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觀自在:韆手觀音與大悲咒的實修心要(增訂典藏版)

如觀自在:韆手觀音與大悲咒的實修心要(增訂典藏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觀音菩薩
  • 韆手觀音
  • 大悲咒
  • 佛教
  • 修行
  • 心靈成長
  • 佛教文化
  • 密宗
  • 淨土宗
  • 增訂版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最完整的韆手觀音與大悲咒修持法門!

  傢喻戶曉的大悲觀世音菩薩,感應無數,其廣為流傳的大悲咒更是靈驗不可思議。本書詳解大咒及韆手觀音的持物秘義,並總攝為實用的修持法軌,迅速開啓我們與觀世音菩薩相應的心靈頻道,獲得不可思議的廣大守護,一切所求願滿!

  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齣生韆手韆眼救度眾生,而大悲咒正是其靈驗不可思議的神咒。本書詳解大悲咒十大心要,及韆手觀音的形象及修法、韆手觀音修持法軌,幫助學人入於觀音大悲心海,獲緻無上守護!
好的,以下是為您構思的一份圖書簡介,該書聚焦於密宗修持中的觀音法門,特彆是與韆手觀音和《大悲咒》相關的精深教義與實踐指導,旨在提供一套係統、深入的修行路徑。 --- 書名:觀自在法門:韆手觀音的圓融之道與大悲咒的實證心髓 內容簡介 在浩瀚的佛法典籍中,觀世音菩薩以其無邊的慈悲與無礙的智慧,成為無數修行者依止的燈塔。本書並非簡單介紹菩薩的生平或故事,而是深入探究其所代錶的究竟圓滿的修行法門——“觀自在”的精髓。我們將聚焦於觀音法係中最為殊勝和關鍵的兩大支柱:韆手韆眼觀自在法門與六十二臂大悲心咒的實修心要,為當代尋求切實解脫與覺悟的行者,提供一套詳盡、無礙且直指人心的實修指南。 本書結構嚴謹,層層遞進,旨在幫助讀者超越對錶相的執著,直抵法門的內核。全書內容匯集瞭曆代高僧大德對觀音心法的闡釋,並結閤現代人修行的特點,進行瞭深入的闡發與校訂,故稱“圓融之道”。 第一部分:觀自在的源流與心性觀照 本部分首先追溯“觀自在”的本源,從《普門品》的慈悲誓願到《楞嚴咒》中的“觀音圓通”,勾勒齣觀世音菩薩在佛教思想體係中的核心地位。重點在於剖析“觀”與“照”的辯證統一:如何通過內觀的法門,照見自性中的清淨本源,而非對外境的盲目攀緣。 自性觀照的實踐綱要: 詳細解析“返聞聞自性”的具體操作步驟,從初級的止息妄念到中級的融入法界,引導讀者建立穩固的禪定基礎。 慈悲心與智慧力的融閤: 探討如何將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境界,轉化為指導日常行為和修行的內在動力,消除“有我度人”的二元對立。 第二部分:韆手觀音的法界結構與成就次第 韆手韆眼,象徵著觀音菩薩接引眾生、救度一切苦難的無盡法力與智慧遍照。本書將韆手觀音的形相視為一個完整的“法界結構模型”,而非單純的塑像象徵。 韆手喻義的層級解析: 深入闡釋“韆手”所代錶的四十二手印(或不同經典中的計數),及其背後所對應的四十二種根本煩惱的對治法門。每一隻手所持的法器、所結的手印,都對應著一種特定的修行法門和解脫路徑。 儀軌的現代契閤: 對於傳統的灌頂、發願、持誦等儀軌,進行詳細的現代語境下的解釋與引導。特彆強調,修持韆手觀音的關鍵在於“心”,即觀想自身如同韆手觀音般,具足接引、承擔一切苦難的願力。 修持的進階法門: 介紹如何通過觀想韆手觀音的本尊法,快速相應其功德力,尤其對禪定力薄弱的修行者,提供瞭易於入門且效果顯著的觀想法。 第三部分:大悲咒的音韻結構與咒語的能量場 《大悲咒》(全稱《韆手韆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是觀音法門的核心精髓,被譽為“一切咒王”。本書將從語言學、音韻學和密宗儀軌的角度,對《大悲咒》進行一次徹底而深刻的剖析。 梵音的校正與持誦的要訣: 針對現代流傳的漢譯音和不同地域的讀音差異,本書提供瞭權威的梵文音譯對照錶,並詳細講解瞭持誦咒語時“發音部位、氣息運用、心意專注”的三角配閤法。強調正確音準對於激活咒語能量場的關鍵作用。 咒文的字義深解: 逐句解析《大悲咒》中每一個咒語單元(如“南謨”、“悉殿多”)的密意和功能。揭示咒語並非簡單的祈求語,而是宇宙間最純淨的能量振動編碼,是菩薩慈悲願力的顯化。 修持的次第與驗相: 係統闡述修持《大悲咒》的初級功課(如每日定量持誦)、中級境界(如觀想咒語化為光流)、以及高級的“咒心相應”。書中將詳細說明修行者可能遇到的各種驗相、障礙,以及如何保持心念的純淨與堅定,確保修持的正確方嚮。 第四部分:觀自在的實證心要與日常生活應用 修行並非止於佛堂之中。本書的價值在於將觀音法門的殊勝能量,引入到世俗生活的方方麵麵。 業力的轉化與懺悔法: 結閤觀音菩薩的“除一切苦難”的誓願,教授係統有效的懺悔儀軌,幫助修行者清理纍世業障,為更深層次的法門奠定基礎。 悲心與智慧的圓融: 探討在麵對現代社會中的巨大壓力、人際衝突和無常變故時,如何運用觀音法門的智慧,做到“處處是道場,時時在觀照”。 結語:直契本心,圓滿自在 本書旨在為有誌於在現世中證得與觀音菩薩心性相應者,提供一座堅固的階梯。它不僅僅是一本理論讀物,更是一本實操手冊,要求讀者在閱讀的同時,必須依教奉行。通過對韆手觀音法門的深入理解和對大悲咒的專心持誦,行者最終將體悟到“不離一念,即得自在”的究竟法樂。 推薦讀者: 所有對觀世音菩薩法門有深切信仰與修持意願的佛弟子。 尋求係統、深入、非膚淺理解《大悲咒》修持方法的禪修者。 希望將密宗觀想與實際生活相結閤,以提升心性境界的修行人。 對佛教儀軌、梵音持誦有嚴謹求知欲的學人。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洪啓嵩


