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生命节律

人体生命节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生命节律
  • 人体
  • 健康
  • 养生
  • 中医
  • 自然疗法
  • 身心健康
  • 时间生物学
  • 生物钟
  • 健康生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科学家自认高人一等,认为一切都有数字、数据,根据实测、观察而来,是凡没有科学依据的、皆为迷信、无稽、江湖,不足为信。
   
  事实上,一切都有天命。自然与天命,有七成是不变的定数,哲学与星命学就是探讨这些不变的天则、天律。科学家是属宝瓶强势的好奇宝宝,是一群推翻规则、规律的叛逆者,对于宇宙一切产生高度怀疑,只是研究天命定数、天命规则之外的例外和变数部分,对于特殊、特例的事物,特别感到兴趣,是极不符合求真、求是的科学精神。
   
  相对的,对于七成定数的部分,却视而不见,对于天命规律的星体运行与影响,认为只是数字、数据而已,未加深入研究,甚至嗤之以鼻。
   
  近年来,生物钟、生命钟、生物节律、生命节律,成为显学,认为是天大发明与发现,殊不知中国数千年前,已有完整而精奥的一套天人合一与五行、星命学理,这就是宇宙生命不变的天命规则。
   
  一部《易经》、《黄帝内经》、中医药、针灸「子午流注」等,道尽天命与人体的奥秘。
   
  中国是个有悠久历史文化,顺应天命的民族,一切遵从天命、天则。早期的星命学,就是探讨这些天命规则与人命运势的一套真正科学,早此着诸《书经》、《易经》等经典当中,并非凭空而来,都是历代圣贤仰观俯察,远求进取,根据天文、星象、气象、历法得来。也就是说:《易经》就是一部天文学、星象学、历象学、数学、遗传学与生化学等一切科学在内的宝书。
   
  例如:1天昼夜节律是地球自转、先天八卦,1月球週期是太阳过宫、节气朔望周期,1年就是地球公转黄道、木星过宫週期。12年为木星週期,30年是土星週期,84年是天王星週期,也是人体七年一变的十二个生命週期。三王星为7的倍数周期,海王为两倍週期、冥王星为三倍週期。
   
