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中文版 写作这本《欧盟大麻烦》,如同我的其他书籍一样,是出于一种信念。当我在二○一二年开始考虑写这本书时,英国对欧盟会员资格进行公民投票的可能性似乎很小。 诚然,二○一三年一月,当时的总理卡麦隆提出了一些改革欧盟的建议,并明确表示,如果保守党赢得下一届大选,他将举行英国欧盟成员国公民投票。 但是,当时,保守派似乎不大可能赢得下一届大选。
然而,在二○一三年中,我开始了这本书的写作。我认为:
(i) 保守党将赢得即将举行的大选;
(ii) 总理卡麦隆将履行他承诺召开全民投票的承诺; 和
(iii) 希望离开欧盟的人将赢得全民投票。
我确信,以上三件事将会发生。所以我们走到了今天。
然而,即使在脱欧公投后,英国的未来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在我写这文章时,英国高等法院刚刚裁决,新总理梅伊不能简单地在未经国会批准的情况下援引《里斯本条约》第五十条离开欧盟。再上一级法院,也就是英国最高法院的判决,可能会扭转高等法院的判决。即便最高等法院没有改判,但梅伊最终很可能协调国会同意,启动脱欧程序。或者,她也可以提前改选,以获得国会多数同意来解决所有这些障碍。
英国「脱欧派」的根源
为什么公民投票由脱欧派胜出?毫无疑问,历史学家和政治学家们将在未来几十年里对这个问题进行辩论。但我认为答案的基本线索现在很清楚。英国人民从来不喜欢现在这个我们所知的欧盟。当英国在一九七三年加入它时,它被称为「共同市场」。英国人从来不喜欢这个计画的政治面向; 事实上,大多数英国人几乎没有意识到,政治联盟的目标从一开始就存在于一九五七年签署的《罗马条约》之中。
对于这些英国选民,让他们希望英国留在欧盟是一个简单的经济自利考量。 在二十世纪七○年代,英国一直像是欧洲「病夫」。相比之下,大多数大陆国家似乎做得非常好。英国加入欧盟是出于某种经济失败的意识。然而,这种感觉并没有延伸到对自身政治制度的幻灭,或放弃放弃英国主权的意愿。相比之下,在欧洲大陆,因为经过战争的蹂躏,其原有的政治制度因此被翻转,政治联盟的想法不仅没有威胁,而且对某些人来说,似乎是一种救赎。
英国和欧盟其他国家的相对地位在一九七九年柴契尔夫人胜选后不久开始改变。英国开始做得更好,而欧洲大部分地区的表现开始恶化。英国的相对成功持续,但柴契尔夫人在东尼•布莱尔的工党政府下失去了权力。真正的致命关键是一九九九年欧元的形成,当时被誉为是一个政治胜利,又是欧洲重建经济成功的关键。然而单一货币已经变成一场灾难,事实上,我认为这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人为经济创伤。
的确,英国处于欧元区之外,同时也不在申根国家自由护照旅游区之外。如果你要说,英国只是欧盟的一个半独立成员也行。随着欧元区经济继续恶化,相对英国经济还相当不错,越来越多的人质疑英国保留欧盟会员在经济面向的必要性。
与此同时,欧洲联盟的政治野心现在变得更加明显,所有人都很清楚,英国已对欧盟的牺牲了为数众多的主权,如果没有改变,在未来几年,它将转让更多。欧盟正朝着「欧洲合众国United States of Europe」的最终野心前进。
移民的麻烦
如果欧元对欧洲经济是一场灾难,那么来自东欧的移民涌入则是对欧洲政客的一个致命打击。 从一开始,欧洲政治领导人希望欧盟类似一个正常国家。因此,自然想像人们在联盟内完全自由迁徙。 在一九五七年《罗马条约》签署后的头几十年里,自由迁徙没有造成任何问题。原因很清楚:欧盟的原始成员都处于同样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因此,虽然相当多的人跨越欧洲各国边界生活和工作,当时的移动採取了一种相当平衡的交换的形式。人们从联盟的一个部分到另一个部分并没有大规模的移动。
所有这一切都随着东欧前共产主义国家的加入而改变。讽刺的是,这个欧盟的东方延伸已经得到英国的支持。此外,我认为非常正确。正如我在这本书中所说的,欧盟是前东欧难民国家的收容所,因为他们试图逃离共产主义和俄罗斯的枷锁。对于这一点,如果没有别的,欧盟值得高分。
但问题是,这种大规模的扩展,包括处于低得多的发展水平的国家和人民,没有人认为应该重新思量欧盟,包括其机构和自由迁徙的问题,必须要做出根本性的改变。
