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银行中国业务实务系列 5:授信风险‧新外债‧FT帐户

外资银行中国业务实务系列 5:授信风险‧新外债‧FT帐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外资银行
  • 中国业务
  • 授信风险
  • 外债
  • FT帐户
  • 金融
  • 银行
  • 实务
  • 国际金融
  • 风险管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由于中国经济进入不断调整的新常态,外资银行在中国的业务策略也随之不同,一方面,在中国银行业坏帐比例大幅攀升背景下,外资银行纷纷将「风险控管」置于中国业务的核心地位;其次,外资银行要如何掌握外债,FT帐户等一系列最新外汇变化,及上海、天津、福建、广东等自贸区先行先试的外汇政策,才能为外资银行在境内、外客户提供便捷又具效率的资金方案,都将会在未来深深影响外资银行在中国拓展业务。

  台资银行大陆从业人员交流协会、富兰德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合着的《外资银行中国业务实务系列 5:授信风险‧新外债‧FT帐户》延续过去强调「实务」的传统,从外资银行在中国开发业务过程中,所可能遭遇的最新法律、财税、外汇三大领域问题,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深入分析,以总计一百篇的专题形式,为所有在中国的外资银行,提供与中国现场最接地气,最务实的业务建议。
 
《全球金融监管新动态与中国银行业应对策略》 导言:全球金融格局的深刻变革与银行业的战略抉择 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三个十年,全球金融体系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结构性调整。地缘政治的复杂化、科技革命的加速渗透,以及对金融稳定与可持续发展的日益重视,共同塑造了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金融新常态。在这一宏大背景下,理解并精准应对全球金融监管的前沿动态,成为中国银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有效风险管控的关键。 本书旨在为金融专业人士、监管机构人员以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全面、深入且具有前瞻性的视角,剖析当前全球金融监管环境的核心议题,并重点探讨中国银行业应如何制定并实施有效的应对策略。我们避免聚焦于某一特定业务领域(如外资银行的具体操作或某一类账户管理),而是着眼于宏观监管框架、系统性风险应对以及数字化转型中的合规挑战。 第一部分:全球系统性风险的再评估与监管框架的演进 金融危机后的“后危机时代”,全球金融监管的重心已从单一机构的资本充足率,转向对系统性风险的识别、监测与干预。本部分将详尽梳理这一转变背后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 第一章:巴塞尔协议III的收官与新挑战的浮现 本章深入剖析了巴塞尔银行监理委员会(BCBS)在最后阶段改革(通常被称为“巴塞尔协议III最终化”)中的核心内容,包括操作风险、市场风险(尤其是SA-CCR和新的标准法)的计量方法调整,以及对杠杆率的最终界定。重点在于分析这些新规对不同类型中资银行资本配置效率的实际影响,特别是对于那些资产负债结构相对传统、依赖存贷款业务的商业银行而言,如何优化资本缓冲和风险加权资产(RWA)的管理,以保持监管合规的同时,不以牺牲业务扩张能力为代价。 此外,本章还探讨了在后疫情时代,金融市场波动性显著增加的背景下,对“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s和D-SIBs)的附加要求如何被重新审视。我们分析了监管机构对于“大而不倒”问题的持续关注,及其对特定业务部门和地域分支机构的潜在影响。 第二章:气候、环境与社会风险(ESG)的监管主流化 环境、社会与治理(ESG)因素已不再是银行的“软性要求”,而是被纳入了核心审慎监管框架。本章详细考察了欧洲央行(ECB)、英格兰银行(BoE)等主要发达经济体监管机构在绿色金融压力测试、环境风险信息披露(如基于TCFD框架的要求)方面的最新进展。 重点分析了“转型风险”(Transition Risk,即经济向低碳模式转变带来的风险)和“物理风险”(Physical Risk,即极端天气事件对抵押品和资产组合的影响)如何被量化并纳入银行的内部风险管理体系。对于中国银行业而言,如何结合中国人民银行(PBoC)和银保监会(CBIRC,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对绿色信贷和气候风险管理的指导意见,构建跨部门、全流程的ESG风险治理架构,是本章讨论的核心议题。 第二章:金融科技(FinTech)与审慎监管的交织 数字技术的快速应用,为银行带来了效率提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监管盲点和风险敞口。 第三章:数据治理、人工智能与操作风险的重塑 本章聚焦于数据作为核心资产的管理与监管。我们探讨了全球范围内关于数据主权、跨境数据流动限制(如GDPR对数据出境的约束)对中国银行“走出去”战略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探讨了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在信贷审批、欺诈检测中的应用所引发的“模型风险”。监管机构如何要求银行证明其算法的透明度(Explainable AI, XAI)、公平性,并建立有效的模型验证和回溯机制,成为操作风险管理的新前沿。我们分析了监管机构对自动化决策过程的审计要求,以及银行在维护客户数据隐私和满足监管穿透式审查要求之间寻求平衡的实践。 第四章:网络安全与弹性(Resilience)监管的强化 随着数字化程度加深,网络攻击的复杂性与频率同步增加。本章详细阐述了全球监管机构对金融机构“运营弹性”(Operational Resilience)的最新定义。这不仅仅是灾难恢复计划(DRP),更是要求银行在面对重大中断事件(无论源于网络攻击、技术故障还是供应链中断)时,仍能持续提供关键业务服务的能力。我们分析了如DORA(欧盟数字运营弹性法案)等前沿立法的核心要求,以及中国监管机构如何通过强化信息科技风险监管(如三级和四级监管要求)来推动银行业提升整体的抗打击能力。 第三部分:宏观审慎政策的深化与跨境风险传导 全球经济的相互依存性要求监管视野必须超越单一机构和单一国界。本宏观部分着眼于金融稳定框架的完善。 第五章:宏观审慎工具箱的动态应用与前瞻性缓冲 本章探讨了逆周期资本缓冲(CCyB)、系统重要性附加资本要求(D-SIBs/G-SIBs Surcharge)等宏观审慎工具的设计逻辑与实际应用案例。重点分析了在全球信贷周期转换期,各国央行和金融监管机构如何利用这些工具进行“精准滴灌”或“审慎收紧”。对于中国银行业而言,如何在落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同时,有效管理潜在的信贷过度扩张,是理解宏观审慎政策有效性的关键。 第六章:跨境金融风险的传染机制与监管协调 在全球化遭遇逆流的背景下,跨境资本流动与风险传染机制变得更为敏感。本章分析了国际清算银行(BIS)在监测跨境债务、影子银行活动(Shadow Banking)方面的新举措。我们考察了中国金融机构在海外分支机构运营中面临的“监管套利”风险,以及如何通过加强反洗钱/反恐怖融资(AML/CFT)的尽职调查(CDD/EDD)和交易监控,来应对日益严格的国际制裁和合规要求。本章强调了国际监管合作(如利用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的标准)在中国银行全球化布局中的基础性作用。 结语:面向未来的监管战略与中国银行的蓝图 本书的最终目标是促使从业者从被动合规转变为主动战略规划。在全球监管不断趋严、技术迭代加速的背景下,中国银行业需要构建一个“以风险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韧性为目标”的全新监管应对体系。未来的竞争力,将不再仅仅取决于资本规模,而更多地取决于能否在复杂多变的全球监管框架下,高效、安全、可持续地运营其核心业务。本书提供了理解和构建这一体系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台资银行大陆从业人员交流协会


