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
笑看人间多少事 一口答应,为妙熙法师的第三本书写序。时值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记者出身的白俄罗斯作家斯维拉娜•亚历塞维奇(Svetlana Alexievich)在苏联解体前后,录下数千民众心声,再用文字表达。诺贝尔委员会将这充满许多声音的作品誉为「我们这个时代所承受的苦难及勇气的典范」。
妙熙法师任职《人间福报》十三年,他的「新闻眼」更贴近于观世音菩萨的慈眼。当今地球上七十亿人口,无时无刻不在创作剧本,在个人与集体创作中,战争与和平,仇恨与慈悲,正义与邪恶……永无止尽的二元对立,透过一次一次又一次的轮回,潜藏的种子一一被浇灌、发芽、开花成型。记者报导人世间爱恨情仇,老病死生。有人在调查採访中迷失了方向,以盲导盲;有人在寻找真相的过程中受三宝指引,见到了运行轨则与解脱之道。
读者很容易阅读妙熙法师的文字并感受到一颗纯然向道之心,从《走进阿兰若》、《行脚印度》与《人间菩提味》,真诚记录与外境碰撞当下感悟,进而发心立愿为成就一切众生圆满菩提。作者为病中父亲剃发,与母亲交换念珠、看烟火种种回忆,读者可能很难理解,问道:「出了家,为什么不放下?」文章无一字说明,举凡经历过就懂得,舍亲割爱非无情,看似无情却有情。心灵的家在道场,在佛学院,也在原生家庭,在报社,在人间,安住。
笔下常带情感,与人事物保持着若即若离美感;不造作,不去牵动种种因缘自圆其说。妙熙法师,文如其人。2014年十月,本人偕同妙熙法师、记者阮爱惠赴陕西法门寺出席第二十七届世界佛教徒友谊会活动。航程中,妙熙法师晕机不适,空着肚子。航班降落,他立刻生龙活虎,揹着相机勐拍。採访之余,妙熙法师忙着与来自全球各地法师交流,还让贵宾一手持《人间福报》,一手竖起大拇指比赞。千僧斋不开放媒体採访,妙熙法师应供,顺道作个独家报导。这一趟差旅,惊喜遇见书中那个顽皮、童真的小孩。年初,应中华香道黎焕友先生之邀,与编辑部法师参访阿黎是会所。妙熙法师品香有感,写下四字香箴「戒香三千」;墙上有黎老师所作《泊香偈》:「香无染,气无邪,大化无常隐禅机。烟无踪,境无界,虚空袅然生自在。」在香中修行,两相唿应,不禁莞尔。在报社工作、吃饭、面试、採访、写书、参加告别式等等,善用其心,生活即修行。
星云大师法子之一、《人间福报》总编辑,妙熙法师誓愿弘法服务,传承人间佛教理念。大师一生着述不断,累计创作文字量已逾二千五百万字,出版超过三百七十种书籍。今年,逢《人间福报》创刊十五週年,报纸大篇幅改版,连载星云大师《贫僧有话要说》、赵无任《台湾选举评论系列》,新闻工作与时间赛跑,总编辑不负所託,报纸立论公正,影响力与日俱增;作者并善用零碎时间完成书稿,足见其恆心毅力,实属不易。
记妙熙法师于不惑之年,新书付梓,圆满了心愿。祝福有志于创作与修道的读者,阅读此书,从文字般若契入实相般若。
《人间福报》社长金蜀卿
乙未年寒露,于佛光山台北道场
作者自序
将心愿写下 放进祕密盒 每逢新年,都要除旧布新,为自己许下来年心愿,你都怎么许愿呢?