  天命依循7、12、30的週期运变,星象影响人体与万物週期,此为命学与科学星学基础。本书呈现这些週期变化的奥秘与应用,希望研读本书能以正面态度对待,就能真正达到天人合一的地步。
《宇宙脉动:星辰运行与自然潮汐》 一部关于宇宙宏大规律与地球万物和谐共振的探索之作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剧场中,隐藏着一套古老而精确的“节律”系统。这套系统不仅仅作用于我们熟悉的潮汐涨落、四季更迭,更深刻地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命体的能量流动与形态演化。《宇宙脉动:星辰运行与自然潮汐》并非专注于个体生命的内部机制,而是将视野拉升至一个宏观的尺度,深入剖析行星际运动、引力场变化以及太阳系能量辐射,如何塑造和驱动着地球环境的周期性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反过来如何为生命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本书以严谨的天体物理学、地质时间尺度研究以及古气候学为基石,旨在揭示一个核心命题:地球的生命活动,是宇宙规律最精妙的在地化体现。 第一部分:星辰的低语——太阳系动力学与能量输入 本部分首先从宇宙学的角度切入,阐述了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运行轨迹所带来的周期性影响。我们探讨了米兰科维奇旋律(Milankovitch Cycles)的精微之处,这不仅仅是地球轨道偏心率、地轴倾角和岁差的变化,更是决定了地球接收太阳能量的模式,进而引发了漫长的冰期与间冰期循环。 太阳的呼吸:太阳活动周期的深远影响: 详细分析了太阳黑子活动周期的11年规律,及其对地球磁场、电离层以及高空大气环流的瞬时和累积效应。探讨了太阳耀斑与宇宙射线通量的变化,如何影响地球大气化学反应的速率,并推测其在远古生命起源过程中的潜在角色。 引力的编织:行星际共振与地球潮汐: 摒弃了对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的常规认知,深入研究了木星、土星等巨行星的引力摄动,如何与地球的轨道周期产生复杂的共振效应。这种宏观引力场的变化,不仅驱动着海洋的潮汐,更被认为是影响地壳应力积累、火山活动周期性爆发的潜在驱动力之一。我们通过对数百万年地质记录的分析,试图重建引力共振峰值与重大地质事件之间的关联性。 银河系的航行: 讨论了太阳系穿越银河系螺旋臂时,宇宙背景辐射密度和星际尘埃云穿越的周期性,对地球气候的长期演化带来的“宇宙级”影响。 第二部分:地球的韵律——地质构造与气候节拍 在掌握了外部驱动力之后,本书转向地球自身的物理系统,探讨如何将宇宙能量转化为可被感知和记录的自然现象。 地核的鼓点:地球发电机与磁场翻转: 深入探讨了地核内部液态铁的对流运动,其产生的地球磁场不仅是抵御太阳风的屏障,其强弱和极性翻转的周期性变化,也被认为与地幔对流的模式存在某种耦合关系。研究了磁场强度在特定地质时期对生命进化(如导航能力发展)的潜在选择压力。 板块的漂移与超级大陆的呼吸: 通过板块构造理论,将地球表面的剧烈运动视为一个缓慢而持续的能量释放过程。分析了超大陆(如盘古大陆)的聚合与裂解周期,这些周期如何改变全球洋流和大气环流模式,从而驱动了规模空前的全球性气候剧变。 气候的深层记忆:冰芯与沉积岩中的时间刻度: 详细介绍了古气候学中如何通过分析同位素比例、沉积物颗粒大小和生物遗迹,精确重建过去数十万年乃至数百万年的温度、降水和大气成分的波动。重点分析了这些波动中存在的非线性特征和突变点,它们往往与上文所述的外部驱动周期相吻合。 第三部分:能量的转化——生物圈对宏观节律的响应模型 本书的第三部分致力于连接宏观的宇宙规律与地球上生命系统所展现的宏大变化,并非关注个体生物的生理节律,而是从生态系统整体的能量代谢和生物群落的兴衰来探讨。 生态系统的“共振”:物种大灭绝的周期性假说: 梳理了奥陶纪、泥盆纪、白垩纪等关键地质时期的物种大灭绝事件,并对比了这些事件发生的时间点与太阳系动力学周期中的高能期。提出了“周期性外部胁迫理论”,即宇宙或地质活动形成的极端环境变化,是驱动宏观生物进化的主要外部力量。 生物群落的演化时间轴: 探讨了不同尺度生物群落(如森林的更新周期、海洋浮游生物的爆发周期)如何适应和“锁定”了数年到数千年尺度的气候波动。例如,分析了特定类型的树木年轮宽度变化,如何精确反映了特定年份的太阳辐射强度或降水模式。 地质时空中的生命适应性: 阐述了生命体必须具备应对极端环境变化的能力,否则将被周期性的“宇宙大清洗”所淘汰。本书强调的是生命系统在亿万年尺度上,必须与地球—太阳系这个宏大机器的节拍保持同步,才能持续存在。 《宇宙脉动》是一部面向对自然界宏大秩序感兴趣的读者、地球科学家、天文学爱好者以及历史哲学家的高端科普著作。它提供了一个宏伟的视角,让读者得以跳出日常生活的微小尺度,理解我们所处的行星,是如何被宇宙无形的节拍所驾驭和塑造的。通过理解这些深沉的脉动,我们得以更好地把握地球历史的轨迹,并对未来环境的演变拥有更深刻的洞察力。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黄家骋


  1948年1月,出生于台北,中华民国易经学会理事暨易经主讲、华冈传统医学会副会长、港九中医师公会永远名誉会长。中华易学月刊专论数十篇,媒体专栏超过三千篇。着有易学提要、易学与医学之综合研究、洪范易知、易术概要、七政三王真躔万年星历、星海辞林六巨册等。讲授易经、天文、中西星象、三元地理、择日等卅余年。

