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将英语学界的清史研究精华置入整体性的框架中,
提供我们不同于教科书习见说法的清史叙述。
本书是近半世纪西方清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将四十多年来英语清史学界研究的发展,整合到一套层次分明的架构之中,呈现包括社会史转向、内亚转向和欧亚转向等三个重要的新取向。作者从这些观点出发,把清帝国的历史放入前后更长时段的中国史脉络,以及更广阔空间的全球性观点来讨论。
本书以帝国统治问题作为全书主轴,并以主题为主、时序为辅的叙事方式安排章节,全书共分十章,分析与叙述兼长且极具可读性;前五章论述清帝国从建立到兴盛的历程,后五章转而析论在十九世纪之后遭遇的危机与调适,深入浅出地探讨清帝国各时期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重要主题。本书提供台湾读者不同于教科书惯常习见的清史叙述,是总览西方清史研究成果极佳的入门之作。
名人推荐
★本书译者之一、中研院史语所助研究员李仁渊专文导读 罗威廉教授是驰名国际的清史专家,他这本《中国最后的帝国:大清王朝》,成功地综合了国际及中国清史学界过去数十年的成果,具有典范性的价值。此书抛弃了清朝无能保守及中国近代史起于西力入侵的传统观点,将清朝视为一个克服种种挑战、成就斐然而必须完整视之的重要断代,以深入展现中国近代历史自身演变的特质。作者同时融合了新清史、社会史、内亚史、东亚史以及比较世界历史的眼光,对于清代历史各重要阶段的起源、发展及特性,做出完整而深刻的诠释。是以本书堪称这数十年来海外清史研究最重要的通论性作品,为研究清史及中国近现史者所必读。 ──吴展良(国立台湾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作者罗威廉在本书〈导言〉中说:历史学家们现在对大清帝国的理解,与四、五十年前我们所曾经理解的大不一样了。感谢作者罗威廉,本书夹叙夹议式的宏大叙事,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半个世纪以来西方最富有活力的清史领域产出的丰硕成果,并且通过此一对比,领会五十年来人们对大清帝国的理解确实已经「大不一样」。这一点也提醒华语史学界应更加重视西方同行研究清史过程中基本概念的重构(basic reconceptualization)和相关理论支架的可验证性(testability of the related theoretical underpinnings)。──张广达(中央研究院院士、国立政治大学历史学系讲座教授)
本书精要地整合过往英语学界清史研究的成果,将众多不同的研究置入一个整体性的框架,让读者可以得知个别课题的学术脉络与其在整体历史中的位置,等于是提供了一份了解英语学界清史研究的更新版地图。而书中许多个别论点具有启发性,其全面的关照更可诱导读者将研究放在更高的层次上思考,从认识对方开始反思自己的研究路径,以及清史研究未来的方向。──李仁渊(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助研究员)
罗威廉在这本精湛杰出的研究着作中,将最新的清史研究推介给一般读者。《中国最后的帝国》为作者毕生研读清史此领域之最新力作,对于我们了解中国史,这是一本治学严谨、值得信赖的重要之作。──盖博坚(R. Kent Guy),华盛顿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这是一本来自美国史学界的中国史崭新论述。自1644年由非汉族的满洲人征服明朝那一刻开始,传统中国逐渐变得不太一样。这意谓着过去以费正清为首的哈佛学派,其强调中国朝代更迭、道统延续的概念必须被摒弃……简而言之,一如作者罗威廉教授在此书中所陈述,「内向封闭的天朝帝国」虽然业已消失,更有趣的却在我们面前上演着。──Jonathan Mirsky,《泰晤士报文学评论》(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书评
一本针对中国史这段重要时代的最佳研究。──K. E. Stapleton,《Choice》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