  「台资银行大陆从业人员交流协会」是由台资银行从业人员与富兰德林共同发起设立,经台湾内政部核准登记的民间社团组织,目的在为台资银行派驻大陆的从业人员,或在台湾从事与大陆相关业务的银行人员,提供一个法律、财税、外汇等众多研究,以及促进不同台资银行间业务交流的专业平台,使台资银行大陆业务从业人员及时、有效地掌握大陆金融环境变化,确保在最低风险下安全且有效地开发大陆银行业务。

  「台资银行大陆从业人员交流协会」为达到专业交流的协会宗旨,将持续以出书、讲座、论坛等不同形式,为台资银行在大陆业务推广所遭遇的各类专业问题进行探讨,期盼透过所有人共同的努力,为台资银行在中国大陆的发展,寻求更多、更安全的商机。

富兰德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富兰德林」定位于精品投资银行(Boutique Investment Banking),为台商提供辅导上市和PE投资(私募基金)两大价值,富兰德林证券除了是台湾唯一只从事IPO业务,聚焦于台商F股上市柜的证券公司外,「富兰德林」设立于上海的投资银行团队,更已成功投资并辅导了 9 家台商在A股挂牌,在目前25家台资企业大陆上市中占比超过1/3。

  富兰德林2007年-2016年辅导台商成功上市实例
  1 2007年8月 上海汉钟精机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中小板
  2 2010年8月 昆山金利表面材料应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中小板
  3 2010年12月 苏州宝馨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中小板
  4 2011年4月 昆山联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回台F-上柜
  5 2011年9月 昆山新莱洁净应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创业板
  6 2011年12月 基胜工业(上海)有限公司  回台F-上市
  7 2012年4月 怡球金属资源再生(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主板
  8 2012年9月 鲜活果汁工业(昆山)有限公司  回台F-上柜
  9 2013年12月 浙江东明不锈钢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回台F-上市
  10 2014年1月 鼎捷软件股份有限公司(鼎新ERP)  深圳创业板
  11 2014年1月 艾艾精密工业输送系统(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新三板
  12 2014年8月 保定味群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新三板
  13 2015年1月 信音电子(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新三板
  14 2015年4月 南京阿法贝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新三板
  15 2015年5月 联德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回台上柜转上市
  16 2015年12月 三汰控股(开曼)股份有限公司  回台F-上柜
  17 2016年3月 鲜活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回台上柜转上市
  18 2016年6月 哈森商贸(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主板
  19 2016年9月 优德精密工业(昆山)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创业板
  20 2016年12月 亚翔系统集成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主板
 

