成吉思汗以來又一位軍事天纔,這是為什麼呢? ………………………………………… 178
77.清朝的「八旗製度」是怎麼迴事?為什麼有清朝「成也八旗敗也八旗」的說法? ……………………………………………… 180
78.孝莊太後真的下嫁給小叔子多爾袞瞭嗎? ……………………… 183
79.金庸的武俠小說裏有個反清的秘密組織叫「天地會」,它在曆史上真實存在過嗎? ………………………………………… 186
80.清朝為什麼要在菜市口處決犯人? ……………………………… 188
81.人們常說吳三桂引清軍入關是「衝冠一怒為紅顔」,這是真的嗎? ………………………………………………………… 190
82.民間盛傳順治皇帝因為董鄂妃之死而萬念俱灰,去五颱山齣傢為僧,這是真的嗎? ………………………………………… 193
83.康熙皇帝採用什麼手段製服瞭飛揚跋扈的鰲拜,讓自己順利親政? …………………………………………………… 195
84.清朝在康熙皇帝以後為什麼就不再立太子瞭? ………………… 197
85.清朝封吳三桂為平西王,為什麼他還不滿足,反而要起兵反清呢? ………………………………………………………… 199
86.雍正真的是因篡改詔書而登上帝位的嗎? ……………………… 202
87.香妃真的是身體有異香嗎? …………………………………… 204
88.乾隆皇帝總結自己的一生有「十全武功」,還自封為「十全老人」,他真的十全十美嗎? …………………………………… 207
89.乾隆皇帝85歲時身體還很硬朗,卻為什麼選擇退位呢? ……… 210
90.在影視劇中,和和紀曉嵐總是針鋒相對,互相擠兌,曆史中的這兩個人關係也這樣僵嗎? ……………………………… 212
91.民間有「和跌倒,嘉慶吃飽」一說,是因為和經常動用權勢不讓嘉慶皇帝吃飯嗎? …………………………………… 215
92.嘉慶皇帝先後兩次遇刺,他怎麼這麼背? ……………………… 218
93.據說道光皇帝很節儉,竟然穿著帶補丁的衣服上朝,這是真的嗎? ……………………………………………………………… 220
94.林則徐究竟做瞭什麼事而被稱為「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 222
95.近代中國最早官派留學生是在什麼時候? ……………………… 225
96.戊戌變法是清朝嚮近代化國傢轉型的改革,它為什麼隻推行瞭103天就失敗瞭呢? ………………………………………… 228
97.戊戌變法失敗以後,為什麼譚嗣同有機會逃走卻選擇留在傢中等待被捕? ………………………………………………… 231
98.據說晚清名士梁啓超兩次遭到掌摑,這是真的嗎? …………… 234
99.中國最早的國傢銀行開辦於什麼時候?叫什麼名字? ………… 237
100.中國第一首法定的國歌齣現在什麼時候?叫什麼名字? ……… 239

圖書序言

前言

  為什麼過年放鞭炮?為什麼重陽要登高?為什麼額前的頭發叫「劉海」?為什麼亂塗亂畫叫「塗鴉」?……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很多這樣的問題,乍一看平平常常,但要把來龍去脈說得明明白白,卻未必那麼簡單。

  就像每一條溪水都有源頭,每一個今天的現象,都有曆史的影子。瞭解現象,探究過去,能滿足我們的好奇心;而一個「為什麼」的解答,會牽齣新的「為什麼」,許許多多的「為什麼」,消長連綴,可照齣整個中華文化的輪廓—我們願與讀者分享這樣的體驗:尋找,迴答,聯想,生發。因此,我們推齣瞭「中華文化小百科」叢書。

  本套叢書本著知識性、趣味性、時代性的原則,專注於解答與中華傳統文化有關的問題,編寫時按照專題、領域進行分類,分彆為華夏曆史、文化精華、衣食住行、民俗風情、多彩漢語,分輯推齣。

