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是谁?:简明基督论

耶稣是谁?:简明基督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Mark Jones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追随基督的人或多或少都想过相似的问题:耶稣年少时帮爸爸约瑟做木工,会不会问这个或那个工具是什么?基督这位永生神的儿子是否需要祷告?还是祂祷告只是为信徒立下榜样?那么,祂在世时,是凭信心还是凭眼见行事?祂行神蹟是出于祂的神性还是圣灵的工作?祂升天后,还需要保有祂的人性吗?耶稣神人二性不应是神学象牙塔内的思想角力。所有敬虔的信仰者,都当借由圣经思想耶稣的神人二性如何同存一个位格中,不可相混、不可改变、不可切分、不可割离。祂真是神,也真是人。祂不是超人,与我们一样凡事受过试探,却因顺服而完成了荣耀的救赎。本书用清晰明快的分析论述,引导读者理解圣经清楚的记载,可以除去我们对基督论的一切误解。

名人推荐

  作者笔下的文字句句深入人心,使人赞叹神在基督里的奇妙作为。本书以简明的文字介绍基督的位格,帮助信徒认识基督,而作者的文字所描绘的基督是又真又活的。」──中华福音神学院系统神学助理教授 曾劭恺

  「信心需要理解,爱需要认识所爱的。马克.琼斯的这本简明基督论,使我们受益匪浅。他的书以圣经为本,写作清晰,建基于改革宗神学。不论是为了个人研读、教会或学校课程,这本书是极佳的工具。」──美国清教徒改革宗神学院院长 周必克(Joel R. Beeke)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马克‧琼斯 (Mark Jones)


  荷兰莱顿大学博士,自2007年担任加拿大温哥华信心改革宗长老教会的牧师,同时任教于南非的自由州大学(the University of Free State),他经常在南非的威克里夫神学院(John Wycliffe Theological College)以及世界各地的神学院演讲。他常于部落格Reformation21.org发表文章,最新力着为Knowing Christ。

图书目录

推荐序 若基督没有真实受造的人性,我们就没有救恩/康来昌
导读/曾劭恺
序言
第1章 基督的位格
第2章 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人
第3章 基督的工作
附註
阅读推荐
延伸讨论  基督论:教牧实践与信徒生活/曾劭恺

图书序言

康来昌序    

若基督没有真实受造的人性,我们就没有救恩


  「人子是谁?」(太十六13)和「基督是谁?」(太廿二42)是耶稣问的基督论问题,要人思想认识「耶稣是什么『东西』?」即「耶稣的存有、本质、位格是什么?(What is the being/essence/person of Jesus Christ?)」正确的答案,只能凭启示、天上父的指示(太十六17)、圣灵的光照(弗一17)。历史上百年甚至千年的教会讨论,包括华人教会近几十年的争执,都显示凭血肉的思考,只会上魔鬼的当(太十六23)。

  基督论本来是讨论基督的位格与工作。因为基督的工作日益被正统教会看重,就慢慢自成一系:救恩论,而基督论便着重讨论他的位格。本书能二者兼顾,是优点。愈认识基督的位格与工作,就愈强化我们对神爱的认识和信靠。

  基督是神(基督有完全的神性),这不难了解;基督是人(除了无罪,和我们完全相同),也不难了解。难解的是结合的方式:神性和人性结合在一个位格中(hypostatic union)。

  要了解位格结合,先要了解位格。位格一词来自希腊文hupostasis。此字新约只出现四次,最重要的是希伯来书一章3节,耶稣是「神本体的真像」。作者用本体(hupostasis),来表达父子同性同质同体,他们有同一的性、质、本体。不过,后来希腊教父用这个字来表达相反的观念:父子的hupostasis(位格)不同,同的是ousia,他们是同体(homo-ousia)不同位。

  迦克墩信经说神人二性在基督里的结合是是两性不混、不换、不区、不分的结合。不区(indivisible),不分(inseprable[通译:不离散,欠妥]),两者英文中文都类似,其实有别。信经用意是,耶稣基督这位person不能区分为神的灵一个部分,而人的体是另一个部分。不区反对了亚玻里拿流主义(Apollinarianism)和涅斯多流主义(Nestorianism)。

  位格结合是属性相通(Communicatio idiomatum)的结合,是两性互受(reciprocal inherence [Perichoresis])的结合;是人性没有位格(anhypostasis),而人性寄于神-人位格(enhypostasis)的结合。

