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写给世界的信【精装版】

这是我写给世界的信【精装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艾蜜莉‧狄金生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与惠特曼齐名的艾蜜莉.狄金生, 以独特的诗风影响世界诗坛百余年, 让几乎所有创作者都在心中为她保留了位置。 她的信是一首首的散文诗, 也是进入诗人心灵世界的另一把钥匙。 艾蜜莉.狄金生二十岁即开始写诗,一生创作了近1800首诗,只有少数几首在生前出版,但在过世百余年后,却仍持续影响世界诗坛。她以独特的天赋,从精简文字中萃取出令人惊叹的深邃感受,拓展了诗的意境与视野,不但与惠特曼齐名,更有「英语世界最杰出诗人」美誉。 狄金生在三十岁选择遗世独立的生活,只穿白色衣服,除了到波士顿治疗眼疾外不曾出门,也不见外人,只有少数挚友能拜访她。隐居后的狄金生,进入「诗信一体」的创作时期,写信成为她与世界沟通的文字桥樑。根据学者推估,狄金生一生写的信应有一万封,但她在临终前要求妹妹销毁所有信件,最后只有1049封保留了下来。 由于诗作深奥难解,加上她几乎没有社交生活,这些信于是成为后人勾勒诗人谜样一生的拼图:我们从中看见,宅居的狄金生始终保有自由飞翔的心灵,不断思索生命、死亡、永恆等主题;我们也看见,即使爱得狂烈,她的灵魂仍只属于她自己。 在这当中,又以本书选译的「主人信件」,以及给嫂嫂苏珊、文学知己包尔斯和希更生、恋人洛德的信,最能贴近诗人的感情核心。 或许正因为这些信件流露出诗人最隐祕的爱与期待、脆弱与恐惧,狄金生的家人基于保护立场,直到她过世七十年后才让它们出现在世人面前,我们也因而得以走进她的心灵世界。 【主人信件──最接近诗人感情核心的文字】 狄金生保留下来的信件里,有不少关于情感的信或未寄出的草稿,其中又以所谓「主人信件」最受关注。这三封信都没有署名,只是手写草稿,最后的誊写本是否送到收信中手上,我们无法得知。 三封「主人信件」虽然难以解读,关于「主人」的身分也一直是个谜,但如诗的意象和文字,表现了她对收件人无望的爱与渴求,让她在火的边缘与灰烬之苦里煎熬,害怕受到拒绝与伤害,可说是最接近她感情核心的文字。 由于她在信中称对方为「Master」,又将自己的位置降得如此之低,关于「主人」的身分众说纷纭,甚至有学者主张,这三封信是她写给上帝的,或是纯粹虚构的。 无论「主人」是谁,至少我们知道,这个她倾诉心曲的对象,点燃了她旺盛的创作之火,因为就在写下第一封「主人信件」的那一年,狄金生开始以针线将诗作缝成小诗册(fascicle),从事自我出版。也同样在那一年,她写下了52首诗。 【中年之恋──最挑逗的情书】 「收到你一封信后我写了很多信给你,不过感觉像是写信给天空,翘首盼望却无回音,有多少祷告啊,祷告者却得不到半点回应!当其他人上教堂,我上我自己的,你不就是我的教堂吗,我们不是拥有无人知道仅我们知道的赞美诗吗?」(信790) 47岁之后,狄金生谈了一场恋爱,对象是最高法院法官洛德。此时狄金生已经历过情感的粹炼,加上多年探索心灵的生活,她终于摘下故作坚强的面具,展现出自由、无惧与快乐。由于信中情感之直接、坦率,隐居后只穿白色衣服的她点燃了内在剧烈的火山,让许多学者大为震惊,甚至有学者认为她写给洛德的信是「有史以来最挑逗的情书」。 【天赋独具的「书信艺术家」】 年轻时的狄金生,信中时而激昂亢奋,时而轻盈幽默,时而展现对宗教的质疑。随着年纪增长,她逐渐流露出警世或嘲讽,经常悼念逝去的亲友,字里行间折射出灵魂巨大的孤独,以及她身为姊妺、挚友、情人的心,如何在爱与失去之间燃烧或冷凝。 她的信就像一首首散文诗,但与诗作最大不同之处,是写信时的笔尖恣意飞翔。她会因为收信对象而使用不同语气,文字技巧出色,加上与收信人之间共有的「通关密语」,让信件充满隐喻和想像,因而也有人称她是独具天赋的「书信艺术家」。 【佳句摘选】 ◎当我最快乐时,总有根刺梗在每个享乐里。我发现没有一朵玫瑰没有刺。在我内心里有一处隐隐作痛的空虚,我相信这世界永远无法填满它。──给年少友人艾比亚 ◎我数着海上的每个安息日,直到我们在岸边相见。山丘那边的天气会像水手说的那样晴朗吗?──主人信件一 ◎我可以在林子里玩,直到天黑,直到你带我到日落时分找不到我们的地方。真实不断涌入,直到将整座城镇灌满⋯⋯不是玫瑰,却感觉自己盛开,不是鸟儿,却在以太里飞翔。──主人信件二 ◎你让我泪水不停地流。我不在乎那像顶针一般大的咳嗽,我身体里还留有一把战斧与它砍的伤,但我承受得住。她的主人对她戮的伤更严重。──主人信件三 ◎若我的心像石头,妳的是铮铮的铁石,因为妳不会屈服于任何男人⋯⋯我为有个远大的未来等着我们感到欣喜。──给挚友暨嫂嫂苏珊 ◎当其他人上教堂,我上我自己的,你不就是我的教堂吗,我们不是拥有无人知道仅我们知道的赞美诗吗?──给洛德法官 ◎有时我写出一个字,便注目凝视着它的轮廓,直到它发出的光芒,好像这世上从未有蓝宝石一般。──给友人莱曼 ◎一封信总给我不死之感,因为它像是没有肉体的纯心灵,不是吗?(信330) 本书特色 ◎收录最能亲近传奇诗人艾蜜莉.狄金生的二十封信,深入「诗之隐士」的心灵世界 ◎西方学者视为最高挑战的「主人信件」,华文世界第一次完整呈现 ◎哈佛大学出版社正式授权,全球繁体中文版首次面世 ◎中英对照,由研究狄金生多年的译者董恆秀精选翻译、赏析 ◎详尽补充书信时空背景,摘译与书信关系密切的诗,对照阅读,更能深入诗人内心世界 ◎书后另附其他书信佳句摘译,呈现诗人创作时的点点星光 致敬推荐 林达阳、郝誉翔、张曼娟、杨佳娴、杨泽、蔡康永、魏瑛娟、罗智成(依姓名笔画排列)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艾蜜莉・狄金生 Emily Dickinson(1830~1886)


