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检报告异常你该怎么办?

健检报告异常你该怎么办?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现在就让自己看懂每次健检结果,成为「健康把关高手」

  现代人追求生活品质,愈来愈注重自己身体健康,加以医疗技术的持续进步,因而健康诊断技术与种类亦随之蓬勃发展。一般人很容易便迷失在各类健康检查的繁复项目文字与结果数字当中。

  因此一本能够给予读者全方面健检常识的经典好书便是十分必要的,本书让读者能够轻松了解各类健康检查,包括检查内容、检查注意事项以及如何读懂健检报告,是非常实用且一目了然的指南。

  健检数据告诉你是否有罹患生活习惯病的风险

  想要健康地安享天年的话,就必须要从日常的饮食生活与生活方式中多花点心思,同时,精密的健康检查也是很重要的。年过四十则长年不良的生活习惯早已定型,也差不多到了病症浮现的年纪。让我们尽早地发现这些征兆,并及早进行因应吧!

  健康检查大致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自己能做到的健康检查,养成每天测量体重、早晚测量血压等的习惯;另一种是到医疗机构接受健康检查或短期综合体检。定期的健检与体检才是早期发现生活习惯病的最佳方法。

  透过健检结果能客观地清楚了解到生活习惯上有无不良之处。因为健康检查中所实施的检查项目,主要的用意是一旦有生活习惯病的征兆,结果数值就会落在标准值之外,所以只要有生活习惯病的风险,从健检数据资料便能一目了然。

  检康检查的检查项目有身体测量、测量血压、尿液检查、血液检查、心电图、胸部X光检查等。血液检查可检验贫血、肝功能、血脂肪、血糖等。简单的说从血脂肪的数值可看出是否有血脂异常症(高血脂症)的可能性;从血糖值可看出是否有糖尿病的可能性;从肝功能指数可看出是否有肝炎等的可能性。而测量血压能发现高血压;尿液检查则可发现肾脏病及糖尿病等疾病。

  对从40岁到70岁的人,有更加着重于生活习惯病的特定健康检查(特定健检或代谢症候群检查)。从腰围等筛检代谢症候群(内脏脂肪症候群),也可预防生活习惯病,并且能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目的。

  在日本,有职场或地方政府举办的健康检查‧特定健检等,民众可免费或负担小额费用接受检查。短期综合体检因为是自主性参加的体检,所以需自行全额付费,但其最大的魅力就在可以接受非常详细的检查。积极地利用这些检查,帮助我们每天都能对自己的健康把关!

  趁尚未真正生病前,要赶快改正生活习惯

  在健检中并非有一个检查项目超出标准值就会被立即断定为生病,综合许多检查结果的评估,也会有诊断为「没有异常」的时候。然而,就算是些许的变化也有不容忽视的情况。总之,健检结果有异常的话,就要进行改善,请接受更进一步的精密检查。经过精密检查的结果,如果发现病症,也要以「能早期发现真幸运」的正向心态去面对。进行治疗的同时也一併改正生活习惯,就能让阻止或延缓病症恶化,也有许多病症是属于不会立即致命的慢性疾病。

  另一方面,健检结果的各个项目就算都在标准值内,也不一定就可以解释为「完全没有问题」。

本书特色

  「就这一本,完全看懂健检报告,从此自我健康把关轻松搞定!」

  让你在健检报告出炉时,看懂上面写的所有数字意义 — 每次去健检后,拿到结果报告,上面的内容是否总是看得一头雾水?任凭医师讲什么就信什么是否妥当?现在起看不懂的地方,就稍微看一下本书,让健检报告结果上的数字迷阵不再困惑住你!本书首章以代谢失调健检为例,介绍了健检的所有项目,每个项目主题就配有简单易懂的完整说明,并加上清楚图示,你绝对要注意的重要部分一目了然!

  找回身体健康,健检结束后该做的事情全部告诉你 — 本书的第2章明白告诉你「诊断结果出来了之后,该怎么做呢?」,知道了哪里出问题,就该针对出问题的部分加以改善,然而该如何做,才能让效果卓着,透过本章的介绍,你将马上恍然大悟,生活习惯上的大小问题迎刃而解。

  各类癌症自费健检,特辟专章介绍 — 癌症、脑中风等重大疾病总让许多人担忧,往往患者知道自己得病时总是错愕万分,在及早发现治疗效果最佳的前提下,如何妥善利用健检资源是非常重要的。第3章「担心时就去检查」中让你清楚了解各类癌症、骨质疏松症、脑中风的健检,有效掌握检查的黄金时机。

  健检Q&A,让你对健检的认识更进一步 — 许多人在面对健检时都有许多的疑虑与顾忌,本书在最后一部分,针对一般常见的问题,给予中肯的答案,并透过图文对照清楚完整说明。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鹫崎 诚 WASHIZAKI MAKOTO


  东京心脏协会名誉顾问‧医学博士

  昭和大学医学系毕。经历:虎之门医院 唿吸器官科、顺天堂大学 唿吸器官内科讲师(管理副院长)。曾任:伊势丹健康管理心中所长、东京地下铁健康支援中心所长。

  2011年起为东京心脏协会荣誉顾问(唿吸器官疾病、健康医学部门)

