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你不覺得這樣很棒嗎?」 當何飛鵬社長提起想邀我一同整理一本幫助學生準備考試的書時,我雖然覺得非常需要,卻也不知從何著手。所以我開始迴想在我的生活中可以跟讀書方法以及學習態度等等有關的元素,把它們串連起來。
說來慚愧,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不是一個學者型的人,自高中以來,從來沒好好花時間在讀書這件事情上。但是,拜我大學僥倖念到瞭社會科學之母──「經濟係」之賜(我得強調大學四年念得實在是普普通通),我對於深刻「數字」、「邏輯」、「效率」及「選擇」幾件事情的重要與關聯性,可能比其他人有更多一點點的體會。
再加上這麼多年來一直跟年輕的學生們在一起,我很幸運的認識瞭好多好多有毅力、有想法、聰明又認真的年輕人。從他們的身上我看到很多精彩的基因,每每都覺得贊嘆不已。
此外,無意中跟朋友聊到國外大學為新生提供學習的資源及協助時,流行在特定(通常是比較睏難或是基礎科學相關)的科目上,提供「同儕學習團體」(Peer Study Groups),也就是找前一學年修習過該係或該科目的學長姊,與新生共同組成讀書小組,用經驗分享及輔導的方式,幫助新生們在該科目上的學習。這種係統設計的背後,其實很簡單,因為這一代年輕人對於同儕之間的話語接受度比較高,學習起來確實比起師長傳統地由上而下的教導更為有效。所以,用同儕來帶領及促進學習,通常都有意想不到的幫助!
於是我就想,把我的升學輔導經驗、年輕一輩老師提點的觀念,以及學生們自己的經驗結閤,用同儕分享的方式來整理這本書。因而,書中的每一堂課,都是我這麼多年來在幫助學生學習及準備考試的過程中,看到同學們一次又一次麵臨到的問題;書中這些學長姊,更是將他們自己在這些問題上的親身經曆,娓娓道來。
在本書快要完成的這幾天,突然接受到大學招生委員會聯閤會發布的新聞,不外是大學入學考試的型態及科目又做瞭大幅度改變,包括基本學測科目減少、指考科目變革等等的新聞,頓時媒體上一片譁然,哀嚎或撻伐之聲不絕於耳。顯然,颱灣的高等教育,讓學生(甚至是傢長)在讀書考試這一塊所承受的壓力,恐怕短時間還是免除不瞭。但就像我在書中一再強調的,讀書考試是在學習過程中一個必經的檢驗點,它不僅檢驗你的學習成果,更檢驗瞭你麵對壓力與挑戰的態度、心智成熟的程度,以及意誌力。它不是生命的全部,但也絕對不要輕忽。
我期待現在正在為考試而茫然、心急或挫摺的同學們,在翻閱完這本書後,能夠「心有戚戚焉」,瞭解到你並不孤單,事實上很多人都曾經曆過類似的問題。如果更理想一點,我希望同學們看完後,繼而産生「有為者,亦若是」的心情,從中得到屬於自己的心得感想。哪怕是一句話、一個方法,隻要想一想、試一試,或許就可以陪你一程、助你一臂之力!而正在為子女的讀書及考試而擔心煩憂的傢長們,也可以從這些年輕孩子的經驗談中,瞭解他們的心境與做法,陪著孩子一起走過這段艱辛而充實的日子。
關於這本書,我要謝謝主編淑華小姐,在本書成形的過程中所給予專業的建議;謝謝念珊老師協助我在同學們稿件上的持續收集與整理;謝謝所有提供獨到觀念的各科老師們;更要謝謝不吝分享寶貴經驗與深刻迴憶的同學。
最後,有朋友告訴我,常聽到我說:「你不覺得這樣很棒嗎?」覺得我真是一個樂觀、正麵、充滿活力的人。其實,我隻是相信上帝給我環境從中學習,給我機會得以發揮;在生命中發生的每一件事,都是有其意義及安排的;所以,就算挫敗,亦皆是祝福。人生正像是一連串永不止息的考試,隻是生命階段不同,我們麵對的主考官也不同,要接受考驗的項目跟領域更是層齣不窮。如此說來,在人生的開始,就先好好麵對一場有目標、有科目、有範圍、有很多師長幫忙、有很多同伴一起準備的升學考試⋯⋯,你不覺得這樣很棒嗎?
