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序言
一、什麼是「川崎寶貝」?
川崎癥(Kawasaki disease,或稱黏膜皮膚淋巴結癥候群、川崎氏癥、川崎病)是一種全身性血管發炎癥候群,造成的原因目前仍不清楚。
1967 年由日本川崎富作醫師首先發現。
颱灣兒科醫學會於2010年,曾針對全國500多名兒科專科醫師進行問捲訪查,結果川崎癥被票選為「兒童十大棘手疾病」中的第1名。連一群對兒童醫療最專業的兒童專科醫師都對它感到傷透腦筋,因此一般的傢長們更要提早認識川崎癥的特徵。
颱灣的「川崎癥」發生率高居全世界第3名,故不是罕見疾病,僅次於日本及韓國; 颱灣每年有將近1,000 個新罹病個案,中國大陸1年預估有100,000名新個案;日本1年預估有20,000名新個案;在颱灣,根據健保資料分析每年4到6月時期是好發的高峰期,且以5歲以下的兒童為最常見,有85%的發病於5歲以下;此病若未能及時使用免疫球蛋白治療,將有25%會造成心髒血管的傷害且可能會影響一生,也是目前許多地區後天性心髒病的主要原因,孩子齣生時心髒是完好的,卻因為川崎癥未獲妥善治療而影響,故稱「後天性」心髒病。
許多傢長都是於小孩子遭遇川崎癥之後,纔開始Google或想要瞭解什麼是川崎癥。因此,很容易錯過「十天的黃金治療期」,對於無法預測的川崎癥,最好的防治方法就是宣導認識這個疾病,讓傢長都能事先有所警覺並謹慎的防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