图书目录

008  《人体生命节律》序 
016  《人体生命节律》目录

020 【壹】认识生命节律
027  ⼈体时钟的秘密
028  ⼈体24小时⽣理节律  人体一天的生命节律
038  生命节律八种週期
045  ⽣物能⼈体⽣物时钟、节律反映与表现特征表
049  ⽣命节律研究
066  人体中的节律
075  【人体⽣命节律研究】生理周期与生命节律
076  月球影响女性⽣理周期
079 【人体经络运行符合黄道宫】神秘週期支配⽣物
081  人体有三百多个週期
083  人体时钟,随时调整。起居饮食,自有安排
085  生命节律八图  黄家骋推算的四种生命节律表
089  生宝科学命理测试器
103  【⽣物钟与恋爱 婚姻 家庭】
117  出⽣方式影响个人性格
119  ⽣物钟是什么?
120  希波克拉底的依据-人体⽣物节律理论
125  【时间与健康】时间⽣物医学的探索
128  「择时疗法」效果佳
130  依人体⽣物能疗效佳
132  服药打针要选好时辰
136  【时间药理学】最合理的给药时间
138  最佳给药时间
141  人生十二个生命阶段  人事周期的感应
143  天王星周期和人⽣周期
147  太阳系阴阳九象星象表
150  太阳系星象感应表
151  人是宇宙「独一无二」的生命个体
162  人的生命十二阶段
187  年龄危机
189  人的衰老过程  人类出生到衰老过程图
195  人体生命节律与生理时钟身心状态表
202  ⽣物能人体⽣物时钟、节律反映与表现特征表
207  人体⽣命节律研究  生理周期与生命节律
209  「女七男八」人体⽣命週期的变化规律
210  《黄帝内经》中的女七男八
212  女子的生命节律  女子以「七岁」为週期  
214  男子的生命节律
216  《黄帝内经》「天癸至」奥秘
218  「天癸」源自《易》理
220  女人健康七年⼀变  
223  男人健康八年⼀变
229  女七男八研究  逢八周期与人生十二周期对照
232  【⽣命的历程─⽣命的划分】人生的划分
242  ⽣命的历程
257  1951-2050优⽣天才儿童表

268【贰】生命节律趣谈
268  原序  前言
271  一 奇妙的生物钟
282  二 充满节律的世界,充满节律的人体
301  三 生理节律、生活节奏的基础
310  四 学会运用自己的生物钟
318  五 用脑要讲究时间
324  六 生命交响乐-人体三节律理论
349  七 按时饮食起居-生物钟养生法
363  八 唿吸、脉搏及脑燬-谈秒钟
366  九 多事的夜晚-谈日钟
391  十 器官移植的节律-谈周钟
392  十一 月经的奥妙-谈月钟  
402  十二 夏瘦冬胖-谈年钟
410  十三 太阳节律的功与过-谈超年钟 
416  十四 人的生命进程中的生物钟-百年钟 
448  十五时间病-时间症状学
455 十六服药选个好时辰-时间药理学和时间治疗学
462  十七生物钟治癌-肿瘤的择时治疗
464  十八老年更应注意自己的生物钟-时间老年学
472  十九出生和死亡的节律-出生钟、寿命钟
480  二十时间与空间-超时区飞行
489  廿一人体生物钟在哪里一节律的机制
498  廿二祖先的宝贵遗产-时间中医学
505  子午流注「中国式生物钟」
507  廿三国外生物钟研究
510  廿四加强我国生物钟学说的普及与研究

