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番与军眷:陆军副司令黄奕炳的金门故事

落番与军眷:陆军副司令黄奕炳的金门故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这是一部家庭书写、家族故事。

  本书前半以金门后浦头黄家的落番故事和家族人物轶事为书写对象;后半则以军眷与亲子为核心。因为黄家两代在大时代的巨轮下,一落番营商,一从军报国,均历经艰辛,各有所成,值得金门、台湾乃至海外老中青少年一起分享。

  金门号称桥乡,早期浯洲子弟出洋谋生,就是「落番」,到南洋各地的族亲「六亡三在一回头」,落番是条不归路,充满艰辛,血泪斑斑。

  金门是冷战时期东西对抗的热区,也是国共内战的反攻跳板和反共前哨。黄家子弟投笔从戎,军旅生涯苦乐点滴在心,军眷家庭更夹杂笑声与泪水,是这一代人共同的记忆和缩影。

本书特色

  陆军前副司令黄奕炳撰文,以家族为撰写主轴,使读者可以从中了解金门人的历史

名人推荐

  建筑师 许育鸣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黄奕炳


  金门人,年少是太武山下赤脚放牛的牧童,及长负笈台湾,投笔从戎,先后毕业于陆军官校正45期、三军大学陆院战院、政战学校政研所、台湾大学国发所等,学经历完整,历练诸多重要军职,两年前以中将八年停年届满退伍。着有《国父的军官教育思想》。
 
王素真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社教系、教育研究所毕业,任教高中职三十年。着有《周末茶馆》、《快乐在哪里》、《皮皮和小多》、《小鱼与粟子树》、《星星屋》、《把爱找回来》、《爱在沟通》及《生涯规划》等书。

图书目录

【推荐序】落番与军眷的「思源第」家族,「正港大元宝」!/许育鸣
【自序】汝为吾家人,应知吾家事/黄奕炳
【自序】何止于米,相期以茶!/王素真
 
辑一、落番
我家
的「落番」史─四海之内皆兄弟
「紫云衍派」到底是哪一派?
我家公公出洋记
且听老人家自己说故事
请问贵姓大名?
雀榕与白水木
 
辑二、人物
桶箍
归乡
父亲给我的清贫教育
饼干盒里的祕密
我的新加坡妈妈
大姊与我
惠安姑丈
金门傻瓜仔漂流记
 
辑三、亲子
我家有棵树
人生路上有你,真好!
老妈的真情告白
老爸又缺席了
上尉的女儿,博士的爹
爱兵如子?Yes!爱子如兵?No!
孩子不会认错爹的秘诀!
妈妈的心是豆腐做的
家庭的中心在餐桌
 
辑四、军眷
眷探与探眷
中秋是吃苹果的日子
阿兵哥休假忙什么?
保密防谍在我家
珑山林饭店开张
将军退伍,回家洗厕所!
从中将变中将汤
荣民退伍与曼德拉
黑袜
子的坚持─军人形象的趣味观察
 
附录
汶浦黄氏的落番故事 廷讲公十九世孙奕炳谨撰

图书序言

自序

汝为吾家人,应知吾家事
黄奕炳


  从前我是一个纠纠武夫,现在则是退伍荣民,从来就不是作家,签稿文书、军事论述或可入眼,一般写作实非所长,如今因缘际会,竟也结集出书,我不敢以作家自居,只是个纪录家族落番史实与家族故事的写者罢了。感谢秀威资讯科技谬爱代为出版,这不仅是我的家族故事,也是大时代的小缩影,一个金门家族落番与军眷家庭生活的剪影,有机会与众亲友及读者分享,十分荣幸。

  十几年前,大哥奕展寄来一本《黄氏浯洲汶水华房族谱稿》,我除翻阅近几代的部分,余因军务倥偬,根本无暇展读。民国一○二年夏,我解甲归田,前四个月赋闲在家,乃将书柜尘封已久的族谱取出,逐页细加研读。族谱对历代祖先记载繁简不一,但先人奋斗的史实历历在目,尤其是清末民初族人前仆后继落番谋生,其过程出生入死、艰苦备尝,血泪交织,读之令人动容,遂随手笔记要点,读后汇整成文,借供备忘。

  此外,奉家父(二叔)章掘先生叮嘱,返乡筹建家族故事馆,两年前该馆顺利动工,希望建构一个海内外族人回归的磁极,但硬体易得,家族史料文物难寻。我深知:缺乏故事流传的纪念馆,仅是一栋没有生命与灵魂的冰冷建筑,为了充实故事馆内涵,个人谨就记忆所及,将一些家族长辈的轶闻往事略作耙疏,诉诸文字,希望抛砖引玉,鼓励其他家人为故事馆的软体,提供更多素材,丰富陈展的内容;更盼望儿孙等后辈,能永怀先人努力不懈、牺牲奉献的事蹟,见贤思齐,激发冒险犯难、经略四方的宏观远识和志向,无忝所生。

