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图解说 植物的世界

绘图解说 植物的世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植物学
  • 植物图鉴
  • 科普
  • 自然
  • 绘本
  • 生物
  • 园艺
  • 植物知识
  • 科普绘图
  • 植物世界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彻底了解植物奇妙的生存方式!
  发现身边树木花草的不同之处!
  看见身边植物从种子到开花结果,不可思议的过程样貌!
  
  各型各类的生物,在自然界中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
  平常食用的谷物、蔬菜、水果等各种蔬果,其实全都是植物体的一部分。
  如何从微小的种子,成长为构造多变的植株?
  外型与功能的紧密联系,又是如何打造出惊奇连连的植物王国呢?
  
  本书将告诉你:

  ◆植物的基本型态
  ◆植物的各部位功能有何差异?
  ◆光合作用如何运行?
  ◆植物的代谢与运动
  ◆植物在季节中的变化
  ◆花与果实的分类及构造
  ◆陆生植物生活史
  ◆植物的分类
  ◆被子植物中,具有特征的科是哪些?
  
本书特色
  
  1.从植物构造开始介绍,是浅显易懂的植物入门书。
  2.内容架构循序渐进,配合图说丰富。
  3.了解构造后再分科解说,凸显各科植物的不同特色。
探秘地球生命的脉动:一部关于动物王国的恢弘巨著 图书名称:动物的史诗:生命演化的奥秘与万千生灵的生存之道 图书简介: 《动物的史诗:生命演化的奥秘与万千生灵的生存之道》是一部深度聚焦于动物王国宏大叙事、细致入微的生命观察与严谨科学阐释的百科全书式著作。它并非简单罗列物种名称或描绘生态奇观,而是旨在揭示地球生命在漫长地质时间中如何从单细胞的微小起源,演化出如今令人叹为观止的多样性、复杂性与精妙的生存策略。本书将引领读者穿梭于寒武纪的生命大爆发,见证脊椎动物的崛起,潜入深海的幽暗,飞越广袤的草原,最终抵达每一个微小生物体内所蕴含的生存智慧。 第一部分:生命的黎明与进化的脉络 本书的开篇,将带领读者追溯生命起源的最初谜团。我们不会止步于细胞的结构,而是深入探讨生命如何在原始的地球环境中,通过化学演化最终产生自我复制的能力。随后,焦点转向多细胞生物的诞生,这是演化史上最关键的转折点之一。 我们将详细剖析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真正驱动力,探讨基因调控网络、环境压力与氧气浓度的协同作用如何在一瞬间催生了动物门类的基础蓝图。书中将以严谨的古生物学证据为支撑,阐述早期动物身体结构的出现,例如两侧对称性、体腔的形成以及神经系统的雏形。 演化的主线将围绕脊椎动物的崛起展开。从无颌鱼类的简单构造,到软骨鱼和硬骨鱼的繁盛,我们解析了颌骨的出现如何彻底改变了捕食与防御的格局。随后,我们将深入探讨四足动物登陆的史诗性征途。这部分内容将详细描绘早期鱼类(如肉鳍鱼)如何逐步适应陆地生活,肺部的形成、肢体的骨骼化过程,以及早期两栖类在湿润环境中的辉煌与局限。 第二部分:适应性辐射与生物地理的交织 动物的多样性并非随机的堆砌,而是对地球环境剧烈变化的精妙回应。本卷重点考察关键的适应性辐射事件。 爬行动物的出现标志着对干燥环境的真正解放。书中将详细分析羊膜卵的演化意义,这不仅是繁殖方式的革命,更是生物圈地理分布格局重塑的基础。