劉駿豪
課前作業 先做好一份學業資産負債錶 我們從上小學就開始接觸讀書考試,檢視過去的學業資産負債錶,在第一時間找到自己的定位,運用學科的「理性與感性」座標圖調整學習方式,可以有效率減少流動負債,增加流動資産。
所有科目都有在高中三年一舉扳迴的可能性,惟獨兩科例外:「國文」和「英文」。這是我看遍瞭中區頂尖明星高中學生所下的結論。
即便是中一中數理資優生,也可能在大考的國文英文齣差池。這是為什麼呢?擁有絕頂腦袋的學生,自己的母語國文怎麼會「不好」?
那是因為語言這門學科絕非兩三年就能纍積起來,必須從小培養。這也是為什麼我那些自小就讀雙語小學或額外參加英語幼兒、青少年班的高中同學,在班上的英文成績通常位於前段。也因此,亦有數物化生等數理科,科科齊強的苦主,英文就是救不起來。
但不必擔心,這不是無解的癥狀,高二以前的同學都還有救!
可能有傢長會心生疑惑:「那窮苦人傢豈不是註定無法齣人頭地?」對於這點,我必須迴答:「人定可以勝天!」
國文也是如此。小學時代有紮實背誦論語孟子、唐詩宋詞,甚至是四大奇書、天下六纔子書的學子,國高中階段的國文科可以說是無往不利。
一語道破國高中考試都是在檢驗「閱讀能力」。自幼有利用國小、國中空閑時間進行大量閱讀,博覽海量文章,對於學生的學習敏銳度有著卓絕成效。
因此,小時候讀的書太少(無論課內課外),長大後立於備考階段的「負債」,可是遠遠大於擁有的「資産」!
先就以上做個總結:自小請養成閱讀的好習慣,這將對未來學習造成莫大的影響!(漫畫不在此範疇內)-by劉唐毓(含第1~8、10堂引言)
每個人都應該要誠實麵對自己的資産及負債,認真檢視自己在學業上的錶現。如果本來就是總資産大於總負債的人,那麼恭喜你!如果是總資産等於總負債、甚至是總負債大於總資産的人,就要想方設法,努力把長期負債的原因轉換成流動資産(或者養成有益的讀書習慣與態度,增加固定資産)。
填寫/更新自己的學業資産負債錶
【填錶說明】
資産
流動資産:指的是一段時間以來(例如高中階段)在學業上「成功」的例子。*成功的定義是讓自己認為滿意且有成就感。
固定資産:指的是人格特質或個性中對讀書或學業錶現「有幫助」或「有利」的事件。
負債
流動負債:指的是同樣一段時間,在學業上「失敗」或「受挫」的事件。
長期負債:指的是人格特質、個性或生活條件中,對讀書或學業錶現「有害」的因素。
[範例]王小乖的學業資産負債錶
【如何使用學業資産負債錶】
1. 隨時檢視自己的資産負債錶,隻要學業上一有好的錶現就趕快記入流動資産,戒除一個壞習慣就立刻從長期負債中移除,不知不覺中就可以增加自己的信心,成為一個擁有學業正資産的人!
2. 搭配學科的「理性與感性」座標圖來調整自己的學習方式,從自己的學習軌跡中,歸納齣負責任的學習態度,有效率減少流動負債、增加流動資産。
繪製學科的「理性與感性」座標圖
【座標圖說明】
x軸=理性(實力);y軸=感性(興趣)。
分彆把每一科的實力強弱和興趣有無放上座標圖,就會看到各學科應該會落在不同象限。譬如,左頁範例中對文字很著迷、擅長詩文背誦與寫作的王小乖,國文科就落在第一象限;而數學科則落在第三象限,看到公式就煩躁,不想理解,數學成績始終不見起色。
第一象限:有實力也有興趣
{對策} 好好維持,這是念書與拿分最輕鬆的學科,但要小心大意失荊州!
第二象限:沒實力但有興趣
{對策} 趕快補救,補習、傢教都可以,有興趣的話一定可以事半功倍!
第三象限:沒實力也沒興趣
{對策} 除瞭心理建設之外,多看些偉人傳記吧!現在的學測不容你放棄任何一科,咬著牙念也要儲備一點實力纔行。
第四象限:有實力但沒興趣
{對策} 用模考跟考古題維持自己的實力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