  这没有想像中那么难懂。张三有刘邦的性格,他像刘邦那么流氓,但他没有刘邦的位格,他不是刘邦那个「人」(person),而他有刘邦的性(nature)。耶稣有人性(human nature),但没有人「格」(human person);如有,他就是双重人格了。他的位格应是The theanthropic person(神-人的位格)。

  很多人根据罗马书八章3节 「儿子成为罪身的形状」,说耶稣有罪性。这是胡说。如果保罗(圣灵)要说耶稣有罪,他大可简单的说「儿子成为罪身」。不,他是说「罪身的『形状』」,就是指耶稣「好像」有罪身,因为他死过。没罪的,不应当死;耶稣没罪,却死了,那是因为代赎。我们为此赞美主,哪能亵渎他?

  保守基督徒错误的基督论,是视耶稣为一奇人、异人、仙人,但非普通人,非你我这样平凡的市井小民,无你我这样的受造人性。他们的耶稣像孙悟空,有金刚不坏之身,非受造且永不朽。正统虽承认永不朽,但那是复活后荣耀基督的身体;复活前,他的身体人性都和我们相同──除了没有罪。把耶稣当仙人的假敬虔不仅不合圣经不合正统,破坏了救恩,而且亵渎了耶稣的神性──不仅否认他完整的人性,也否认他完整的神性。「耶稣为神之子,非神亦非全能者,更非与神一体。」(王明道日记选辑,1922年10月16日。日记中这类话很多,迟至1953年12月20日还有「斥三位一体说之谬误」的句子。贾玉铭显然没有成功纠正王的严重错误。)

  近代华人基督论的另一错误,非常像言词一性论(Verbal Monophysitism)。这异端的提倡者是安提阿的塞维鲁(Severus of Antioch,跟随者被称为Severians)。他们的错误类似欧迪奇主义(Eutychianism),就是把「性」「位」等同,从而反对迦克墩信经的基督二性一位的立场。此派中哈利加拿修的犹利安(Julian of Halicarnassus)认为耶稣肉身不朽,否则就是拜可朽物(phthartolatry)。他们认为耶稣身体非受造,正统派责备他们是「幻影派的不朽论者(Aphthartodocetists)」。

  我们看正统怎么说。海德堡要理问答35:「神的儿子,借着圣灵的运行,从童女马利亚取了人性,也取了血肉之体」。比利时信条18:「圣子不但从马利亚取了人性,也从她取了人的灵魂,成为真正的人」。这话是针对重洗派,重洗派认为,耶稣的身体是「属天的身体」,马利亚的子宫只是他身体的导管,不提供任何血肉及人性。比利时信条19:「正如他的神性总是非受造……他的人性总是受造的、是有限的。虽然因着复活,使身体有了不朽之性,然而他仍未改变他人性的真实。」

  不存在一个非受造的人性或肉身。只有神,三一真神,圣父圣子圣灵非受造,非受造的神永远存在,人和肉身是被造之后才存在,包括圣子的人性和肉身。教父和会议是说:「他从父得到神性(指为父所生而非所造,尼西亚信经的重点),从马利亚得到人性」。特土良于213年写了《驳帕克西亚论(Against Praxeas)》,里面说:道如何成为肉身?是他变成肉身,还是穿上肉身?不是变成,是穿上;不是神性人性融合,混合成第三性,是道进入肉身,神人二性保持其本质特征,同属一个本体,耶稣基督是神子和人子,神和人同在一位格里。「道成肉身」不是道「变成」(transfiguratus)了肉身,而是道把自己穿在肉身内(indutus carnem),或说,道没变,是道加上了肉身。

  按正统神学,神和道都永不变,如果变了,那耶稣就会是一个非神非人的怪物(tertium quid直译「第三类」,就是上面所说的,王明道式的仙人耶稣)。耶稣是从马利亚「取了身体」,(和我们一样,从母腹中得了身体[人性],只是他没有罪)。与此相连的,圣子「虚己」(腓二7),不是圣子「虚了、少了」神性。几百年的神学争论的结论是:道成肉身和圣子虚己都是指他「加了」或「取了」人性。