我们将对比鳄鱼、龟鳖类和占据统治地位的恐龙——探讨鸟臀目和蜥臀目之间关键的解剖学差异,以及它们在不同生态位中的竞争与共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书会以最新的化石证据为基础,重建非鸟恐龙的生态角色与行为模式,摒弃传统的刻板印象,展现其作为高效捕食者和复杂社会生物的一面。 紧随其后的是哺乳动物的秘密崛起。在恐龙统治的阴影下,小型、恒温的哺乳动物如何利用夜行性、高代谢率和复杂的育幼方式,在夹缝中求生存。我们将解析三腔心到四腔心的演化过程,毛发的隔热作用,以及齿系的特化如何使其能够利用最广泛的食物来源。从单孔类到有袋类再到有胎盘类,它们的地理隔离与适应性分化构成了地球生物史上最引人入胜的篇章之一。 鸟类的章节将聚焦于飞行的空气动力学原理与羽毛的演化奇迹。我们不仅探讨骨骼的轻量化和气囊系统的效率,更会深入到鸟类复杂的求偶行为、导航机制以及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 第三部分:行为的复杂性与生态互动 生命不只是形态的构造,更是互动的网络。本书的第三部分将目光从宏观的分类学转向微观的行为生态学和种群动态。 我们探讨社会性的起源与进化。从蚂蚁和蜜蜂的严格社会结构,到灵长类动物复杂的等级制度和合作捕猎行为,书中将分析不同社会结构背后的遗传学基础(如共享基因、亲缘选择)以及环境选择压力。我们将解析交流系统的深度,包括化学信号(信息素)、声音交流(如鲸歌与鸟鸣的复杂语法结构),以及视觉信号在求偶和领地划分中的作用。 关于捕食与防御的策略分析将占据重要篇幅。这包括猎物如何演化出反捕食的伪装、警戒色、拟态(贝氏拟态与穆氏拟态的机制与演化意义),以及捕食者如何发展出专门化的捕猎技巧和武器。例如,毒液的生化武器库如何通过基因重复和功能分化而变得日益复杂。 此外,共生关系的章节将深入探讨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和寄生现象。从微生物与宿主之间的代谢合作(如消化道的菌群),到开花植物与传粉昆虫之间经过数百万年“军备竞赛”式的协同演化,展示了生态系统内部相互依赖的精妙平衡。 第四部分:动物的感知与神经的交响 动物如何理解它们所处的世界?本卷聚焦于感官系统的极致特化和神经系统的计算能力。 我们将详细解析视觉系统的多样性。从昆虫的复眼如何处理运动信息,到哺乳动物和鸟类对色彩谱的细微分辨能力(四色视觉与三色视觉的生理基础)。书中会介绍动物如何利用磁场、电场甚至偏振光进行导航和交流,探讨这些“第六感官”的进化路径。 神经系统的复杂性是动物王国最令人惊叹的成就之一。我们将比较无脊椎动物(如章鱼的分布式神经系统)与脊椎动物(如大脑皮层与小脑的结构功能分区)的演化路径。通过对学习、记忆和决策制定的神经生物学基础的探讨,揭示动物如何基于有限的信息进行复杂的生存计算,并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优化其行为策略。 结语:未来与挑战 全书的结尾将目光投向当下与未来。在人类世的背景下,我们审视当前物种灭绝的速度,分析气候变化、栖息地破碎化对动物群落的即时影响。同时,本书也将探讨新兴研究领域,如合成生物学在保护生物学中的潜在应用,以及我们对动物智能和意识的理解正如何被不断颠覆。 《动物的史诗》以其严谨的科学态度、丰富的案例分析和宏大的时间跨度,旨在为所有对生命奥秘怀有好奇心的读者提供一本全面、深刻、引人入胜的动物王国指南。它不仅是知识的集合,更是对地球生命力的一次深刻致敬。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清水晶子


  1958年出生,日本东京大学教养学部毕业,目前担任东京大学综合研究博物馆策展工作推进员。专业领域为植物形态学。着作、译作有《现代插花花材辞典》「草月出版」、《现代生物科学辞典》「共译,讲谈社」。

