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二版)

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人类命运
  • 全球挑战
  • 可持续发展
  • 社会问题
  • 未来展望
  • 危机应对
  • 公共政策
  • 伦理思考
  • 科技影响
  • 文明发展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道德是所有问题中,最核心最根源的问题。
面对全球一波波崩坏事件如人性贪婪、炫富心态、仇恨战争等,唯有回归道德,才能解决!

  作者担忧当前社会的道德、正义、国际局势、政治、教育、环境等各项问题,于是提出他的关切与唿吁。作者认为,人类的确面临了很多严重的问题,这个世界,不是我们想像的这么美好,绝非如此,甚至问题重重:武器竞赛、贫富悬殊、资源消耗、道德沦丧、仇恨杀戮。

  我们不能再以为,只要我们独善其身,我们眼前的事都很美好和平就可以了。

  事实上,一旦这些问题及身,再去设法处理,往往已来不及。

  唯有去面对,才能找到解决之道。
 
  面对全球环境变迁加剧,人性贪婪的人间剧码不断加演下,一波波崩坏事件如浪潮般袭来,政治人物充满谎言贪腐的丑闻、枪枝滥用暴力事件、M型社会炫富心态、失业贫穷、人性价值观扭曲、地球暖化、能源物价飙涨、仇恨战争等,不是现在才产生的问题,而是早已经存在的挑战。

  作者认为,人类的确面临了很多严重的问题,包括:

  (1)道德的日渐不受注意
  (2)巨大的仇恨
  (3)重大决策仍操纵在少数人手中 
  (4)资源之消耗殆尽
  (5)环境污染
  (6)贫富不均
  (7)军备竞赛
  (8)攸关人类重大幸福的科技由少数人所拥有
  (9) 经济发展建筑在人类的浪费上

  作者希望大家注意这些问题,也静下心来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如果我们回过头来看这些问题,不难发现这些问题或多或少都与道德有一些关联,不同的人对道德的定义可能不同,可是作者相信人类有一个共同的信念,那就是我们不要过分地自私,我们应该想到整个社会、整个国家以及全人类的幸福。如果我们常常强调这一点,很多问题就不会太严重了。

  所以,如果我们强调人类应该互相相爱,那么作者所提出的这些重大问题,虽然也许不能完全消失,但至少不会有非常严重而不好的后果。

  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李家同


  民国28年生,台大电机系学士,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校区电机博士。历任静宜大学校长,暨南大学校长。97年退休后,担任清华大学、暨南国际大学、静宜大学的荣誉教授,以及总统府无给职资政。

  研究领域为符号逻辑、演算法设计分析、生物计算、生物资讯等。曾获得许多奖项的肯定,包括国科会连续五届杰出研究奖、教育部工科部学术奖,也是美国电机电子学会荣誉会员。

  李教授信仰天主教,在大学求学期间,就常去台北监狱与新店军人监狱当义工,目前仍为新竹德兰中心的义工,教孩子数学与英文。由于他长期关怀弱势团体,文章带有人道主义色彩,并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着有《让高墙倒下吧》、《陌生人》、《幕永不落下》、《钟声又再响起》、《一切从基本做起》、《李伯伯最爱的40本书》、《大量阅读的重要性》、《教改休兵,不要闹了!》等畅销书籍。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道德的日渐不受注意
第二章 巨大的仇恨
第三章 重大决策仍操纵在少数人手中 
第四章 自然资源的消耗 
第五章 环境污染 
第六章 贫富不均 
第七章 军备竞赛 
第八章 攸关人类重大幸福的科技由少数人所拥有 
第九章 经济发展建筑在人类的浪费之上
结语

图书序言

代序

我们能不理会这些重大问题吗?

  每年过圣诞节,就会收到很多的圣诞卡,这些圣诞卡上有一个特色,那就是图片一概是美到极点的,白雪覆盖的田野中常有一幢漂亮的小屋,小屋内的灯光可以使我们知道这家人在快乐地享受圣诞大餐。

  每次收到圣诞卡,我就想起《世界地理杂志》,很多人订这本杂志,也珍藏每一本杂志,为什么呢?因为这里面的照片的确都是美的,如果有外星人要造访地球,有人寄了好几本《世界地理杂志》给他,他看了之后,第一站到的却是非洲的索马利亚,他第一个感觉一定是:「我有没有走错了星球?」

  美国有一位几乎是家喻户晓的插画家,叫做诺曼•洛克威尔(Norman Rockwell),各位可以上网去看他的插画,这些插画都会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他的画主要是描写美国人的生活,因此,小孩子往往是画中的主角,而那些顽皮小男孩的模样,的确让人看了会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这位画家曾受命画「四大自由」,四大自由中有一个是「免于匮乏的自由」,用更通俗的话来说,这就是「免于贫穷的权利」。洛克威尔画了一张画,画中一家人围桌而坐,个个面露笑容,慈祥的母亲正端出一只大的烤火鸡,老爸爸也笑容满面地准备切火鸡,这幅画里的人当然都是白人。