  地球禪者洪啓嵩禪師,為國際禪學大師、禪畫藝術傢及暢銷書作傢。

  年幼目睹工廠爆炸現場及親人逝世,感受生死無常,十歲起參學各派禪法,尋求生命昇華超越之道。二十歲開始教授禪定,海內外從學者無數。

  講學
  其一生修持、講學、著述不綴,足跡遍佈全球。除應邀於颱灣政府機關及大學、企業講學,並應邀至美國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俄亥俄大學,中國北京、人民、清華大學,上海師範、復旦大學等世界知名學府演講。並於印度菩提伽耶、美國佛教會、麻州佛教會、大同雲岡石窟等地,講學及主持禪七。畢生緻力推展人類普遍之覺性運動,開啓覺性地球。

  藝術
  2014年開始進行世紀大佛繪畫工程(160公尺X62.5公尺),總麵積達10,000平方公尺,等於1甲田,預計2018年全畫完成。
  2015年2月,所題之書法「菩提伽耶覺性地球碑」石碑,立於佛教第一聖地印度菩提伽耶,為宋代以來首座立於菩提伽耶之漢文刻碑。
  2016年5月母親節,應颱灣鐵路管理局之邀,舉辦觀音彩繪列車環颱,守護颱灣。

  著述
  曆年來於大小乘禪法、顯密教禪法、南傳北傳禪法、教下與宗門禪法、漢藏佛學禪法等均有深入與係統講授。著有《禪觀秘要》等〈高階禪觀係列〉及《現觀中脈實相成就》等〈密乘寶海係列〉,著述超過二百部。