  叢書以「一問一答」的形式呈現。設問力求生動有趣、簡潔通俗,貼近當代讀者的閱讀需求。迴答注重知識性與趣味性,語言風格明快活潑,不做繁瑣考究,適量引用古代經典,在原題的基礎上有所擴展。

  問答配有插圖與圖註,讓讀者更直觀地瞭解相關的曆史文化知識。

  生僻字詞標齣中文拼音,配以簡註,幫助讀者掃清閱讀障礙。

  本套叢書由精通中華文化、樂於分享知識的專業人士協力完成,感謝他們的辛勤努力。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评分

最近入手瞭這本“中華文化小百科(一)華夏曆史”,著實讓我眼前一亮。我平時比較喜歡閱讀一些曆史類的書籍,也算是個小小的曆史愛好者吧,對華夏曆史的脈絡一直有著濃厚的興趣。這本書的編排邏輯非常清晰,從遠古時期的神話傳說開始,一步步過渡到夏商周的早期文明,再到春鞦戰國時期各種思想流派的湧現,整個過程銜接自然,內容詳略得當。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一些重要曆史節點的解讀,它並沒有簡單地呈現事實,而是深入分析瞭事件發生的原因、過程以及其深遠的影響,比如在講到“三傢分晉”的時候,書中不僅說明瞭晉國分裂的原因,還分析瞭這次分裂對後續戰國格局的形成起到瞭怎樣的關鍵作用。這種深入淺齣的分析,讓我對曆史的理解更加透徹。此外,書中穿插的一些文化常識,比如不同朝代的禮儀製度、文學藝術的成就,甚至是當時人們的生活方式,都為我提供瞭更廣闊的視野。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經常會停下來思考,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當時的人們又是如何生活的?這種主動思考的過程,讓我收獲良多。書中的文字風格比較嚴謹,但又不失可讀性,語言流暢,信息量大,而且時不時還會齣現一些引人入勝的小故事,讓原本可能比較嚴肅的曆史變得生動有趣。

评分

當我翻開這本“中華文化小百科(一)華夏曆史”時,我並沒有抱太高的期待,畢竟市麵上這類書籍實在太多瞭。但齣乎意料的是,這本書帶給我的驚喜是巨大的。它不同於市麵上很多隻注重碎片化信息堆砌的書籍,而是以一種宏大的視角,為我勾勒齣瞭華夏曆史的完整圖景。我一直覺得,理解一個文明,最重要的就是把握它的發展脈絡和核心精神。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從古籍中挖掘齣瞭很多珍貴的史料,並用現代人的視角進行解讀,讓我能夠更清晰地看到不同時期社會結構的演變、政治製度的更迭以及經濟模式的變遷。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封建製”和“郡縣製”的對比分析,書中詳細闡述瞭這兩種製度的優劣,以及它們在中國曆史發展中的重要地位,讓我對古代中國的政治智慧有瞭更深刻的認識。而且,書中對於一些重要的曆史事件,比如“百傢爭鳴”的齣現,並沒有簡單地列齣人物和學派,而是深入探討瞭當時社會背景下,為何會齣現如此思想活躍的局麵,以及這些思想對後世産生瞭怎樣的影響。這種挖掘事物本質的深度,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科普讀物,更是一本引人深思的思想啓迪之作。

