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丽岛轶闻:键

华丽岛轶闻:键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奇幻
  • 冒险
  • 悬疑
  • 魔法
  • 岛屿
  • 神秘
  • 超自然
  • 成长
  • 友谊
  • 解谜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台湾岛有着数不尽的轶事,每段历史风华翩翩,是小说发想的珍宝库。
  在台湾历史的转折处,能否编织出万花撩乱的幻境?

  五位年轻小说家跳脱传统,以日治时代为背景舞台,以「小说接龙」形式为手法,
  创作出独属于台湾的「时代小说」。

  
  五位备受瞩目的新生代小说家──何敬尧、杨双子、陈又津、潇湘神、盛浩伟,联手以台湾罕见的「小说接龙」形式来进行合写,主题以「一把钥匙」作为串联,各人依照各自的写作风格,来写作一篇小说。

  全书故事发展的时间逐篇循序渐进,从第二人开始即要接续上一篇故事的走向继续写作。故事开始于三○年代,最终章则结束在战后初期。计画由何敬尧发起,五位作家一拍即合,主轴定位在历史和文学,主题聚焦于「台湾日治时期」与「艺文界」,企望能以崭新视野,书写出截然不同的时代故事。

  整部小说因以日治时期为舞台,并以曾创办《华丽岛》杂志、风格浪漫耽美的日治时代作家西川满作为关键角色,故以「华丽岛」一词镶入书名,日文意为「钥匙」的「键」字则为副标。

  故事的火花意外地从郭松棻家族的一段轶事开始,在一篇〈郭松棻访谈录〉中提到,吕赫若逃亡前,曾将一串钥匙交给胶彩画家郭雪湖,也就是郭松棻的父亲。不过,郭松棻始终不知道那串钥匙有何作用。这则故事的悬疑感让五位作家印象深刻,随即一致认同将它作为小说接力的故事核心主线,创作围绕这串钥匙依序前进。

  五人各自擅长的领域都不同,挥笔写下的故事都超乎想像,奇趣盎然。何敬尧打头阵的〈天狗迷乱〉,以来无影去无踪的妖怪天狗展开谜团,接棒的杨双子笔锋一转,写出𡢃婢晋身的姨娘与千金小姐之间凄美的百合爱情故事〈庭院深深〉。

  第三篇则由纯文学和轻小说兼擅的陈又津端出了画家与两位美少年关系暗潮汹涌的BL小说〈河清海晏〉,气氛唯美感伤。下一位潇湘神接招的〈潮灵夜话〉剧情整个超展开,将BL情节中的少年之死朝神祕谋杀案方向推进。

  最后一棒盛浩伟伟责任重大,谜团将如何巧妙被解开,关键的钥匙背后又有什么样不可思议的故事呢?且看五位作家各自迥异的特色所交织出来的故事如万花筒般,色彩斑斓相异地魔幻流转,勾起对那段风华瑰丽的鲲岛年代的无限想像。

