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暴政與政治投機:王洪文與「文革」(上)

群眾暴政與政治投機:王洪文與「文革」(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文化大革命
  • 王洪文
  • 政治人物
  • 曆史
  • 傳記
  • 政治鬥爭
  • 群眾運動
  • 權力
  • 紅色曆史
  • 當代中國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在各條戰綫上,辦好毛澤東思想學習班,迅速地掀起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想的群眾運動的新高潮。堅決做到,緊跟毛主席,永遠乾革命,海枯石爛,紅心不變。曆史的經驗告訴我們這樣一條真理:緊跟毛主席就是勝利,背離瞭毛澤東思想就要失敗,這個拿鮮血換來的經驗,我們廣大的工人階級永遠不能忘記!」──王洪文在「九大」全體會議上的發言(1969.4.14。節錄)

  本書分爲上下兩冊,上冊時間跨度爲1967-1976年,收錄王洪文的大會發言、座談會講話、政治報告。下冊時間跨度爲1977-1981年,收錄中共中央關於《王洪文、張春橋、江青、姚文元反黨集團罪證》以及特彆法庭判決書等。通過一手史料全麵深入展示瞭王洪文藉由群眾暴政獲得提拔任用,最後被捕監禁的史實。

本書特色    

  史料揭示真相,曆史昭示真理!
  文革史研究的裏程碑,第一手文革史料。
  首次全麵、係統齣版,還原「文化大革命」的曆史原貌!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約翰‧西西弗斯 John Sisyphus


  主要從事中國當代思想與文化研究。

圖書目錄

「文革」風雲叢書‧總序
「文革」史料整理綜述
體例說明
 
1967
上海市委把炮口對準無産階級司令部的滔天罪行(1967.1.7.)
把中國的赫魯曉夫澈底批臭(1967.4.7.)
大長革命人民誌氣,大滅敵人威風(1967.6.18.)
整掉不良的作風(1967.7.12.)
來一個革命大聯閤的新飛躍(1967.9.20.)
堅決貫徹「鬥私,批修」的戰鬥號令(1967.10.3.)
王洪文在上海工代會上的講話(1967.12.22.)
 
1968
王洪文在上海南市區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想積極分子代錶大會上的講話(1968.3.10.)
王洪文談清理階級隊伍(1968.4.11.)
王洪文在上海市「深入開展對敵鬥爭大會」上的講話(1968.6.24.)
 
1969
王洪文在「九大」全體會議上的發言(1969.4.14.)
 
1973
關於修改黨章的報告(1973年8月24日在中國共産黨第十次全國代錶大會上報告,8月28日通過)
 
1974
王洪文、江青就印發北大清華匯編《林彪與孔孟之道》給毛澤東的信(1974.1.12.)
王洪文在中央讀書班的報告(1974.1.14.)
江青、王洪文在「內濛乒乓球隊兩位革命小將反對領導弄虛作假遭打
擊報復」的材料上的批示(1974.2.21.)
王洪文、張春橋、江青、姚文元對首都文藝工作者的講話(1974.5.23.)
王洪文「長沙告狀」前寫給毛澤東的信(1974.10.8.)
 
1975
王洪文、江青對文化部電影局有關人員的講話(1975.4.4.)(存目)
 
1976
王洪文在平榖縣的講話節錄(1976.10.3.)
中共中央關於王洪文、張春橋、江青、姚文元反黨集團事件的通知1976.10.18;中發[1976]16號
中共中央批轉中聯部等單位《關於對涉及「四人幫」反黨集團的影片、電視片、戲劇、畫片和書刊等問題的處理意見》1976.10.23;中發[1976]18號
馬天水的揭發交待(1976.11.5.)
徐景賢的初步揭發交待(1976.11.5.)
王秀珍的揭發交待(1976.11.6.)
馬天水的補充揭發交待(1976.11.21.)
徐景賢的補充揭發交待(1976.11.21.)
中共中央關於《王洪文、張春橋、江青、姚文元反黨集團罪證(材料之一)》的通知及附件1976.12.10;中發[1976]24號
 
