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者週刊》2013年度十大好书 入围美国笔会2014年度最佳小说处女作 一九五○年,叫诺顿‧佩利纳的年轻医师参加了一趟人类学研究之旅,前往密克罗尼西亚地区的某座岛屿,任务是寻找一个传说中的神祕部落。科学家们达成了任务,不但找到神祕部落,还发现一群被他们称为「梦游者」的森林居民,这些岛民的寿命很长,但心智退化的问题愈来愈严重。佩利纳怀疑那些人会如此长寿,是因为吃了一种稀有的海龟;他杀了一只海龟,把部分龟肉走私带回美国。他设法证明自己的论点,成为举世闻名的科学家,还获颁诺贝尔奖,但他很快就发现,海龟肉虽有神奇效用,也会让人付出可怕的代价。情势很快就失控了,他内心的恶魔开始占上风,毁了他的人生。 《林中祕族》讲的是诺顿‧佩利纳的一生,从充满孤独与失落的童年,到他轰动全世界的发现,以及之后的堕落。这本「回忆录」写于狱中,由他的研究助理编辑、作註。日裔美籍小说家柳原汉雅出身夏威夷,这部处女作摧毁神话、现实、超现实之间的界线,向上一世纪的两位大师致敬──纳博科夫与康拉德。 【各界赞誉】 「诡异而令人难忘,极具说服力……是一本读完后想立刻重读一遍的小说;这本处女作的内容复杂,风格优雅,处处令人感到惊奇而不安。」──英国小说家莎拉‧华特丝(Sarah Waters) 「引人入胜、完美而鉅细靡遗,时而令人讶异、震惊不已:故事描述太平洋上一个偏远而美丽的地方,岛上居民按照自己的规矩过活,在外力介入之后,产生了极其麻烦的后果……我喜欢这本书。」──美国小说家保罗‧索鲁(Paul Theroux),《低河》(The Lower River)与《繁荣的铁路商店》(The Great Railway Bazaar)作者 「这本书是一个推理故事、一则生态寓言,也是一部骇人听闻的自白,同时展现了道德相对论的精采省思……是作者透过想像力达成的重大成就。」──美国小说家安东尼‧杜尔(Anthony Doerr),《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All the Light We Cannot See)、《罗马的四季》(Four Seasons in Rome)与《贝壳收藏家》(The Shell Collector)作者 「一本纳博科夫式的奇幻小说……柳原汉雅这位作家有其可观之处。」──美国小说家麦迪逊‧贝尔(Madison Smartt Bell),《夜色》(The Color of Night)与《所有灵魂的反叛》(All Souls’ Rising)作者 「作者把这本书写得鉅细靡遗,带来各种丰富感受,不可思议的情节变得深具说服力,让读者忘记整本书是虚构的……企图心强烈无比,娱乐价值十足。」──《波士顿环球报》(The Boston Globe) 「一本出色的小说处女作,紧张刺激又令人不安。」──《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 「作者的虚构功力鉅细靡遗,拒绝让人有暂时解脱或稍感舒缓的机会,几乎可以用狂妄大胆来形容这种风格……至于柳原汉雅,可说是令人赞叹的作家。」──《纽约时报》书评版(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本年度最大胆也最棒的小说处女作之一。」──《纽约双週刊》(New York) 「令人极其满意的冒险故事……科学、道德,还有我们对于青春的迷恋,这些都是看完书之后会想讨论的议题。」──《芝加哥论坛报》(Chicago Tribune) 「感觉像是一篇《国家地理杂志》的报导,但是以小说家康拉德作品《黑暗之心》的手法写成……柳原汉雅勾勒出来的世界神奇不已,充满各种『黑暗的谜团』。」──伦敦《泰晤士报》(The Times) 「令人无法抗拒……包含许多相互唿应的复杂主题,由柳原汉雅透过充满诗意的散文传达出来……作者叙述故事的功力堪称一流。」──伦敦《每日邮报》(The Daily Mail) 「展现出丰富的想像力……令人惊奇且非常满意。柳原汉雅的处女作展现强烈企图心,值得赞许。」──伦敦《卫报》(The Guardian) 「充斥许多重大观念,掷地有声……出色的作品……一个大胆而凄美的悲剧故事。」──《多伦多星报》(The Toronto Star)
台大台文所与台大翻译硕士学程兼任助理教授,长期钻研各国现代主义小说,曾出版《危险的友谊》(南方家园)一书来论述小说家费兹杰罗与海明威的文学情谊。译作总计三十几本,包括费兹杰罗小说处女作《尘世乐园》(南方家园),曾以《绘画与眼泪》(左岸)和《血之祕史》(大块文化)两度获得《中国时报》开卷版所颁发之「翻译类十大好书」奖项,另有单篇译作数十篇刊登于《BBC知识》、《孤独星球》、《探索频道杂志》与《How it works知识大图解》等期刊的国际中文版。赐教请洽email帐号:cooljazz73@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