图书目录

导读

第一篇 法律
【1】 保证金跨境质押业务法律分析(上)
【2】 保证金跨境质押业务法律分析(下)
【3】 应收帐款跨境质押业务法律分析(上)
【4】 应收帐款跨境质押业务法律分析(下)
【5】 不动产跨境抵押业务法律分析(上)
【6】 不动产跨境抵押业务法律分析(下)
【7】 征提跨境担保品应注意风险(上)
【8】 征提跨境担保品应注意风险(下)
【9】 中国大陆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对银行抵押业务的影响
【10】 对合同预留空白处的处理
 
第二篇 外汇
【37】 新外债政策解析(1)――金融机构
【38】 新外债政策解析(2)――企业
【39】 新外债政策解析(3)――与原外债政策比较
【40】 新外债政策业务模式――境内外联合授信融资
【41】 新外债政策对台资银行业务影响分析
【42】 台商如何选择新旧外债政策
【43】 FT帐户、NRA帐户及OBU帐户用途差异解析
【44】 利用自贸区FT帐户打通境内融资管道
【45】 利用自贸区FT帐户打通境外融资管道
【46】 利用FT帐户进行利润分配
【47】 提前购汇与远期购汇差异分析
 
第三篇 财税
【82】 高新技术企业新规影响台商纳税
【83】 利润汇出所得税滞纳金实务分析
【84】 利用研发费用抵扣新规节税
【85】 金融同业往来业务免征增值税的规定
【86】 年终奖金个人所得税的异常区间
【87】 员工薪资及福利费税前列支政策
【88】 水电能源等支出所得税前列支的问题
【89】 分行利润汇回总行涉及的所得税
【90】 如何计算向境外支付费用时必须代扣代缴的税费
【91】 处置抵债资产的税收问题
【92】 银行出售不动产增值税处理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1】 保证金跨境质押业务法律分析(上)
 
以往,中国大陆公司提供存款质押,请中国大陆分行开具SBLC或保函,担保境外公司在境外银行融资。由于中国大陆分行为「内保外贷」模式中的境内担保人,有必要按照《跨境担保外汇管理规定》,对境外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来源,甚至资金流向,进行审核。
 
为减轻境内银行内保外贷履约后的核查风险,可以调整融资模式,即由银行做担保人,调整为提供存款的中国大陆公司做担保人,将该存款以保证金方式直接质押给境外债权人。对于境内分行而言,其优势在于不仅减轻了对跨境担保交易背景资料尽职调查的义务,同时也吸收了人民币存款,还可通过和境外联行的配合,争取中国大陆公司的其他业务。
 
境外债权人应关注事项
 
对于提供保证金的中国大陆公司而言,其构成「内保外贷」跨境质押,因此该中国大陆公司做为出质人,应当至所在地外管局办理「内保外贷」签约登记。
 
做为境外债权人,应合理关注:1. 境外借款人有无中国大陆自然人控制;2. 境外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来源。由于中国大陆外管层面实务中并未开放自然人到境外投资设立公司,因此如果境外借款人的股东为中国大陆自然人时,其设立合法性受到中国大陆外管局的质疑,是无法进行「内保外贷」登记的。其次,外管局办理「内保外贷」签约登记时,尤应重视借款人的还款来源。目前实务中,对还款来源的审查,限于书面审查,即要求提供境外借款人的审计报告和还款来源说明。境外债权人应收集前述证明借款人还款能力和无中国大陆自然人股东的资料,以供办理「内保外贷」登记之需。
 
跨境质押的三种主要情形
 
中国大陆境内保证金质押担保境外放款,主要有三种情形:
 
1. 中国大陆个人名下的保证金为担保品。虽然《跨境担保外汇管理规定》允许中国大陆个人可以参照企业办理「内保外贷」登记,但是实务中,中国大陆个人无法单独办理「内保外贷」登记。
 
