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Wabi-Sabi:给设计者、生活家的日式美学基础》概念,
本书为日式美学喜好者关注的Wabi-Sabi系列主题第二弹!
二十年前,李欧纳.科仁于一九九四年写下《Wabi-Sabi:给设计者、生活家的日式美学基础》一书,以浅显易懂的方式介绍每个日本人都知道、却无法说清楚的Wabi-Sabi神祕美学。此书出版之后,引起众人的热烈回响,隔年,日本才出版了日文译本,许多创作家更以Wabi-Sabi的概念来描述他们的作品,甚至因此获得创作灵感;更引发了众人透过Wabi-Sabi的讨论,进而学习、感受日式美学的奥义。
二十年后,作者因应大众对于Wabi-Sabi的广泛讨论和热爱,交出了《Wabi-Sabi:给日式生活爱好者的美学思考》。本书回到源头详尽地从历史脉络、以及其他艺术领域,如文学、绘画、戏剧、以及茶道文化等等,仔细说明了从古至今整个Wabi-Sabi的美学体系的发展过程、Wabi-Sabi如何衍绎成为日本最受推崇的(高雅文化)审美标准,以及日本人怎么将wabi-sabi的美学落实在生活的事物之中?
作者也分享了二十年来自身观察Wabi-Sabi的心境转折,可以说是每一位想一窥wabi-sabi日式美学宇宙的读者们,最完整、最正宗的入门指南。
・「Wabi」?「Sabi」?
・还是「Wabi-Sabi」?
・Wabi-Sabi到底是什么? 提到Wabi-Sabi一词,一般人总会连想到万物侘寂颓败之美,
而其重要的代表人物则是日本茶道大师千利休。
千利休曾说过一句名言:
在茶道的一切仪式与器具当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挂轴。 (挂在茶室凹间里,通常是得道高僧留下的书法)
这些挂轴普遍表现出充满禅意的原则。
作为日本茶道的一代宗师,千利休将「WABI茶」的意境发挥到极至。他一反当时奢华的茶文化,不用华美的茶器,而使用民间简朴的茶器,回归到茶对人内心的修持。甚至他设计的茶室空间狭小,外观质朴,宾客要用爬的才能穿过小门进入茶室,在茶室里,人可以隔绝于外界的困顿与烦恼,可以免除传统社会价值束缚,创造出独立的艺术观与哲学观。茶室里的摆设甚至去除家具,直接在茶室地板上当着宾客的面泡茶奉茶,以诗意的方式营造出安贫乐道的意象。
而千利休的茶道典范,也成为许多人引述Wabi-Sabi最经典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