图书序言

人体就是一座生物钟

  【生命节律别称】

  【生】

  生命节律、生理节律、生物节律、生物韵律、生命韵律、生命韵动、生命律动、生命节奏、生命能量、生命磁场、人体生理节律、生命动力学、人体动力学。

  【钟】

  宇宙钟、磁场钟、磁能钟、生命钟、生物钟、宇宙生物钟、生物时钟、生命时钟、人体生物钟、生命磁场钟、时间生物钟。

  超长波钟:万年钟、千禧钟、超百年钟、五百年(文明)钟、元运(百八十年)钟、百年(世纪)钟、半世纪钟、年钟、半年寒暑钟、季钟、月钟、近月钟。

  长波钟:周钟、近周钟、日钟、半日(昼夜)钟、时钟、数小时钟、刻(十五分)钟、分钟。

  短波钟:秒钟、毫秒钟、微秒钟等。

  【波】

  磁场波、磁能波、磁动波、生物波、生命波、周期波、能量波、能场波、四象波、感应波、人生周期波、人体周期波、节律波、节奏波、动力波、宇宙动力波、生物周波、生物能量波、生物动力波。

  【能】

  生物能、生命能、生命能量、磁场能、磁场能量、磁能。

  【律】

  律动学、律动科学、律能学、生命律动学。

  【周】
   
  生命周、生物周、磁能周、磁场周、动力周、能量周、能场周、生命动力周、生命节奏周、生命能量周、生命磁场周、生理节律周。

  【场】
   
  磁动场、动力场、生命场、生命磁场、生命能量场、生命磁能场、生命动力场、生命节奏场。

  【易】

  易经波、易能波、易周波、易磁波、易经磁场波、易经磁能波。

  【时间】

  时间钟、时间医学、时间节律、时间生物学、时间生物钟、时间生物医学、时间生物科学、时间工程学。

  【宇宙】

  宇宙能、宇宙场、宇宙钟、宇宙波、宇宙周。

  小宇宙象限。


   
  美国最近出了一本新书,名为《人体时钟的秘密》,教人在适当的时候做适当的事情。该书中讲到,人的性爱适宜在早上八时至中午进行,因为这段时间体内荷尔蒙上升。如果你要去见牙医,最好是在下午,因为这是人们最能忍受痛楚的时间。
   
  《人体时钟的秘密》的作者还有以下发现:大多数止痛药若能在下午服食,止痛效果会长久些。食阿司匹林最宜在上午七时,因为药效在体内可维持廿二小时。如果在下午七时服用同量的阿司匹林,药效只可维持十七小时。
   
  哮喘病人较少在下午及黄昏发病,而发病时间通常是晚上十一时至早上七时,所以如果你的孩子一完要与有发病诱因的猫儿、狗儿玩,让他在早上进行。
   
  大多数人在早上会觉得精神状态最佳,而在上午十一时左右,最能集中精力。

  人类的各种感觉在下午五时至七时最为敏锐,在这段时间内进食,特别觉得味道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物钟。如果你能用生物钟的科学知识来指导自己的恋爱、婚姻和家庭生活、那你一定会生活得更加美满幸福。

  【时间以自然为凭依】
   
  在人类社会中,「时间」的观念已深入我们活动的各个层面,我们将宇宙绵延下绝的时间分割为秒、分、刻、时、日、星期、月、季、年、世纪、千禧等单位,邵雍《皇极经世》以12×30×12×30的週期,即「元会运世」(岁月日时)作为「一元週期」(十二万九千六百年)。《西游记》将元会运世做为开宗明义。
   
  很多活动都从某个时间单位的起点开始,我们甚至还有固定的「用餐时间」及「咖啡时间」等。
   
  绝大多数的时间单位都是人类麓定的,但它们却以自然为凭依,譬如随着太阳的升降而决定一天的长短,随着地球绕日运行,而产生四季及年等,这些环境变数将某种週期性负加在人类身上,人类的存在也因此而成为一种週期性的、有结构的、重覆的过程。

  【生物的活动多具规则性】
   
  週朋现象早已为人类所知,亚历山大大带的一位步兵在行军时发现,植物的叶子在晚上就低垂下来,白天又抬高起来,此即为后来为吾人所知的植物「睡眠活动」。一七二九年,有一位法国的天文学家倣过实验,发现在光线、温度及湿度均保持恒常的环境中,植物这种週期性的活动仍能持续好几个星期。
   