所以你现在可以看到这么多英国人投票离开欧盟的动机。有两个主要原因:第一,想限制移民进入英国的水平; 其次,希望从欧盟机构收回控制权,并将其恢复给英国人民,由国会和英国法院把关。
英国脱欧的后续影响
当我旅行世界各地,很多人对英国选择脱欧这件不寻常的事,向我表达他们的不可思议之情。正如他们所看到的,英国犯下了极其严重的自残行为。但这只表明了他们并不真正理解英国或欧盟!我不知道世界上有多少主权国家愿意接受不受控制的移民,自己领导人丧失决定权以及服从在国外的外国法院的管辖权。你能想像这在美国、中国、台湾发生吗?答案应该很清楚了。
有些人认定赞成英国脱欧的选票代表了对全球化力量的一种反抗,就像在美国总统大选中支持唐纳德•特朗普的数百万美国工人阶级一样。但我认为这种类比是严重误导。美国先天就是孤立主义者,相比之下,英国一直是外向型的。大多数英国家庭与世界其他地方有着深厚的联系,并不害怕全球化这回事。他们反对的不是全球化,而是反对像帝国一般过度扩张的欧盟。
毫无疑问,未来几年英国将面临一条险峻的道路。但是,英国历史过往应该能让人相信英国将迎接挑战,并在未来取得成功。我一直是新加坡的崇拜者,我非常清楚,当它在一九六五年离开马来西亚联邦时,前途似乎是相当严峻。然而,在李光耀的辉煌领导下,它沿着一条向世界开放的道路,借着极其良好的政府的治理,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
英国不是新加坡,也不能遵循完全相同的道路。但我希望并相信新加坡将提供一个愿景,激励英国政治领导人,并给予英国人一些信心──为了成功,你不需要属于一个俱乐部(欧盟)。
罗杰‧布特尔
志于伦敦,二○一六年十一月
前言
写给第三版 二○一五年五月第二版发行之后,有关欧盟这个主题中的好几个重要面向,都面临了新的转变,不过并没有发生什么会妨碍本书讨论重点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就像我所写的,英国将要针对是否继续保持欧盟会员资格举行公民投票。当你读本书时,投票可能仍然是未来式。这种情况下,如果你有投票权,我希望这个新版本可以指引你思考到底该往哪条路去。如果你没有投票权,不管你在哪里都会为投票结果所影响。所以,对你而言,本书针对环绕着公投的议题以及它的重要性,提供了一种非常需要的分析。
而这些问题会是重大的。不管结果如何,事情都永远不会同于以往。如果英国投票决定离开,接下来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将是与存续欧盟的未来关系。这并不是一件直接了当的事。两年的协商将等在英国与即将成为「前伙伴们」的各国之前。除此之外,英国脱欧将标註了第一次真正严重的欧洲计划倒退。这一定会造成重大的后果,并不只是对英国,也会影响欧盟的其他成员。的确,你已经可以准备好想像,这可能导致欧盟的解体。
同时,许多观察家认为,如果英国公投脱欧,要拒绝苏格兰独立的二次公投几乎是不可能的。欧盟在苏格兰比在英国更受欢迎,而且大多数的苏格兰人投票赞成留在欧盟似乎可能性很高。要记住,第二次公投很容易会导致苏格兰「脱英」。在那种况下,英国选民会造成切割两个,而不是一个联盟的结果(欧盟与大英国协)。
这些观点,对许多读者而言,并不是只当在他们听到了投票结果是「脱欧」时才会具有相关性。脱欧之后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安排--而的确是,脱欧对英国、欧洲甚至整个世界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这其实与人们在一开始如何投票选择之间,有密切的关联性。
如果投票的结果是英国留在欧盟,那似乎是,相反的,如同船过水无痕一般。但是,其实还是会有一些重大的问题要解决。英国首相大卫‧卡麦隆,在他重新协商英国与欧盟关系议题中的一部份,目的是促使英国选民投票留在欧盟,他从他的欧盟伙伴那赢得了一些让步。这些事情在实务上要如何发挥效果,以及它们会如何影响欧盟的运作,都还有待观察。
在任何情况之下,即使英国持续保留会员资格为公投所确认,欧盟的未来,距离完全没有麻烦还远的很。跨越整个欧洲大陆,到处都有唿吁欧盟根本改革的声音。欧盟会回应这些唿吁吗?或者,因为英国问题明显的暂时平息,欧盟会继续一如以往吗?