本书特色

  ★五位备受瞩目的新生代小说家联手创作
  ★以台湾罕见的「小说接龙」形式来进行合写
  ★集妖怪、传奇、BL、百合故事于一体
浮光掠影:一座失落之城的追忆与探寻 引言: 在广袤无垠的历史长河中,总有那么一些角落被时间轻轻拂过,留下了斑驳的痕迹,诱人驻足探寻。本书并非聚焦于某一特定国度的宏大叙事,亦非紧扣某个风云际会时代的风云变幻。相反,它是一部关于“失落”与“追忆”的诗意探索,是对那些在世人记忆中渐行渐远的文明碎片进行温柔打捞的尝试。我们试图透过尘封的文献、残破的遗迹以及民间流传的口述,重构一个可能存在、却难以被完全证实的神秘之地——“塞壬之城”的过往。 第一部:迷雾中的坐标——塞壬之城的传说与地理残片 本书开篇,将我们带入对“塞壬之城”(Aethelgard)这一概念的初步界定。它并非实体文献中明确记载的都城,而更多是以神话、航海日志中的侧影、以及古老部落的祭祀歌谣形式存在于世。我们首先梳理了所有提及此地名称的零星记载,分析了其在不同文化语境下的异化与演变。 地理的猜想与边界的模糊: “塞壬之城”的地理位置始终是一个谜团。部分记录将其置于一片被季风环绕的内陆高原,那里气候干燥,星象观测极为发达;另一些则坚称它座落于一片终年被浓雾笼罩的群岛之巅,依靠潮汐的规律运行着某种未知的机械装置。本书将详尽比对这些矛盾的描述,尝试描摹出这座城市可能拥有的地理特征,重点关注其对天文和水文的依赖程度。我们引入了对古代制图学的研究,探讨在缺乏现代测绘技术的时代,人类如何试图固定一个流动的、充满迷信色彩的地域概念。 文化的交融与断裂: 塞壬之城被描绘为一个文化交汇的熔炉。彼处的居民,根据残存的陶器纹饰和金属工艺推断,可能融合了游牧民族的坚韧与海洋文明的精细。本章深入剖析了这种文化特征的体现,比如他们独特的记事符号——一种介于象形文字和抽象几何图形之间的符号系统。我们关注的重点在于,这种高度发达的文明是如何在没有留下大量文字记载的情况下,将自身的哲学思想和生活美学融入到日常器物中的。 第二部:时间的碎片——遗迹的低语与非物质遗产的重构 追寻塞壬之城,我们必须学会倾听“非遗”的声音。本书的中间部分,聚焦于那些难以被物理界定,却又无比鲜活的历史残余。 音乐与声景的考古: 塞壬之城的名字本身就暗示了对“声音”的重视。我们收集了周边部落流传的、被认为源自远古的几种乐器模型及其演奏方式。重点分析了其音阶结构和调式体系,试图推断这种音乐在当时社会中的功能——是用于祭祀、记录历史,还是仅仅作为一种纯粹的艺术表达?我们尝试通过现代声学分析,还原出在特定建筑结构下,这些音乐可能产生的空间共鸣效果。 色彩的密码: 尽管建筑主体早已化为尘土,但残留的矿物颜料分析揭示了塞壬之城对色彩的痴迷。不同于同期文明对红、黄、黑的偏爱,塞壬之城似乎独钟于一种深邃的靛蓝和近乎透明的银灰。本章探讨了这些颜料的稀有性如何影响了其社会地位的划分,以及这种色彩偏好背后可能蕴含的宇宙观——是对深海的敬畏,还是对夜空的向往? 日常生活的侧影: 抛开帝王将相的叙事,本书着墨于普通人的生活。通过对挖掘出的厨房用具、纺织工具的细节描摹,我们试图还原出他们一天的作息、他们如何获取水源、以及他们在劳作之余进行何种娱乐。这种还原是极其谨慎的,我们承认这更多是基于周边文明的类比和推测,但力求在这些“推测”中,保持一种对古人智慧的尊重。 第三部:消散的逻辑——文明中断的原因探究 任何一个辉煌的文明最终都将归于沉寂。本书的后半部分,则转向对“塞壬之城”消失原因的理性分析与多角度推演。 环境灾难与地理变迁: 我们审视了该地区可能的构造运动、气候异常记录,以及传说中“大洪水”或“大地开裂”的描述。这并非简单的灾难史叙述,而是将环境压力与社会结构脆弱性相结合的分析。例如,一座高度依赖复杂水利系统的城市,在水源突变面前将如何应对? 内在的张力与哲学的迷途: 一个被描绘得近乎完美的社会,是否隐藏着自我毁灭的因子?我们检视了部分符号中流露出的极度秩序感和对个体的压抑。这种对“完美平衡”的极致追求,是否最终导致了创新力的枯竭,使得他们在面对外部冲击时,失去了适应和变革的能力?本书提出了一种观点:过度的理性与和谐,有时比混乱本身更具破坏性。 他者的视角与“被遗忘”的权力: 最后,我们探讨了塞壬之城是如何被后世文明“遗忘”的。这不仅仅是地理上的隔绝,更是一种文化上的排斥或选择性记忆。谁有权记录历史?哪些故事被保留,哪些又被刻意抹去?本书认为,“失落”本身也是一种权力运作的结果。通过分析邻近文明的史籍中对塞壬之城的寥寥数语,我们试图揭示,被遗忘并非意味着不重要,而是可能意味着它曾对既有的权力结构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结语:追寻的意义 《浮光掠影》并非旨在提供一个确凿无疑的答案,它更像是一份邀请函,邀请读者一同参与这场跨越时空的考古漫步。塞壬之城或许永远只是一个“可能性”,但对它的追寻,教会我们如何审视今日的文明,如何在我们自身建立的坚实秩序之下,保持对“未知”和“可能”的敬畏。这座虚构或半真实的城市,映照出的是人类文明共有的脆弱性、创造力,以及面对遗忘的永恒抗争。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何敬尧


