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解密:你不知道的事实真相(修订版)

维基解密:你不知道的事实真相(修订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透视世界未来大趋势,一场解密的盛宴开始,
当所有的隐私都走向消退,所有过去不想为人知的现在都已不再是祕密!

  你知道吗…
  在你手上的,是一个至大的祕密,没有人能独善其身,
  这是一个「高度失控」的世界,所有关于这些祕密的讯息,
  都以不可思议的方式环绕在我们周围……
  「维基解密」打开了潘朵拉魔盒,一切再也回不到从前……

  想要一个正常可靠的男人,请走开,我不是你要找的那个智能机器人,
  尽管我很聪明又非常好斗,我还是非常保护女人和孩子的。我是个危险分子!小心!


─「维基解密」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苏言


  长期新闻工作经历,资深记者,作家。

贺濒

  1973年出生,作家。长期关注社会时事、国际问题、超自然现象、尖端科学以及未解之谜领域。曾对「维基解密」事件国外知情者及相关当事人进行深入调查,获得大量一手资料。着作有《白书》、《时间笔记》、《看见未来》等。

图书目录

序─这世界需要解密

前言─地球被封锁,穿越「维基解密门」

第一章    点穴之战,两万枚核弹头瞄准
1.大国幻象,一场黑色阴谋
2.「第一次打击」,两万枚核弹头瞄准
3.废土尘埃,日本大地震真相
4.辐射地带,车诺比阴影

第二章    「翻墙」档案—对宾拉登的搜索
1.追杀宾拉登
2.阿富汗战争备忘录—「恐怖组织」「监听报告」
3.塔利班—游击队「圣战」
4.「输出恐怖主义」—CIA「红细胞」备忘录
5.瓦罕走廊的祕密

第三章    危险时代
1.石油,「2012密码」
2.伊拉克战争备忘录
3.「中东五战」,血腥的下一场战争

第四章    「战争之王」—世界最大军火库
1.索马利亚海盗出没
2.「光脚战争」—亚丁湾「海盗事件」
3.全球军火之家
4.大国阴谋—海湾火药桶

第五章    「气候门」—全球最大科学丑闻
1.全球暖化是一场魔术?
2.不方便说的真相
3.气候战争,谁说了算?
4.冰封时代,未来究竟是变暖还是变冷?

第六章    UFO大批降临地球
1.来自「幽浮」的祕密报告    
2.第三类接触—「X档案」
3.域外文明搜索
4.尼安德塔「觅食者」

第七章    维基八卦—名人的背后
1.美式「组织」,诡异的《山达基教「祕密」圣经》
2.彼尔德伯格的「船票」
3.达人希拉蕊的另一面

第八章    「间谍天下」—地球被封锁
1.中情局「监听门」事件幕后
2.谁在说坏话
3.美国特务内幕
4.「限制级」阴谋—中情局谍战

第九章    「维基」另类情报背后
1.全球最强僱佣军「黑水公司」
2.骇客传奇,世界上最着名的人
3.五十年来美军洩密档案

第十章    美联储—全球金融掠食者
1.财富战争,华尔街「庇护所」
2.美联储,金融掠食终极模式
3.「槓上开花」的美元阴谋
4.不容易过的日子

附件─阿桑奇,没有祕密的世界
1.曝光
2.磁力岛,「搬家故事」三十七次
3.一个离谱的人
4.拉莫的对话
5.隐私
6.阴谋论,「维基解密」虚拟镜像

后记─人类最后的祕密种子

图书序言

前言

地球被封锁,穿越「维基解密门」


  美国《时代》週刊在2010年末评出了2010年的年度人物,是社交网路Facebook的创始人扎克伯格。对这个结果,很多人不服,他们认为更有资格荣膺年度人物的,是今年搅得各界政要都如坐针毡的「维基解密」掌门人阿桑奇。在 2010年「富比士全美富豪榜」中,扎克伯格以69亿美元的个人财富排在第三十五位,是榜单中年纪最小的。

  美国《时代》週刊指出,某种意义上说,扎克伯格和阿桑奇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两人都代表了这个时代对于开放和透明的渴求,然而,阿桑奇用的是不自愿的资讯公开,以权力剥夺为目标,攻击大型机构和政府;扎克伯格让人们自愿分享各自的资讯;阿桑奇的世界里,充满了真实,或者想像出来的敌人;扎克伯格的世界里,充满潜在的朋友。