遮掩了这点,甚至是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一个冲击到欧盟身分和目的本质的问题。自从本书第二版出版之后,就如同书中所探讨的,有关大量移民的问题,在欧洲的议程中显着的上升。在许多重大痛苦与悲剧的场景中,来自叙利亚以及其他各个国家的大量难民来到了欧洲的土地。很明显的,还有好几百万的人要加入他们。欧盟该如何回应?人类的大规模迁徙所引发的深沉问题搅入,而影响了欧洲的经济、政治以及社会的凝聚力。
这所导致的紧张状态是巨大的,以致允许免护照跨越欧洲大部分地区旅行的申根集团已接近瓦解。这是欧洲专案潜在的第二大翻转。
还有,虽然这些发展倾向于遮掩了欧元的问题,但所有我在本书中检验过有关单一货币的问题仍然在沸腾。的确,希腊危机持续在喧嚣之中,义大利的经济地位仍然是悲惨的,而法国的经济仍落在德国之后,而且持续疲弱。
同时,对所有的欧盟成员而言,欧盟的不受欢迎持续增长。在几个国家当中,欧盟怀疑论者的政党在增加中﹔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对欧盟的批判与助长了英国的欧盟怀疑论运动的观点一致。随着法国与德国二○一七年重要选举的到来,这种普遍性憎恨的升高会导致政治地震的风险。
所以,你可以立即就说,现在的欧盟正面对着它最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危机,因为有四大挑战的同时出现︰最大成员国的可能出走、申根集团的瓦解、欧元的持续疲弱,以及欧洲选民对欧盟不受欢迎情绪的聚集。更进一步说,这些威胁是相互关联的,这四件事情中的任何一件活动所传达的震动,都有造成其他三件连锁反应的风险。这是真的,我们活在「欧洲的大麻烦」之中。
在第三版之中,只要有需要我不但更新了事实与数据,在新的最后一章中我也引用了大量的新资料来讨论这些与许多其他的问题。
我非常幸运,我的前两版获得许多赞许,但也收到了一些立论良好、也应当承受的批评;从这些批评中,我获益良多。但其中有三则批评实在惹恼了我,第一是认为我在结论中表现得不够果断。显然地,我似乎认为其中有好的论点可以同时支持留欧与脱欧。不只如此,当说到量化各种成本与好处时,尽管我引用了许多数据,我却不愿意针对最后的结果提出一个果断而确切的数字。没错,我会强调和这个议题有关的许多因素都是不确定的。老天保佑,我还觉得我自己有所平衡的作法是种美德呢!
另一位评论家则抱怨说,尽管我承认这些不确定性的存在,但我却还是下结论说,英国可以成功在欧盟之外生存。他们说,如果不够肯定精确,这就像是跳进黑暗,而且他们很惊讶我竟然可能为这样的事背书。天啊,不过,就算我们决定留下,不确定性还是会困扰我们的选择和行动的
我从来不认为因不确定性而产生困难有什么好惊讶的。我很好奇他们是如何应对日常生活。我不会对我想要表现得公正、承认困难危险与不确定而道歉,更不会为我决定的立场道歉。尽管对于关键的重大事项不够精确,怎样面对才是最好的向前方式。
第三种批评我可能会觉得受伤,如果它不是这么荒唐的话。在有关欧盟的辩论和讨论中,我曾经多次遭到一开口就坚称他们和我不一样的人反对,说他们是「赞成欧盟的」。如果延伸下去想,我认为,我其实是个「反抗欧盟的人」。这对我来说可是个新闻。在某个场合,当我赞扬英国政治机构的美德、批评欧盟的有关机构基本上既不民主又脆弱时,我甚至会被控诉为种族主义者!