王洪文研究論文
「文革」研究文獻
後記

圖書序言

「文革」風雲叢書‧總序
  
  優秀的曆史學者都認為史料對於研究工作具有至關重要的價值。史學傢傅斯年認為:「史學即是史料學。」史料固然並非史學的全部,而史學的學科起點必須建立在史料勘查、輯佚、校勘等整理工作的基礎之上。沒有史料積纍的曆史學傢,正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曆史學者瀋誌華介紹他的治學經驗道:「浩瀚的史料,其實很簡單,我覺得做研究能成功要竅門,第一,你得下工夫,誰也不比誰聰明到哪兒去,都差不多。……彆的學問我不敢說,你說你搞哲學,你劃著船轉悠轉悠,迴去就能想齣點東西來。搞曆史的不行,搞曆史不是想齣來的,是看齣來的,你得看材料,看不到就不知道,怎麼可能想齣來一件事呢?道理可以想齣來,史實想不齣來的,史實是看齣來的。」從材料入手,強調實證,這是史學研究的鐵律。瀋誌華進一步強調核實原始材料的重要性,他說:「研究曆史需要看大量史料,不看就是濛自己,如果沒有史料那就沒辦法瞭,至少我對這個事情的判斷是隻要能看到的東西,我必定把它找來看,就是人傢都寫瞭,你都不敢信,你都要找原件看看,做學問不下這點苦工夫,不可能做到有多好。」不但要高度重視史料,而且要做到廣泛搜求、竭澤而漁;即使有二手材料可用,也要親見原始資料纔放心。
  
  瑞典隆德大學「文革」史專傢瀋邁剋(Michael Schoenhals)談治學體會時,也強調佔有史料的重要性,他介紹瞭「文革」研究的心得與經驗:「不管你準備去寫哪個題目、深入什麼課題,你腦子裏肯定不是『一張白紙』,而是由無數早已接觸到事實而形成的一些初步觀點和看法。為瞭對這些觀點和看法進行核對總和改進,從而寫一部不但對你自己能說明問題的,而且對你想像中的讀者(中國的也好,外國的也好)較有意義的曆史著作,你首先必須查閱汗牛充棟般的原始資料。這是我想強調的第一點:閱讀大量材料的重要性。」他在研究過程中最喜歡使用的中國齣版物之一,就是研究資料中的「大事記」或「年譜」。他認為此類材料的信息量往往非常大。
  
  文學史傢錢理群對枯燥史料的研究傾注瞭個人的生命體驗,從中發現瞭一番彆樣的滋味。他說:「史料本身是一個個活的生命存在在曆史上留下的印記。因此,所謂『輯佚』,就是對遺失的生命(文字的生命,及文字創造者的生命)的一種尋找與啓動,使其和今人相遇與對話;而文獻學所要處理的版本、目錄、校勘等整理工作的物件,實際上是曆史上的人的一種書寫活動與生命存在方式,以及一個時代的文化、文學生産與流通的體製與運作方式」,「無不包含著極其豐富的文化內涵與生命內容」。史料的確並非冰冷之物,研究者的生命體驗、問題意識以及所處時代的社會氛圍決定他會喚醒哪些相關的史料。嚮公眾開放史料,無異於復活一條條鮮活的生命。
  
  本叢書的編撰思路藉鑑瞭謝冕編撰「百年中國文學總係」,而他的思路則來自於《萬曆十五年》、《十九世紀文學主潮》的啓發,即通過一個人物、一個事件、一個時段的透視,來把握一個時代的整體精神,從而區彆於傳統的曆史著作。根據這一啓發他提齣瞭叢書編寫的三點原則:
  
  一、「拼盤式」:即通過一個典型年代裏的若乾個「散點」來把握一個時期的文學精神和基本特徵。比如一個作傢、一部作品、一個作傢群、一種思潮、一個現象、一個刊物等等。這說明叢書不是傳統的編年史式的文學史著作。二、「手風琴式」:寫一個「點」,並不意味著就事論事、就人論人,而是「伸縮自如」。「點」的來源及對後來的影響都可以涉及,強調重點年代,又不忽視與之相關的前後時期,從而使每部著作涉及的年代能夠相互照應、聯係。三、「大文學」的概念:即主要以文學作為敘述對象,但同時鼓勵廣泛涉獵其他藝術形式,如歌麯、廣告、演齣等等。
  
  根據謝冕的上述宗旨,本叢書以「文革」曆史風雲作為對象,通過敏銳的問題意識,試圖梳理重要的人物、觀念、事件、運動、思潮等曆史脈絡;以深入的文獻考證,詳實的第一手資料編撰專題性的史料文集。
  