  事实上,阿桑奇的得票一直遥遥领先,世界各地线民们都一致地看好他,应该会登上2011年《时代》週刊封面。

  美国《时代》週刊用网路票选第十名的扎克伯格拉下票选第一的阿桑奇成为年度人物,自有其道理。阿桑奇身上有太复杂的政治因素,已经成为「国家公敌」,还包括所谓模煳的道德因素等。

  看过「维基解密」,许多人恍然大悟,原来所谓的国家大事和娱乐明星的八卦没什么不同,表面上光鲜荣耀,背地里是一样的鸡零狗碎的阴谋。

  一直被美国隐藏的机密情报,不断在网路公诸于众。

  公开这些的是从内部告发者收集情报的「维基解密」网站。机密文件被公开的美国政府,称「维基解密」是国家的敌人,对其逐步责难。

  电视上美国政府在陈述伊拉克战争的正义性,但「维基解密」的录影显示美军的直升机疯狂射杀平民;报纸上报导某国与伊朗交好,但「维基解密」的文件却披露,该国背地里在鼓动美国对伊朗动武;其他诸如某国领导身患不为人知的癫痫病,某国政要在海外存有来源不明的鉅款。虚伪、背叛、掩饰、贪婪……平时新闻联播里看不到的消息,都在「维基解密」上一一抖搂出来。

  在网际网路时代,所谓隐私的界限就像玉龙雪山的雪线一样急速退缩,市井百姓兴高采烈地在网上曝晒自己的隐私,或者热火朝天地在网上暴露别人的隐私,网际网路几乎成为一场隐私的狂欢。而「维基解密」的意义在于,它把这个时代流行的「扒隐私」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从挖掘民众的隐私发展到了挖掘国家的隐私。

  阿桑奇接受《时代》週刊採访时被问到一个问题:「你是否认为,这个世界上就不该有什么事情是保密的?」阿桑奇的回答是:「(只有)这些机密文件的来源应该保密。」

  在阿桑奇看来,没有什么能阻止他公布真相,哪怕是以国家机密的名义。对他的这一信念,无数人拥护支持,他们相信阳光之下才有正义。在政府眼里,为了国家安全,民众是不该有隐私的;就像现在的民众眼里,为了公平正义,国家也是不该有隐私的。

  《时代》週刊没有把年度人物授予阿桑奇,但它仍然指出,无论阿桑奇命运如何,他的行为和其引发的文化谁也无法阻止,阿桑奇已经制造了一台「谁也无法制止的机器」。是的,「维基解密」已经打开了潘朵拉魔盒,一切就再也回不到从前。不管有多少国家政要暴跳如雷,他们要做好思想准备,窥探国家隐秘的网路文化已经发轫。

  网路时代就是一个隐私狂欢的时代,每个人都觉得自己通过网际网路就可以掌握世界,其实世界也都可以通过网际网路掌握每个人。国家觉得监控民众隐私天经地义,而民众也觉得窥知国家隐私理所当然。所有的隐私都走向消退,所有过去不想被人知道的现在都必然被人知道。

  当下,朱利安‧阿桑奇已成了最受世人瞩目的传奇通缉犯,他将在一个漫长的时段中,面临种种指控、引渡等一系列问题。而许多美国人士也将其视为罪犯和恐怖分子,美国共和党资深评论员哈克比的话就代表了这一心声:「任何惩罚在引渡面前都显得微不足道。」

  结局是什么,对阿桑奇的支持不仅来自他的爱慕者将其视为「言论自由之王」, 可以肯定的是,阿桑奇的对手们在未来很长一个时期将陷于公众舆论的争斗。

  在媒体界看来,「维基解密」像一种新发现的陌生动物:既让人兴奋,又充满未知;它是一个重要的新信源,但也是潜在的竞争者,它的出现对新闻实务和伦理,更是提出了诸多新挑战。

  2010年末,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着名战地记者彼得‧阿内特在专访中指出,「维基解密」提供的文件内容完全够格获「普利策奖」;「但它不是负责任的媒体机构,只是发布偷来的资料。他们是小偷—非法下载,窃取机密文件。作为记者,你要对很多东西负责,比如国家安全。阿桑奇只是一个骇客,他不是记者,他不对任何东西负责。」阿内特指出:「如果一个记者不向政府求证就擅自发表,他就面临法律上的问题。如果一个美国人在美国办网站,把文件一股脑发布出来,肯定会受法律制裁。阿桑奇能这样做,因为他不是美国人,再者,你根本找不到这个网站在哪。」而美国民主党议员贝克尔也在福克斯新闻台指出:阿桑奇「是美国的敌人,驻阿美军特种部队每天夜间採取的那些行动最适合他」。