  其实就在洛克威尔画这幅着名插画的时候,美国的黑人问题非常严重,他们受到歧视,经济上也处于绝对的劣势,洛克威尔将美国画成了一个天堂,却一点也不愿意告诉人们美国的真实面。

  为什么洛克威尔不愿意画黑人受到歧视的插画呢?道理很简单,一般人并不愿意看到真相的,如果《世界地理杂志》大篇幅地介绍索马利亚的内战和饥荒,它的销路一定一落千丈。

  我现在仍在清大教书,清大校园的确很美,全国大树最多的校园可能就是清大了,可是,我相信很多师生都会看到一些拾荒的老人到清大来捡垃圾,这些老人个个都弯腰驼背,已经很老了,还要吃力地推一部车,车子上装满了一袋一袋的垃圾,这些垃圾都是清大师生丢弃的东西,但显然这也是老人们赖以维生的物资。到了週末,一位老太太身旁多了一位小女孩,一看就知,她一定是国小学生,国小学生要帮奶奶拾荒,她的心情可想而知。

  如果学生要编一个毕业纪念册,清大很多角落都可以被拍成美丽的照片而入册的,可是,那张小女孩帮奶奶拾荒的照片绝不可能入册,没有人愿意看到这种照片的。

  愿意或不愿意,都改变不了一个残酷的事实:世界的悲惨不会因为我们不理不睬而消失。美国人过去不肯正视黑人问题,导致后来大规模的种族暴动。伊斯兰教徒一直对西方社会不满意,西方社会不理不睬,终于爆发了不可收拾的局面。

  有很多人之所以不关心世界大事,并非他们冷漠,对世人的问题漠不关心,而是没有关心的习惯。很多善良的人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尽全力将自己的工作做好,也将自己的家庭顾好,至于世界上各角落所发生的事情,对他们来说都不重要的,无需去关心。

  其实,我们任何人都无法遗世而独立的,也没有一个人可以说,我只要将自己的工作做好,就可高枕无忧矣。假设有一位工程师,平时兢兢业业,也是一个称职的专家,这家公司也因此营业状况非常健全,这位工程师平时从不关心国际大事,可是忽然之间,金融海啸发生,全世界陷入恐慌,他所工作的公司也立刻陷入危机,这一下子,他才恍然大悟,自己公司的命运并不是公司内部工程师以及管理人员所能决定的,世界上在远处所发生的事,是可以严重地影响到自己的生活的。

  很多人认为只要将自己的国家建设好,别的国家的事情大可不管,因为他们总认为在别的国家内发生的事情,与自己国家是无关的。这是绝对错误的,目前欧债问题之所以受到全世界的注意,乃是因为欧洲地区如果经济有问题,世界各国可以外销到欧洲的货物都会减少,不仅欧洲经济会出问题,全世界的经济都会出问题。

  虽然世界上有严重的贫富不均现象,大多数先进国家的人民都对这件事没有兴趣,他们总认为世界上的穷人都存在于落后国家,自己国家是富有的,所以那些穷人不会影响到自己的国家。就以欧洲为例,欧洲富有,非洲贫穷,结果是大批非洲人偷渡到欧洲,欧洲海岸辽阔,偷渡很容易。

  大家常认为以色列是一个中东国家,和非洲没有多大关系,其实看一下地图,就会发现以色列和非洲是连接起来的,最近非洲一再地发生天灾人祸,很多非洲人越过沙漠,偷渡到以色列。美国和墨西哥相连,一直就有所谓非法移民问题,美国也和加拿大相连,但美国从不担心加拿大人会大批非法入境美国。

  在欧洲、美国和日本发生经济危机的时候,大家庆幸的是世界上还好有新兴的国家,金砖四国就是一个例子,如果没有这些新兴国家,先进国家的经济状况会更糟。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英国着名的积架(Jaguar)汽车说他的盈利状况极好,他的买主多半是中国大陆的富豪。我想积架公司一定希望非洲不是一个贫困的地方,而是一个富裕的地方。

  所以我们必须注意世界上的各种问题,不要以为这些事只发生在世界上一个遥远的角落,我们因此可以对这些问题不理不睬,这些问题迟早对我们会有影响的。

  究竟,我们人类面临哪些重大问题呢?