监修者简介

大场秀章


  西元1943年出生,日本东京农业大学农学部毕业,理学博士。现为东京大学名誉教授,专业领域为植物分类学、植物文化史。着作有《蔷薇的诞生》「中公新书」、《花之男——西博德》「文春新书」、《路边植物园》「平凡社新书」、《沙拉蔬菜的植物史》「新潮选书」等等。

译者简介

吴佩俞


  淡江大学日文系毕业。曾担任出版社主编。译作有《香草栽培事典》、《享受小巧盆栽的绿生活》、《蔬果观察记》、《身边杂草的愉快生存法》、《不生病的地球》、《不可思议的叶子》、《飞机如何飞上天?》、《为什么野花的生命力那么强?》(晨星出版)等。

图书目录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植物的外型─────基本为根、茎、叶
1.1  植物的整体型态
1.2  根的外型与功能
1.2.1  直根系与须根系
1.2.2  根毛的功能
1.2.3  根的细部构造
1.2.4 根的各种功能
1.3  新梢的外型与功用
1.4  叶片的各种形状
1.4.1  叶身与叶柄
1.4.2  叶脉的种类
1.4.3  各种形状的托叶
1.4.4  叶子的内部构造
1.4.5  叶子的各种变形
1.4.6  看起来像是叶片的茎
1.5  茎的外型与生长
1.5.1  茎的内部构造
1.5.2  树木是如何增厚变粗的?

第二章  植物的生活─────光合作用的机制与植物的反应
2.1  植物的光合作用
2.1.1  获得光、水、空气的机制
2.1.2  光合作用的机制
2.1.3  光合作用的各种重点
2.1.4  植物的代谢
2.2  植物的运动与反应
2.2.1  植物的运动
2.2.2  植物与季节变化

第三章  植物的生殖─────花朵与果实的多样性与植物的生活史
3.1  花 序
3.1.1  花序的分类
3.1.2  苞片——卷抱花朵的叶片
3.2  花
3.2.1  花的构成单位
3.2.2  花的基本构造
3.2.3  花的构造的多样性
3.3  果实与种子
3.3.1  果实的分类
3.3.2  果实的特征
3.3.3  蔷薇科的多样化果实
3.3.4  种子的构造与发芽
3.4  陆生植物的生活史——生殖的过程
3.4.1  蕨类植物的生活史
3.4.2  苔藓植物的生活史
3.4.3  被子植物的生活史
3.4.4  植物的营养繁殖与无性繁殖

第四章  植物的分类─────被子植物的各项资讯
4.1  植物包含哪些种类?
4.2  裸子植物的「花」
4.3  被子植物的分类研究
4.3.1  植物的性状与记载方法
4.3.2  各式各样的分类体系
4.3.3  恩格勒的体系
4.3.4  使用DNA的最新分类研究
4.4  被子植物中具有特征的科
4.4.1  山毛榉科——生成橡实的树木
4.4.2  石竹科——分为二歧的花序
4.4.3  毛茛科——富于变化的美丽花朵
4.4.4  木兰科——果然是更为原始的植物?
4.4.5  十字花科——看到花就马上知道
4.4.6  蔷薇科——多样进化的有用植物群
4.4.7  豆科——与细菌共生而进出荒野
4.4.8  繖形科——彷彿烟火般的花序
4.4.9  玄参科与唇形科的差异
4.4.10  菊科——最进化的合办花植物
4.4.11  百合科——可能即将解体的大型科
4.4.12  禾本科——极耐干燥,对人类有助益
4.4.13  天南星科——佛燄苞为其特征
4.5  植物的学名与命名法
4.6  模式标本与植物标本馆

参考文献
名词索引
植物名称索引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了解「植物的外型」§§
 
对于我们来说,植物正是一种近在身边的存在,就像大家平常食用的谷物、蔬菜、水果等各种蔬果,其实全都是植物体的一部分。此外,应该有很多人会在庭院及花盆里栽种植物,或是徜徉山野间欣赏植物花朵与枝叶吧!
 