  小说家,一九八五年生。风格横跨奇幻、历史、推理。台中人,台大外文系、清大台文所毕业。
  荣获全球华文青年文学奖、台大文学奖,美国佛蒙特艺术中心驻村。
  着有悬疑小说《怪物们的迷宫》、时代小说《幻之港》,散文《佛蒙特没有咖哩》。编写妖怪百科书《妖怪台湾:三百年岛屿奇幻志》。
  
杨双子

  本名杨若慈,一九八四年生,台中乌日人,双胞胎中的姊姊。
  百合/历史/大众小说创作者,动漫画次文化与大众文学观察者。曾获国艺会创作补助、教育部硕论奖助,以及文学奖若干。出版品包括学术专书、大众小说、动漫画同人志。近作为《花开时节》、《捞月之人》。现阶段全心投入创作台湾日治时期历史百合小说。
  
陈又津

  台北三重人,任职媒体。台湾大学戏剧学研究所剧本创作组硕士。二○一○年起,陆续获得角川华文轻小说决选入围、新北市文学奖短篇小说首奖、香港青年文学奖小说组冠军、教育部文艺创作奖剧本佳作、时报文学奖短篇小说首奖、国艺会长篇小说补助等。出版有小说《少女忽必烈》、《准台北人》。网站:dali1986.wix.com/yuchinchen
  
潇湘神


  本名罗传樵,一九八二年生,台北地方异闻工作室成员,主食为推理与奇幻。
  既是小说创作者,也是实境游戏设计师。着有《台北城里妖魔跋扈》、《帝国大学赤雨骚乱》,参与《唯妖论》的部分考察,也是实境游戏《城市边陲的遁逃者》的原案。目前热衷于寻找在地创地的各种跨领域可能。
  
盛浩伟

  一九八八年生,台北人。台湾大学日本语文学系、台湾文学研究所,赴日本东北大学、东京大学交换。曾获台积电青年学生文学奖、时报文学奖等,参与编辑电子书评杂志《祕密读者》。着有散文集《名为我之物》。

图书目录

【序】华丽时代的圆桌会        何敬尧
 
天狗迷乱                      何敬尧
 
庭院深深                      杨双子
 
河清海晏                      陈又津
 
潮灵夜话                      潇湘神
 
镜里繁花                      盛浩伟
 
【后记】  给下一轮华丽时代的备忘录

图书序言



华丽时代的圆桌会
◎何敬尧

 
  从二〇一三年开始连载的漫画《文豪野犬》,朝雾カフカ原作、春河35作画,以「日本文学家」拥有「超能力」的人物设定,让这些异能者在日本横滨展开超能力大战。这部异想天开的作品极为热门,甚至有了小说、动画等联动创作。
 
  诸如中岛敦、芥川龙之介、与谢野晶子等知名作家与其作品,皆是取材对象。例如名唤太宰治的角色,他的异能力称为「人间失格」,能凭接触就让对手的异能无效化。
 
  故事设定很大胆恣意,但转念一想,这种灵活多变的创作,是否也为日本文学家的形象增添更趣味的观点?
 