  我认为我们不再重视道德,乃是重要的问题。我们全人类有一个共同的迷思─只要有制度,什么坏事情都会消失的,因此我们往往寄望于政客们建立制度。虽然好的制度的确是有用的,但是从世界最近所发生的事情看来,我们可以看出,如果大家没有道德观念,这个世界会陷入严重的危机的。

  就以二○○八年的金融风暴为例,这一次金融风暴的起源是美国的次房贷。所谓次房贷,是说银行借钱给一些人买房子,这些人原本是没有资格借到钱的,但是银行仍借钱给他们,一旦借款者还不出钱来,银行就将房子充公,然后拍卖出去。因为当时美国房价一直在涨,所以银行不会赔钱,还有赚头,但是房价也有崩盘的日子,一旦崩盘,这些银行就会损失惨重,这是二○○八年金融风暴的开始。

  我们不妨看一下这种次房贷制度,难道银行家不知道这种做法非常危险吗?他们都是专家,当然知道房价一定会涨价的,但是这些银行家也都是贪婪之人,他们只想到目前的利益,只要现在能赚钱,就先赚吧!次房贷制度之所以被这么多银行採用,完全是人类贪婪的表现。

  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个次房贷风暴并没有侷限在美国,最后的结果是全世界都受到波及。我们应该问的是:为什么美国以外的国家也受到影响?理由是:那些次房贷的债权又成了商品,可以在全世界买卖。银行家应该是最会精打细算的,他们难道不知道这些商品是高风险的吗?这又牵涉到了一个基本问题:很多银行家因为贪婪,已经不再只做存款、放款的业务,而大做有高风险的投机业务,他们知道这些债权商品是有高风险的,但是这些高风险的商品也是有高利润的,因此世界上很多银行里都有了这些商品,一旦这些商品出了问题,全世界的银行都损失惨重了。

  人类的贪婪并非是新的现象,人类希望不劳而获,自古即有,但是至少古人还会谴责贪婪,也不会崇拜不劳而获之人,现在我们整个世界的一个奇怪现象是,我们反而崇拜那些玩弄金钱游戏的人,这些人之所以受到尊敬,仅仅是因为他们都是有钱的人,全人类如此地崇拜金钱,真令人感慨。

  我们人类不重视道德的另一现象是在电影和媒体上面,几十年前,我们的电影很有趣,但没有太严重的色情与暴力,现在不仅电影中有严重的色情与暴力,孩子们玩的电脑游戏中,也常有激烈的暴力,电视中很多影集和脱口秀节目也脱不了色情。在过去,至少我们在杂志中找不到像《花花公子》、《阁楼》这类的杂志,出版这类电影和媒体的人不知道他们所做的事情是不对的吗?他们并非完全没有良知,他们之所以如此做,还不是因为这些行为可以带给他们巨额的收入,看在金钱的面子上,这些人将道德抛得远远的。

  可是充满色情、暴力的媒体绝对对人类有害。

  人类过去之所以没有这么严重的色情问题,乃是因为人类对于性的问题相当保守。对性的问题看得如此随便,乃是由于嬉皮运动所引起的,嬉皮运动差不多在一九六七年开始,当初主要的议题是替黑人争取人权,同时也反对越战,这两个议题都是正确的,遗憾的是,这一个运动使得当时的美国年轻人对于他们上一代的道德水准,表示强烈的怀疑。他们认为如果当时的美国明明知道黑人是饱受歧视的,可是却默不作声,不替他们讲话,这是一种伪善的现象。这种思想使得嬉皮运动的一个主轴是打倒一切固有道德,美国基督教文明中对性问题的保守思想,也被彻底地推翻,甚至于我们过去认为非常重要,关于家庭的价值观也被推翻。很多孩子在没有爸爸、只有妈妈的家庭中生长,这是一种遗憾。更严重的,当然就是色情的氾滥,美国电影从此开始内部越来越多色情与暴力。

  还有一个严重的问题,乃是所谓言论自由的问题。色情和暴力在西方国家都受言论自由的保护,对于这一点,我实在觉得非常奇怪,当初言论自由的目的绝对是为了要制止所谓独裁政府,因此有关政治的言论,当然应该受到言论自由的保护。但是,为什么绝对与政治无关,而且有害于社会良善风俗的色情与暴力电影也要受到保护,真是一件非常令人不解的事。在电脑游戏中,有一个游戏居然是以打中甘迺迪总统的头来得分,这种游戏居然也得到言论自由的保护,有些州希望能够禁止未成年的孩子买这种游戏,也不能成功。

  人类的另一严重问题乃是仇恨问题,我们现在要搭乘飞机,必须被人查得一干二净,在过去,上飞机和上公车一样简单,为什么现在大家如此紧张?无非是因为有恐怖分子存在,恐怖分子的来源是仇恨,而人类最大的仇恨乃是伊斯兰教徒和西方国家的仇恨。这种仇恨造成了九一一事件,也造成美国军队进入阿富汗,美国这次并非单独出兵,他们联合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所有国家,这些国家所派出的部队,武器绝对精良,但是十一年过去了,美国仍然没有解决阿富汗问题。不仅如此,伊斯兰教的激进分子又出现在索马利亚、奈及利亚、叶门等等国家,奈及利亚的伊斯兰教激进分子组织,叫做博科圣地,这个名词的意义是「西方教育都是错的」,我们可以想见伊斯兰教对西方社会的仇恨有多深。