  出生于美国麻州的望族家庭,二十岁开始写诗。三十岁之后,除了到波士顿治疗眼疾外,足不出户,过着纯粹的创作生活。她留下1776首诗,只有少数几首在生前出版,但在过世百余年后,仍持续影响世界诗坛。

  狄金生的诗风格独特,不刻意雕琢,也不拘泥于语法,从精简文字中萃取出令人惊叹的深邃感受,交错着思索,叩问世界、生命、死亡、永恆等主题,蕴含着强烈的情感力量,拓展了诗的意境与视野,不但与惠特曼齐名,更有「英语世界最杰出诗人」美誉。

  隐居后的狄金生,进入「诗信一体」的创作时期。由于诗作深奥难解,加上几乎没有任何社交活动,写信成为她与世界沟通的文字桥樑。

  根据学者推估,狄金生一生写的信应有一万封,但她在临终前要求妹妹销毁所有信件,最后得以保留下来的只有1049封。这些信件因而更成为勾勒诗人谜样一生的拼图,也是进入她创作与心灵世界的钥匙。

  年轻时的狄金生,信中时而激昂亢奋,时而轻盈幽默,时而展现对宗教的质疑。随着年纪增长,她逐渐流露出警世或嘲讽,经常悼念逝去的亲友,字里行间折射出灵魂巨大的孤独,以及她身为姊妺、挚友、情人的心,如何在爱与失去之间燃烧或冷凝。

  她的信就像一首首散文诗,但与诗作最大不同之处,是写信时的笔尖恣意飞翔。她会因为收信对象而使用不同语气,文字技巧出色,加上与收信人之间共有的「通关密语」,让信件充满隐喻和想像,因而也有人称她是独具天赋的「书信艺术家」。

翻译、赏析者简介

董恆秀


  辅仁大学英美文学硕士,先后任教于中国文化大学、新竹教育大学并专事写作。2014年受邀参与上海复旦大学举行的艾蜜莉.狄金生国际研讨会,与赖杰威(George W. Lytle)共同发表论文:'Emily Dickinson Comes to Taiwan: A Ten Year Journey',深入狄金生翻译与文化交流历程。与赖杰威合译、评赏《艾蜜莉.狄金生诗选》、《我居住在可能里:艾蜜莉.狄金生诗选Ⅱ》;另译有《打破神话:台湾人的认同与国民党殖民遗害》。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主人信件一】
 
亲爱的主人:
 
我病了,不过你生病更让我悲伤,我让较有力气的那只手可以提笔够久以便写封信给你。我原以为或许你已在天堂了,因此当我接到你的信真是甜在心头,感觉要飞了;得知你还活着非常惊喜。多希望你没有病痛缠身。
 
我祈愿所有我爱的人不再有病痛。紫罗兰在我身旁,知更鸟近在咫尺,而「春天」从门口走过,他们会问,她是谁呀?这真是上帝之屋,天使跟他们的御马夫在这些天堂之门进进出出。但愿我有米开朗基罗的鬼斧神工,能为你作画。你问我,我的花儿们说了些什么?那它们没照我的话说,我给的口信它们没有传达到。它们传达的讯息与日落、日出一样。
 
主人,再听一下。我未告诉你今天是安息日。
 
我数着海上的每个安息日,直到我们在岸边相见。山丘那边的天气会像水手说的那样晴朗吗?今晚只能说到这里,疼痛让我无法继续。
 
当我虚弱时,甜蜜的回忆就很强烈,也更容易爱你。你一好起来,求你务必告诉我。
 
(信187)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