  2010年末,义大利着名的《滚石》音乐杂志将阿桑奇评选为「年度摇滚之星」。《滚石》杂志表示,决定用这名不是音乐人的澳大利亚「告密者」来当封面人物和「年度摇滚之星」是因为「他体现的『反权力』的形象与摇滚十分相符,是本年度的不二人选」。杂志封面上的阿桑奇裸露上身,坐在银行电视机前,周围投射着神秘的白光。《滚石》称,阿桑奇是全部秘密的破坏者和天使,他是揭开外交面纱的流行领袖,他决定披露美国秘密外交电报,有人视其为詹姆士‧庞德系列电影中的「恶棍」,也有人认为他是令人惊奇的漫画中的超级英雄,或者像是《骇客帝国》电影里的角色。杂志还将阿桑奇比为1976年大卫‧鲍伊(David Bowie)主演的电影《天降财神》中的角色,其中大卫饰演的是一个被送到地球上的人形外星人,他为了自己垂死的星球前来寻找救命水源。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前副总裁赫福德指出:「『维基解密』其实不是什么新鲜事。以前我们互相打电话,挂了电话一切都不存在了。现在人们用网际网路来进行多形式的交流,资讯一直存在,不会消失。其实现在世界上已经没有『秘密』这回事了。网际网路中一部分东西是隐蔽的,就像躲在一扇锁住的门背后,但总有人能找到钥匙打开门,或者直接毁掉这扇门。这就是『维基解密』的所有意义。」至于阿桑奇,赫福德指出:「我不了解他,他不知道从哪里蹦出来的,一夜之间成了全球名人。真正重要的是,一开始他就是『维基解密』的代名词。如今洩密内容成了主角,他似乎已经不再重要。」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撰文指出,《时代週刊》为什么把扎克伯格(Facebook创始人)评为年度人物?这既不能展示我们的洞察力,也不能展示我们的先见之明。2008年,如果你评扎克伯格,无可厚非。但是今年,阿桑奇才是真正的主角。如果说扎克伯格改变了全世界交流的方式,那么阿桑奇实际上是改变了世界的进程。

  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菲力浦‧斯蒂芬斯撰文指出,透过「维基解密」,人们正在经历历史长河中的一次转向。尽管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预言一个多极世界的出现,但这种情景似乎总是可望而不可即。如今,它突然之间变成了现实。已历时两百年的西方霸权正渐近尾声。这种情形正体现在干巴巴的经济统计资料之中。尽管问题重重,美国仍然是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唯一能够在地球上的每个角落投射武力的国家。欧洲境况不佳。最初的私人部门银行业危机,已演变为一场公共部门债务危机。欧元区正受到市场的围攻。真正的威胁来自于政治方面。欧洲大陆在亚洲崛起面前的相对衰落所造成的经济冲击,已经与20年前柏林墙倒塌所带来的持续政治余震融合在了一起。

  「维基解密」共有9名董事会成员,各个都很神秘,阿桑奇是唯一对外公开身分的人。他生活中行迹诡奇,很少公开露面,只到场过一些讨论会,甚至连照片也只有有限的几张。也许是由于过于辛苦,有电视台评价他「长着一张年轻的脸,但顶有一头老人的银发」。对接受採访,阿桑奇始终保持着足够的小心。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美国左派势力对政府的一些做法提出尖锐的批评,并且号召人们反对美国政府的备战政策。为此美国国会于1917年制订了《反间谍法》。事实上反间谍法自诞生之初,就存在着与美宪法第一修正案的对言论自由及出版自由的矛盾。

  美国司法部受到宪法第一修正案制约,通常避免对刊登外泄机密的新闻从业人员祭出法律大旗,偶有外洩机密者遭起诉,通常是公务员被控以较容易证明的处理机密文件不当罪名。尽管「维基解密」网站确实不同于常规的新闻媒体,但阿桑奇将自己描绘成一个新闻从业人员,他可以主张自己受宪法第一修正案规定的新闻出版自由的保护。美国间谍法学家也认为美政府很难对阿桑奇提出刑法诉讼。除非有证据显示阿桑奇曾经与外国势力联络过,并且将机密洩漏给这些代表,否则美国政府起诉阿桑奇的胜算不大。