  但是,仇恨和误解并非是单方面的,西方社会也对伊斯兰教文化存有相当程度的误解和偏见。美国上次的总统大选,共和党候选人麦肯在竞选时,有一位老太太请麦肯多加油,务必要打倒欧巴马,因为他是伊斯兰教徒,麦肯立刻回答说:「他不是的,他是基督徒。」美国媒体纷纷赞扬麦肯的风度,但这件事也暴露了一个社会的共同偏见:「伊斯兰教徒是不可以当美国总统的」。

  欧洲最近有一种声音,那就是「扬弃多元文化制度」,意思是说,欧洲过去只有单一文化,那就是基督教文化,现在欧洲来了很多伊斯兰教移民,他们的生活方式往往和当地人的生活方式格格不入,再加上欧洲目前有严重的失业问题,因此驱逐伊斯兰教徒的想法就在各地散播,虽然没有进入主流,但已显示了西方社会对伊斯兰教的疑虑。

  我们人类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而且是大家不注意的,那就是我们小老百姓往往不能决定我们的命运。在过去,很多国家是独裁国家,当然人民没有决定命运的能力,可是现在多数已经是民主国家了,我们老百姓真的可以决定自己的命运吗?

  美国出兵伊拉克,当时政府所提出的理由,事后发现没有一个是真实的,可是美国总统可以用爱国来促使人民拥护他的出兵政策。这使我想起当年的越战,美国一般老百姓根本搞不清楚越南在哪里,但是当时的詹森总统一再强调,出兵越南乃是为保卫自由而战,试想,在这种大帽子之下,谁敢强力反对出兵越南呢?这种现象恐怕将来还会经常发生。

  民主政治照说民意代表应该反映民意,可是要能被选上民意代表,却往往要花上相当多的钱。因此,很多民意代表必须接受大财团或利益团体的资助,当然他们常常不能反映民意。二○○八年的金融风暴使得全世界蒙受其害,在此以前,各国政府真的无知到这个地步,完全不能预料风暴将会来临吗?这是不可能的事,当然他们知道,可是这些政府官员敢得罪金融界的势力吗?政客们绝对不愿意得罪他们,尤其糟糕的是,这些所谓银行家的投机行动,使得银行破产,全世界所有的国家都要用纳税人的钱来拯救这些银行。种种事件都说明了一个现象:我们小老百姓是没有能力决定我们自己的命运的。

  地球上的矿产绝对是有限的,这是任何一个人都了解的事情,我们的矿产却在一天一天地减少之中,矿产是没有生命的,一去不返。以台湾为例,我们过去曾经有过矿灾,现在完全没有了。当年台湾有一些因为矿产而极为繁荣的小镇,现在也已经人去楼空,留下了很多废墟型的房屋,想当年这些都是与矿产产业有关的。这种现象不会只发生在台湾,将来一定会发生在全世界,但是,奇怪的是,大家对这件事情视而不见,好像矿产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样子。我们总认为科技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说,如果地球上的煤用完了,石油用完了,铀用完了,我们人类仍然可以安枕无忧,因为我们的能源将取之于太阳能、风力发电、潮汐发电、生质能源等等。我必须很坦白地告诉各位,这是不可能的,太阳能、风力发电和潮汐发电都有效能问题,至于生质能源,我们如果大量地依靠种植农作物来产生能源,势必造成粮食短缺,人类已经面临粮食短缺的问题,如果又要依靠生质能源的话,粮食问题就会更加严重。

  我们没有办法能够不消耗矿产,从某一方面来讲,我们其实是在自掘坟墓,因为我们一方面要发展科技,以便过舒适的生活,一方面加速地球宝贵资源的消耗,但是我们的科技文明是要依靠矿产的,如果矿产用完了,科技文明一定也会消失得一干二净。究竟这一天什么时候来临,我们无法确定,可是照目前的趋势看来,这一天的到来,仅仅是迟早的问题。我们至少应该努力使这一天的来临越晚越好。

  人类有一个问题是大家已经注意到的,那就是环境污染问题。可是,我们要知道,我们要发展工业,而又要同时保护环境,一定是困难的,要求工业做到零污染,恐怕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我们要过舒适的生活,也一定会破坏环境,比方说,有钱人要打高尔夫球,就需要大片的草地,当然先要砍掉很多的树,而且为了保持草地的美观,又要使用大量的农药。这仅仅是一个例子,我们在台湾的人常常应该问的一个问题,乃是我们应该住别墅型的房子吗?台湾可以造房子的地是相当小的,可是人口又相当地多,人口密度在全世界都是数一数二的,因此我们常常看到我们的山上出现了大量的别墅型房屋,这是另一个我们在破坏环境的例子。

  我们大量地使用汽车和机车,当然也会使得我们的空气品质降低,遗憾的是,我们的老百姓总有不少人不愿意使用大众运输交通工具,总希望自己能够享受开车的乐趣和自由,而没有想到自己开车会如何地污染空气。空气的污染是无形的,但是它对我们的健康绝对是有害的。

