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落的100个教诲

聚落的100个教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 日本都市建筑三大建筑家原广司,首本中文版个人着作 ——

  历史没那么简单,我们永远可以在聚落中找到新的智慧,诞生新的见解与辞汇
  「聚落声音的翻译者」日本建筑大师原广司,独创的空间设计论


  1970年代,现代建筑告一段落。在应该提出下一步的新建筑主张时,建筑家开始思考︰也许可以引用历史的范例。

  先锋者选择最艰难的道路,原广司带着他的建筑团队,深入世界各角落的聚落,希望凭借聚落的力量,找出解答。他以26年的时光,淬炼出100个聚落教诲:建筑学、空间学、哲学、美学、几何学、天体运行……人类总是试图用知性来解读历史积攒的智慧,「但真正发言的,是聚落本身。」

  建于严苛自然中的聚落、具戏剧性空间效果的聚落、一沙一世界的聚落、永远等待新解释的聚落……原广司试图拼凑出建筑的过去与未来的蓝图,思考通行于万物的空间哲理。

  他说︰「世界,便是人类对自然的解释。」「研究,是所有设计者的设计手段与资料的来源。」

  我们看到一位叩问历史,思考各种建筑可能性的建筑家。原广司的精神不仅影响了隈研吾、山本理显、小嶋一浩等众多出身「原研究室」的新一代建筑大师,也让关于聚落的文字跨出聚落,超越了建筑范畴,启发了小说,也影响了时代。

  「世界的聚落调查」至今约有40年,仍以无数种变形形貌刺激着人类的想像力。

  共同幻想创造了所有聚落与都市〈共同幻想〉
  神圣与庸俗、私有与公有、新生与古老……必须掌握空间的各种倾向!〈各种倾向〉
  墙是争执的原因,也是逃离争执的手段。由此可知,墙反映了自然。〈墙〉
  屋顶,整治了所有混乱。〈屋顶〉
  天空赋予建筑无穷变化,有时则相反,建筑赋予天空不同的形貌。〈天空〉
  宏大的构想有赖于雄伟的装置。雄伟的装置则有赖于微小的细节。空有构想而无细节,就只是乏味的聚落。〈宏大的构想〉
  由远处望,要融入周围环境;从近处看,要特立出众。〈由远,由近〉

  「年轻时,我曾经提问:『建筑能做些什么?』只要是建筑家,就必须带着作品,对此提出答案。希望本书能够凭借聚落的力量,成为解答之一。」──原广司

  (本书曾以《聚落的100则启示》之名出版)

本书特色


  1987年,原广司首次发表「聚落给空间设计的100则启示」,刊载于《建筑文化》杂志。

  隔年,东大同窗、小说家大江健三郎依其中20则「启示」写成了《为了新的文学》(新しい文学のために),NHK电视台亦以此内容制作了系列节目。

  建筑家原广司的「聚落的启示」在日本掀起热烈讨论。

名人推荐

  「原广司的建筑与着作,影响了时代。他擅于提出问题这一点,从以前到现在都没有变。」——建筑专门志《INAX REPORT》

  「我从事广告业,但也常常向人推荐本书。每二页就附一张世界各地的聚落照片,从中导出「启示」,在体裁上是当成摄影集欣赏也可以乐在其中的一本书……它满足了我们对知识的好奇,堪称是成人绘本。」——Amazon读者seisaku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原广司 Hara Hiroshi


  1936年 出生于日本神奈川县
  1964年 取得东京大学建筑博士学位
  1969年 担任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教授,直至1997年退休

  1970年代 原广司展开其建筑的原点:世界聚落的调查之旅,同时以原広司+アトリエ・ファイ(atelier Phi;哲学工作室)建筑研究所名义从事建筑设计

  1987年「Yamato International企业总部」,体现「建筑中埋藏都市」的概念
  1993年 大坂「梅田天空大楼」,实践了「空中城市」的构想
  1997年 「JR京都车站」试图在广场中建造「山谷」,为代表作之一
  2001年 「札幌巨蛋」,实验了「冒出地面」的建筑

  原广司的建筑作品充满了前瞻性的思维与挑战精神,每回发表新作,除了囊括各建筑奖项,总会引发热烈探讨

审定者简介

曾光宗


  中原大学建筑系系主任;日本东京大学工学博士、东海大学建筑研究所建筑硕士

译者简介

黄茗诗


  台湾台北人,东京大学文化资源学研究所毕

林于婷

  台湾台北人,淡江大学日文系毕

  两人因喜爱原广司,决定接下本书翻译。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黎明|在万物逐渐清晰的黎明中,一探聚落样貌。
DAWN|See the village’s modality in the way that clarity of sight increases at dawn.


时间,是聚落之所以能呈现特色、成为一独立场所的主因。聚落中有各种时间,时间彼此重叠,例如週期性时间与非週期性时间,而週期性时间则较容易融入设计。我们可以说聚落中有「时间的设计」,毫无疑问,此设计不是在建设完成时便告结束。时间的设计是以聚落的可能形态加以设计的一种态度,设计意图中包含了预料中的聚落必然样貌,以及只属推测的可能样貌。以一日为週期是设计的基本,当然,日週期性与季节週期性是重叠的。冬日清晨及夏日清晨、雨季清晨与旱季清晨,同样的早晨分属于不同週期。

随着黎明到来,万物逐渐清晰,这种状态着实令人感动。「黎明的样貌」同时也指事物或概念逐渐明朗的过程。这个充满希望、为事物逐一上色的过程,是支持人类生存的根本,如同童年的难忘回忆。每个聚落都能让人感到怀念或温暖,除了清晨的姿态,还有那无法大胆上色的,黎明破晓时刻的蒙眬风景。

照片是尼泊尔喜马拉雅山脉的谷底聚落一景。椭圆状的住宅极其稀少。山谷中的黎明景致独一无二,山挡住光线,让人感觉清晨时太阳在西边,日落时则在东边,方向相反了。

黄昏|在万物逐渐隐没的黄昏中,一探聚落样貌。
DUSK|See the village’s modality in the way that clarity of sight decreases at dusk.


在时间的设计上,与「黎明」相对的是「黄昏」。聚落的黄昏风景,大致上比黎明更具戏剧性,变化也更加丰富。在万物逐渐隐没的过程中,黄昏的光线变化复杂而微妙,分分秒秒刻画着聚落的色彩与明暗。在沙漠地方,随着事物愈来愈模煳难辨,周围的气温也逐渐下降,我们感受到死亡的盘旋。沙漠聚落,是黄昏的几何学。

废墟,是聚落的黄昏风景,我们从中看见自己的未来。以这层意义而言,废墟具有普世之美。以土砖建造的聚落,只要某处住宅一崩坏,那么即使聚落全体如常生活,也会露出荒废景象。同时,聚落也迳自展开了无声的永劫回归。聚落中荒废的的石材建筑,大多原是公共建筑,让人感受到一种千秋万载的意志。这是时间划下的深刻痕迹,即使已成遗迹,也是永恆的存在。不过,以芦苇搭盖的聚落,生命週期较短,遗迹的概念并不存在,「黄昏」与「黎明」同时发生。在聚落的世界风景中,有「黄昏」的形态学。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