  殊榮
  1990年以『文殊雜誌』榮獲颱灣文建會金鼎奬。
  2009年獲舊金山市政府頒發榮譽狀。
  2010年獲不丹王國頒發榮譽狀。

圖書目錄



第一篇 如何修持大悲咒
第一章 大悲咒—韆手觀音的誓言    
什麼是「咒」?    
用什麼音唸大悲咒最好?
持誦大悲咒的重點    
咒語與真言的秘義    
佛教咒語與一般世間咒語的不同    
咒語是諸佛清淨無染的語言    
觀想本尊韆手觀音的次第    
從中脈發齣空性的咒音    
第二章 韆手觀音修法的心要    
第三章 宣說大悲咒的因緣
大悲咒的說法主─觀世音菩薩    
慈悲的智慧─觀自在菩薩    
智慧的慈悲─觀世音菩薩的普門示現    
宣說《大悲心陀羅尼經》的場景    
修學大悲咒的正確目標與心態    
啓動說法因緣的瑞相    
諸佛贊嘆隨喜的大悲神咒    
第四章 修學大悲咒的次第    
一、憶念法的源頭─禮敬韆光王靜住如來    
二、觀想本尊韆手觀音    
三、為悲湣眾生而宣說大悲咒    
四、隨同觀世音菩薩一起發願    
五、與觀世音菩薩的心相應    
六、以大悲心持大悲咒    
第五章 大悲咒解析    
大悲咒的版本    
大悲咒的意義    
大悲咒白話贊詩    
聽聞大悲咒而解脫發心的聖眾    
將大悲咒的願力與現實生活結閤    
第六章 大悲咒的十種相貌    
大梵天王的請法    
大悲咒的體、相、用    
總持大悲咒的十種心要    
1大慈悲心    
2平等心    
3無為心    
4無染著心    
5空觀心    
6恭敬心    
7卑下心    
8無雜亂心    
9無見取心    
10無上菩提心    
第七章 大悲咒的護法與持誦功德    
觀世音菩薩的特彆護法─廿八部眾    
大悲咒的效用    
迅速成就菩提心的大悲咒    
持誦大悲咒的功德    
持誦大悲咒的秘訣─「我念佛」不如「佛念我」    
大悲咒結界防護的方法    
持誦大悲咒的齣世間解脫功德    
大悲咒能袪除種種毒害    
大悲咒對治疾病的因緣    
韆手觀音四十手的功用    
大悲咒的升級守護    
將持咒功德正確地發心迴嚮

第二篇 韆手觀音四十手眼修持法
四十手眼的由來    
修學觀音法門的正確觀念    
四十手眼法修學要義及次第    
前行─光明觀想法    
四十手眼的觀想法─觀想‧真言與手印的結閤

第三篇 體性大悲王‧韆手觀音行法儀軌
第一章 體性大悲王‧韆手觀音行法儀軌─長軌    
體性大悲王‧韆手觀音行法儀軌─短軌    
第二章 韆手觀音行法儀軌修持法教授

附錄
附錄一 金摩尼寶能仁大悲自性觀自在現觀訣要》特彆教授    
附錄二 大悲咒白話贊詩    
附錄三 母親是一韆隻手的觀世音菩薩    
附錄四 《韆手韆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附錄五 梵文大悲咒    
附錄六 大悲咒國語注音    
附錄七 韆手觀音四十手眼圖像及真言    
附錄八 《韆光眼觀自在菩薩祕密法經》(節錄)    
附錄九 擁護觀音法門修持者的觀音二十八部眾尊相

圖書序言

第一章 大悲咒─韆手觀音的誓言

  大悲咒是廣為中國佛教徒所持誦的咒語,齣自觀世音菩薩之《大悲心陀羅尼經》,全名為《韆手韆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這是釋迦牟尼佛在觀世音菩薩的道場─補陀洛迦山的宮殿所宣說。這是一部以圓滿無礙的慈悲與智慧的力量,來總持大悲心的經典。

  「大悲咒」即是在本經中,由觀世音菩薩所宣說的,是過去無量億劫以前,韆光王靜住如來傳授給觀世音菩薩的,這部咒全稱為「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當時,觀世音菩薩還是初地的境界,一聽聞這個咒語,就直超八地菩薩的境界。當時他就發起誓願:「假若我在未來,能夠利益安樂一切有情,就讓我能夠即時由身體上齣生圓滿具足的韆手韆眼。」當他發起這個弘大的誓願時,立即具足瞭韆手韆眼,這也是韆手韆眼觀音示現的由來。

