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怕吴国桢?:世袭专制在台缘起缘灭

谁怕吴国桢?:世袭专制在台缘起缘灭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吴国桢:你们的钱已在福尔摩沙建立了一个警察国家
 
  谁还记得曾任台湾省主席的吴国桢?在那个历史的转角,台湾走回世袭政治,错失了历史的机遇……
  一段历史公案,牵动两国角力,卷起时代风云
  横空出世的奇书,台湾人应该知道的历史真相
 
名人推荐

  杜念中╳李南雄╳卜大中╳郑重推荐
 
  哲学家汉娜‧鄂兰﹙Hannah Arendt﹚曾说过,面对专制统治,「大多数人在恐惧中会屈服,可是有些人不会。」 吴国桢在上世纪五○年代,发表他批判蒋家政权的公开信之前,也曾彻夜长考,难下决心。结果是星期天在教堂听了牧师Rev. Harold Bosley讲道,「为上帝和国家」,指出在艰难困苦之时,一个人应该为所爱的国家,无惧地说出真相,不计后果。吴受他感召,终于做出决定。——殷惠敏
 
  五○年代初,亚洲面临风云诡谲变局,台湾处于载浮载沉的焖局,台湾省府主席吴国桢被美国看成足以担起革新保台大任的支柱,却遭国府逼走他乡。之后吴国桢在海外和蒋家父子公然隔海叫阵,轰动美台朝野……,八○年代江南为了写他的传惨遭横祸,所幸青史不成灰,三十年后殷惠敏终于补足了这个空白已久的台湾近代史上重要篇章。——杜念中/《苹果日报》前社长
 
  吴国桢,曾经在美国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在普林斯顿大学取得政治学博士,回到中国曾经担任教授一年,随即被延揽到国民政府工作,当过汉口市长,战时重庆市市长,战后1946年被任命为上海特别市市长。他是行政才能卓越的干才,又是蒋介石身边的红人,1949年年底又就任为台湾省省主席,在那个时代巨变之中,扮演了一个历史关键转折的重大角色。
——李南雄/国立中正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荣休教授
 
  作者以清澈流畅的文风,洗雪了吴国桢的冤屈。可悲的是六十多年前吴国桢上书蒋介石痛批反共救国团、党产等不正义,至今仍未解决,不能不让人掩卷叹息。这本是所有从事转型正义的人都要读的书。——卜大中/《苹果日报》总主笔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殷惠敏


  本名杨诚,号君实,台湾东海大学中文系毕业,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亚洲研究博士,专长现代化理论与国家发展策略,着有检讨中共从苏联模式到文革「唯意志论」发展策略的《现代化与中国共产主义》(杨君实,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编有《儒家伦理与经济发展》(杨君实、杜念中,允晨文化),并出版评论集《钖雍的囚徒》(殷惠敏,允晨文化),以笔名渔父出版评论集《愤怒的云》(当代)等, 前香港《九十年代》「自由神下」专栏作者,评论文字散见港台报刊,2005年自纽约联合国总部退休。

序言者简介

李南雄


  美国芝加哥大学政治系博士,国立中正大学政治学系荣誉教授暨政治学研究所创所所长;国立中正大学政治学系教授(2000-2005)暨系主任 (2002-2005);香港中文大学亚太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政府与公共行政系教授(1976-2000)暨系主任(1986-1992)。

图书目录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动盪年代的友谊
第二章 从法币到金圆券
第三章 从市长到省主席
第四章 芝加哥的尽职监护人
第五章 民主堡垒的建筑工程
第六章 民主堡垒化为空中楼阁
第七章 离台前后波涛诡谲
第八章 终于丢出重磅炸弹
第九章 中国游说团的焦虑
第十章 福尔摩沙的警察国家
第十一章 中国游说团奋力反击
第十二章 倔强的「叛国贼」
结语
附录:
吴氏夫妇与麦考米克夫妇往来信件(选录),吴国桢致胡适函(1954-8-12)(英文);吴国桢反驳胡适「福尔摩沙是多么自由」,给《新领袖》杂志的「投书」(英文)。
参考资料
图片

图书序言

第一章 动盪年代的友谊
 
罗伯特‧麦考米克(Robert R.McCormick)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开始,长期担任他的家族企业《芝加哥论坛报》的发行人兼总编辑。他一手把这家报纸从平庸带向辉煌,在中西部独树一帜。全盛时期,《论坛报》每日行销一百万份报纸,一度被评选为美国最具影响力的三大报之一(其它两个是《纽约时报》与《波士顿邮报》)。
 
麦考米克的报业王国,旗下控制《芝加哥论坛报》、《纽约每日新闻》和《华盛顿先驱时报》。为了保障印报纸张的供应,麦考米克很有眼光的到加拿大安大略湖边的森林地带,创建了规模庞大的造纸厂,成为利润丰厚的事业。
 
特立独行的报业怪杰
 
麦考米克的祖父曾帮林肯助选,把林肯送上白宫大位。但麦考米克对白宫的主人并不买帐。二战期间,罗斯福总统特别痛恨他,因为他批评起政府的政策尖酸刻薄,而且随时爆料。1942年,《论坛报》忽然刊出一条机密消息,说是美军在太平洋的中途岛(Midway)战役大胜,是因为海军部成功破解了日军的通讯密码。这个新闻立刻造成轩然大波。罗斯福气得要派海军陆战队去捣毁报馆。联邦政以洩密叛国罪提告,《论坛报》却高举新闻自由的大旗,结果法庭审查时,由于海军部拒绝证实「机密」的真假,这件讼案只好不了了之。另一个民主党的杜鲁门总统,不用说,对麦考米克同样很头大,认为他这号人物是应该推到行刑队面前去毙掉的。
 
罗伯特‧麦考米克曾参加一次大战,在法国战区担任美军炮兵团团长,在一个被德军佔领的名叫康提尼(Cantigny)的小村庄打过惨烈战役,后来他把自己在芝加哥市郊的庄园命名为康提尼。他的亲友和报馆的僚属也都习惯以他当时的军衔称唿他为「上校」。
 
《论坛报》有自己的无线电台 WGN (后来又办了同名的电视台,延续至今。WGN 是 World’s Greatest Newspaper(世界最伟大的报纸)的缩写)。麦考米克在电台发表评论,也同样是口无遮拦。有一次他说,英国既然一直都要求美国援助军需物资,也许应该考虑申请成为美国第四十九州。他在《论坛报》的一篇社论中指出,英国加入美国联邦的好处很明显,正好可以卸载一个寄生的贵族阶层(皇室)的负担。(Smith,1997:443)美国在日本投下原子弹后,麦考米克又颇有所感地表示,在核战发生时,像美国这样幅员广大的国家还有存活的余地,英国这种狭小的岛国恐怕就没有存活的机会了。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