  现为日本唿吸器官学会 专科医生、日本产业卫生学会 代表议员、日本铁路医师联盟 代表干事、日本类肉瘤病学会 荣誉会员。

图书目录

1  检视健检项目
12>有效解读  健检结果
14>01  健检的第一步  诊察
16>02  身体测量  (身高、体重、腰围)
18>03  BMI  判定体脂肪
20>04  血压  掌握判定标准
24>05  肝功能检查  AST、ALT
26>05  肝功能检查  γ-GTP
28>06  血脂代谢检查  三酸甘油脂(中性脂肪)、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30>06  血脂代谢检查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32>07  糖代谢检查  空腹血糖值
34>07  糖代谢检查  糖化血色素(HbA1c)
36>07  糖代谢检查  尿糖
38>08  肾功能检查  尿蛋白、肌酸酐
40>09  尿酸  从血液检查获得
42>10  贫血  标准值要注意
44>11  心电图  心脏审视
46>12  眼底检查  保护自己的灵魂之窗
48>案例①  糖尿病高危险群应改善生活习惯
 
2  诊断结果之后,该怎么做呢?
50>将健检数据资料作为管理健康的工具
52>一旦发现可疑项目
54>决定具体的目标后,努力执行
56>坦然接受周遭的帮助
58>01  减重  减少5%体重为目标
64>02  运动  有益身心健康
68>03  禁菸  远离生活习惯病
72>04  节酒  饮酒过度有害健康
74>05  饮食  少油少盐是基本之道
80>06  减盐  注意日常饮食习惯
82>案例②  有效改善生活习惯的方法
 
3  重大疾病的检查
84>自费选项的检查
86>01  肺癌、肺结核、肺炎
88>02  大肠癌  早期发现可治癒
90>03  肝炎  肝是沉默的器官
92>04  胃癌  50岁后要定期检查
94>05  乳癌  不仅只有女性会罹患
96>06  子宫癌  患者多有自觉症状
98>07  摄护腺(前列腺)癌
99>08  骨质疏松症
100>09  脑中风、脑肿瘤
102>案例③  初次接受PSA检查,发现摄护腺癌
 
4  健检Q&A
104> Q1  胸部X光是否容易造成误判呢?
106> Q2  视力检查的判定原理?
108> Q3  40岁后的健检有何不同?
110>Q4  健检时禁食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12>Q5  怎样准备可在健检有好结果?
114>Q6  健检结果公司会知道吗?
116>Q7  健检不能治病,那用意何在?
118>健检专栏探讨① 善用「个人标准值」
120>健检专栏探讨② 随年龄增长变得听不太到高音
122>健检专栏探讨③ 让家庭医生解说健检结果

图书序言

发现高血压后,要预防併发症产生

血压  掌握判定标准

结果虽判定「正常」但数值偏高时,就要注意改善了!


以前测量血压时都是把手臂用带子绑起来,然后医生把空气打进去,一边听着脉音一边读取水银柱上下数值,而现在已经有按个按钮就能够自动测量脉搏,简单地测出血压的机器,一般家庭中也大多都有这样的机器了。表示血压的mmHg单位,其中的mm为毫米,Hg为水银的元素记号,也就是血流的来势将水银柱往上压的高度。现在用电子式的测量仪器测量血压,也是使用这个单位标示。

心脏收缩将血液送出的时候,称为收缩压,也就是「上(的血压)」。相反地,心脏的瓣膜闭合、储存血液且扩张的时候,就称为舒张压,也就是「下(的血压)」。所谓的「血压高」是指为了将血液顺畅地输送到全身,而需加诸极大压力才能将血液送出的状态。长时间持续高血压的状态,会带给心脏及血管负荷,容易引起各种併发症。如果引起心肌梗塞、脑梗塞、脑出血的话,只要发作一次就可能会危及性命。

因为高血压在毫无自觉症状的状态下也会持续恶化,所以在血压量测值仍判定正常或正常偏高时,就要开始多加注意了!

只靠减盐是无法改善的!

高血压实际上会使动脉逐渐硬化,而动脉硬化又会助长高血压的状况(请见23页图)。这会让心脏或脑部的血管阻塞或破裂。到目前为止从许多的数据资料来看,有高血压,又有肥胖、糖尿病、血脂异常症、慢性肾脏病的人有非常高的危险性。40岁以上的人所接受的特定健检,就是要协助这些拥有高危险要因的人,进行改善生活习惯而纳入的一项程序。

一般而言,日本人有随着老化而血压上升的倾向,据闻这是因为饮食中的盐分过多,但也不是说只要控制盐分血压就不会上升。吸菸会使血管收缩,造成血压上升,因运动不足导致心肺功能衰退也会使血压上升。精神上的压力也会有极大的影响力,例如也有人在家测量时明明都很正常,但每次在医疗机构测量时就会上升,也就是所谓的「白袍高血压」。

女性过了更年期的话,使血压下降的雌激素会减少分泌,血压也会因此上升。另外也有人是因血缘家族中有高血压病史,而有遗传性高血压。虽然也有像这样无法改善的原因,但对于其他可以处理的因素,若能事先预防并加以排除,身体状况也会变得比较好。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