  人类另一个严重问题乃是贫富不均,我们从各种统计上可以看出来,世界上有多么严重的贫富不均问题。

  人类贫富不均的问题其实是越来越严重。在下面,首先请大家看一些资料:

  1.一九九八年,Nairoubi在街上的流浪小孩大约六万人,到二○○二年增加到二十万,而且有相当多的人得到爱滋病。

  2.大概说起来,世界上最有钱的二百人,大约拥有一兆元,可是最穷的四十三个国家之间,大约有一亿人,他们大约拥有一四六○亿元。

  3.二○○一年,穷国欠债高达二一四九亿美金。

  4.目前大约有十二亿人没有自来水,二十亿人没有卫生设备。

  5.二○○三年,非洲有四千万个饥民。

  6.根据二○○三年的资料,在以前的二十五年内,奈及利亚石油的产出是三千三百亿美金,可是国民所得每天少于一块美金。

  7.根据二○○三年的资料,在南亚洲以及非洲的婴儿死亡率是已开发国家的二十至三十倍,全世界百分之九十七的婴儿死亡集中在四十个国家。

  8.欧洲人在冰淇淋上的花费是一年一百一十亿美金,美国在宠物食物上的花费是三百五十亿美金。

  9.二○○五年联合国腰斩对桑比亚难民的救济,要求募集八百五十万美元,以救济安哥拉和刚果的难民。

  10.二○○五年的统计,在一九六○年富有国家富有程度是穷国的十六倍。一九九九年,这个比率是三十五倍。在当时,有三十五亿人民的生活比一九八○年的时候还要糟。

  11.二○○六年的统计,人类中有十亿的人控制了百分之八十所有的财富。

  12.联合国农粮组织五月十一日公报,十亿人在饥饿之中:
  亚洲   六•四二亿
  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   二•六五亿
  拉丁美洲   五千三百万
  中东和北非   四千二百万
  发达国家   一千五百万

  13.每秒钟,有一孩童饿死,畜牧业消耗的谷粮足以餵饱二十亿人。

  14.二○一○年,世界饥饿国家排名:(1)阿富汗;(2)DC(Democratic Republic of Congo) ;(3)蒲隆地(Burundi) ;(4)厄利特里亚(Eritrea) ;(5)苏丹 ;(6)衣索匹亚;(7)安哥拉;(8)赖比瑞亚;(9)查德(Chad) ;(10)辛巴威(Zimbabwe),前五十名内,非洲国家有三十六名。

  15.全世界烧柴煮饭的人共二十二亿,印度八亿、大陆四亿、中南美洲八千万、非洲五亿、东南亚四亿,大陆因此而死亡的人数为二十万人。

  16.二○一一年,四十八个国家的国民所得少于七四五美元,其中包括三十三个非洲国家,十四个亚洲国家,再加上海地,世界上有二亿童工。

  17.二○一一年,根据印度官方资料,○•五○美元就足以维持一天的生活,包括食物、教育和医疗的费用,这真是天大的笑话,官方资料只有百分之三十七的穷人,非官方资料则有百分之七十七。

  18.孟加拉首都有四万名乞丐。

  19.二○一一年,印度孟买的贫民窟,大约只有美国纽约中央公园的三分之一面积,住了十万人,孟买却有八百万人住在贫民窟中。

  20.二○一二年,辛巴威的失业率高达百分之八十。

  21.二○一二年,印度三分之一的人家中没有电力。

  从以上的资料看起来,我们实在应该感到羞耻,因为人类居然有如此严重的贫富不均现象。至于为什么世界上有这么多的穷人,我在书中有详细的分析,也给了很多原因。可是最重要的原因乃是因为相当多的政府都是极端腐败的。印度贫富不均的问题一直非常严重,可是印度的上层阶级却对这个严重问题完全无动于衷,印度政府居然敢说他们的人民每天只要赚到五角美金就可以支付食物、教育以及医疗的费用,任何人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印度官员贪污乃是全国性的,而且历史悠久,所以虽然印度有相当不错的经济成长,穷人的数目根本也没有减少。

  一个政府腐败当然也就不会从事建设。以非洲为例,非洲其实有大片的可耕地,有一种估计说,非洲拥有全世界百分之六十的可耕地,但是非洲却只用了百分之六的土地从事耕种。平均来讲,非洲所用的肥料只有全世界的十分之一。为什么非洲农业如此的落后?其实是与非洲没有灌溉系统有关。在过去很多先进国家援助非洲,替他们建设了灌溉系统,但是援助的单位一离开,当地政府就不再维护这些灌溉系统,所以可怜的非洲老百姓永远处在缺粮的状况之下。

  我曾经有一个机会到中美洲去,才知道我们台湾曾经替一个中美洲国家建造一个他们国内唯一的一段铁路。令我大吃一惊的是,这一段铁路已经荒芜,变成废物了,因为政府不去管它。这些事情都是我们在台湾的人民所无法想像的。这个国家的人民读完小学的人数并不多,更不要说中学和大学了。据说,大多数的女孩子读到小学四年级就不唸了,而且很早就结婚。也因为国家有很多的穷人,治安的情况当然是非常的不好。我在这个国家清晨七点钟时,看到一个商店区已经有两位手持冲锋枪的警卫在巡逻。