  生物界这种规律性的活动被发现的越来越多,后来形成「生物时钟」的观念,即动物、植物都在週期性地进行反覆的动作,很多的生物规律都以二十四小时为週期。
   
  例如:人的体温变化约每二十四小时循环一次:有的週期小于二十四小时,其中最显着的是睡眠时的眼球快速动作,以九十分钟为一週期。另有些规律性的週期则超过一天,例如:妇女的月经大约以二十八天为一週期。

  【疾病也有週期性】
   
  希腊人很早就注意到,在一年当中,各种疾病的消长,有其固定的倾向,他们栅信所谓健康就是和自然取得和谐的状态,显而易见的,人体的各种症状和日夜循环、大气压力、电磁场及其他气候因素等自然条件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例如,婴儿的出生率以八月和九月最高,而大多数的产前病理变化都发生在一月和二月之间。又自杀以五月份最多,意外死亡以七月最多,消化性溃疡则多发生于六月,为什么会有这些奇怪的现象呢?
   
  人类的活动甚至疾病,是不是像诸多自然现象一样,在固定时间内周而复始呢?
   
  更妙的是,有些人具有不可思议的能力,能每天早上在预先决定的时间醒来,或者每次午后小睡都刚奸是十五分钟,不长也不短。这种能正确估计时间的能力,我们称之为「头脑时钟」,好像他的头脑裹装有一个时钟一般。

  【情绪亦受时间的影响】
   
  甚至人类的行为也具有週期性,每个人的表现和情绪在一天中的不同时刻均下一样,我们常说,某些人像「晨雀一,某些人像「夜猫子一,正是其来有自。
   
  我们的情绪,学习能力和记忆力也具有週期性。这种情绪和学习能力的变化,.和肾上腺荷尔蒙的浓度似乎有密切的关系。但荷尔蒙的浓度在一天当中为什 会有週期性的变化呢?
   
  有些疾病是明显地具有週期性变化的,譬如躁郁症的病例,他在二十四小时就又陷入忧郁的情境中,他的唾液分泌、尿量等也都显示这种四十八小时的週期性,而这种週期性竟持续了十一年之久。
   
  有一个科学家将他五年内每天的心境  变化依点数宙成一个图表,结果发现他的心境以星期而变化,在星期天情绪低落,在星期三情绪较高。
   
  另外,有人对二百个志愿者倣了一项研究,结果也发现,星期五的情绪较好,星期二的情绪较差。有趣的是,不必工作的星期假日,对情绪并没柯什么影响,情绪似乎更受自己体内某种週期的影响。
   
  每一位妇女,每个月都会经验判体内荷尔蒙週期性变化的影响。在月经来前,有所谓的「经前紧张」,包括忧郁、头痛、易受刺激、失眠、晕眩、关节炎及胃肠不适等,甚至企图自杀、发生意外、智力及学业成绩减退等。

  【生活的和谐就是步调的一致】
   
  如果说,人类生活的和谐,是每种规律和其他规律在步调上取得一致,那么当步调不一致时,将会有什么情况发生呢?
   
  有人做过如下的实验,让人生活于恒常的情况下,通常是在地底的洼涧中,环境维持不变,且拥有地面上居家的一切舒适--除了一口钟外,如此则各种生理规律性即各自为政,在步调上失去和谐状态,结果接受实验的人会抱怨有较多的生理病痛,并显示出神经质的行为。
   
  这种现象亦见于搭喷射机旅行时的「时差症候」,在平时,一个人的心理及生理规律性随其置身的环境而有固定的起伏,但当搭乘喷射机往东或往西旅行时,他或在「追赶太阳」或和太阳「背道而驰」,原先和自然和谐的步调被打破了,因此在着陆后,他必须依新的日夜循环重新建立他的规律性。
   
  一个人的工作计划若经常且突然地改变,也会引起内在的「步调失调一,而减低工作的效串,个人会变得容易疲倦,对声音敏感,视力减退且心情忧郁等。

  【两派理论莫衷一是】
   
  目前对「生物时钟」有两派不同的看法:
   
