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八○后女性作家代表之一孙频的中篇小说集※※
有时候我觉得作家的职业与敦煌千佛洞里的画工很相似,与其说他们在那洞里画出了一幅幅不朽的壁画,不如说他们为人类画出了一盏盏心灯,因为,当时的洞里有多黑啊。为人类画出的心灯其实就是作家用文字争取来的人存在的更高尊严和意义。所以我一直觉得文学是最具有宗教气质的艺术形式。宗教消退之后,文学便吸收了宗教所产生的大量情感和情绪,再把它们传达给人类。文学就是宗教精神的文字体现。所以文学必定会带有补偿与救赎的性质,它生来就是要与黑暗和绝望抗争的,是用来消解苦难的,对于人们来说,这种生才是文学中的生。
──孙频
专家推荐 八○后出生的孙频是近年来中国文坛中颇为亮眼的小说家,她的文本无视于一般婉约细致的女性气质,亦无视于众人对于罪恶、毁灭、苦难接受的底线。她写作怀着强烈的「自残」与痛觉,却也清明而警醒地再现出人为虫豕、天地不仁的荒凉视域,那些底层的,残酷的生命之苦难与挣扎,是血,是骨,是残破的肉身,泛漫一地的迹痕。然而,奇特的是,在这苦难人间炼狱的背后,孙频阐释的出黑暗与光明的高度反差,血而后的重生,罪孽后的洁净,毁灭后的救赎,这也形成孙频式的叙述美学与文字魔魅,令人低回不已。──王钰婷(清华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