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太炎大传 下册

章太炎大传 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章太炎
  • 近代史
  • 人物传记
  • 历史
  • 文化
  • 思想
  • 政治
  • 清史
  • 民国史
  • 传记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章太炎是辛亥革命时期与孙中山、黄兴齐名的三大领袖之一,被当时人称为「疯子」。他作了许多其他革命家想做而没有做的事,说了许多其他学问家想说而没有说的话。天不怕、地不怕。就连孙中山、袁世凯、蒋介石都曾被他责骂过。他十分看淡荣誉,国家颁发给他的勋章竟可以成为他的扇坠。他博闻强记,可以记得青少年时期读过的经书页码,却记不住他的居所。他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一介书生,却每每与人老拳相见……鲁迅称章太炎「七被追捕,三入牢狱,而革命之志,终不屈挠者,并世亦无第二人」。本书以通俗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章太炎的一生,对他的革命功绩和国学成就分别作了介绍和评价。
《章太炎大传 上册》内容简介 一、 绪论:风云际会,时代抉择 本书上册聚焦于章太炎(本名章炳麟)自幼年启蒙至辛亥革命前夕,其思想形成与政治实践的复杂历程。这一时期,正值清王朝由盛转衰、内忧外患迭起的晚清乱局,为章太炎这位思想巨擘的横空出世提供了历史的舞台。上册将细致勾勒出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从传统儒家学说的根基,到西方思潮的冲击,再到救亡图存的迫切呼声。 二、 早年求学与国故的自觉 章太炎自少年时便展现出异于常人的天赋与对国故的深厚情结。本部分将详述其在杭州、上海等地接受的传统教育,重点剖析他对汉学、经学,尤其是朴学传统的继承与批判。我们将深入探讨其师承关系,如与俞樾等学者的交往,这些经历如何塑造了他日后“反传统”背后的深厚“传统根基”。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他如何通过研读顾炎武、黄宗羲等人的著作,逐步孕育出民族意识与反清的萌芽。 三、 闯荡江湖:从地方幕僚到思想先锋 清末民初的知识分子往往需要通过实际的政治参与来实现抱负。上册将详细记述章太炎早期在地方督抚幕府中的经历,如在李瀚章、吴长庆幕中的岁月。这些经历使他得以近距离观察清廷的腐败与无能,加速了其政治立场的转变。 随后,笔锋转向他投身近代革命党组织的过程。他如何结识邹容、宋教仁等人?他如何从一名儒者转变为革命理论家?我们将还原他在上海、香港等地创办报刊、发表激进言论的场景,特别是《民报》时期,他作为“主将”的精彩对垒,如何以其博大精深的国学功底,在思想论战中占据上风。 四、 《民报》时期的哲学与政治碰撞 本书上册的重头戏之一,是详细梳理章太炎在《民报》上发表的关键性文章,如《驳黄梨洲“君主立宪论”》、《民报的宗旨》等。 1. 反君主立宪的理论建构: 阐释章太炎如何运用其深厚的先秦哲学基础,特别是对“民”与“权”的理解,对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君主立宪主张进行猛烈批判。他并非简单地反对改良,而是从根本上质疑清政府的合法性,主张彻底的民族革命。 2. “光复会”与秘密结社的参与: 描述章太炎在革命团体中的角色,他不仅是理论家,更是积极的行动者。他如何利用其在知识界的影响力,为革命筹措资源、鼓舞士气。 五、 狱中岁月:沉潜与学问的升华 1903年因《苏报》案被捕入狱,是章太炎一生中的重要转折点。上册将细致描绘他在上海龙华监狱和后来的日本横滨监狱中的生活与思想状态。 1. “狱中之学”: 这一时期,他完成了对《说文解字》的深入研究,并开始构思其宏大的语言学体系。我们在阐述其政治活动的同时,必须强调这种“被禁锢”的状态如何反而促使他的学问进入了一个更深、更纯粹的阶段。 2. 与留日学者的联系: 记录他在狱中如何与孙中山、黄兴等人保持联系,继续关注国内外的局势,并酝酿着出狱后的复出计划。 六、 辛亥前夜的“国粹”之争 在辛亥革命前夕,章太炎从海外归来,他面临一个复杂的知识环境:一方面是革命党内部对如何建国的争论,另一方面是面对日益强化的西方文化霸权。上册将探讨他如何致力于“国粹”的保护与发扬,这既是他对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同,也是他试图为新中国奠定文化主体性的努力。我们将看到他如何以最激进的革命语言,包裹着最深沉的传统情怀,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做最后的思想铺垫。 总结: 《章太炎大传 上册》通过对章太炎早年教育、政治觉醒、革命实践及狱中沉潜的详尽梳理,勾勒出一位中国近现代史上最独特、最具矛盾性的大学者的形象。他既是彻底的反传统革命家,又是汉学研究的集大成者,其思想的复杂性与深刻性,奠定了其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不朽地位。本书旨在以严谨的史料和细腻的笔触,还原这位“民国国父”在风云变幻中艰难而光辉的成长之路。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华强


  一九四七年六月生,扬州市人。毕业于扬州大学历史系,任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国近现代军事史研究。担任中国太平天国史研究会副会长、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一九九二年获中国国务院津贴。
 

图书目录

下册

第七章 章太炎与汤国梨  251

一 太炎征婚  251
二 聘娶「皇后」  257
三 相夫教子  261
四 医学第一  269
五 渐成颓唐  273

第八章 章太炎的政治主张  279
一 武昌起义  279
二 军起党消  283
三 遭受批判  291
四 口号评价  297
五 组建政团  304
六 抨击政府  310
七 联省自治  313
八 渐行渐远  318
九 「打倒赤化」  322