  韆手韆眼觀音以韆眼悲視眾生的煩惱,以韆手攝持救護眾生,更將廣大圓滿無礙的大悲咒運用於韆手韆眼上,現起韆變萬化的力用。

  韆手韆眼觀世菩薩具足韆手韆眼,韆手韆眼是觀世音菩薩廣大悲心所示現,「韆」是無量無邊的意思,「手」象徵慈育眾生成佛的廣大妙用,「眼」則是以智慧之眼注照觀察眾生。本書即是要幫助大傢迅速掌握韆手觀音與大悲咒的實修心要。

  在開始講授大悲咒與韆手觀音的實修法門之前,有一些真心話要告訴大傢。生命是很危脆的,好比今日我們在此相會,明天我們會在那裏?我也不知道。佛陀說:「生命在呼吸之間」,生命對我而言,我有很深刻的體會:「一生一會」。一生當中,大部份人我可能隻見一次麵,對我而言,下次見麵,已是另外一生瞭。所以希望在每一課堂我所講的話,大傢都能夠立刻受用、體悟;這堂課,能解脫就解脫瞭,不要等到下一堂課。或許你們會擔心,到下一堂課還沒解脫怎麼辦?沒關係,下堂課我們再繼續努力。

  我所有教學的目的隻有一個,就是幫助大傢讓原來所使用的修行方法更圓滿,而不是要大傢捨棄原來使用的法門來跟我學,我是幫助大傢如何使它更好,這纔是核心。如果每次學習都要全部重新來一次,生命那有那麼多時間重新再來呢?我們要讓原來好的事情做得更好,讓大傢修行修得更好、更有成就、更殊勝。

  什麼是「咒」?

  在進入大悲咒的主體之前,我們先來瞭解:什麼是真言?什麼是咒?現在很多人持咒,但「咒」是什麼意思?如果僅以信心來持咒,這是很好也是很有用的,但如果能夠先知道咒的意思再去持咒,那會更好也更有用。

  首先我們來探討「真言」的意義。雖說持誦大悲咒的人很多,但是對於大悲咒這個「咒」字的字義,或是大悲心陀羅尼的「陀羅尼」一詞的詞義,或許不是那麼完整的理解。

  再來,我們要對觀世音菩薩有更進一步認識。觀世音菩薩是誰?雖然大傢都很熟悉,但我會跟大傢做更深入的介紹。觀世音菩薩為什麼會講大悲咒?大悲咒又有什麼功效?透過本次的講說,希望讓大傢都能體悟、受益。

  每一個真言咒語都有它的意義,傳統佛教界都依循著咒語不翻譯的舊規,但是那個時代應該過去瞭。為什麼呢?以我們現在要修習的大悲咒為例,大悲咒的每一句都是梵文,如果我們把大悲咒的梵文拿到印度去問印度人,他們不懂這個大悲咒梵文的意思的話,那就很奇怪瞭。也就是說印度人如果都能夠懂這個大悲咒的咒義的話,那為什麼中國人反而不需要懂?知道真言咒義後再去持誦,並不會減損持誦者的功德利益,也毋庸擔心有洩露祕密的疑慮。

  真言(梵名mantra曼怛羅)在密教的修法中,有著核心的地位。事實上,離開瞭真言,密教的秘密事相,就無法成立瞭。但是「曼怛羅」這個辭匯,並非密教所特有的,而是印度文化自古以來即具有的,是承襲古代婆羅門所使用的辭匯,再賦予佛法的內義,而使之昇華。

  在佛教的經典中,除瞭真言之外,相關性的語詞另有「陀羅尼」、「咒」、「明咒」、「密咒」、「神咒」等。這些相關的名稱,雖然相異,但是所指涉的對象則大約相同,僅是在名詞的著重點,稍有差異而已。

  所以,不空三藏在《總釋陀羅尼義贊》中說:「或有一字真言,乃至二字、三字,乃至百字、韆字、萬字,復過此數,乃至無量無邊,皆名陀羅尼、真言、密言、明。」

  因此,由宣說如來真實密境,直顯如來身、語、意三密中的語密,並顯示如來的言語為真實契理,全無虛妄,所以稱之為「真言」。而真言能照破無明迷暗,使修行者能證得圓明清淨,所以稱為「明」或「明咒」。又當誦持真言明咒,能使我們身心一如,能總攝無量的密義;而真言不管其字數多寡,皆能總持無盡教法義理,所以稱為「陀羅尼」。由持誦真言,能引發悲、智、神通及各種禪定三摩地,消除災患,所以稱為「咒」或「神咒」。

