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声喧华,华语语系文学的想像共同体
中文世界第一本华语语系文学读本,33位文学名家: 陈大为 白先勇 黄锦树 阿来 韩少功 马建 伊苞 三毛 西西 洛夫 钟理和 李娟 张贵兴 董启章 骆以军 林俊颕 李天葆 李永平 利格拉乐‧阿乌 哈金 严歌苓 杨显惠 谢裕民 瓦历斯‧诺干 郭松棻 李渝 刘大任 黎紫书 高行健 贺淑芳 廖伟棠 刘慈欣 陈育虹(排列依本书目次)
华语语系文学(Sinophone Literature)是国际汉学界新兴课题,近年在台湾和其他华语社会也引起广大回响。华语语系强调以中国及散居世界各地华人最大公约数的语言─主要为汉语,旁及其他支系─的言说、书写作为研究界面,重新看待现当代文学流动、对话或抗争的现象。远离中州正韵的迷思,华语文学显现众声喧「华」。
《华夷风:华语语系文学读本》分为四大部分,代表近年华语语系文学的风向。第一辑「地与景」呈现华语语系文学基本关怀,即对地理空间、民情风土的敏锐感知。第二辑「声与象」触及在地风土、人物风貌的中介过程。南腔北调的声音(方言、口音、外语……)到千变万化的物象(文字、地图、造型……)。第三辑「根与径」探讨华语语系文学主体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动态路线。不论离散还是原乡,花果飘零还是灵根自植,书写与阅读华语文学总是提醒我们身分和认同的政治。第四辑「史与势」则强调华语语系文学铭刻,甚至参与历史的种种方法,从颠覆国家大叙述到挖掘个人记忆,不一而足。而面对历史的命定论,作家思考、呈现以「势」─内蕴的气势,外缘的局势─为出发点的诗学政治。
全书所选刊的33篇作品,从台湾、香港到中国大陆,从北美到东南亚,从亚洲、欧洲到非洲;他们也代表或书写不同的族裔、区域文化、政治、国家立场,呈现华语语系文学的多元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