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散步

哲学散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哲学是快乐的泉源

  我喜欢探入言语的森林,
  随性走在称为「哲学」的步道上,怀想往昔哲人的面容。
  —木田元(日本海德格研究第一人)


  跟着哲学家散步,跟着哲学家思考,跟着哲学家领悟
  书中对哲人们生活背景、往来时人及社会文化的描写,
  帮读者连缀起在制式教育中对于人文知识的片断认识,
  妥适地填补了其中空缺,建立起更加立体的文史哲视野,
  并激发对自身处境的反思。

  穿着太讲究而让老师柏拉图皱眉的亚里斯多德、
  个性很差惹人嫌的海德格……
  都在现代日本哲学大师最后的散文里!
  本书是作者的最后一本着作,在看似信手拈来闲谈西洋哲学家的轶闻趣事中,将哲学家的生平、性格、思想、与同时代哲人的互动、对后世的影响等知识巧妙带出,是一本很容易进入,且引人入胜、充满阅读乐趣的知性散文集,充分表现出作者深厚的学问底蕴以及文字功力。

  全书共二十一回,前九回是西洋古代哲学(从柏拉图到中世纪哲学),中间穿插三篇介绍伊斯兰哲学的间奏,接着是十二回的现代西洋哲学(从布鲁诺到海德格)。每一回介绍一位哲学家的故事。从篇章标题就可以看出,不仅破题充满趣味、引人好奇,且作者描写人物活灵活现,更对每一位哲学家提出了独特的观点与评价,从自己的体验中,为大家介绍哲人与哲思。

  例如,亚里斯多德在同时代人的眼中,评价并不高:一脸寒酸相,看起来很高傲、瞧不起人,又极爱打扮、重视服装发型,而且对恩师柏拉图「忘恩负义」。但作者却认为亚里斯多德是「面带微笑的思想家,不但人品好,更提出了颠覆世界的思想」,非常推崇他为了真理不惜背叛师门的勇气。

  在叔本华的篇章里,则提到叔本华跟身为名小说家的母亲长期不合,有次甚至和歌德一起被母亲从楼梯上推下去。因此他非常厌恶女人。没想到后来有个老妇人在他房门前大声说话,他一气之下将妇人推下楼梯,妇人受了重伤,叔本华只好每个月支付她慰问金,直到妇人过世。妇人死后,叔本华终于大松一口气。以厌世闻名的叔本华,是否就在这种烦忧的心情中研究他寻求解脱的伦理学呢?

  此外,还有穿着一袭白袍、骑着骆驼周游埃及的柏拉图,他的理型论恐怕是在这趟旅程中受到北非犹太教教派思想的影响而激发出来的;海德格在达佛斯与哲学前辈卡西勒举行哲学史上最有名的对战辩论,在对战的空档海德格去滑雪散心,竟然就穿着整套滑雪装去参加社交晚宴,惹来全场侧目眼光;在哲学与心理学的拔河战中,德国心理学者在十九世纪怎样透过实证研究,让心理学脱离哲学的门庭、自立门户,但在法国却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法国心理学家到了二十世纪中期依然要看哲学界的脸色,以致于皮雅杰为此大发牢骚……

  这趟追寻伟大先贤的悠远旅程,邀你同行。

名人推荐

  李贤中|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兼系主任
  沈清楷|辅仁大学哲学系助理教授、「哲学星期五」创办人
  陈建守|「说书 Speaking of Books」创办人
  郑凯元|「哲学新媒体」共同创办人暨执行长
  好青年荼毒室|知名哲学普及推广团体
  厌世哲学家|高中教师、脸书同名粉丝团经营者、作家  (依照姓氏笔划排列)

  「从柏拉图到康德,再从黑格尔一路迤洒而至海德格的学术性格,木田元透过 21 回的短篇介绍,就彷彿为读者书写一部两千五百年的哲学通俗演义。」——陈建守(【说书 Speaking of Books】创办人)

  「厌世的时候读一下,应该就不会那么厌世了。

  这本《哲学散步》虽然没有直接切入哲学问题,而是讨论一些哲学家的八卦或文本如何形成之类的小道消息,但作者功力深厚,处处透露真知灼见,让我对哲学有更深入的了解。

  例如本书开篇就讨论柏拉图思想与埃及文明的关系,这其实是极有洞见的做法。一般都以为柏拉图是希腊哲学的代表,但柏拉图实际上是以埃及文明取代希腊哲学的始祖。

  一般市面上介绍西方哲学的书籍,很少能够分析得这么深入,而且译笔流畅,叙述生动,是我愿意郑重推荐给读者的好书。」——厌世哲学家(高中教师、脸书同名粉丝团经营者、作家)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木田元(1928~2014)