  新时代的想像
 
  纯文学一向不是日本年轻人的阅读首选,可是当出版社将太宰治的《人间失格》与中岛敦的《山月记》书封换成了春河35绘制的帅气人像,销量大幅提升,许多年轻读者借此踏入纯文学世界。日本向来擅长利用漫画作品振兴观光,所以当「与谢野晶子纪念馆」在二〇一六年与《文豪野犬》合作之后,馆方也惊讶发现,本来大多是四十岁以上的中老年参观者,展览期间的中小学生参观人数,竟是去年十倍以上。
 
  文学,能不能有更多不可思议的想像?
 
  日本创作者能以多变观点翻转文学形象,这种「改编」的能力,是从日本习以为常的历史改编创作而来。不管是小说、漫画或电影,若涉及日本历史,总会在正史以外创造全新的诠释空间。
 
  例如梦枕貘小说《阴阳师》,读者津津乐道安倍晴明与源博雅的友情,但在史实,两人是否相识却有待考察。石井步的漫画《信长协奏曲》,则让现代日本人三郎与织田信长交换身分,重新演义战国传奇。
 
  此种超脱史实的故事创作,正是日本文学中「时代小说」的重要特色。在小说分类上,历史小说强调史实基础,注重人物的真实与历史事件的价值。不过在日本文学发展上,也有「时代小说」的存在。时代小说尽管也涉及历史,但真实人物、历史事件并非其核心,而是更侧重于以古代为背景来撰写新颖故事。若观察当代中国、韩国的通俗文学,依循此理的历史穿越小说正大行其道。
 
  历史,能不能有别开生面的创造?
 
  文学与历史的幻境
 
  世界不一定只能从固定角度观看,寻觅史实之间的罅缝,击破既定印象的铜墙,在小说的泥壤上,文学与历史的嫁接肯定能绽出与众不同的花种。
 
  犹如天马行空的《文豪野犬》不断刺激笔者心绪,回顾台湾本身,也引发一项疑问:以台湾历史为舞台的时代小说能不能更多?
 
  台湾岛,千百年以来是原住民游耕游猎之地,十七世纪之后相继接受西方人、汉人、日本人……各种文化的进入。不论是大航海时代抑或清国时代,不同的民族在相互抗衡、交流、融合的过程中,台湾逐渐成为拥有多元特色的海岛国家。而在日本时代的殖民史,台湾文化、社会更加错综复杂。
 
  台湾岛每一段历史,曼妙风华无与伦比,皆为小说取材的灵感泉源。
 
  岛屿中部的大肚王,曾统领一座庞大的平埔王国,热兰遮城的四角稜堡闪耀夕晖,沿岸的清国时代港口传来汉族水手的吆喝,在台湾总督府博物馆的展柜中,蓝地黄虎旗摹本兀自铺展――隐藏在旗面底下的日夜双面旗真相,还要等待一百年后才会揭晓。
 
  台湾岛有着数不尽的轶事,每段历史风华翩翩,是小说发想的珍宝库。在台湾历史的转折处,能否编织出万花撩乱的幻境?
 
  尽管只是个人荒诞的空想,尽管只是棉薄之力,却时时刻刻萦绕于心。挥之不去的疯狂。妄念。就算失败了又如何?总比什么事都没做过还来得好。
 
  痴迷而迫切的盼望,坐而思,不如起而行,笔者便在二〇一六年夏季开始策画一项小说合作的写作蓝图,想邀请同样喜爱历史的作家们,齐心协力,创造出以「历史和文学」为主轴的合作小说。
 
  很幸运的,能够陆续邀请到四名文采斐然的作家,共同参与这项有趣企画。四位作家各有别树一帜的创作风格:
 