在寺院里有个祈愿树,让礼佛信众将心愿写在小卡上,再挂上树梢,联结自己与佛陀之间的承诺,有着深深祝福的期待感。
这种东方传统祈福方式,深受大家喜爱,当然我也不免俗的在除夕夜,到佛前将心愿写下,再虔敬的挂上祈愿树,由于小纸卡面积不大,只能写下大方向,至于怎么做、何时达成、效果如何等细节,会写在另一张纸条上,再放进一个纸盒里,这个小纸盒我称它为「心」的祕密盒。
你可能会感到好奇,已经写下了心愿,为何还要逐条写下步骤,不是多此一举吗?这就如同盖一栋房子,不能空想却毫无蓝图,又如工程师设计游戏也必须写程式,愈仔细愈好。心愿攸关你一年的成果,怎能草草了事呢?
2011年,许下一个心愿――「四十岁前出三本书」,距离目标尚有四年,当时只是一个单纯念头,想要向自己的人生挑战,星云大师说:「有佛法就有办法」,如何有办法必须亲自去体验。因此,选择了文化弘扬佛法的方向,用文字来实践。
我用一张纸条逐一写下了,三本书的出书时间以及达成的效果等,最后将纸条放进祕密盒里,其余的就靠努力与机缘了。
在报社举办禅宗之旅的因缘下,我带团参访了中国大陆的禅宗祖庭,见识祖师大德们的行谊典故,了解寺院建筑的巧妙,回首初入佛门时,有太多一知半解,因而决心写下一本针对初学佛者能受益的书籍,一年后(2012)《走进阿兰若》一书出版。
书中内容,主要介绍中国禅宗祖庭和佛菩萨等故事,是一本佛学入门书。完成后兴起一个心念,若能直探佛教发源地印度,领略佛陀出家修行的初心本怀该有多好。
说来巧妙,台湾青年团将组团远赴印度公益旅行,迟迟找不到带团法师,于是青年团请我协助帮忙,很快的二个月后出团,为期将近一个月的「心心相印」公益旅行,深入印度偏乡,了解风俗民情,和一般朝圣团大不相同。自印度返国后,陆续将圣地所见所闻一一写下,二年后(2014)集结为《行脚印度》出版。
距离四年期限,只剩下一年时,我将这两年来在美国《世界周刊》所写的文章结集,内容为多年来在报社的点滴。我经常利用工作之余,更多时候是在喧闹环境下完成一篇篇的文章。
我明白,今日不写,感动将成昨日的记忆;现在不做,动力将成明日的懊悔。书中,有许多人的生命故事,和生命启发。同时,我以此实践,人只要有理想,没有达不成的目标,只有你愿不愿意去做。
当书稿书写完成后,交由香海出版社,一切随顺安排,我并不期待何时出版付梓。然出版社所压的出版时间竟是我的四十岁生日,巧妙的令人难以置信。未来,我亦将永远写下去,誓愿写出一本本影响人心的经典文句。
现在回想,心愿的力量不可思议,《达摩破相论》中提到:「心者万法之根本,一切诸法唯心所生。」心若想要达成,没有做不到的事,用心念发出愿力,再透过努力实行,肯定能达成。
我提供一个方法,就是「写下来」。现在请拿出一张纸来,尽可能的问问自己,生命中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为自己设定目标,目标的存在,是用来帮助和支持你达成理想。
可以用一句话清楚的写出这个目标,譬如「四十岁前出三本书」。再写下:「这件事能在让人满意且和谐的情况下,在我的生命中实现,获得所有人祝福,也让所有人圆满幸福。」
先从短期目标开始,如一天、一星期或一个月,尽量简单而实际,愈具体愈好。除非是想要挑战高难度,或长期的目标,格局就可以放大,发挥想像力,视野也随之扩展。
千万不要一次抓太多,可以一次只专注在某个领域上,如果目标太多而无法达成,那就必须思考,是否标准订太高,还是那并不是你真心想要的东西。
最后,将这张小纸条放进专属于你的「心的祕密盒」中,然后忘了它的存在,只要不断努力,有一天你会惊觉,它竟然已经在生活中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