  一为「内源论」,一为「外源论」。
   
  「内源论」者认为:「生物时钟」是某种内在的机转所致,它受生化作用的途径、酵素的回镀、荷尔蒙的释放、DNA-RNA-蛋白质的合成等之影响,最新的理论认为,细胞膜乃週期性地控制进步或离开细胞的物质。
   
  「外源论」者假设,「生物时钟」并不存在于生物体内,而是在环境中,它受行星运转与地球磁场的影响。这两派理论孰优孰劣?未来的发展如何?显而易见的是,在可预见的将来,问题将会比答案来得更多。
   
  因为每个人都有他独一无二的生理及心理週期,如何发现这个週期并与之取得协调,那就有赖大家的努力了。

黄家骋

写作本书目的
   
  科学家自认高人一等,认为一切都有数字、数据,根据实测、观察而来,是凡没有科学依据的、皆为迷信、无稽、江湖,不足为信。事实上,一切都有天命。自然与天命,有七成是不变的定数,哲学与星命学就是探讨这些不变的天则、天律。
   
  科学家是属宝瓶强势的好奇宝宝,是一群推翻规则、规律的叛逆者,对于宇宙一切产生高度怀疑,只是研究天命定数、天命规则之外的例外和变数部分,对于特殊、特例的事物,特别感到兴趣,是极不符合求真、求是的科学精神。
   
  相对的,对于七成定数的部分,却视而不见,对于天命规律的星体运行与影响,认为只是数字、数据而已,未加深入研究,甚至嗤之以鼻。
   
  近年来,生物钟、生命钟、生物节律、生命节律,成为显学,认为是天大发明与发现,殊不知中国数千年前,已有完整而精奥的一套天人合一与五行、星命学哩,这就是宇宙生命不变的天命规则。
   
  一部《易经》、《黄帝内经》、中医药、针灸「子午流注」等,道尽天命与人体的奥秘。
   
  中国是个有悠久历史文化,顺应天命的民族,一切遵从天命、天则。
   
  早期的星命学,就是探讨这些天命规则与人命运势的一套真正科学,早此着诸《书经》、《易经》等经典当中,并非凭空而来,都是历代圣贤仰观俯察,远求进取,根据天文、星象、气象、历法得来。也就是说:《易经》就是一部天文学、星象学、历象学、数学、遗传学与生化学等一切科学在内的宝书。
   
  例如:1天昼夜节律是地球自转、先天八卦,1月球週期是太阳过宫、节气朔望周期,1年就是地球公转黄道、木星过宫週期。12年为木星週期,30年是土星週期,84年是天王星週期,也是人体七年一变的十二个生命週期。三王星为7的倍数周期,海王为两倍週期、冥王星为三倍週期。
   
  天命依循7、12、30的週期运变,星象影响人体与万物週期,此为命学与科学星学基础。本书呈现这些週期变化的奥秘与应用,希望研读本书能以正面态度对待,就能真正达到天人合一的地步。

黄家骋 谨识于台北经世书苑
二○一七年三月五日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对身体的自然韵律很感兴趣,尤其是在了解到“人体生命节律”这本书之后,更是迫不及待地想一探究竟。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充满了一种神秘而又宁静的美感,让我对即将展开的阅读之旅充满了期待。我特别好奇书中会如何阐述我们身体内部那些看不见的节律——比如我们的睡眠周期、体温变化、激素分泌,甚至是我们情绪的波动,是否都遵循着某种精确的、可预测的模式?我想了解的不仅仅是这些节律的存在,更希望知道它们是如何相互影响,又如何与外部环境,比如日夜交替、季节变化等紧密联系的。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科学的证据来支撑这些理论?我希望作者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生理学概念解释清楚,让我这个非专业读者也能有所收获。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这些生命节律,从而优化我的生活方式,提升我的健康水平,让我能够以一种更和谐、更自然的状态去生活。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科普读物,我更希望它能成为我探索自身潜能、与身体对话的一把钥匙。

