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一
Curator的博物馆时空旅行 这是一本喜欢「不学无术」的旅行书,即或文字含量仍略有厚度。以笔者作为博物馆人与文艺工作者,散步台湾368乡镇市区博物馆群,媒合苏瑞勇医师的资深公民旅人的田野探索摄影,不同的取材与观察视角,在《老产业玩出新文创》之后,邀读者来一场《台湾博物馆散步GO》。
博物馆从古典的菁英主义演变至当代的地方主义,从传统的绝对威权到当下的解构文化多样性,都是人类为了保存文明、促进了解差异、维系世界和平,所付出的种种努力,我一直很珍惜。通篇书写逻辑以殖民、国族、现代、社区四大时空路径,来探查台湾博物馆「微历史」,每一篇开头都有「策展人带路 Curator Talk」作为导引,力求知性而不艰涩。
感谢四位推荐人在百忙中拨冗作序。谢谢实践大学谢孟雄董事长的「为人师者要有热情」的栽培勉励;感谢带领台湾博物馆写历史而自身也成为灿烂扉页的黄光男校长与陈国宁馆长,这两位领我入门的恩师,有幸当年在博士与硕士阶段受教于您们,开阔了年轻的灵魂对博物馆的憧憬想像与学术视野,实在幸福;与诗同行,谢谢路寒袖局长总是以诗人之眼,提醒在琐碎中提炼优雅,十分受用;很感谢晨星出版有限公司胡文青兄与编辑团队的优秀企画力与执行力,让书质感倍增;最要感谢家父苏瑞勇医师再度携手合着,并与家母家弟温馨陪伴;感谢文横花园的姨舅长辈们与亲友团的关爱督促,以及实践大学师生间各种有温度的启发与交流。
台湾至今已有七百多座大大小小的博物馆与类博物馆群,不管是罗列在本书中或碍于篇幅而书写于其他着作,感念这么多博物馆幕前幕后的工作者群像,让我们的岛屿这么丰富多彩。我总爱在行旅各地第一站先探访博物馆,心情就像是在异国平坦的庄园大地中看到高起的教堂,是文化观光的核心标的。诚挚邀请读者按图索骥,在博物馆的观光时代,人人都可以是策展人,用Curator的眼光,思想体验「可以观、可以游、可以学、可以味、可以买」的创意观光路线,探索多样的博物馆群的人文风景,邀您与我同行,整个世界都是我的博物馆。
苏明如 写于2017年1月27日 农历除夕团圆夜
作者序二
来一场台湾走透透Museum,Go! 记得第一本《老产业玩出新文创》自序时,我写道:「一退休马上换上布鞋,带着相机,背上背包,利用双脚步行、骑脚踏车、公车、捷运、台铁、高铁,甚至飞机,全台湾走透透!」当时是以传统产业为经,新文创发想为纬,串连编织起来。这次《台湾博物馆散步GO》,是透过全台各大小博物馆的参访,编织出一个更大更广的网路来。
一般来说,观光是sightseeing,我觉得site是风景地点,seeing是看,就是到处看看,但观光不只是看看吃吃,应该有更深的内涵。田调摄影的过程中我大部分都是用走的,一步一脚印,徒步的过程中会思考——这是台湾人的「奶与蜜之地」!但到底有多少人踏过这块土地后有感触?旅程中会思考——如何观察台湾这块土地的变化?看的过程中也会反省,此地风景的变迁,以前是什么模样?在如此反覆的过程中就需要阅读历史寻求解答,以便了解今昔的变化。
摄影非我本行,博物馆对我而言更是门外汉,医疗才是我的本业,但是参与这本书的书写拍照行旅中,又得到女儿明如的指导,对博物馆竟能一窥洞天,领悟出一些朝代兴亡、物种变迁的道理来;摄影技术也有长足进步,细细品味照片之余,也常随着影像,神游至忘我之境。
摄影写书时,深受内人丽芳全力支援,无后顾之忧,旅途中爱子明正全程参与长相左右,嘘寒问暖并提供意见助我良多,旅途中所导致的腰酸背痛竟然豁然而癒,非得提出感谢一番不可,否则良心不安矣!《台湾博物馆散步GO》完成后,鸿鹄之志再度萌发,不知老之将至也!虽然已届「人生七十才开始」,但身心状况很好,可以继续散步探索台湾这块宝地。GO!GO!GO!
苏瑞勇 写于2017年农历正月初一行春
导言
旅行台湾博物馆四大时空路径 博物馆实境观光Museum,GO!