虽然在我们栽种植物、烹煮料理时,应该就会接触到植物,但大家对于植物如何制造身体却始终都是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
 
例如,一朵硕大的菊花是由许多小小花朵聚集簇生所形成,并非仅有一朵花而已,而山茱萸(Cornus florida)与九重葛(Bougainvillea)看似花瓣的部份其实是叶子。另外,即使被称之为水果,但橘子与苹果的植物体食用部位可是完全不同的,但这种种资讯却出乎意料地鲜为人知。
 
植物们生长身体时的奥妙着实让人大感惊奇,而且在经过漫长时间的发展后,植物更是确实掌握了各式各样的生活智慧。所谓的外形与功能,经常有着极为紧密的关联,所以在实际接触植物时,若是知道可以採取何种看法时,应概就更能体会到欣赏植物的乐趣。
 
 另外,当我们对于路旁、花店看到的、庭院里随意长出来的、插花时使用的各种植物产生兴趣时,即使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也有可能不知道要如何查阅图鑑之类的书籍。但只要了解植物外形的基本重点,不仅阅读图鑑等资料会变得更简单,想确定正在寻找的植物究竟属于哪一种也会更加容易。
 
§§长出花朵的地方与苞片(bract) §§
 

已经成熟的植物不久后会在茎枝前端与叶腋处长出花苞。
 
也就是说,花朵是由顶芽与腋芽变化而来的。只要观察一朵花的构造,就能看到花朵在轴的周围长出扁平叶状的「花萼」与「花瓣」等部位。在学理上,那一片片的花萼(萼片,sepal)与花瓣都被视为是叶子,称之为「花叶(floral leaf)」。
 
当植物开始着花时,叶腋处环抱花朵的叶子大多都会出现颜色与形状有所变化的情形,有时是为了衬托花朵更为醒目,借此吸引昆虫及鸟类聚集前来。
 
为了与普通叶做出区隔,像这种与开花有关且颜色、形状会出现变化的叶子就称之为「苞片(bract)或苞叶(bract leaf)」。虽说花朵是借由在蕾苞处包覆叶子以达到保护的目的,但苞片有时在花开之后就会随之一起掉落。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说,我收到《绘图解说 植物的世界》这本书的时候,内心是充满期待的。我一直觉得,植物是这个星球上最安静、却又最伟大的生命形式。它们默默地支撑着整个生态系统,却常常被我们忽略。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填补我在这方面的知识空白,让我能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去审视我们周围的绿色世界。 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有详细的章节,介绍不同气候带的植物群落,比如热带雨林、沙漠、高山等等,让我能领略到不同环境下植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我也希望它能深入讲解植物的生理过程,但不是那种枯燥的科学报告,而是通过精美的插画和生动的比喻,让我能直观地理解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等等。 更让我期待的是,如果这本书能增加一些关于植物的“故事性”内容,那就太棒了!比如,介绍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植物,它们在人类历史、文化、宗教中的地位;或者讲述一些植物学家为了研究植物而付出的努力和经历的冒险。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能成为一本启发我探索、热爱大自然的“心灵读物”。我期待它能让我了解到,原来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都蕴藏着如此丰富的生命智慧和感人故事。

评分

哇!光是看到《绘图解说 植物的世界》这个书名,就让我眼睛一亮,太吸引人了!我一直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尤其是那些默默生长、色彩斑斓的植物们,但总觉得好像隔了一层纱,虽然看得见,却不够深入了解。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我的救星!我期待它能用最直观、最有趣的方式,带我进入植物的奇妙宇宙。 我常常在散步或者登山的时候,看到一些很漂亮的野花野草,虽然会停下来拍拍照,但对于它们的名字、习性,甚至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都一知半解。这本书的“绘图解说”几个字,立刻打消了我对深度阅读的恐惧。我希望它里面有大量的精美插画,能够清晰地描绘出植物的形态特征,像是叶子的形状、花的结构、果实的模样等等,让我能一眼就能辨认出不同的植物。而且,如果能附带一些小故事,比如某种植物是如何传播种子的,或者它和昆虫之间有什么有趣的共生关系,那就更棒了!我真的很好奇,那些不起眼的小草,背后藏着怎样的生命故事?这本书能不能让我把平常看到的植物,都变成一个个鲜活的“朋友”呢?我甚至幻想,它会不会有介绍台湾本土植物的部分,那样我就能更近距离地了解我身边的植物了。