  杨双子,作品《捞月之人》、《花开时节》书写柔美温暖的女性情谊。
 
  陈又津,在《少女忽必烈》、《准台北人》,以轻笔承载台北城的重量。
 
  潇湘神,以《台北城里妖魔跋扈》架构奇幻史观,融合推理与民俗。
 
  盛浩伟,《名为我之物》,文笔切剖自我,思索个人与城市的当代价值。
 
  能有这个契机来合作,我们五人都很欣喜。本来以为联络将会繁琐,但往来过程却一拍即合,彼此联系极为顺利。
 
  在网路聊天室里,我们初步有了一些共识,例如,在历史和文学的主轴上,我们希望将这本小说集的主题,聚焦于「台湾日治时期」与「艺文界」,企望能以崭新视野,书写出截然不同的时代故事。
 
  至于在形式上,我们决定先行讨论出一个共通的世界观,然后在这个大架构之下,每人再各自发展一个中短篇小说,最后集结五篇故事编成一部完整小说。
 
  不久之后,我们便约定在九月二十四号第一次碰面,在台北古亭的义式屋古拉爵聚餐,讨论详细计画。
 
  仲秋夜圆桌会
 
  「我想分享一个有趣作品,也许可以成为我们的合作模式,也就是――小说接龙!」
 
  在古拉爵的角落桌位,一开头潇湘神的提案就让众人精神振奋,他所举例的作品是刊登在二〇〇四年的日本杂志《浮士德》第四期的小说〈对谁来说都不连续〉(谁にも続かない),这部作品就是多位作家以小说接龙所完成的创作。
 
  为什么会有这部作品呢?其实这是来自《浮士德》的企划,当时编辑部邀请乙一、北山勐邦、佐籐友哉、泷本龙彦、西尾维新五位小说家参加在沖绳举办的「文艺合宿」,为期四天三夜。每个人除了要缴交一篇小说,更要以小说接力赛方式,共同完成一部小说。
 
  这种具备挑战性的创作模式,即刻获得众人点头肯定。若只是各自写各自故事,合作意义将大打折扣。不过若以故事接龙的方式进行,除了能够增强整体感、连结彼此情节,更能让不同作家在串联故事时激盪出意外的火花。
 
  「意外性」与「游戏性」也是我们这一次「文艺合作」殷殷盼望的目标。
 
  尽管决定故事接龙的创作方式,但是最重要的主线情节,又该如何确定?
 
  正当众人胶着之际,盛浩伟提及前几日翻阅的书中,曾读过一段有着谜题的段落:「那是来自〈郭松棻访谈录〉的段落,吕赫若逃亡前,曾将一串钥匙交给胶彩画家郭雪湖,也就是郭松棻的父亲。不过,郭松棻始终不知道那串钥匙有何作用。」
 
  在盛浩伟的介绍下,伙伴们皆震撼于钥匙的神祕存在。这串钥匙从何而来?又有何用途?
 
  这则故事的悬疑感在我们心中镂下深刻印象,我们随即一致认同,很适合作为我们故事的核心主线,甚至可以将这则段落,引文作为我们小说合辑的卷首语。我们五人的创作,将围绕这串钥匙依序前进。
 
  接下来的工作便简单了,我们开始拟定基本的合作规则,确保彼此小说的连贯方式,并且分配故事接龙的创作顺序与完工时程。最终决定的顺序如下:
 
  何敬尧→杨双子→陈又津→潇湘神→盛浩伟。
 
  每人写作时间大约两个月,一个篇章接续下个篇章,依序完成,预定隔年夏季将串连成一部完整作品。
 
华丽岛与键
 
  这一卷是,我以深挚的感情,
  献给曾经允许我居住过、生活过,
  使我爱上的台湾
  ――华丽岛的小说集。
  《西川满小说集》(春晖出版社)
 
  初次认识西川满,是在硕士班一年级的课堂。西川满对于台湾文化的热情以及毁誉参半的文学生涯,瞬间引起笔者的好奇心。越是深入理解西川满的创作,越对于他所开创的文艺风格深深着迷。从此之后,西川满的创作观与美学理念不时回盪于笔者心中。
 
