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大声什么:决定未来!闪灵Freddy, 林昶佐的冲组大进击!

是在大声什么:决定未来!闪灵Freddy, 林昶佐的冲组大进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闪灵Freddy林昶佐精彩四十年大声纪事
梦想不怕远大,要勇于大声,敢于行动!
    
  十五岁时,本名林昶佐的闪灵乐团主唱Freddy在作文簿上写下志愿:未来要组自己的摇滚乐团、巡回世界。当时还被老师讥为「不切实际」。二十年后,他不仅完成组乐团、巡回世界的梦想,也让世界听到他的声音。
 
  这世界听到他──闪灵乐团主唱兼二胡手,野台开唱、大港开唱主办人,Live  House「The Wall 这墙」的催生者;他曾经主办两届西藏自由音乐会,也是国际特赦组织台湾分会理事长。
 
  过去的梦想带来新的梦想,因为那梦想里不断装进无数同代人们的梦想,二○一五年,林昶佐跃身从政,成为「时代力量」创党时期政党负责人,也是立委参选人,他准备好了,要为这世界加进「时代的力量」。

  身为新世代的从政者,如何一步步实践并完成自己内心的抱负?林昶佐大声告诉年轻的逐梦者:梦想不怕远大,年轻就要敢冲,也许世上不存在乌托邦、理想国,但追求乌托邦的人,一直都有,而且永远存在。

本书特色

  ★闪灵主唱Freddy林昶佐第一本个人传记
  ★柯文哲、张铁志专文推荐
  ★书中收录上百张精彩照片

名人推荐

  于美人、林飞帆、柯文哲、柯一正、郝明义、张铁志、黄国昌、欧阳靖、郑弘仪、魏德圣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邱立崴


  1980年生于台湾,淡江大学毕,曾任文化部金音创作奖,着有《闪灵王朝:台湾摇滚鬼王十年全纪录》、《战后578天》及电影《正港冲组》(暂名)剧本评审。

吴逸骏

  独立乐团「阿飞西雅」吉他手,录音师,制作人。曾任金曲奖金音奖评审。希望四十岁之后的身材不要走样,人生开始有钱。继续做音乐,或是写东西出版,最好右手不要继续痛了。

图书目录

{推荐序} 比音乐还大的梦想 柯文哲
{推荐序} Freddy的眼泪 张铁志
{自序} 像音乐一样大声
第一章 更大的计画
第二章 少年冲组的觉醒
第三章 走出自己的摇滚路线
第四章 让我们成为最佳战友
第五章 梦想的重量与承担
第六章 从音乐人到政治家之芽
第七章 台湾不只存在,还要自在
第八章 不需要时光机
同场加映之一 少年昶佐的最佳拍档
同场加映之二 昶佐选战的同志情
同场加映之三 从我的角度看林昶佐

图书序言

推荐序
  
比音乐还大的梦想 柯文哲(台北市市长)

  
  做了三十年的医生,每日奔波于教学、研究、会议和医疗现场之间,现在又做了市长,忙于应对市政、质询和如影随形的媒体,这些年来我经常觉得自己会不会是台湾最忙碌的人?
  
  在实际认识林昶佐这个人之前,听过的是「闪灵乐团主唱Freddy」这个名号,之于我的印象就是个摇滚明星,但是都在世界各国到处唱,在台湾没听说过他上什么综艺节目,却不知道为什么一直被请去政论节目。看他这样刺龙刺凤又留个长头发,却对当前的局势,乃至于对国家未来的愿景都有着独到的见解,我对他的看法,或许就跟别人看我一样,是个怪人。
  
  到了真正认识他,知道他过去搞过的一堆事情以后,我才知道原来世界上还有这种忙法。写歌作曲、表演、写案子、策画活动、谈生意、国际人权工作、有时候还要上街头,他的二十四小时分配着各式各样不同领域的工作,像是没有在睡觉一样。
  
  我想每个人出生在这个世上,最初都只是凡夫俗子,不会自然而然就具有成就那么多事的才干。这本书里所述写的林昶佐,也是经过了启蒙、思考、尝试与挫败的过程,才成为现在的他。但是我相信,总是会有一些不能用理论解释的天生条件,造就每个人不同的面貌。而林昶佐这个人,他天生就是个静不下来的人,光是动脑子想还不够,只要是想到的事,他都非得要身体力行做出成果。想得越多,他就做得越多。
  
  忙碌不堪的生活,大部分的人都会有想要逃离的念头,但看他这样日夜忙碌,却好像从不疲倦,而且专注于其中。我想差别就在于,他不汲汲营营于生活,所忙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在实现他的梦想。
  
  这本书里写的,都是林昶佐的过去,但是他过去种种的抉择,不管是高中时决定转组,或者举办演唱会宣扬理念,每一个当下的选择所影响的,不仅是他个人的后续。有许多人基于各式各样的动机,会想要去预测未来所可能发生的事。但对我而言,未来是「固定可预期的」或者「机率决定而不可预期的」,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未来的发展是否有我的意志牵涉其中?
  
