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首届人民文学新人奖、十月文学奖得主
──哲贵的中篇小说集
我是这么认为的:在这个时代,我小说里的人物代表了最前沿的文明,另一种可能是,他们也成了这个时代的试验品。这正是我关注和刻画他们的原因。我觉得,他们身上的疼痛,或许正是社会的疼痛,他们身上的悲哀,或许正是历史的悲哀。当然,这种疼痛和悲哀首先是我的。
──哲贵
现在面对哲贵这本名为《某某人》的小说集,读了里头直接了当地以住酒店的人、空心人、责任人、卖酒人、讨债人身分出场的小说,直接浮现脑海,直接触动心底的依旧是艾略特〈空心人〉的精神荒原世界。文学史好像又给了社会主义中国一个恶意的玩笑。不过不同于那些色调浮艳,一看就知道是文化仿冒品的「小时代」情境,哲贵笔下这群生活在温州经贸区,大都由国营机构或学院教师转行为小企业主的人物,他们的出入高档会所、喝洋酒、打高尔夫、讲究欧洲品味、妻儿移民海外,或勤勤恳恳地做眼镜框生意,到大排档推销红酒等等行径,已经是商品经济规定和官商利益输送制约下的日常化、天然化了的生活习性……他们只像艾略特诗中,生命瘫痪的「不是迷失的/狂乱的鬼魂,而只是些/空心人/稻草人」。
──施淑(淡江大学中文系荣誉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