  一个国家有严重的贫富不均问题,治安绝对不会好。根据二○一二年一月十一日墨西哥官方资料显示,二○一一年,一共有一万二千九百○三人死于与毒品有关的暴行。在过去的五年内,一共有四万七千五百一十五人也因为毒品问题而死亡。

  很遗憾的是,大多数人都以为只要政府推行自由经济,人民就会富有。我绝不同意这种说法,我认为我们一定要使世界上的政府都是清廉而为人民做事的政府。可惜西方国家好像对于政府的腐败并不在意,美国一直支持很多极为腐败的政府,也给予这些政府相当大的金钱援助,可是这些国家的老百姓依然生活在悲惨之中。

  虽然人类有这么多的穷人,每一天也有相当多的小孩因为饥饿所引起的疾病而死亡,但是世界上各国政府都花大把银子在军费上。请各位看看最近一些有关军备的资料: 

  1.根据英国一个反武器买卖的组织,英国在一九九九年卖给非洲国家的武器是五千二百万英镑,可是到了二○○二年,这个数字达到二亿英镑。

  2.二○○二年,英国想要卖六十六架虎克喷射机给印度,全部费用是十五亿美金。

  3.第一次世界大战,全世界在武器上的费用是五兆美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光是美国一个国家在武器上的费用是四百兆美金。科索夫战争用掉三百亿美金。

  4.二○○九年,法国卖给巴西Rafael喷射机,一架大约四十亿台币。

  5.二○一○年,英国耗资一千亿英镑以改善Trident飞弹系统。同年,英国一艘新型军舰的设计费用是一亿二千万英镑。

  6.二○一○年,加拿大向美国购买六十五架F-35,费用一百六十亿美金。

  7.二○一○年,法国卖两艘Mistral舰给俄国,二千三百吨,每艘三•八八亿美金。 

  8.二○一○年,英国卖出六十六架虎克喷射机给印度,价值十亿英镑。

  9.二○一○年,英国要买五百亿英镑的航空母舰。

  10.印度向俄国购买战机Sukhoi T50,花费三百亿美金(三百架)。

  11.二○一一年,俄国将以六千五百亿制造六百架Su-35及八艘核子潜艇。

  12.二○一一年,印度空军计画以一百一十亿美金买战机,他们喜欢欧洲的pan-European Eurofighter和法国的Dessault’s Rafale。

  13.二○一一年的估算,美国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军费会到四兆。

  14.二○一一年的估算,F-22造价四•一二亿美金一架。

  读者可以看出来,印度是一个十分可恶的国家,印度穷人如此之多,可是印度成天购买战机,当然他们自己也有发展飞弹和原子弹。其实并没有太多国家要和印度作战,印度政府之所以喜爱购买武器,实在是因为政府的高层官员可以上下其手,在武器买卖上大收回扣。武器如此昂贵,武器商当然要孝敬国防部以及高级官员,难怪不论哪一个政党执政,他们都大肆购买武器。曾经有一个印度记者假装是武器的仲介,和印度的国防部长拉上了关系,国防部长允诺购买他的武器,但要求一笔回扣,这位记者揭露了这件事,检察官将国防部长起诉,法官判决他无罪,因为他只是意图贪污,而没有真正的贪污。

  有的时候,我们必须想想看,这些武器大国发展了洲际飞弹、核子潜艇和航空母舰以及性能优良的喷射战斗机,它们真的有用吗?就以阿富汗战争来讲,美国有没有动用洲际飞弹、核子潜艇、航空母舰以及喷射战斗机?我认为什么都没有用到。所以我们不禁要问:到底这些国家拚命发展这些武器,是不是完全在浪费?美国在武器上的花费是相当不吝啬的,可是美国真的是一个富有的国家吗?美国大学的学费一直在涨,就可以看出美国并不是那么有钱的国家。加州的州预算一直有很多的问题,也表示加州已经不是一个富有的州了。美国甚至于有些城市因为缺钱而必须关掉一些路灯,补救的办法是希望街上的住家将门灯打开。也有一些城市图书馆因为要节省开支,一个月只开放一半的日子。美国也一直没有全民健保,可是谁也不敢碰国防预算。

  艾森豪总统退休前夕,在美国国会演说,曾经提出着名的艾森豪警告。他说美国国防部、美国的军火公司以及美国学术界结合成一个铁三角,使得美国的国防预算不可能降低。艾森豪总统已经去世多年,不幸的是,他的警告,大家还是没有听进去。