这实在是很难以想像,人们竟会变得如此受到现有的亲欧盟共识洗脑,以致于他们就一方面无法在认同、文化与文明之间作分辨,另一方面也无法分辨特定的某种政治安排与组织。如果我需要某些事情驱使我去检视我对欧盟及其所作所为的批判评估,这里就已经有了理由。
很多事情,发生就已经发生了,我无须理会它。这种种议题,让我这本书的内容,比第一版还要生动许多。短期来看,欧洲陷入动盪,而未来,则有赖于它的平衡。
此外,身为读者的你,在未来的塑造上,也会有关键的角色需要扮演。我写这本书的目的,是要帮你把这样的角色扮演到最完整的程度:当个清楚知悉关键议题、也充分认识欧盟未来的结果将会走到哪个方向的人。身为一个作者,我实在无法期待更好的回报了。
罗杰.布特尔(Roger Bootle)
写于伦敦,二○一六年三月
作者序
欧盟的大麻烦 欧盟(The European Union) 正处在一个分水岭上。当初它成立的目标,以及现有关系的逻辑,都在将它推向完全的政治联盟:有点像是欧洲的合众国(United States of Europe),或至少是欧元区的合众国。换句话说,欧洲各国参与越多,整合就越深。这点和欧盟的历史发展以及欧盟过去的成功推力,其实是一致的。
但是对当今的世界来说,欧盟其实是个无法正常运作的架构,甚至对于明日的世界来说更是如此。它需要经历根本上的改革,否则就会解体。它被设想出来的环境,是一个充斥大型集团的世界,受制于美国(United States)和苏联(Soviet Union)之间在冷战(Cold War)时的敌对状态,而且是在全球化和新兴市场起来之前。它一致化和整体化的时程,无可避免地导致过多的规范和沉闷的竞争。这就是为什么相对于一般盛行的看法,认为欧盟在经济上相当成功,但其实它的经济表现是相当弱的。
此外,如果没有任何改变的话,欧盟对世界总生产毛额(GDP)的佔比就会开始大幅度下降,而如果是这样的话,欧洲对世界的影响也会如此。然而对于欧盟的制度来说,这完全是整合过程应该要避免的。同时,欧盟正逐渐变得越来越不受欢迎,大多数人并不想继续往一个完全的政治联盟迈进,而且在欧盟的公民中,有越来越多的人想要彻底离开欧盟。不论是哪种方式,欧盟都会面临某些非比寻常的挑战。在我看来,这似乎很明显,欧洲的整合是当今世界的大议题,而且有许多其他议题需要仰赖它整合的结果。这就是我觉得我必须写这本书的原因。
我的观点是基于一个经济学家以及英国公民的立场。因此,可能有人会批评说我低估了政治上的议题。然而我认为在欧盟这个例子中,政治和经济是密切相关的,正如它们常常发生的情况。事实上,在这本书中,我会把政治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因为,这是一个经济遵照政治的个案。
我认为,欧盟饱受折磨的政治运作导致了不佳的经济表现,其中最清楚的例子就是欧元的形成。正如我在第四章中所说明的,这件事的进行,是基于原本在欧盟计划中的政治理由。结果已经显示,欧元对欧洲经济来说,是一场灾难。
身为一个英国公民,我註定会在欧洲受到攻击,因为我是另一个小小的英国佬,老是提起过去,并强烈谴责在这块大陆上的发展,先天地就想对抗欧洲人,因为未能适当地了解他们。然而,这本书并不是基于任何对于欧洲的敌意所启发,正好相反。就像许多英国老百姓一样,我觉得我既是英国人也是欧洲人。事实上,尽管英国和美国之间有密切的连结,而每当我去到美国,我还是会觉得我比较像欧洲人。我热爱的文化是出自欧洲的:欧洲的食物、美酒、历史、以及建筑,欧洲的文学、艺术。特别就我而言,还有欧洲的音乐。正因为我是如此道地的欧洲人,也因为我如此迫切地希望欧洲在世界上取得成功,我才会选择有关欧盟的议题,因为它目前正在发生。对我来说,欧盟是欧洲和成功之间最重要的事。