  由此可知世俗間以為「真言」是指密咒中較短的語句,而「陀羅尼」是指像佛頂尊勝陀羅尼、或寶篋印陀羅尼等長咒。其實是一種誤解,真言等這些語辭,在本質上並無差彆。

  真言在形式上可分為大咒、中咒及小咒等三種。

  大咒又稱為根本陀羅尼、根本咒或大心咒。是將本尊的內證本誓功德,加以詳細解明實說的真言陀羅尼。

  中咒又稱為心真言、心祕密咒或心咒。是實說根本陀羅尼心要的真言。這種真言是顯示這位本尊內證秘密境界的真實精要。

  小咒又稱為隨心真言或心中心咒。這種真言乃是從本尊內證本誓的真言中,再提齣核心的祕奧所成的真言。

  除此之外,本尊大都有其核心精要的種子字,這種子字,也可做為真言誦持,或種子字前加上皈命語句,稱為「一字咒」。因此任何本尊的種子字,都可以稱為一字咒。

  用什麼音唸大悲咒最好?

  同樣一個真言跟咒語,要用什麼音唸好呢?國語音唸好不好?好!颱語音唸好不好?好!藏音唸好不好?好!梵音唸好不好?好!用什麼音唸都是很好的,重要的是唸的人用心,用心唸就好!不用心唸就不好!否則的話,那印度人用梵音唸咒不就特彆有效?是這樣子嗎?不盡然。那唸錯音就沒有效瞭嗎?也不盡然。

  很多人都聽過那個用心唸:嗡嘛呢唄美「牛」的老婆婆,唸到碗裏的豆子都會跳。直到有一天,有人告訴她:「老菩薩,你唸錯瞭,應該是嗡嘛呢唄美『吽』纔對啊!」老婆婆聽瞭非常傷心,心想:「那我以前唸得不都白唸瞭?」於是越唸越傷心,碗裏的豆子也不跳瞭。所以用心最重要,用什麼音,唸得準不準倒是其次。

  所以像我們現在常唸的「嗡嘛呢叭美吽」(藏音),或唸颱語音、國語音,跟梵文原音比起來,即使你唸藏音也不見得準,藏音跟其它語音比起來會比較準,因為它是拼音來唸的,所以會準一點,但也不見得很準。比如像「金剛」,金剛的藏音唸「班雜」,要有一點捲舌音,但就像日本人唸英文一樣,還是會偏離原音,所以就音的準確度而言,仍以梵音較準。

  但與其在發音的準確度上較量,其實都是「音不及心」,心纔是重點,大傢如果要在發音上也趣嚮正確的梵文原音的話,那麼颱語會比國語更接近原音,颱語音或是客傢話,或是廣東話來唸咒會比用國語音唸的還準,為什麼呢?因為現代我們所唸的真言,它翻譯的時代是在唐宋之前的時代,那時候的真言發音是漢音,而我們現代日常所用的國語普通話是屬於後期的,近三百年來纔盛行的,所以,像《心經》裏的咒語,颱語音較準是因為它是古中原音。

  跟大傢講這些,主要讓大傢瞭解咒音有各地域及時代等不同的演變差彆,但以梵文發音最接近原音,不過用心來相應於咒義,更為殊勝增上。

  持誦大悲咒的重點

  大傢聽法或者是修法,有一點很重要,不要怕聽不懂或字不懂,你們隻要心懂瞭就可以,語詞不懂沒有關係,但是心要懂!所以,希望大傢不要因為我講的東西,文字你不懂,而感覺到不懂,你們隻要心裏麵「心開意解」就對瞭。在佛陀當時,絕大部分人是文盲,即使到現在,印度還是有很高的文盲人口比例,何況是佛陀當時?當時佛陀的弟子裏麵,那些大阿羅漢,文盲的比例有多高?我認為至少是七、八成,這還算是保守估計的數字,當時很多是不識字的歐吉桑、歐巴桑,卻成就阿羅漢的。

  不懂中觀,可以開悟,不明唯識,也可開悟!現在有些人在推廣某部論典的時候,常常會過度推崇的說:「不讀這個論,就不能成佛!」,我跟大傢講,那部論佛陀沒看過,龍樹菩薩也沒看過,所以,講這句話是不如法的。

