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大师戴森最想流传千古的着作,
台湾新世代最迫切需要的视界与思维。
《宇宙波澜》是戴森最出名的着作,他把科学生活比作个人灵魂的航程,写下了科学工作五十年的回忆,浪漫而生动的记述了,在他生命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着名科学家,如原子弹之父欧本海默、科学顽童费曼、美国氢弹之父泰勒等人的风范与成就。他也描述了核能反应炉、遗传工程以及太空探索的研发历程与争议,对科技发展与人类前途传达了深刻的省思。
戴森为二战的核武牺牲者悲痛,于是进一步用核能技术,设计有益人类的TRIGA反应炉;他潜心于虚无缥缈的量子世界,也脚踏实地动手打造太空火箭;他警告遗传工程若失控将颠覆自然,但也深信良好监督的遗传工程,将与太空旅行密不可分。他的思路横跨两个世纪,遨游于最小的微尘与极大的星辰之间,并诚挚的提醒世人:深耕地球,放眼银河。
★第一届吴大猷科学普及着作奖「翻译类银签奖」
得奖纪录 中国时报开卷版一週好书推荐
联合报读书人版每週好书推荐
新闻局第一届优良中译图书推介
中国时报开卷年度十大好书
香港明报年度十大好书
金石堂年度畅销书榜TOP 100
第一届吴大猷科学普及着作奖「银签奖」
国际物理年推荐100本中文物理书、
2010科普阅读年推荐「百大科普好书」
美国亚马逊网站读者评论五颗星盛赞
推荐 《宇宙波澜》是戴森不灭热忱的最佳写照,也是我读过最了不起的科学家回忆录。戴森以科学家的幽默与自省,人文学家的敏感笔触,写下了自己眼中独特的大千世界。──《新共和》
戴森一心挂念公共知识,但并非要用科学开导大众,而是希望大众理解科学,并进一步协助约束科学。这是充满智慧的自传,是记录了众多伟大点子、与形塑个人生命事件的回忆录。──《芝加哥太阳报》
《宇宙波澜》写作之好,令人惊艳!戴森字字珠玑,旁征博引且说服力十足。──鲁道夫‧佩尔斯爵士 Sir Rudolf E. Peierls (前英国原子科学家协会会长)
这世界若有所谓「通人」,戴森应当之无愧。《宇宙波澜》让我们看到,西方最深厚的人文传统下,一颗自由的心灵如何流动如鱼,戴森本人印证,「生命程序的高深知识,只能用来补强我们身上本质属于人性的成分。」──林和,台湾大学大气系名誉教授
研究领域一再违逆主流的科学家戴森……他最强调「好科学就是反叛权威」。而《宇宙波澜》这本自传式沉思录,处处表现他的睿智及特立独行,难怪《科学美国人》杂志称他是「老跟主流成垂直方向前进的人」。──程树德,阳明大学微免所退休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