评分

我对于《绘图解说 植物的世界》这本书,抱着一种探索未知、挖掘宝藏的心态。我总觉得,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充满了太多神奇而令人惊叹的生物,而植物绝对是其中最迷人的一部分。我希望能通过这本书,不仅仅是认识植物的名称和形态,更能理解它们是如何生存、繁衍,以及它们在整个地球生态系统中扮演着怎样不可或缺的角色。 想象一下,如果这本书能深入介绍一些非常有特色、甚至有些“怪异”的植物,比如食虫植物是如何捕捉昆虫的,那些在极端环境下生存的植物,它们又发展出了怎样独特的生存策略。我特别希望能看到关于植物“交流”和“智慧”的部分,虽然听起来有点科幻,但我相信植物的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比如,它们是否能通过化学信号传递信息?它们是否能感知周围的环境变化?如果这本书能稍微触及这些前沿的研究,并用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那绝对会让我大开眼界。我期待它能成为一本不只具有知识性,更能激发我深度思考和探索欲望的书籍。

评分

收到《绘图解说 植物的世界》这本书的试读机会,简直是太惊喜了!我一直以来都对植物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苦于找不到一本既能满足我对知识的渴求,又能让我轻松阅读的书。这本书的“绘图解说”这个关键词,给了我莫大的信心。 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详尽的植物分类信息,并且用清晰的插图来展示它们的特征。不仅仅是常见的花草树木,我更希望它能涵盖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容易忽略,但却同样重要的植物,比如各种苔藓、蕨类,甚至是菌类(虽然严格来说不属于植物,但常常被归类讨论)。我想了解它们的生命周期,它们是如何繁衍后代的,以及它们对我们生存环境有什么样的影响。 这本书的“解说”部分,我希望能够深入浅出,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来解释复杂的生物学概念。例如,如果能介绍不同植物的生长环境、它们如何适应土壤、水分、光照等条件,以及它们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我会非常感兴趣。我甚至希望,它能加入一些植物的“实用知识”,比如如何辨别有毒植物,或者介绍一些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总之,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成为一本内容丰富、插图精美、阅读体验极佳的植物百科全书。

评分

说实话,市面上关于植物的书籍也不少,但很多都写得过于学术化,读起来让人昏昏欲睡。这次看到《绘图解说 植物的世界》,我的第一个想法就是:终于有适合我这种“植物小白”的书了!我非常期待它能用一种非常亲切、易懂的语言来阐述植物的知识。那种感觉就像是在听一位经验丰富、又很风趣的长辈在讲故事,而不是在上一堂枯燥的植物学课。 我希望它能从最基础的植物构造开始讲解,比如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这些基本要素,并且用图解的方式清晰地展现出来。接着,可以再深入一点,讲解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这些植物进行生命活动的过程,但一定要用最简单的比喻和图示来解释,让我这个对化学公式有点头疼的人也能看得懂。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能解答我心中一直存在的疑问,比如为什么有的植物会开出那么鲜艳的花?它们是为了吸引传粉者,还是有其他原因?为什么有些植物会长出刺?它们又是如何应对恶劣环境的?如果这本书能把这些关于植物“为什么”的问题,都用生动有趣的图文方式呈现出来,那我就真的太开心了!我甚至可以想象,以后带小朋友一起看这本书,也能让他们从小就爱上植物。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