  今年家族故事馆「思源第」落成在即,本书也结集出版,是家族史料纪录,更是一分深深的期盼,希望晚辈幼小「汝为吾家人,应知吾家事」,莫忘祖德宗功;一般读者亦能从中品味出前人落番的艰困与生命韧性,还有当代军眷家庭点滴滋味,我们人人都在为自己书写生命故事,祈愿汶浦水岸黄家族运昌旺,岁岁年年,岁月安泰。
 
何止于米,相期以茶!
王素真


  今年适逢公公八八米寿华诞,我早就订好机票,准备飞雅加达一趟,但要带什么去表示祝福呢?

  正巧出发前几日小叔与弟妹传来短讯,公公的精力汤告罄需补货,我赶紧去採买空运为先,这是「口惠」的生日小礼;至于「实体」的生日大礼,就是「思源第」的鸠工兴建完竣,我们的家族故事馆终于完成。

  公公八八米寿,我和先生十分感恩,日日敬谨惜福,早晚祈祝父亲大人康泰吉祥,老人家体健安康,就以「何止于米,相期以茶」作为祝寿贺辞,祝福公公。

  自古祝寿贺辞有米寿、茶寿之说,米寿:指八十八岁,因「米」字形似八十八。茶寿:若将「茶」字拆解,草字头可以解释为双十(二十),下半部则可拆为八十八,二十加上八十八就是一百零八。故而一百零八岁也称茶寿,「何止于米,相期以茶」即是祝贺老人家长寿到一百零八岁。

  我要大声的说:亲爱的爸爸,生日快乐!「何止于米,相期以茶」!我们不只祝贺爸爸八八岁米寿,更期望在爸爸一百零八岁茶寿时,全家还要在金门「思源第」欢聚相会,一起谈天说地,说着家族老故事。谨以此「思源第」家族故事的家庭书写《落番与军眷》,敬祝肖龙的爸爸康泰福吉,龙腾刚健,我们相约「何止于米‧相期以茶」!

图书试读

归乡
 
每个人对久别的故乡,都有一份最深的挚爱,时时想要「归乡」去。「动力火车」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艾琳娜〉(谐音:爱人哪),就是描述对故乡的眷恋,深得我心。
 
故乡召唤游子返乡,虽然家乡路迢迢,但回家始终是愉快温馨的。只是,若当危惙之际,临终要归乡,这条归乡路可就举步维艰,难以轻快成行了。
 
我曾见过许多金门乡亲,晚年或衰病时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在辞世前能够回到故乡,以亲炙土地的芳香,和亲人团聚,走完人生的最后一段旅程,了却心愿。于是,常有乡亲临终或病危却放弃医疗、尽速寻求各种交通工具,急如星火赶回金门,哀戚上路。
 
我也曾经陪伴父亲走过这么一趟「归乡」路,心情既沉重又慨叹。
 
我的父亲一如许多金门乡亲,早年就外出谋生,虽然他老人家在台三十余年,早已开枝散叶,略有所成,但念及先祖坟茔在金,亲族兄弟在金,故旧友朋也都在金,我自忖「落叶归根」返乡终老,毕竟还是父亲的第一优先选择。
 
民国八十三年初,父亲因大姊及二哥接连遽逝,精神和体力大受影响,在台中港心肌梗塞送医救治。嗣后八十四年农历年前,经医生建议,实施心脏血管绕道手术,原本手术极为成功,状况良好,唯三月初出院,返回永和家中休养,却感染风寒,造成肺部积水、唿吸困难,四月初乃重回医院,住进三军总医院三十二病房(心脏科加护病房)。此期间,父亲病情起起落落,并无明显好转,而且为便于餵食和抽痰,四月底又做了气切,他的心情更为恶劣。因喉咙无法发声,父亲都以笔写和手势与我们及医生、护士沟通,他在笔谈时并不关心自己的病情,反而在病床上最常写的是「返金」二字。我们和护理人员安慰他,只要静养一定可以康复,他总是用力摇头,以手指着「返金」的纸条,一副「你们不懂我的心」,生气又无奈的神情。记得有一次,大嫂与二嫂特别由金门、梧栖远道来看他,他仍然写着「回金门」的字句,两位嫂嫂极力安抚,并祝他早日恢复健康回家,不料他竟愤怒的在纸张上写「番鸭」二字,意思是:你们真是不了解我的想法啊!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