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序言
1 广义相对论百年史
聂斯特、陈江梅
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1879-1955)是少数具有极高公众知名度的伟大物理学家,美国的《时代杂志》(Times)在1999年推选他为「世纪伟人」(person of the century)。爱因斯坦在物理学上做出了许多划时代的贡献,例如1905年,年轻的他就独立完成了许多开创性的成果,其中有关光电效应(photoelectric effect)的论文,则是开启量子物理(quantum physics)大门的关键性成果,也使他获得了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的桂冠;他是在前往日本访问途中,于开往中途停靠点上海的旅行船上获知此消息。
然而,对一般大众来说,爱因斯坦最着名的研究成果就是相对论。他在1905年完成了「狭义相对论」(special relativity),讨论等速运动系统的物理特性,其中由光速不变性的假设所推论出来的「时间膨胀」(time dilation)、「长度缩收」(length contraction)等等奇特效应,可以说是理论物理中十分令人着迷的现象。不过,综观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中,描述重力作用的「广义相对论」(general relativity),毫无疑问的是物理学中最激动人心的智慧结晶,让我们听听来自三位诺贝尔奖得主物理学家对广义相对论的赞誉:
狄拉克(Paul Dirac, 1902-1984)说:「这可能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发现。」玻恩(Max Born, 1882-1970)说:「广义相对论的基础对我而言,直到现在仍然是人类思维上有关自然的最伟大壮举,是哲学洞察力、物理直觉和数学技巧最惊人的组合。」朗道(Lev Landau, 1908-1968)则说:「它应该代表全部现有的物理理论中最美丽的部分。」
2015年是广义相对论的100週年诞辰,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时间点,我们将借由这篇文章,介绍一些关于广义相对论的发展历史。对于爱因斯坦的生平事蹟,坊间已出版了许多非常好的传记书籍,我们将不再多所着墨。此外,爱因斯坦的研究课题所包含的领域很广泛,本文将只着重于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及其相关领域研究的思路历程,至于他在其他领域的重要工作,则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
探索新视界:广义相对论的发展
爱因斯坦在大学时期是一个相当古怪的学生,常常翘课、成绩并不突出,最后勉强达到毕业门槛;他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均致力于独立研究物理学中最前沿的问题。爱因斯坦自己说过,他旷课的时间绝大部分待在家里,以宗教狂热的热诚学习理论物理。至于考试,爱因斯坦则依赖他的同学格罗斯曼(Marcel Grossmann, 1878-1936)在上课时所作的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