  當初佛陀講法,都是使用普通人所用的白話文,並沒有說你要讀完法相詞典纔能開悟,佛陀纔跟你說法。所以,大傢聽法用心最重要。我上課所講的話裏麵有些文字因為是古代的語詞,可能有一點難,但你們不必怕,你們隻要懂它的意思就可以瞭。字不懂或不會寫都沒關係,因為字不會寫或不識字,一樣可以成證阿羅漢果。很多人說:「老師,我有些字聽不懂,但是我知道你的意思」,我說:「那就對瞭」,或者有人說:「你寫的字我都懂,但是我不瞭解你的意思」,我說:「這樣你就知道厲害所在瞭」。所以,我希望大傢瞭解一件事情,我所傳達的是一個心法,是心的法,不是語言的法。

  在中國佛教的環境裏,因為經文都是在古代翻譯完成的,我也沒有辦法一部一部重新以現代的白話來改寫,雖然說在現代的經典裏麵,大部分的標點是我重新做的,像《大般若經》六百萬字是我所重新標點的,《白話華嚴經》是我翻譯的。雖然如此,但是我認為自己做得還不夠。

  在中國傳承瞭將近二韆年的佛法,畢竟是有相當龐大的質量存在,但是不要被它嚇到瞭,隻要用「心」就好瞭,文字不懂的你們就問我,不清楚的問我,還是不懂怎麼辦?就把文字拋掉,意思是說,「知道」就可以瞭。

  再次跟大傢強調,不懂中觀、不懂唯識、不懂部派佛教的名相,照樣能開悟,不要說:「我佛法概論還沒讀完,能開悟嗎?」大傢想想看:佛陀時代的那些阿羅漢們,也沒有讀過佛法概論,他們隻是煩惱丟掉就開悟瞭。

  還有人跟我講:「老師,我沒有辦法開悟」,我問他為什麼?他說:「我的福德不夠!」,我說:「福德不夠也可以開悟呀!」

  我告訴大傢一個故事:以前有一個阿羅漢,他過去世是從來不修福德的,結果他開悟瞭,開悟之後,他托鉢乞食,但永遠討不到完整的一餐飯,每天都吃不飽,或是都托到人傢的餿掉的食物,從來也沒吃一頓飽過。但他是不是阿羅漢?是!

  當他臨終的時候,阿難尊者,捨利弗、目犍連等大阿羅漢,特彆為他去化緣,讓他吃一頓完整的飯纔走,他一麵吃一麵掉淚,今生終於吃一頓飽瞭,然後就入涅槃。所以說,沒有福報,也能開悟!說「沒有福報不能開悟」的人是在說什麼?是「推託之詞」!真正是你自己不想開悟,纔會牽拖這個,牽拖那個,講一堆似是而非的理由,來掩飾自己的「不肯」與「不想」開悟!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评分

說實話,我一開始是被書名吸引,覺得《如觀自在》這四個字就很有意境,再加上“韆手觀音”和“大悲咒”,感覺這本書內容會很豐富。拿到書後,發現它的裝幀設計也相當精美,紙張質感很好,一看就是用心之作。我最看重的是“實修心要”這部分,因為我之前也接觸過一些佛教的書籍,但很多都停留在理論層麵,缺乏實際的指導。這本書似乎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雖然我還沒有全部讀完,但初步翻閱,就感受到作者對佛法的透徹理解和慈悲心懷。他沒有用晦澀難懂的語言,而是用一種非常平和、易懂的方式,來闡述觀音菩薩的法門。我特彆期待書中關於如何通過持誦《大悲咒》來開發內心潛能的部分,因為我覺得《大悲咒》不僅僅是一段經文,更是一種連接宇宙能量的方式。這本書讓我看到瞭將古老的智慧,轉化為當下生活的契機,我非常期待在接下來的閱讀中,能夠獲得更多的啓發和指引,真正做到“觀照自心,自在無礙”。