  因此,在古拉爵的圆桌会议之前,笔者便已经先拟定故事主角之一会是以西川满作为取材的对象。不过,如同《文豪野犬》的大胆创意,笔者更冀望能够跳脱史料之外,以西川满为原型,为角色塑造出另一种迥然不同的形象。
 
  圆桌会议上,伙伴们也相继提出想书写的人物、主题,虽然各自关注焦点相异,但我们的热情却是毫无二致,越烧越焰。我们期盼这部作品的实验,能激发出意想不到的妙异火光。
 
  尽管如此,我们的书名却迟迟未决定。直至二〇一七年八月初,最后的篇章即将完成之前,经过反覆讨论,我们决定将这部实验性质浓厚的小说书名定为「华丽岛轶闻」。
 
  华丽岛,光之源,是我们居住的台湾岛。西川满自东京早稻田大学法文科毕业后,便决心返回魂牵梦绕的台湾,视台湾为第二故乡,欢喜华丽之岛。终其一生,西川满创作皆围绕台岛民俗历史,「华丽岛」一词也因他的憧憬、歌颂而为人熟知。
 
  此部小说开篇以西川满作为取材对象,全辑故事几乎以日治时期为舞台,故以「华丽岛」一词镶入书名,致敬这一段风华瑰丽的鲲岛年代。
 
  副标题则定为「键」(かぎ)。在日文中,「键」指称钥匙,也是此部小说主线情节会出现的重要物件。
 
  此部小说不仅仅是个人的想像,更因众位伙伴而成型。圆桌之前,我们的位置平等,我们的梦想一致。感谢伙伴们这几个月以来协心戮力,笔者在此深深鞠躬。
 
  感恩感谢。
 
  华丽之岛,时代递嬗,这一串辗转流传的神秘钥匙,将开启何种故事?
 
 

图书试读

天狗迷乱   ◎何敬尧
 
(前略)
 
「说到底,天狗――到底是什么样的妖怪?」
 
话一说完,西装男子便转身离开堤防,跨着大步往路边的一排行道树走去,拾起了一支木棉树掉落的小树枝。
 
「这种模样……是日本天狗的普遍样貌。」
 
一边说着话,男子一边在砂地上用树枝做画,画出了一张老人的脸庞,浓眉大眼,并描绘出长鼻子的特征。
 
「这是最典型的天狗样貌,有着长鼻子、有翅膀会飞的天狗。根据江户时代出版的书籍《天狗经》所言,日本山林中一共栖息着十二万五千五百只天狗。并且,天狗很热爱战争,在武家时代常常暗中策动许多战事。所以民间传言,只要有天狗出现的地方,就会有兵燹祸乱。」
 
「带来灾祸的妖怪吗……」
 
「没错,从一点来看,与使者大人的传说挺类似。追踪天狗的源头,可能最早出现的天狗,是圣德太子苏我马子合编的《旧事记》中,提到了神话人物素盏鸣尊吐出了一股刚勐之气,化成了『天逆每』。『天逆每』是可怕的邪神,头部是野兽模样,鼻子十分尖长,很类似后代天狗的形象。因此,我觉得很奇怪。」
 
「哪里奇怪呢?」
 
「在天狗的传说里,长鼻子是很通行的描述,可是杏子小姐目睹的妖怪,却是脸部漆黑,并没有说到长鼻子的特征。」
 
「的确,表妹并没有说到那名怪人有长鼻子。」
 
「那么,为什么杏子小姐会认为那是天狗呢?既然是脸部漆黑,所以应该是指『乌天狗』吧!」
 
「原来如此,是乌天狗啊。我在柳田先生的书中,读过这个说法。他的书中,写了很多关于天狗的故事。」
 
「乌天狗又称鸦天狗,在《源平盛衰纪》中称唿为小天狗,是一种全身漆黑如墨的妖怪,所以脸庞当然也是黑色。所谓大天狗,则是面貌赤红、鼻子高长的『鼻高天狗』,法力比小天狗还要厉害,所以小天狗会被认为是大天狗的部下。据说,乌天狗形象犹如漆黑的乌鸦,能在天空自由飞翔,形貌如同半人半鸟。」
 