  1971年,美国人丹尼尔‧艾尔斯伯格(Daniel Ellsberg)将一批美国卷入越南战争的绝密文件透露给美国《纽约时报》等媒体,报导出来后引起美国朝野震惊,史称「五角大楼档案」。当年6月,艾尔斯伯格被捕,被当局以「间谍法案」以及偷窃政府财产罪起诉。1973年1月,艾尔斯伯格正式受审。最终,艾尔斯伯格得到宪法保护,被最高法院宣判为无罪。

  阿桑奇所公布的机密文件规模远超过艾尔斯伯格,美国会如何对付阿桑奇?

  美国智库「传统基金会」高级研究员成斌(Dean Cheng)指出:由于涉嫌把美军直升机攻击造成多名伊平民死亡的录影提供给「维基解密」网,22岁的美军情报分析师布兰得利‧曼宁已经被捕,因为他涉嫌违反有关处理机密文件的美国法律。阿桑奇不是美国政府的雇员,他公开那些从布拉德利‧曼宁那里获取的机密文件的理由值得怀疑,但该行动本身不一定是非法的。可以参考着名的「五角大楼档案」,当时美国最高法院援引了以前的一个有关公布机密文件的判例。

  阿桑奇的网站发布那些文件,存在潜在危险,会导致在阿富汗和其他地方的人丧命。这是事关人命的严重问题,尤其是,可能会有一些不准确的甚至是伪造的资讯被人为地放进这些文件中。

  由此,「维基解密」网的资金来源被切断。「维基解密」网被美国政府列入观察名单,并被澳大利亚列入黑名单。似乎没有哪个国家愿意给阿桑奇提供庇护。人们在享受「维基解密」提供的网路盛宴同时,往往忽略了一个事实,即这家网站的所作所为,至少触犯了十个以上国家的法律,给各国政府的行政稳定性带来了很大麻烦,更要命的是,网站机密文件对公众舆论的影响,最终会导致政府决策偏离既定目标,造成决策灾难,危害国家安全。

  判阿桑奇一个人,世界各处可能出现亿万个阿桑奇,因为政府在明处,线民在暗处,这个技术会迅速传导至全世界每一个角落,网际网路信息大战将迅速掀起,将造成一个新的混乱,局面不可收拾。

图书试读

废土尘埃,日本大地震真相
 
2011年3月11日,日本宫城县东北部发生芮氏9级地震并引发海啸,日本气象厅随即发布了海啸警报称地震将引发约6米高海啸,后修正为10米。根据后续研究表明海啸最高达到23米。并称这是世界观测史上最高震级地震。
 
由于受到芮氏9.0级的强震的冲击,福岛第一核电站多个机组发生氢气爆炸并产生核洩漏,引发了一场让全世界忧虑的日本核危机。
 
据「维基解密」披露的文件,国际原子能组织(IAEA)早在2008年就指出,日本的核电站不足以抵挡大地震的破坏,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然而,这一问题却未能得到日本方面的重视。因为考虑到核电站抗震能力不足的问题,日本一家法院曾提出关闭位于日本西部一座核电站的建议,但遭到政府的拒绝。日本自1963年10月26日首次在茨城县东海村建成试验核电站以来,目前已拥有55座核电机组。日本的核发电能力排在美国和法国之后,居世界第三。核电专家指出,核电站是40年一个週期,1971年建造的福岛核电站1号机组已处于「服役」的末期。按40年的週期来算,目前33%的日本核电站已经步入老化。
 
福岛核电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核电站,其安全级别较车诺比高一级,它主要由塑胶外壳与混凝土外壳构成,由福岛一站、福岛二站组成,共10台机组,均为「沸水反应堆」。受东日本大地震影响,其1至6号机组将全部永久废弃。2011年4月,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根据国际核事件分级表将福岛核事故定为最高级7级。「沸水反应堆」原理为核燃料对水进行加热,水沸腾后汽化,然后蒸汽驱动汽轮机产生电流,蒸汽冷却后再次回到液态,然后再把这些水送回核燃料处进行加热。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