  我以素人身分进入政治圈,成为市长迄今尚未满一年,虽然总希望「让这个世界因为有我而更好」,但要说自己的意志去影响未来的世界,未免太过乐观也言之过早。不过,以我这个外人的客观角度看林昶佐,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未来,无疑被过去的林昶佐的意志影响的既多且广。
  
  如今,他创立了新政党「时代力量」,为长年以来深陷蓝绿泥沼的台湾政坛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活力,更决心参选立委。我们虽然年岁不同,但都因为各自的人生际遇而启发心怀对社会的理想。我五十五岁才初次投身市长选战,而林昶佐未满四十便组党参选,他破釜沉舟的决心来得比我更早,对此我献上祝福,更感到佩服。我相信除了林昶佐以外,在台湾的各个角落还有很多充满创意与行动力的年轻人才。希望这本记录着他勇于做梦、更勇于实践的书,能达到抛砖引玉的功能,诱使更多年轻人投入改革社会的志业,台湾将会因为有你们的挺身而出而变得更美好。
  
推荐序
  
Freddy的眼泪 张铁志(《报导者》总主笔)

  
  二○一五年三月的大港开唱,香港歌手何韵诗在舞台上精采地演绎了〈岛屿天光〉,而后又唱了香港雨伞运动之歌〈撑起雨伞〉。我在后台看着、听着,激动地流下几滴泪水,回头一看,Freddy竟然痛哭起来,而且停不下来。
  
  原来,铁汉真的柔情绵绵;原来,我们的鬼王如此真性情。
  
  这本书中Freddy的大半人生,我没有机会参与,但算算,我们也认识了十年,十年关于摇滚与政治的日子。
  
  二○○四年,我出版了第一本书《声音与愤怒:摇滚乐可以改变世界吗?》,讨论了英美世界中音乐、与政治和社会运动的关系。在此之前,我只是一个乐迷,与台湾音乐界不熟识,但出版社邀请他和参与我的新书座谈,让我第一次见到了这个我知道已久的奇妙音乐人:用重金属歌唱台湾被压抑的历史,以及举办演唱会为台湾发声。
  
  十年来,我们一起进行了不少合作,尝试挑战「音乐是音乐、政治是政治」的主流观念;例如我曾参与组织和主持野台开唱NGO村的许多议题论坛,以及后来我们先后加入国际特赦组织(Amnesty International)台湾分会的理事会──国际特赦组织原本就是善于用流行文化来推广人权的组织,所以他作为一个摇滚歌手来担任理事长,虽然是世上少有,但也不太奇怪。
  
  在AI期间,我对于这家伙有更深的认识:他果然是「冲组」。这不是说他个性很冲(虽然有时是),而是说他工作上真的干劲十足,他可以一面不断在国外巡回演出,一面又勤奋阅读AI大量的英文工作文件,和不断出国开会。
  
  除了干劲和创意,Freddy也真正具有「独立精神」。他当然旗帜鲜明地主张台湾独立,但他也深信这个独立精神不只是在国家层面,个人更应该要有独立精神、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也是独立音乐的真正精神。作为一支重金属乐队,他和闪灵一步步地征服台湾歌迷,并且走向国际,证明不依赖中国市场,台湾的独立音乐依然可以找到战场。
  
  现在,长期关注政治和公共领域的Freddy终于正式参选立委。我衷心希望立院可以多一个留长发、有刺青,听到「撑起雨伞」会真心落泪,并且长期关注公共政策和支持进步价值的立法委员;但我也相信,无论有没有进立院,这个家伙往前冲的脚步是不会停止的。

图书试读

{第六章}

从音乐人到政治家之芽
 
在音乐节,台上有歌手扮起中国公安,夸张地模仿着卷舌腔;有的乐团戏谑的改编「总统蒋公纪念歌」,大唱「反共必胜,建国必成」;有人怒烧中国五星旗,高喊「反中国併吞」。这是发生在十五年前,二○○一年由林昶佐举办的「Say Yes To Taiwan演唱会」,第一次邀请台湾创作歌手、乐团,及来自国外的演出者,为了捍卫台湾的独立自主、反中国併吞而大声开唱,在二二八公园的户外舞台举办,吸引了数千名年轻人参加。

即使在二○一五年的今天,许多音乐人、电影人都已参与风起云涌的社会运动,但上述演出内容可能还是无法让人轻松消化,因为对台湾来说,两岸关系与统独意识形态比任何议题都敏感。

这个盛大的「Say Yes To Taiwan演唱会」有个小小的前身,就是二○○○年总统大选前,在圣界Live House举办的「反中国併吞演唱会」。当年正值台湾的总统大选,民众对于各项议题都热烈讨论。林昶佐认为中国对台湾的武力威胁是不可回避的议题,希望能够唤起年轻人的关注,因此在二二八纪念日的前夕,聚集了包括糯米团、浊水溪公社、夹子电动大乐团、闪灵、无政府和妮波寺等乐团演出,吸引了三、四百名的观众。

在当年扁连宋大对决的总统大选中,这是一个举无轻重的事件,没有任何媒体报导。然而,当年二十四岁的林昶佐不是为了上媒体、抢镜头,而是要发出声音,为他所关注的议题、所信仰的理念发出声音,无论这个声音能被多少人听到。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听到,但是不发声一定没有人会听到!」
 
重新认识台湾历史:否定自我再建构

长久以来在国际舞台上,台湾是一个身分未明的国家,对许多台湾人来说,这像是潜藏内心的制约,只要在运动赛事上受到不平等的待遇,或是国际活动中受到中国代表团的羞辱,台湾人总会突然惊醒、愤怒不已。

但林昶佐并不是突然惊醒,而是花了几个月的时间与认同缠斗。

在延平高中的最后半年,历史老师曾经上课到一半突然激动地把书往讲桌上一摔,大声说:「你们要记住,背诵这段只是为了考试,但其实这些都不是真的!」林昶佐决定在考上大学后的几个月,勤跑国家图书馆、各大书店的台湾研究专区,大量阅读关于台湾这块土地的一切。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