2. 中国大陆企业名下的保证金为担保品。中国大陆企业必须在担保合同签定后15日内到所在地外管局办理「内保外贷」签约登记,外管局对于该项登记的审查重点,在于境外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资金用途以及是否存在恶意担保履约情况。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说,我购买这本《外资银行中国业务实务系列 5:授信风险‧新外债‧FT帐户》主要是被“新外债”和“FT账户”这两个概念所吸引。在台湾,我们经常接触到一些关于中国大陆金融市场开放的宏观新闻,但很少有机会深入了解具体的操作细节。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具体的切入点。特别是“新外债”这个词,它暗示了与传统外债管理可能存在的区别,这在当前全球经济环境下,对于企业进行跨境融资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很好奇书中会如何定义和分析“新外债”的具体形式,例如它是否包含了与人民币国际化相关的新型融资工具,以及在监管和风险管理上又有哪些新特点。同样,“FT账户”作为离岸人民币业务和跨境金融服务的重要载体,其在账户管理、资金运用、风险隔离等方面的具体实践,也让我充满好奇。我希望书中能详细阐述FT账户的开立、使用条件,以及与境内外账户在资金流转和监管上的区别,这将大大有助于我理解外资银行在中国大陆开展相关业务的模式。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相当有质感,封面的配色沉稳大气,文字清晰易读,一看就知道是内容扎实的专业书籍。我尤其欣赏它在纸张的选择上,摸起来手感很好,印刷的字迹也格外清晰,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翻开目录,就可以感受到这套“外资银行中国业务实务系列”的专业度和全面性。虽然我手上的这本侧重于授信风险、新外债和FT账户,但从整体的编排来看,它应该能触及外资银行在华经营的许多关键领域。我个人一直对人民币国际化和跨境资本流动这块比较感兴趣,而“新外债”和“FT账户”这两个章节的出现,恰好点燃了我对这方面知识的渴望。毕竟,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了解这些具体的业务操作和风险管理,对于在台湾金融圈工作的人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加分项。我特别好奇书中会如何解析“授信风险”在不同情境下的具体表现,以及外资银行是如何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进行评估和管控的。希望书中能有实际的案例分析,那样会更有助于理解。

评分

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接触到这本《外资银行中国业务实务系列》的,当看到第五本的题目《授信风险‧新外债‧FT帐户》时,就觉得非常吸引人。长期以来,我一直觉得台湾的金融从业人员对于中国大陆金融市场的了解,似乎还停留在比较表面的阶段,尤其是在涉及具体操作和风险控制方面,总感觉隔了一层纱。这本书恰好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从书名来看,它深入到了外资银行在华经营的几个核心业务板块。特别是“授信风险”的部分,这无疑是银行经营的生命线,如何在新兴市场,而且是中国这样一个独特经济体中进行授信风险的管理,绝对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我尤其关注书中对于“新外债”的解读,这涉及到跨境融资的最新动态和监管要求,对于希望在两岸金融市场建立联系的企业和个人来说,都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而“FT账户”作为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其背后涉及的资金流动、账户管理和监管规则,也充满了复杂性和探索性。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清晰的解释,并辅以实际操作的案例,帮助我们这些在台湾的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

评分

看到《外资银行中国业务实务系列》的第五本,题目是《授信风险‧新外债‧FT帐户》,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下有得学了!”。我一直觉得,外资银行在中国大陆的业务,尤其是涉及到风险控制和创新业务的部分,对于台湾的金融从业者来说,是理解中国金融市场深度发展的一个重要窗口。授信风险,这四个字听起来就很有分量,它不仅仅关乎到银行的盈利能力,更关系到金融体系的稳定。我很想知道,外资银行在中国这样一个庞大且不断变化的经济体中,是如何建立一套有效的授信风险评估、监控和预警体系的。此外,“新外债”这个词组,让我觉得非常有前瞻性,它可能涉及到中国大陆在资本项目开放过程中,对企业境外融资的新政策、新工具的运用。书中是否会详细解析这些“新外债”的类型、审批流程以及可能伴随的风险?同样,“FT账户”,作为自贸区金融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认为它对于促进跨境贸易和投资、便利人民币跨境使用具有关键作用。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就FT账户的设立、功能、以及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给出深入的分析。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对于我这样在台湾,但对中国大陆金融市场抱有高度关注的读者来说,简直是一份宝藏。特别是《外资银行中国业务实务系列 5:授信风险‧新外债‧FT帐户》这个主题,恰好触及了外资银行在中国大陆业务中最具挑战性也是最前沿的几个方面。首先,“授信风险”的讨论,在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大环境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我想了解书中如何具体剖析外资银行在中国大陆所面临的独特授信风险,例如与中国特有的企业治理结构、担保体系、以及法律监管环境相关的风险。其次,“新外债”这个概念,让我联想到中国大陆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账户可兑换过程中,不断创新和完善的跨境融资机制。这本书是否会深入探讨这些“新外债”的含义、构成,以及它们对企业融资策略和国家外汇管理可能产生的影响。最后,“FT账户”,作为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的一个重要成果,它的设立和运作,对于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提升金融服务便利化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详细介绍FT账户的业务功能、操作流程,以及它在外资银行中国业务战略中的定位,这对于我们理解未来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方向非常有帮助。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