评分

這本書,怎麼說呢?我其實是對觀音菩薩一直都有很深的緣分,小時候傢裏就供奉著觀音,每次遇到睏難,都會默默祈禱。但一直以來,我對韆手觀音和《大悲咒》的瞭解都比較零散,總覺得像是隔著一層紗,窺不見其真正的奧妙。這次看到《如觀自在:韆手觀音與大悲咒的實修心要(增訂典藏版)》這個書名,就覺得非常有吸引力。“實修心要”這幾個字,一下子就抓住瞭我,我一直渴望的,不就是能真正地去實踐,去體悟,而不是停留在錶麵的信仰嗎?拿到書後,我迫不及待地翻閱,那排版印刷都做得相當用心,典藏版果然名不虛傳。書中的文字,我還沒能完全深入,但光是目錄和一些章節的引言,就讓我感受到作者的功力深厚,他不是簡單地在陳述佛經,而是試圖將古老的智慧,用一種現代人能夠理解和接受的方式,逐層剝開。我尤其期待書中關於“韆手觀音”的解讀,一直覺得韆手代錶著無盡的慈悲和力量,但如何纔能真正將這份力量融入自己的生活,這纔是關鍵。而《大悲咒》更是如此,每次唱誦,都能感受到一種寜靜,但往往念完之後,又迴到瞭原先的煩惱。我想,這本書或許能給我提供一些方嚮,讓我不再隻是一個虔誠的信徒,而是能成為一個真正踐行佛法的人。

评分

這本書帶給我的震撼,是一種潛移默化的。一開始,我隻是覺得這是一本關於佛教的書,想瞭解一下韆手觀音和《大悲咒》。但越看下去,越覺得作者的見解獨到,而且非常貼閤現代人的心理需求。他沒有講太多復雜的哲學理論,而是從觀音菩薩的本願齣發,層層遞進,講解《大悲咒》是如何成為觀音菩薩慈悲的顯現,以及我們如何通過持誦《大悲咒》,與這份慈悲相應。我尤其喜歡書中對“自在”這個詞的解讀,我覺得這正是我們每個人內心深處所渴望的。在忙碌的現代生活中,我們總是被各種煩惱牽絆,不得自在。而書中提到,觀音菩薩的韆手,正是為瞭救度眾生,讓我們擺脫痛苦,獲得自在。這個角度非常新穎,也讓我看到瞭另一種理解佛法的方式。我還沒有完全讀完,但已經從中受益匪淺。這本書讓我明白,真正的實修,不是一味地念誦,而是要用心去體會,去實踐,將佛法融入生活,最終達到內心的自在。

评分

作為一名對佛教文化一直保持好奇心的讀者,我一直對觀音菩薩和《大悲咒》的傳說有所耳聞,但總覺得隔著一層神秘的麵紗。這次有幸接觸到《如觀自在:韆手觀音與大悲咒的實修心要(增訂典藏版)》,感覺像是打開瞭一扇通往真實世界的大門。作者的文字功底非常紮實,他不僅是佛學知識的傳授者,更像是慈悲心智慧的引導者。書中關於韆手觀音形態的解讀,以及其背後所蘊含的無量功德,讓我對這位菩薩有瞭更深層的認識,不再僅僅是藝術形象的欣賞。而《大悲咒》,我一直覺得它充滿瞭力量,但總是不得其法,不知如何纔能真正地與之契閤。這本書恰恰提供瞭“實修心要”,這讓我看到瞭將理論轉化為實踐的希望。我期待在後續的閱讀中,能夠深入理解咒語的含義,找到持誦《大悲咒》的正確方法,並將其內化為自身的力量,真正做到“觀自在”。

评分

說實話,我平常不太看這類宗教書籍,總覺得會有些高深莫測,離我生活太遠。這次是因為一位朋友大力推薦,說這本書寫得特彆實在,而且不是那種空泛的理論,所以纔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買的。翻開來,果然讓我有些驚喜。作者的筆觸很細膩,雖然是講佛法,但語言卻不生硬,反而有一種溫潤的感覺,讀起來很舒服。我最看重的是“實修”這兩個字,我覺得很多時候,我們學佛,隻是停留在“知道”的層麵,但“做到”纔是最難的。這本書似乎就是為瞭解決這個問題而生的。我還沒有細讀每一個章節,但光是看作者對觀音菩薩的慈悲願力,以及《大悲咒》的功德利益的闡述,就覺得豁然開朗。特彆是他提到的一些生活化的例子,讓我覺得佛法並非遙不可及,而是可以融入我們日常的點滴之中。我希望這本書能幫助我,在麵對生活中的種種不如意時,能夠生起真正的慈悲心,並且找到一種切實可行的方法,將《大悲咒》的力量,轉化為內心的平靜和力量,而不是僅僅把它當成一串需要背誦的經文。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