  我们过去常常鼓励孩子们为全人类谋福利,这种说法好像越来越少听到了,绝大多数的人现在好像被迫在替某家大公司谋福利,这好像是一种我们完全无可奈何的事。我们人类所发展的科技,有的虽然看上去很重要,其实并不与我们的重大幸福有关。比方说,手机的技术就是一个例子,没有手机当然人类的生活不会如此便利,可是,也不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我们没有手机的时候不也都活得蛮好的?可是,农业就完全不一样了,如果全世界农业发生了问题,这个问题就真的严重了。医药又是另一个很好的例子,没有医药科技的国家,人民是不可能幸福的。

  就以农业来讲吧,西方国家在农业技术上的成就是相当领先的,落后国家的农业则是没有办法和先进国家的农业相比较。我们看到先进国家在工业上的领先,使他们几乎垄断了工业产品的市场,我们要买精密的仪器和特殊的化学原料,都一定要向先进国家购买,如果农产品也是如此,对人类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我在美国的国家卫生院工作过,我总记得在我报到的那一天,所有新进人员都要在大礼堂隆重宣示,也就是说,我们的研究绝对是为了全人类,而不是为了一己之私,也不是为了某一个药厂。可是,我们国家却一再强调我们要发展生技产业,也就是说,政府强调要使生物科技变成一个赚钱的产业。我实在不能完全同意,因为这个世界上很多穷人之所以没有办法得到医疗,部分原因是昂贵的医药。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希腊出现抢购药品的长蛇阵,希腊政府可能因为缺少现金而无法购买昂贵的药品。

  所以我们可以说,攸关人类重大幸福的科技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的手里,这是一件非常危险,也不符公平正义原则的事。

  我非常担心的一件事是,我们的经济建筑在消费之上。二○○八年,全世界发生金融海啸,我们的政府立刻发行消费券,以鼓励消费。这种做法果真有效,至少制止了经济的严重衰退,可是,鼓励消费一定会造成环境的破坏以及地球自然资源的消耗殆尽。比方说,汽车公司当然一定希望全世界的人都开汽车,而不要搭乘大众捷运系统,其结果是空气品质不好,也使石油的藏量快速地减少。最近,不知何故,大家迷上了新款手机,手机公司也被迫不停地推出稍微新一点的手机款式,将旧的手机丢掉,其实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而且也使得很多矿产迅速地减少。

  但是,好像我们对这个问题完全束手无策,消费减少会造成经济衰退,经济衰退的最大受害者仍然是我们的弱势人民。所以我们一定要维持经济的繁荣,但是如何能够维持经济的繁荣而不造成环境污染以及自然资源的快速消耗,恐怕仍然是经济学家没能解决的问题。

  最后,我必须承认,我并没有办法解决这些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我只是希望大家注意这些问题,也静下心来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当然是绝对不可能的,但是我们总应该努力降低问题的严重性。

  如果我们回过头来看这些问题,不难发现这些问题或多或少都与道德有一些关联,不同的人对道德的定义可能不同,可是我相信人类有一个共同的信念,那就是我们不要过分地自私,我们应该想到整个社会、整个国家以及全人类的幸福。如果我们常常强调这一点,很多问题就不会太严重了。

  人类的问题有时系于一念之差,二次大战以前,欧洲各国都无法和别的国家和平相处,德国和法国经常处于交战情况,英国和法国更是战争不断。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洲国家在有智慧的政治家领导之下,扬弃了以武力解决问题的观念,欧盟的成立,使得欧洲人民从此不再害怕欧洲国家之间的战争。

  所以,我仍然认为,如果我们强调人类应该互相相爱,那么我所提出的这些重大问题,虽然也许不能完全消失,但至少不会有非常严重而不好的后果。

  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图书试读

第九章   经济发展建筑在人类的浪费之上

消费主义盛行,使「节约」成为罪恶

目前的社会盛行消费主义,也大力鼓吹不断消费,这让「节约」的观念似乎成了一种罪恶,因为节约会引发经济的衰退。如果我们不买衣服、鞋子,不吃零食、饼干,不喝咖啡、奶茶,不买房、买车,就会造成经济的萧条。日本十多年来的经济不景气,就是因为人民的消费力不够所致。

可是这实在是一种糟糕的状况,就好像我们不只要消费,还一定要浪费才行,在消费主义的逻辑下,我们越是浪费,对我们的经济发展就会越好。最好是大家每天都在买iPhone或是最新型的手机,每天都在享用大餐和美食,或是每天都在採购流行服饰和名牌包,这样人们在心理上,就好像会感觉到很幸福。即使我们的手机明明没有问题,也没有坏掉或不能使用,只是因为新款的手机推出,就要去换一支新的,要是不跟上这个潮流,就会变成落伍的人,会被别人嘲笑。厂商为了赚钱,也拚命的花钱刊登广告和行销,鼓吹大家来购买,甚至把拥有某种商品等同于拥有某种身分、地位或价值。

可是,这样的消费就等于在鼓励浪费。为了换一支新手机,那支原本好好的旧手机就这样被丢弃了。为了买这些消费品,为了享受那些我们收入负担不起的奢侈品,例如昂贵的房子、车子和珠宝,银行会不断地提供我们五花八门的贷款,业务员会舌灿莲花的告诉你,贷款一点都不难,还可以办信用卡、现金卡,只要每月缴一点利息就好,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陷入高利息的循环。利滚利之下,债务累积越来越高,最后成了「卡奴」,或是为了偿还车子和房子的贷款,不停的拚命工作赚钱,成了「房奴」、「车奴」,几乎无法喘息和脱身。

但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多东西吗?买了这么多东西堆在家里,我们真正用得到的有多少?我们真的因为「拥有」这些东西就觉得很快乐吗?还是快乐也只是一下子,马上我们又想要继续购物消费,所以这真的是快乐的来源吗?还是我们只是想用不断地消费来掩盖空虚?

