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産,不隻是女人的事
還需要身邊的伴侶以及腹中胎兒一起努力
加上助産師與醫師的共同照護
一個傢纔得以建立
我愈是疼痛,愈是感覺得到腹中寶寶的努力,
撐開産道讓我生不如死,擠過産道,對寶寶來說也不輕鬆!
我想要溫柔對待這個努力的孩子,
盡量減少不必要的醫療乾預,其他人隻能輔助我們,
要完成生産必須靠我們自己,
這是我們第一次閤作闖關。
◎所有溫柔之前,需要一點一滴的努力。 生産不是生病,産婦不是病患,女人的身體能懷孕,也能生産,這是最正常自然、也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件事。
溫柔生産不代錶居傢生産,也非拒絕所有醫療科技,或是昂貴的服務或高級設備,而是一種對於生産的態度與做法,可以發生在醫院、傢裏、助産所,也可能是自然産、剖腹産。重點在於透過各種方式,促使女性為生産的主體,充分發揮其能力,讓孕産成為一場充滿力量的生命旅程。
◎颱灣婦女的生産現狀:高度醫療化 颱灣産婦目前遇到的狀況是「生産醫療化」,以母嬰安全為理由,綁上胎兒監視器,不準隨意變換姿勢紓解疼痛,一旦破水就必須趕快催生,生不齣來就人工破水,産程太長時打催生,太痛時打減痛分娩,再加上禁食、灌腸、剃毛、剪會陰、真空吸引,最後關頭又宣布:「生不齣來,必須剖腹。」,也就是産婦最無奈的「吃全餐」。
◎生産猶如攀登高山,需要孕産婦與專業人員彼此尊重與信任 生産或許可以攀登高山來比喻。我們不會因為可能發生風險,而期待直接搭乘直升機登頂,或是乾脆炸山開路,但我們可以做足體能訓練、備好完善裝備、熟悉路綫、查明天候變化,最後找名好嚮導與挑夫,在互相尊重和信任的前提下,一起努力完成任務,而非讓已經咬牙苦撐的醫護人員更感到心驚膽戰,或者萌生退意。
◎溫柔生産:生産不是隻有一種方式 生産不是零風險,但這與産婦主體性與生産人性化並不抵觸。無論在傢裏或在醫院生産,不去理解生産本質,纔是最危險的一件事。所謂的溫柔生産不該是拘泥生産地點或方式,而是有沒有以産婦為主,尊重當事人意願、想法,所以在醫院生、剖腹生也可以是溫柔生産,不限居傢生産。溫柔生産、友善生産著重的不是地點,也不是接生者的身分,更不是完全抗拒醫療介入,而是女性身體自主權的覺醒。
◎迎嚮溫柔生産之路: .産前教育成為探索身體的資源,而不是促銷商品的賣場。産傢以活潑的方式吸收新知,包括拿著模型與道具娃娃,模擬胎兒生産的過程。
.生産計畫書不是選項的勾選,而是充分的釐清與溝通,包括認可實況來臨,産傢仍然保有的彈性。
.伴侶學會瞭按摩會陰,以協助産婦減少會陰撕裂傷的發生。
.醫護産認真參考實證醫學,産傢發現跪姿可以增加骨盆的空間,也是産婦通常最想度過陣痛的姿勢。
.麵對子宮收縮,最好的呼吸法不是憋氣用力,而是呼氣加上自然的低吟。
.産前的安排還可以想想分娩歌單。
本書特色 1.全麵、深入介紹何謂溫柔生産 2.作者以親身經驗佐證 3.詳盡剖析颱灣生産現況,包括孕産教育不足、醫療資源濫用與醫病關係緊張的根源 4.介紹其它國傢孕産照護與執行的現況 學者專傢專文推薦 「女性要相信自己的身體,相信自然的本能,選擇期待的生産環境與接生者,讓每個生命的誕生都是充滿力量。把生産的主權留給自己,把何時來到這個世界的決定留給寶寶,溫柔順勢地等待。」──邱明秀助産師(颱灣第一位領有執業執照、助産字第000001號的助産師)
「《迎嚮溫柔生産之路》,既是作者個人的洞見與實踐,也代錶颱灣新生代的智慧和期許。這本書既有作者、她的伴侶及年輕世代的生産故事,也有經過檢驗而證實好用的孕産實用知識,書裏滿滿都是思考生命是怎麼一迴事的豐富工具。」──吳嘉苓(國立颱灣大社會學係教授、生産改革行動聯盟成員)
「作者在這次懷孕、生産經驗中,瞭解所有過程的變化與可能性後做抉擇,也享受到為自己身體負責的被賦權感及被尊重感,並在這正嚮的生産經驗中,增進自信心的養成。這個過程也呼應許多的研究發現,婦女在生産過程中有正嚮經驗,那麼對自己的新角色──為人母,會較具信心,較易適應新角色的挑戰。」──高韆惠(國立颱北護理健康大學助産及婦女健康照護係副教授兼係主任)
「《迎嚮溫柔生産之路》提齣很重要的論點,婦女是一個人,有身、心及社會需求,她不是一個機器,也不是一個製造嬰兒的容器,她必須被瞭解、被關心,是具有重要性、有價值的人,需求要獲得滿足。透過多元、友善的生産方式,婦女可以重拾對自己身體和本能的信心。」──郭素珍(國立颱北護理健康大學兼任教授、中華民國助産師助産士公會全國聯閤會理事長)
「科技與醫學一直發展,接生工作從以往街坊鄰居有經驗的女性長者,到産婆,再到婦産科醫師,在不同職業、不同性彆、不同空間中移轉,對於成為母親過程的探究,我覺得再花上一輩子,也還無法窮盡。邀請大傢來讀這本書,從書中去瞭解如何計畫屬於自己的溫柔生産。」──陳鈺萍(婦産科主治醫師、好孕工作室負責人、生産改革行動聯盟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