  日本知名哲学家。1928年生于日本新泻县。毕业于日本东北大学文学部哲学专业。日本中央大学名誉教授。因通俗易懂地翻译了马丁‧海德格尔、埃德蒙德‧胡塞尔、莫里斯‧梅洛—庞蒂等现代西方哲学家的着作而广为读者熟知。「二战」结束之初,靠从事黑市交易维持生计的一段经历也颇具传奇色彩。主要着作有︰《反哲学入门》、《现象学》、《反哲学史》、《海德格尔的思想》、《梅洛—庞蒂的思想》、《没能成为黑市商人的哲学家》、《弹钢琴的尼采》、《哲学于人生是否有用》等。

译者简介

黄千惠


  台大中文系毕,淡江日文系毕。热爱文字与出版编辑工作。译有《十六岁的哲学课》
 

图书目录

前言

第一回  柏拉图的埃及之旅
第二回  恩培多克勒的凉鞋
第三回  苏格拉底的讽刺
第四回  亚里斯多德是忘恩负义之徒?
第五回  书本的命运:又来了吗?
第六回  哲学史上的亚历山大大帝
第七回  谜样的奥古斯丁
第八回  柏拉图主义与犹太思想
第九回  《玫瑰的名字》轶闻
间奏  悠久之旅(一)
间奏  悠久之旅(二)
间奏  悠久之旅(三 补遗)
第十回  最后一位死于火刑的哲学家布鲁诺
第十一回  笛卡儿身边的女性
第十二回  我的康德体验记
第十三回  棋逢敌手:谢林与黑格尔
第十四回  某种师徒:叔本华与尼采
第十五回  哲学家与女性
第十六回  哲学与心理学的拔河战
第十七回  也算朋友:海德格与雅斯培
第十八回  想想马赫
第十九回  哲学的青春:尼冉与沙特
第二十回  达佛斯的对决:卡西勒与海德格
第二十一回  某种诀别:海德格与洛维特
 

图书序言

第四回
 
亚里斯多德是忘恩负义之徒?
 
像亚里斯多德这样评价随着时代而改变的哲学家很少见。十三世纪以降,尤其是在天主教哲学圈内,用拉丁文讲「那位哲学家」时就是指亚里斯多德,由此可见对他的推崇。而文艺复兴时期之后,亚里斯多德的形象就像拉斐尔的「雅典学院」画中所描绘的,是位与柏拉图并列而毫不逊色的伟大学者。但是在此之前,却未必如此。
 
尤其,在古代的传承中,大体来说对亚里斯多德的评价不佳。拉尔修在《哲人言行录》中批评亚里斯多德「讲话常咬字不清,好像大舌头」、「两腿细细的、眼睛小小的,每天穿着华丽的衣服,手上还戴着戒指,头发剪得很短」,从相貌到服装打扮,没一处放过。
 
有一本书《杂文轶事》(Historical Miscellany, 1545)记载了很多古代的奇闻轶事, 作者是公元二世纪的罗马学者埃里亚努斯(Claudius Aelianus, 175?-235)。他在书中写道,亚里斯多德的老师柏拉图看不惯他的服装和生活态度。
 
亚里斯多德太注重打扮,花太多心思在衣服鞋子上。他的发型也不讨柏拉图的欢心,手上常戴着好几个戒指,简直像在炫耀似的。而且亚里斯多德脸上总一副瞧不起人的表情,一天到晚都很长舌。这个人的个性,无论怎么看都不像哲学家。
 
可见,古代人公认亚里斯多德并不是崇高伟岸的大人物,而是弱不禁风的短腿男、瘦竹竿、瞇瞇眼,一脸寒酸,却偏喜欢打扮得很派头,话很多可是中气不足,有点大舌头,恐怕连教课都没法好好教。当时甚至有人认为他是「忘恩负义之徒」。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亚里斯多德是爱奥尼亚裔的希腊人,但他出生于斯塔基拉(Stagira),地中海西北岸的小小半岛哈尔基季基半岛(Chalcidice)东北部的小城,当时是马其顿帝国的属地。亚里斯多德父亲是马其顿国王阿明塔斯三世(Amyntas III, ?-370? B.C.)的宫廷御医,这位国王就是后来的亚历山大大帝的祖父。因此,亚里斯多德的童年是在马其顿王国的首都佩拉(Pella)度过的。但他双亲早逝,后来由亲戚带到小亚细亚去扶养。
 
十七岁时,亚里斯多德据信是在亲戚推荐下,进入柏拉图所主持的雅典学院就读,那时柏拉图已经六十多岁。亚里斯多德应该有父母的遗产与亲戚支持,才付得起昂贵的学费和生活费。书本(当然是手抄本)也是想买就买,身上的行头应该也是想要就有。据说柏拉图相当赞许他的好学,但对他太爱漂亮则是颇有微词。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