用户评价

评分

当我读到书中关于全球公共卫生体系的脆弱性这一部分时,那种如临其境的紧张感和紧迫感油然而生。作者通过回顾过去几十年全球性传染病的爆发历史,如SARS、埃博拉,以及近期的COVID-19大流行,清晰地勾勒出了全球卫生治理存在的诸多短板。从疾病监测预警机制的不足,到疫苗和药物研发的滞后,再到国际合作的协调困境,每一个环节的疏漏都可能引发巨大的灾难。书中对不同国家在疫情应对中的表现进行了细致的比较分析,也点出了资源分配不均、信息不对称等深层次问题。读到这里,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命运共同体”的含义,在公共卫生危机面前,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这本书不仅仅是对现有问题的陈述,更是一声对未来加强全球公共卫生合作、提升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有力呼唤。

评分

这本书中关于地缘政治冲突与和平的章节,给我带来了极大的震撼。作者以一种宏大的视角,梳理了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以及冷战后的新格局下,国家之间、地区之间依然存在的深刻矛盾和潜在冲突。从地区军备竞赛的风险,到网络战、信息战的兴起,再到大国博弈的复杂性,每一个论述都触及了当前国际关系的敏感神经。我被书中关于“文明冲突论”的讨论所吸引,虽然作者对此持保留态度,但其中提出的不同文明背景下,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如何可能成为冲突的根源,确实值得我们深入思考。这本书让我明白,和平并非理所当然,而是需要我们不断地去维护和争取。它鼓励我去关注国际新闻,去理解不同国家的立场,去思考如何通过对话和合作,化解矛盾,构建一个更加稳定的世界。

评分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就像是在经历一场思想的洗礼。在阅读关于全球贫困与不平等章节时,我被作者细腻的笔触深深打动。他没有止步于经济指标的冰冷数字,而是深入到每一个贫困家庭的真实境遇,通过生动的案例,揭示了教育、医疗、性别歧视等多种因素如何交织在一起,形成难以摆脱的贫困循环。我记得其中一个关于非洲某个村庄女性为了获取干净水源而付出的艰辛努力的描述,读来令人心酸,同时也引发了我对社会公平的深刻反思。书中对全球化进程中利益分配不均的批判,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巨大差距的分析,都显得尤为尖锐和深刻。它让我认识到,消除贫困不仅仅是施舍,更需要建立公平的国际经济秩序和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本书迫使我走出舒适区,去正视那些常常被我们忽略的角落,去理解那些沉默的声音。

评分

在我翻阅这本书的过程中,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及其潜在的伦理风险,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作者以一种审慎的视角,探讨了AI技术在提升生产力、改善生活的同时,也可能带来的就业冲击、数据隐私泄露、算法歧视乃至于失控的风险。书中关于“通用人工智能”(AGI)的讨论,虽然有些前沿,但其对未来社会结构和人类角色的影响的设想,让我既感到兴奋又有些不安。我特别欣赏书中对“AI伦理”的探讨,它不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更深入到哲学和社会的层面,追问“我们应该如何与越来越聪明的机器共存?”“如何确保AI的发展符合人类的整体利益?”这些问题没有简单的答案,但作者提出的各种观点和思考方向,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野。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我们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如何驾驭这项颠覆性的技术,将决定人类的未来走向。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沉稳而有力,封面上“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二版)”几个字,透着一种沉甸甸的使命感。拿到书的那一刻,就迫不及待地翻开。我首先被书中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的深入剖析所吸引。作者不仅仅是罗列了一系列数据和报告,而是以一种近乎史诗般的叙事,描绘了气候变暖如何从一个抽象的科学概念,演变为我们每个人生活中切实的威胁。从北极冰川的融化,到极端天气事件的频发,再到海平面上升对沿海城市的潜在影响,每一处都写得细致入微,引人深思。我尤其赞赏书中对于不同地区受影响程度的对比分析,这让我更加直观地理解了问题的复杂性和不均衡性。书中还探讨了能源转型、可持续发展等议题,虽然我还没有完全读透,但其逻辑严谨、论证充分的特点已经让我对这本书充满了期待。我相信,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问题”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可能性”的书,它鼓励我们去思考,去行动,去寻找解决之道。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