Museum缪思的殿堂
博物馆(Museum)这个词汇起源自希腊文Mouseion,原本指希腊人供奉艺术缪思女神(Muses)的殿堂。缪思是希腊神话中主司艺术与科学的九位文艺女神的总称。Museum博物馆正是缪思女神的殿堂。
然而,到底什么是「博物馆」呢?全球博物馆社群中最具指标性的为隶属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国际博物馆协会(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s,简称ICOM)」,把博物馆定义为「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营利的永久性机构,以服务社会及其自身的发展,并向大众开放。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而致力于蒐集、保存、研究、诠释与展示人类的有形和无形文化遗产及环境,以致力于博物馆教育、学习与娱乐等目标。」
而在此定义下,又有哪些机构也类似博物馆呢?ICOM进一步指出:「其他机构其目的亦符合博物馆的定义,这些机构包括:自然、考古或民族学的纪念物或遗址、历史纪念或遗址;拥有展现物种的机构;科学中心与星象厅;由图书馆或档案馆永久性经营的非营利艺廊、保存机构或产示中心;自然保留区;其中管理或负责各种在本定义所列机构的国际、国家级或地区性的博物馆组织;从事维护、研究、教育、训练、记录和其他与博物馆与博物馆学相关工作的机构;从事保存、永续维护和管理有形与无形文化遗产的文化中心与其他组织;其他从事与博物馆或博物馆学相关的部门。」此外,博物馆的世界越来越宽广,当代更为广义的「类博物馆」(quasi-museums)如地方文化馆、纪念馆等也逐渐兴起。
跟着策展人旅行博物馆
什么是「策展人(Curator)?」「策展人」此字原是博物馆的管理者或展览的策划人,是一个文化艺术的「经理人」与「看守者」,古典意义下,策展人是「文化保存机构」的看门人,专长在筛选什么作品该被保存,并且要解释这些作品与文化间的关系。一般常用的是借用自艺术、设计业界的说法,指的是一个艺术展览活动的规划及推动,做这件事的就是「策展人」。
在艺术领域,近年策展概念在台湾呈现极端化状态,一端是极力向国际双年展看齐的高端型策展模式,需要收集各方资源、邀请明星艺术家并写出深奥论述,这样的策展必须诉诸专业者;另一种则是以德国行为艺术家波伊斯(Joseph Beuys)「人人都是艺术家」的观念,辅佐「人人都是策展人」概念的策展模式,佐佐木俊尚(2012)将这个词衍生诠释,在二十一世纪,「策展人」过泸讯息、给予解释、赋予意义,除了选择展品之外,更费心安排展览、撰写材料、传达理念,为一则讯息、作品或商品,提出看法、重组价值、分享串联。因此,所谓策展,在过去,指的是策展人在博物馆中所策划的展览;而现在,策展也可以是指从恆河沙数的资讯洪流中,策展人以其价值观与世界观淘选资讯,赋予新意并与大众共享,少了主流章法,能利用展览所传达的思维理念便更加自由,亦引起不小回响。
博物馆做为一种「舶来品」
以西方博物馆脉络而言,若回溯检视西方传统博物馆在时代扮演角色,其与收藏关系密切,从古罗马富豪收藏之风,到中世纪教会保存之效,博物馆概念具贮藏所特性,是从事学术场所,而从对外公开程度观察,显示早期博物馆仅以社会菁英为服务对象。1683年英国牛津大学艾许莫林博物馆(Ashmolean Museum)成立,1773年对普罗大众开放,成为英语系国家第一个具公共教育意义博物馆。18至19世纪民主运动推波助澜,对博物馆产生影响,欧洲许多国家级博物馆陆续出现,亦反映支持博物馆事业之国家荣耀意图,以及教化人民功能。
直到1970年代,国际博物馆界,开始对传统现代主义式博物馆种种流弊,诸如过于贵族菁英色彩、强势主流文化导向,产生诸多反省。欧陆「生态博物馆(Eco-Museum)」运动理念,引发风潮;1980年代,有关博物馆诗学和政治学(Poetics and Politics)论述丰富,一股扩及世界的「新博物馆学(New Museology)」思潮展开,自此注重多元文化,以人为本、关注环保生态、社区社群,与尊重「文化多样性(Cultural Diversity)」等观点,强调提供公共服务,随时代脚步,影响当代博物馆论述与经营理念。
相较于前述西方世界原生悠远之博物馆历史,博物馆在台湾是一种作为「舶来品」。日本殖民统治时期,成立于1908年的「台湾总督府博物馆(现为国立台湾博物馆)」,被视为台湾历史中「现存」最悠久的公立博物馆,若以此为开端,台湾博物馆发展至今约略百余年。当下经文化部统计,台湾广义的博物馆已有七百余座,多数在1990年代后创馆。博物馆观光(Museum Tourism)涵盖了诸如历史观光(Historical Tourism)、族群观光(Ethnic Tourism)、艺术观光(Arts Tourism)等,皆让博物馆观光资源更为多样丰富。本书经研究编码,将以殖民主义、国族主义、现代主义、社区主义等四大时空路径,让读者除了认识体验台湾各地的博物馆,更能从中掌握百余年来台湾博物馆微历史。
博物馆观光Museum Tourism四大时空路径
【时空路径一】可以从台湾的博物馆微历史开始──在殖民主义的年代(1900s-1940s):「台北城内遇见博览会」。
【时空路径二】乘载满满中华文化使命的博物馆──标榜国族主义的年代(1950s-1960s):「南海学园采风趣」、「全球巨星博物馆台北故宫」、「回嘉真好故宫南院」。
【时空路径三】可以来场博物馆版本的社会教育──现代主义的年代(1970s-1980s):「基隆遇见海」、「恆春热带海洋游踪」、「马卡巴海东台湾」。
【时空路径四】涵盖了当代类博物馆概念,让旅人行走大城小镇,处处都有博物馆能走访──社区主义IN OUR TIME(1990s至今):街角遇见大稻埕的茶与戏、北投恋恋温泉、淡水古蹟变明星、平溪、瑞芳、十分好玩、宜兰博物馆家族、桃园大溪风情画、玻璃工艺追竹风情、新竹之心、台中文化城巡礼、台中公园博物游、九二一地震教育园区、彰化文青大观园、云林有故事、嘉义诸罗演义、台南旧府城文学漫游、奇美博物馆永保安康、斯土斯民国立台湾历史博物馆、爱河文化流域博物馆巡礼、甲仙的族群与化石、十方丛林佛光山佛陀纪念馆、我庄美浓客家纪行、原乡人钟理和文学原乡、洄澜原乡太鲁阁。
就带着本书一起走吧!Museum博物馆实境观光,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