  「敬虔」的异端传统和华人「耶稣肉身非受造」派的思维一样,他们都觉得,把耶稣说成是一般人,那太不敬了。所以,他们的始祖否定耶稣有肉身,这是使徒时代就有的幻影派(Docetism)。迦克墩会议后,基督人性的完全及他的神性人性如何结合,大抵尘埃落定。不过总还有自以为敬虔的人,如改教运动时的重洗派及门诺会,要把耶稣的人性讲得「高级」一点,和「我们不太一样」。其实,除了没有罪以外,「他凡事该与他的弟兄相同」(来二17)。正统教会这么重视「道成了完完全全的人」,就是不要人失去救恩。把耶稣的人性或肉身说得「高级、非受造」,会像所有的异端一样叫人失去救恩。

  加尔文《基督教要义》说:「……摩尼教徒则认为基督所取的是属天的肉体。然而圣经上有众多确凿的证据可以反驳这……谬论。」(2,13,1)「主自己因不满足于『人』这称唿,就常称自己为『人子』,这就更证明他是人的后裔。」(2,13,1)「保罗并没有教导基督的身体拥有属天的本质,」「基督与人拥有同样肉体的本性……」(2,13,2)「重洗派的谬误在于想证明,基督的身体不出于马利亚而出于虚无」(2,13,3)。

  基督若没有真实的、受造的人性,我们就没有救恩。基督肉体若和我们的不同,他就不能在肉体(因为那不是肉体,那是非受造物)中定罪案;基督也不能借着死(非受造物不会死),败坏那掌死权的;基督不会被试探而受苦(异端说他只有神性,没有人性,那么,神就不能被恶试探[雅一13]),就不能搭救被试探的人(来二18);异端的基督,没有「人的样子」(非受造),就不能升高,使万物「称耶稣基督为主」(腓二11);异端的基督,是神在「神(非受造的肉)身」显现,所以没有被圣灵称义(复活)(提前三16)。

  华人改革宗在基督论上的偏差,已经引起美国改革宗的警惕(参考www.reformation21.org/blog/2015/11/christological-confusion-china-6.php)。本书的出版,可以适时纠正错误。虽然笔者不同意作者对路德的批判和对涅斯多流的同情,他的贡献仍值得肯定。求主使用这书。

图书试读

序言
 
基督论的主题关乎耶稣基督──神-人(God-man [theanthropos])──的位格和工作。在神学上,基督论的重要性无庸置疑。基督的位格和工作就是基督教神学的中心。我们习惯讨论基督的工作(祂做了什么),但相较之下却甚少探讨祂的位格(祂是谁)。 这情有可原,因为无限者(神)如何与有限者(人)联合乃令人匪夷所思的奥祕。所以,写这本书时我意识到,我们对基督的认识若有亟需补强的地方,那应是「对基督位格的认识」。毕竟,精确地认识那位我们所信「超乎万人之上」(歌五10)的主,岂不该是最重要的事吗?
 
本书的架构很简单。第一,我先解释耶稣是谁(祂的位格)。第二,我将简略地检视,基督如何分别在降卑和高升的双重景况中,执行先知、祭司和君王的工作。读者须记得,本书主要聚焦于帮助基督徒更认识基督的位格;因此有关基督工作的段落也理所当然会强调「祂做了什么」与「祂是谁」之间的有机关系。最后,我们将瞩目于基督的荣光。救赎的目的就是使信徒得见那荣耀。真正的福乐就在这景象中 (也就是所谓的「荣福直观[beatific vision]」)。这景象与基督在其中的荣耀,以及关乎祂位格与工作的教义,两者有密切的有机连结,也构成基督论的高峰。就如研究有关基督的教义(应该)会产生一种基于信心对基督的理解,信心也必然使我们有一天能够在爱子的脸上看到神的荣耀(林后三18)。
 
我非常感谢菲利浦‧罗斯(Philip Ross),是他最先与我接触,鼓励我写这本书。他向我提起我那本「贵得吓人」的有关汤玛斯‧古德温(Thomas Goodwin)的基督论的书。本书不是我的古德温研究汇总,但是我承认我欠古德温与约翰欧文(John Owen)一大笔思想上的债。他们有关基督的作品,对我来说为基督教神学家立下典范:他们与经文有严谨的互动;他们对基督教广泛的传统有全面性的认识;他们不止歇地努力,使有关中保者基督的深奥真理,得以深耕在被保者的心智中。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