  例如本叢書以人物為主的史料編撰,聚焦研究對象整體的生命曆程,全麵展現重要問題的來龍去脈,勾勒人物跌宕復雜的人生軌跡。這種編撰方式,可以稱之為史料傳記,或人物史傳。曆史是人的曆史,人是曆史中的行動者,也是曆史的創造者。因此,研究曆史,從根本意義上而言也就是研究人;反之,研究人,是瞭解曆史的一條主導進路。研究人的曆史,首先需要掌握曆史的載體,即史料。通過對史料的整理、輯佚、考據、爬梳,進一步確立理解曆史的理論與方法,從而形成一種關於史料的闡釋經驗與學術傳統。以「文革」人物個案為對象的史料考察,是形成中國當代通史的前提,也是建構中國當代史料學的基礎。
  
  本叢書希望凸顯五個方麵的特點:第一,文獻性。希望達到奠基學術根基的目的,為「文革」研究建立紮實的史料基礎。第二,知識性。通過編者按、編者注等詮釋形式對一些史料解題,或者對細節進行補充說明。第三,故事性。每一本書都是一段曆史,一個故事,在編撰體例中試圖給讀者一種講故事的起承轉閤的感覺。第四,問題式。本叢書的選題或者每一本書中的專題設計聚焦於特定對象,例如普遍有爭議的、有疑問的重要問題,産生瞭重大曆史影響的人物、事件、運動、思潮或者製度。總之,這些選題都應該具有學理思考的深度。第五,讀本式。每一本書從選題、內容與體例安排等等方麵的設計,試圖將該選題的相關問題與知識進行整體掃描,一網打盡。不僅提供原始資料,而且還有研究文獻等,為讀者瞭解該選題提供一個學術地圖或者研究攻略。
  
  本叢書的編撰方式所體現齣的「史料學」,有待讀者做齣迴答,敬祈社會各界專傢、朋友多多指教。

圖書試讀

【上海市委把炮口對準無産階級司令部的滔天罪行(1967.1.7.)】

(上海工人革命造反總司令部代錶王洪文發言)

紅衛兵戰士們,革命造反派戰友們,同誌們:

上海市委究竟是無産階級司令部,還是資産階級司令部?轟動全國的「安亭事件」,已經給它做齣瞭明確的結論。

去 年十一月中旬的「安亭事件」,標誌著上海工人運動進入瞭一個新的曆史階段,上海工人的革命造反隊伍,在無産階級文化大革命的暴風雨中誕生瞭!全市、全國的 革命造反派都為之歡欣鼓舞!就在革命人民的一片歡呼聲中,以陳丕顯、曹荻鞦為首的上海市委,澈底地暴露瞭它的反革命真麵目。

上海市委在「安亭事件」中瘋狂地反對毛主席,對抗黨中央,把炮口對準中央文革,炮打無産階級司令部,鎮壓工人運動和一切革命左派。上海市委的資産階級反動路綫已經走到盡頭瞭,已經起瞭質的變化瞭。

我以萬分憤怒的心情,嚮大傢揭發陳丕顯、曹荻鞦一夥在「安亭事件」中,反對毛主席、對抗中央文革、圍攻張春橋同誌的反革命罪行。

(一)殘酷鎮壓工人的革命行動,瘋狂反對兩個「五項要求」

去 年十一月間,上海工人革命造反總司令部準備成立,它預告瞭上海工廠企業文化大革命的高潮即將到來。上海市委的老爺們,頑固地抵製瞭這股革命潮流。早在成立 大會之前,就有幾位工人同誌找瞭當時在交大的馬天水,馬天水說要迴去研究研究。在大會前夜,又有四位工人代錶到康平路找曹老爺,曹荻鞦明明在書記處,但推 說不在,由彆人齣來擋瞭一下。在大會的那一天,市委負責人一個都不去聽取工人群眾對市委的批判,態度如此惡劣,就是想把這個革命組織扼殺在搖籃裏。

上 海市委一手策劃瞭鎮壓革命工人的「安亭事件」以後,中央文革小組及時派張春橋同誌來到上海,正確處理瞭「安亭事件」。十一月十三日,張春橋同誌在文化廣場 簽署瞭上海工人革命造反總司令部的五項要求。張春橋同誌自文化廣場迴來後,躲在書記處的曹荻鞦大為不滿,恨恨地說:「難道我們都錯瞭?!」當時在場的馬天 水、王一平都不同意簽字。第二天早上,曹荻鞦還在書記處大發牢騷,說什麼:「春橋一簽字,我們就被動瞭!」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