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让海耶克重生 一九八○年代苏联、东欧、波兰(苏东波)相继由共产倒向私产,实施所谓的「市场经济」,加上一九七八年底中共「放权让利」开小门的所谓「经济自由化」后,世人以为共产主义已走入历史,自由民主得以普照全球。迄今三十多年的演变,事实证明共产主义非但未消失,反而借「社会主义自由市场」的壳上市,在中国经济崛起的掩护下更为猖獗,中共肆无忌惮利用「耗费、浪掷资源」的「政府驱动型过度投资」,并以国家力量将法律当工具掠夺全球资源。如今不但中国本身资源几乎被掏空,金融资产大泡沫伺机炸裂全球,更进而借着「一带一路」、「亚投行」掏空全球资源。最严重的是斲丧人的道德,让斗争、阴谋、欺骗、不诚信与世人长相左右,而天灾人祸不绝如缕,毁灭、世界末日的阴影挥之不去。
这种情势的形成肇因于西方国家对共产党、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不了解,甚至是误解,以为中共真的倒向自由市场经济,百般呵护、协助其发展,最后将中共养大后又受其挟持,在其威逼利诱下步步后退,最后很可能大家同归于尽。早在一九七五年十月四日,一九七四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之一海耶克在第三次访台前夕,于西德的第一大报《法兰克福通报》发表专文,指责西方国家盲目媚匪,将铸成大错,文中指出自由世界对中国共产党令人难以相信的谄媚态度,致英、法两国断绝与中华民国的关系以取悦毛共。海耶克一九四四年写的《到奴役之路》,已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这些集体主义的祸害赤裸裸地描述,他也明确指出「社会福利、福利国」的可怕,且以「冷的社会主义」形容社会福利,而「温水煮青蛙」、「包着糖衣的毒药」则是贴切的比喻。
共产主义、法西斯主义被海耶克称为「热的社会主义」,其水深火热较容易被察觉,但也荼毒人类达七○年才被察觉,而社会福利的祸害直到二十一世纪欧债危机中「希腊债务」事件才呈现。海耶克一生都在揭穿社会主义的真相,并且一再苦口婆心告诫世人它的毒性之大,没想到备受冷落,甚至被人避之唯恐不及。
一九三○年代全球经济大恐慌,是世人挥之不去的苦痛,而一九二七年海耶克就发出警语明示崩溃的日子,他并且诊断出病因,也提出解救之道,奈何他的处方需要世人忍受一段苦日子才能复原,于是不受青睐。相对地,凯因斯提出「政府创造有效需求」的药方,以印钞票促成通货膨胀来促进就业而受到全球欢迎,被称为救世主,而海耶克被打入冷宫,输得非常彻底。不过,迄今八十多年,金融风暴、经济萧条一直与人长相左右,二十一世纪流行的QE(宽松货币)政策,让世人浸泡在金钱海啸里载浮载沉,如吸毒般剂量一次比一次重,给「毒瘾」的称唿一点都不为过,人类将伊于胡底?只能无语问苍天。
这些正在上演的悲剧,不禁让我们更怀念海耶克,如果他还在世不知会怎么做?应该会带头义正辞严驳斥这些流行的观念和政策,将之翻转向正路吧!
在海耶克无法还魂重生下,将其信念主张予以重述、阐扬,应是济世、救世的正道,而以描绘其一生的方式应该是适当的,这也是本书出现的原委。
我们知道,市面上已有好几本海耶克的传记,甚至有《海耶克论海耶克》的访问纪录,为何还需再多加一本呢?除了更简要、活泼介绍海耶克外,诠释、评论兼具的夹叙、夹议方式,将海耶克和奥国学派的学说重见天日,以及加入海耶克与台湾的元素,应有其价值存在。
本书共分七章,首先谈海耶克的家庭及其求学过程,第二章记述海耶克多采多姿的学术及教学生涯,第三章介绍海耶克的学术贡献和自由经济思路,第四章描述海耶克一手创立的极特殊的蒙贝勒兰这个崇尚自由经济的学会,并且为被扭曲的资本主义辩正,第五章记述海耶克和蒋硕杰这对师徒与凯因斯之间的交往及论战,第六章说明海耶克获颁诺贝尔奖的来龙去脉,最后一章则以回顾海耶克与台湾的关系作结。
本书以通俗化方式呈现,没有注解和参考文献,主要的参酌书籍有两本,一本为二○○五年出版的《海耶克:二十世纪古典自由主义大师》(姚中秋译,康德出版社),一为二○○七年出版的《伟大经济学家海耶克》(施建生着,天下文化)。感谢五南图书出版公司及编辑同仁的辛苦编校,敬请读者不吝指正。
吴惠林于台北 2015.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