评分

“人体生命节律”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本古老智慧与现代科学的融合之作。我一直对中医的“天人合一”思想很感兴趣,而这本书似乎用现代科学的语言,重新解释了这种古老的哲学。书中关于“个体化节律”的探讨,让我意识到我们不能用一套标准化的模式去要求所有人的身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物钟和生理周期。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逆节律”的警示,它提醒我们,当我们的生活方式与身体的自然节律相悖时,将会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书中对“高峰期”和“低谷期”的描述,让我对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效率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从而能够更合理地安排任务,最大化地发挥自己的潜力。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平和而有力量,既充满了科学的严谨,又不乏人文的关怀。它让我意识到,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更是一种与身体和谐共处的状态。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与身体的关系更加亲近了,也更加懂得如何去爱护它。

评分

读完“人体生命节律”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我们一直以来对身体的认知都太片面了。这本书就像一个向导,带领我深入探索了人体内部那个复杂而精妙的计时系统。我原本以为生命节律只是关于睡眠和起床那么简单,但书中却揭示了远超我预期的深度。比如,书中对昼夜节律的阐述,让我震惊于阳光对我们身体激素分泌、新陈代谢乃至免疫系统的直接影响。我还特别留意到关于“生物钟”的部分,它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实实在在影响着我们每天的精力水平、学习效率,甚至是我们做决定的倾向。书中还提到了与年龄相关的生命节律变化,这一点对我来说非常有启发,因为我正处于一个人生阶段,开始感受到身体的一些微妙变化,而这本书恰好解释了这些变化背后的生理原因。我尤其喜欢书中在讨论健康问题时,不像其他医学书籍那样只强调“治疗”,而是从“预防”和“顺应自然”的角度出发,提供了一套全新的健康观。它让我意识到,与其费力地对抗身体的自然规律,不如学会倾听和顺应。

评分

我之前对“人体生命节律”这个概念一直停留在模糊的层面,以为就是白天醒着,晚上睡觉。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我惊叹于书中对人类生命过程周期性的细致描绘,从细胞的更新换代,到器官的功能发挥,再到情绪和认知能力的起伏,似乎都笼罩在一层看不见的“节律”之下。书中关于“身体的能量分配”的讲解尤其吸引我,它详细描述了在一天中的不同时段,我们身体的能量是如何被优先分配到不同的生理活动上的,比如消化、修复、运动等。这让我开始思考,我是否一直在不恰当的时间做着不恰当的事情,从而浪费了身体的宝贵能量?书中还探讨了季节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这一点在现代社会常常被人们忽略,但这本书却强调了顺应季节变化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的重要性。我感觉自己像是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开始以一种更宏观、更长远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身体健康。这本书不仅让我涨了知识,更引发了我对生命本身更深层次的思考。

评分

“人体生命节律”这本书给我带来的震撼,远比我预期的要深刻得多。我一直以来都觉得自己是一个“晚睡晚起”的人,并且对此有些无奈,认为这是一种难以改变的习惯。但这本书让我明白,这背后有着复杂的生理机制,并且与我们接收到的光线、电子设备的使用习惯等息息相关。书中对“慢性失调”的阐述,让我意识到很多看似无关紧要的生活习惯,实际上都在悄悄地扰乱我们的身体节律,从而引发各种健康问题。我特别对书中关于“不同个体存在不同的生命节律类型”的观点印象深刻,这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和身边的人,发现大家在精力高峰期、疲劳程度等方面确实存在显著差异。这本书不只是理论的堆砌,它还穿插了许多生动有趣的案例,让我在阅读过程中不会感到枯燥。我尝试着书中提供的一些调整生活方式的小建议,比如在睡前减少电子设备的使用,并且在早晨多接触自然光,发现睡眠质量和白天的精力都有了明显的改善。这本书让我感觉,我终于找到了一个能够科学地解释我身体感受的框架。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