第九章 章太炎的学术成就  331
一 编撰《訄书》  331
二 《訄书》重刻  339
三 统一方言  348
四 东京讲学  355
五 〈齐物论释〉  364
六 庄周哲学  371
七 提倡国粹  377
八 章门弟子  385

第十章 桑榆晚景自生春  403
一 苏州定居  403
二 开讲国学  408
三 心系救亡  415
四 生命终点  424
五 大家评说  434

结语  449
冲锋陷阵的革命家  450
学贯中西的经学家  456
混沌迷茫的政治家  459
纸上谈兵的医学家  465
附录一 章太炎大事年表  469
附录二 章太炎论着及译着  495
附录三 研究章太炎的着述  497
后记  499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让我对章太炎先生的了解,仿佛又往前推进了一大步。我一直觉得,要真正理解中国近现代的文化与思想演变,绕不开章太炎这位巨擘。而《章太炎大传 下册》这个标题,立刻勾起了我对先生晚年生活的浓厚兴趣。我猜想,这本书会深入描绘他人生中那些更为复杂和具有挑战性的时期,特别是他如何在新旧交替的年代,处理与政治、学术界的关系。我希望看到书中能够详细阐述他在晚年所坚持的学术理念,以及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见解,他是否会对当时正在发生的社会变革有过深入的批判或建言?我更期待,作者能够通过文字,将章太炎先生身上那种特有的、不屈不挠的学者风骨,以及他在个人生活中的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了解一位历史人物,更是一种对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生存状态的探寻,以及对他们精神遗产的感悟。

评分

当我在书架上看到《章太炎大传 下册》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终于等到它了!我一直认为,要真正理解中国近代史,就绕不开章太炎这样的人物。他的名字,本身就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感和思想的光辉。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打开一扇深入了解他晚年生活和思想的窗口。我猜想,下册必定会涵盖他经历的更多政治风云和学术变革,特别是他如何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依然能够坚持自己的学术追求,并对中国的前途命运提出深刻的见解。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看到他对民族独立、文化传承等重大问题的思考,以及他在教育和学术上的实践。更重要的是,我期待作者能够通过翔实的史料和细腻的笔触,展现章太炎先生的人格魅力,他的耿直、他的学识、他的担当,以及他在面对困难时所展现出的坚韧不拔的精神。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次阅读,更是一次与历史对话,一次对一位伟大思想家的精神朝圣。

评分

尽管还没深入阅读《章太炎大传 下册》,但仅仅是书名和它的分量,就足以引发我对章太炎先生晚年生活和思想的无限遐想。我猜想,下册必然会浓墨重彩地描绘他经历辛亥革命后的岁月,那时中国正处于一个剧烈的变革时期,新旧思想的碰撞、政治格局的变动,必然会给他这位“国学大师”带来深刻的冲击和反思。我尤其好奇,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他如何坚守自己的学术立场,又如何在变化的世界中调整他的思想体系。或许,书中会详尽地展现他与梁启超、蔡元培等同时代名家在学术和政治上的往来与辩论,这些思想的交锋,无疑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也期待,作者能够细致地刻画他晚年在教育、学术研究方面所做的贡献,比如他在创办学校、整理国故等方面的努力。要知道,一个人一生的成就,往往体现在他留给后人的精神遗产上。而章太炎先生,无疑留下了极其丰厚的遗产。这本书,让我对如何理解一位伟大思想家的人生晚期,有了更深的期待,它不仅仅是历史的回顾,更是一种对智慧与坚守的致敬。

评分

收到《章太炎大传 下册》这本书,内心是既期待又有些忐忑的。期待自然是因为对章太炎这位近代思想巨擘的崇敬,他的一生跌宕起伏,思想深邃,堪称那个时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缩影。但忐忑之处,在于“下册”二字,意味着我需要先啃完“上册”才能真正进入这宏大的叙事。不过,作为一名对中国近代史充满好奇的读者,我对知识的渴求远大于对阅读顺序的纠结。拿到书的瞬间,我便迫不及待地翻开,尽管还没有来得及细读,但纸张的质感、印刷的清晰度,以及封面设计所透出的历史厚重感,都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信心。我设想,这本书会像一条蜿蜒的长河,承载着章太炎先生晚年的思想轨迹,以及他与那个风云变幻时代的深刻互动。我期待的不仅仅是事件的罗列,更是对他思想深度的挖掘,对他人生选择的理解,以及他如何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用他独特的智慧和学识,为后世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传记,更像是一扇窗,透过它,我得以窥见一个伟大灵魂的深度与广度,以及那个时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图谱。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本身就让我感到一种对历史的敬畏。我一直对章太炎先生这样既有深厚学术造诣,又积极参与社会变革的人物抱有极大的兴趣。《章太炎大传 下册》这个书名,让我立刻联想到他晚年可能经历的更为复杂和深刻的人生阶段。我预想,这本书会像一个精密的解剖刀,剖析章太炎先生在民国时期,面对内忧外患,是如何保持他独特的学术品格和思想独立性的。会不会有他与国民党、共产党之间微妙的关系描写?他又是如何看待西方思潮的涌入,以及如何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寻找平衡点的?这些都是我非常感兴趣的方面。我也期望,作者能够不仅仅停留在史实的陈述,而是能够通过生动的笔触,展现章太炎先生作为一个人,他的喜怒哀乐,他的困惑与坚持。毕竟,传记的魅力在于,它能将历史人物还原成有血有肉的个体,让我们看到他们伟大的背后,也有普通人的情感和挣扎。这本书,对我而言,是一种精神上的探索,是对一个伟大灵魂的深度解读。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