很自然地,我写下这本书是希望有许多跟我一样的人可以阅读。不过,这本书并不是特别为英国读者所写的。这本书会试着採取一种欧洲的观点,并指出典型的反对欧盟的英国立场,会出现哪些错误和毛病。
不同的读者,可能会因为我必须说明的某些事情而感到震惊:在英国以及其他地区的反欧盟者,可能会因为我的同情和对于某些欧盟已经达成的事情表达钦佩,而感到震惊。所有信念坚定的欧洲大陆的人们可能会很震惊于欧盟相对差劲的经济表现,以及令人失望的前景。欧洲大陆的读者特别有可能对于我的意见感到震惊:把重点放在政府之间竞争的重要性,因为它攸关政治和经济上是否能有成功的结果
尽管,身为一个经济学家,我会赋予经济议题完全的重量,但我却不是为了专业经济学家而写,而是为了一般的读者。为此,我一直试着把专业术语的使用保持在最低限度。为了让读者感到方便,我在本书最后归纳了一套名词解释与缩写的词汇表。我也把文本中的註解维持在最低限度,并把这些註解列在本书最后。
这本书的目的,是要告知所有可能被要求对于欧盟未来的决定作出贡献的人(或是他们的国家有参与其中),有关欧盟要如何立足世界、欧盟机构如何对这样的立足有所付出、欧盟的前景为何、要有还是不要有欧盟等。当我们需要寻找资料来帮助大家形成观点的时候,许多人只会去找那些极端份子双方辩论的胡言乱语,和许许多多无法理解的统计数据,或是大量令人费解的欧洲言论。
相对来说,我在这里是要针对欧盟的发展以及它目前所面临的议题,提供一个平衡且容易理解的描述。这并不是一场辩论。即便如此,我也无法声称自己是个不带任何观点、保持距离的观察者。事实上,关于未来,我确实有个立场。在一个理想的世界中,我会希望欧盟可以持续,而英国仍然是它的一部份,但是因为欧盟在本质上如此经过了改变,以致于从它现有的情况来说,几乎是难以辨识了。
但是,在卡麦隆的「重新协商」无法取得任何的显着成果之后,这现在似乎成了一个白日梦。所以,不是很心甘情愿的,我已经决定英国应该离开欧盟。在本书新增的第十一章中,我描绘出达到这个最终结论的心路历程。
第一部份是在讲述政治、机构、与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第一章会说明欧盟如何逐步成为现在的样子、那些塑造它的人所怀抱的指引信念、曾经希望或仍然希望加入欧盟的国家的动机。这部份是一个诉说过去发展的很特别的成功故事。
接着,第二章我会说明,欧盟现在的样子如何让它变得不适合目前的经济与政治现实,并说明这样的状况往往会导致差劲的决策,因而产生差劲的经济表现。
第二部份则会专门讨论经济议题。在第三章会分析欧盟的经济纪录,并说明它是如何让人失望、又是为何让人失望。同时,第四章会讨论欧盟所做过的最糟糕的决定之一,就是发行欧元。第五章会讨论政治可以如何解救欧盟的经济困境。第六章则会探讨,如果什么都没变,欧盟的经济前景将会如何,并针对欧洲持续衰退的观点作讨论。
第三部份则专门讨论改变。第七章和第八章讨论改革的可能性。第九章探讨的议题是单一国家留在或离开欧盟的决定应如何透过政府治理来处理。第十章则会考量如果欧盟真的解散的话,什么样的组织架构可以取代欧盟的地位。第十一章检验了环绕着英国的公投以及其他对欧盟威胁的相关问题。
不过,当然还是要从欧盟的起源,以及支持它后续发展的想法为起点来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