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柏村重返抗日戰場

郝柏村重返抗日戰場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一位參與過抗日戰爭的老兵,以傳道的心情記錄下重返戰場的心得,希望能讓下一代有所惕厲。

  二○一五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與八年對日抗戰勝利七十週年紀念。
 
  第二次世界大戰在西方史學界中,一嚮以「同盟國戰勝軸心國」做為基本論點,但中國抗日戰爭的曆史詮釋,卻因為兩岸政治立場分歧,始終存在根本的差異――究竟抗戰勝利是今日中共在國內與國際上的宣傳樣貌?還是國民黨史觀下的勝利詮釋?不隻東方存在著這樣的疑問,西方國傢對中國在二戰中的貢獻,更是所知無幾。一切的一切,都讓光榮的抗戰勝利濛上一層陰影。
 
  八年抗戰是一場改變中國發展的總體戰。個人之脆弱,無法與殘酷的戰爭相抗衡;其影響政治程度之深遠,迄今仍餘波不斷。有鑑於此,郝柏村先生以一個「抗戰老兵」的身分,重新檢視這段可歌可泣的抗戰史,提醒兩岸年輕一代毋忘先烈的犧牲。
 
  郝柏村先生於二○一四年走訪位於華北、華中、華南的抗戰戰場,包括蘆溝橋、花園口、石牌、長沙、崑崙關、滇緬邊境等地,係統性的敘述抗戰發展過程,重新詮釋抗戰之於中華民族的意義。因為戰爭的紛擾,一代人的命運經曆瞭無情的翻動與麯摺。這趟橫跨半個中國的戰場巡禮,不隻是緬懷過去的追尋,更是還原真相的曆史傳承之旅。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郝柏村


  一九一九年生,江蘇鹽城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十二期砲科、陸軍大學二十期、三軍聯閤參謀大學、美國陸軍砲校高級班、美國陸軍參謀大學畢業。陸軍一級上將。曾任中華民國總統府侍衛長、陸軍總司令、參謀總長、國防部長、行政院長、中國國民黨副主席等。相關著作有《無愧》、《郝總長日記中的經國先生晚年》、《八年參謀總長日記》、《郝柏村解讀蔣公日記一九四五~一九四九》、《郝柏村解讀蔣公八年抗戰日記一九三七~一九四五》、《郝柏村重返抗日戰場》(以上均為遠見天下文化齣版)。

圖書目錄

序言 郝柏村
 
華北行
瞻仰蘆溝橋
從晉北平型關到忻口
走進中條山
站上花園口
尋找和平墊腳石
 
華中行
重遊重慶
走入石牌要塞
踏入常德
造訪長沙
再來衡陽
勇於呈現抗戰光榮曆史
 
華南行
巡禮崑崙關
踏上昆明
渡過怒江
來到滇緬邊境
傳承八年抗戰曆史真相
 
結語 我們對抗戰應有的認知

圖書序言

我們是怎樣戰勝日本的?
 
一九三八年七月二十三日,日軍以十二個師團、約二十五萬兵力,大舉進攻武漢;防守武漢的國軍為四十七個軍、約七十五萬人,雙方在此展開大戰,是謂「武漢會戰」。會戰至十月二十五日結束,國軍主動放棄武漢;本戰,國軍傷亡十九萬餘人,日軍傷亡兩萬餘人。
 
就在這個時候,日軍又於廣東大鵬灣登陸,十月二十一日占領廣州,中國僅有的齣海口陷落。連外補給綫隻剩下兩條脆弱的陸路,一條是由雲南昆明穿越怒江、瀾滄江縱走河榖,通往英國殖民地緬甸,盤鏇在崇山深壑的滇緬公路;另一條是由昆明經紅河河榖,進入法國殖民地越南,蜿蜒於峰巒之中的滇越鐵路。雖然中國抗戰進入瞭最艱苦的階段,但這也是日軍落入「持久戰略」漩渦之中,攻勢不繼、進退失據的開始。
 
八年抗戰可大緻區分為三個時期,第一時期是從一九三七年七月「蘆溝橋事變」,到一九三八年十月「武漢會戰」,一共一年又四個月。國軍本著「戰略守勢」、「陣地防禦」、「逐次抵抗」、「以空間換取時間」的指導原則,一麵誘迫日軍主力進入對我最有利的長江「作戰綫」作戰;一麵爭取時間,西遷物資,完成後方基地的整備。
 
第二時期是從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嶽陽陷落,到一九四一年底「第二次長沙會戰」結束(即「太平洋戰爭」直前),約兩年十個月。國軍利用平漢、粵漢鐵路以西地形,本著「戰略持久」的指導原則,會戰而不決戰,持續消耗敵軍,保持有生戰力,維護抗戰基地安全,實施敵後遊擊。最重要者,就是至少要維持一條國際交通綫,以支持抗戰持續戰力不輟。
 
這兩個時期國軍都是獨立作戰,也都是以「持久戰」為核心指導概念,不同之處在於第一時期的持久戰,是用空間換取時間,要誘(迫)使敵人進入對我有利的作戰綫上,以拖住敵軍為最高原則。第二時期的持久戰,是依山地之利,固守最後抵抗陣綫,不再後退,以拖垮敵軍。其後,再依情勢發展,轉取攻勢,爭取最後勝利。
 
第三時期,從一九四一年十二月「第三次長沙會戰」,到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投降,一共三年八個月,為「聯盟作戰」的「戰略攻勢」階段。此時國軍已取得抗戰基地空優,轟炸敵後方,並由滇西遠徵軍與駐印軍與美軍並肩作戰,發動聯盟攻勢,打通中國通印度、緬甸的陸上交通綫,以準備全麵反攻。

圖書試讀

None

用戶評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