评分

這本書,我拿到手的時候,就被它沉甸甸的厚重感和書名上“中華文化小百科(一)華夏曆史”幾個大字吸引住瞭。我一直對咱們祖國的曆史有著濃厚的興趣,總覺得那是一片深邃而迷人的海洋,而這本書,就像是一艘能夠引領我探索這片海洋的小船。拿到書後,我迫不及待地翻開,映入眼簾的是那一幅幅精美的插圖,它們色彩鮮艷,勾勒齣的場景栩栩如生,仿佛將我帶迴瞭那個遙遠的時代。從遠古的傳說,到夏商周的青銅文明,再到春鞦戰國的百傢爭鳴,書中內容詳實,語言生動,一點也不枯燥。我尤其喜歡書中對一些曆史人物的描繪,比如那位“臥薪嘗膽”的越王勾踐,他的堅韌不拔的精神,讓我肅然起敬。還有那些在戰場上叱吒風雲的將軍,他們的謀略和勇氣,也讓我大開眼界。書中不僅僅是羅列曆史事件,更重要的是,它還穿插瞭大量的文化知識,比如古代的服飾、建築、節日習俗等等,這些細節的補充,讓我對華夏曆史有瞭更立體、更全麵的認識。有時候,我會一邊讀,一邊對照著書中的插圖,腦海裏會自然地勾勒齣那個時代的畫麵,感覺自己仿佛置身其中,親眼見證著曆史的變遷。這本書的排版也很舒服,字體大小適中,不會覺得眼睛疲勞,而且每頁的留白也恰到好處,讓人閱讀起來心情舒暢。我常常會在睡前翻幾頁,在曆史的長河中遨遊,感受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覺得這是一次非常美妙的閱讀體驗。

评分

拿到這本書“中華文化小百科(一)華夏曆史”,我最先注意到的是它的裝幀設計,簡潔大氣,很有文化底蘊。作為一名對傳統文化懷有深厚感情的人,我一直渴望能有一本真正能讓我沉浸其中的曆史讀物。而這本書,恰恰滿足瞭我的需求。它在講述華夏曆史的同時,巧妙地融入瞭大量的文化元素,讓我仿佛在一次愉快的旅行中,穿越時空,領略中華文明的獨特魅力。我喜歡書中對古代一些重要文化成就的描繪,比如關於書法藝術的演變,書中不僅介紹瞭不同朝代的代錶性書法傢及其風格,還配以瞭精美的字帖拓片,讓我能直觀地感受到漢字從甲骨文、金文到篆書、隸書、楷書、行書的演變過程,那種古樸典雅的美,真的讓人心醉。還有對古代音樂、繪畫、戲麯等方麵的介紹,都讓我大開眼界。書中並沒有刻意去拔高或神化某些曆史人物,而是用一種客觀、寫實的筆觸,展現瞭他們在曆史洪流中的位置和作用。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在講到一些曆史人物的功過是非時,總是會呈現齣多方麵的觀點,鼓勵讀者自己去思考和判斷,而不是簡單地給齣結論。這種開放式的敘述方式,讓我覺得非常尊重讀者的獨立思考能力。總而言之,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曆史書,它更像是一位博學的長者,用生動的故事和豐富的知識,引導我走進中華文化的殿堂。

评分

我怎麼也沒想到,一本叫做“中華文化小百科(一)華夏曆史”的書,竟然能讓我看得如此津津有味,簡直是停不下來!說實話,我一直是個對曆史不太感冒的人,總覺得那些年代久遠的事情離我太遙遠,枯燥無味。但是,這本書完全打破瞭我的固有印象。它不像那些枯燥的教科書,而是用一種非常有趣、通俗易懂的方式,把那些原本復雜的曆史事件講得活靈活現。我特彆喜歡它裏麵的小故事,比如說,書中講到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故事,並沒有簡單地說“他統一瞭”,而是詳細描繪瞭那個過程中的一些趣聞軼事,比如關於焚書坑儒的細節,以及秦始皇自己的一些想法。這些細節讓曆史人物不再是冰冷的名字,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思想的人。而且,這本書的插畫也太給力瞭吧!我之前看一些曆史書,要麼是沒有插圖,要麼插圖很粗糙。但這本書的插圖,每一個都充滿瞭藝術感,而且非常準確地還原瞭當時的場景,比如古代的宮殿、戰車、士兵的服飾等等,我每次看到那些精美的插畫,都會忍不住多看幾眼,仿佛真的穿越迴瞭那個時代。我甚至會把書中提到的一些曆史地名,在地圖上找齣來,然後想象一下當時的情景。這本書真的是一點點地,把我對曆史的興趣給點燃瞭,讓我發現,原來曆史可以這麼好玩,這麼有魅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