「听起来与表妹遇到的怪人模样很相似。」
 
「不过……杏子小姐遇到的妖怪,真的是天狗吗?」
 
「咦,怎么问题又兜回来了……」
 
「因为我现在讲的天狗,不管是大天狗或是小天狗,这些形象都是从江户时代以来,人们逐渐相信的形象。可是在更早之前,人们相信的天狗,是不一样的形象。」
 
「天狗形象会随着时间改变吗?」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对「华丽岛轶闻:键」这个书名,第一感觉就是充满了文学性和故事性。它不像那种直白的标题,而是留下了很多想象的空间。“华丽岛”三个字,让人联想到的是过去那个充满殖民时期痕迹的台湾,而“键”字,则暗示着一个解谜的过程,或者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我一直相信,很多深刻的故事都隐藏在细节之中,隐藏在那些不为人知的“轶闻”里。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带领我去探索这些关于台湾的“键”的故事,去感受那些时代的温度和人性的复杂。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华丽岛轶闻:键」有一种莫名的吸引力,尤其是“轶闻”二字,总会让人联想到那些流传于民间、却又缺乏确凿证据的奇闻异事。但“键”字的点缀,又让这些轶闻蒙上了一层解谜的色彩,仿佛所有的故事都指向一个核心的秘密。我一直觉得,最动人的故事往往隐藏在那些不为人知的角落,它们或许平凡,却蕴含着深刻的人性光辉和时代变迁的印记。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挖掘出一些我从未听说过的、却又真实存在过的关于台湾的“键”的故事。

评分

说实话,一开始看到“华丽岛”这个称呼,我还有点不习惯,毕竟我们习惯了称呼自己的家园为台湾。但正是这种带着怀旧和些许疏离感的称呼,反而激发了我对“华丽岛”背后故事的好奇心。这本书名中的“键”,更是吊足了我的胃口。我忍不住想象,这把“键”到底代表着什么?是物质上的钥匙,还是象征着一种认知、一种理解方式?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带领我,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审视我们所熟悉又陌生的这片土地。

评分

拿到「华丽岛轶闻:键」这本书的时候,我第一眼就被它的封面设计吸引了。那种带着做旧感的纸张质感,搭配上烫金的字体,散发出一种低调却又引人入胜的魅力。我一直觉得,一个好的封面就像一扇门,它能瞬间把你带入作者所构建的世界。这本书的封面,无疑是成功地勾起了我的阅读兴趣。我期待着,这本书的内涵,也如同它的外表一样,充满了厚重感和引人入胜的细节,能够像一把钥匙一样,为我打开认识台湾另一面的大门。

评分

“华丽岛”这三个字,自带一种浪漫又疏离的色彩,让我瞬间联想到一些老歌词,或者旧电影里的场景。而“键”字,则赋予了它一种探索的意味,仿佛隐藏着一个等待被开启的秘密。我一直觉得,台湾这个地方,有太多值得挖掘的故事了,从日治时期到国民政府迁台,再到后来的民主化进程,每一个时代都留下了独特的印记。我希望「华丽岛轶闻:键」能够触及到这些印记,用一种特别的方式,讲述属于这个岛屿的、不为人知的“键”的故事。

评分

「华丽岛轶闻:键」这书名光是听起来就充满了复古的神秘感,让人联想到上个世纪的台湾,那些藏在巷弄里的老故事,还有一些似是而非的传说。我尤其喜欢「键」这个字,它暗示着一个秘密的开启,一个解开谜团的关键,让人不禁好奇,这本书到底会带我们探索些什么?是隐藏在历史尘埃中的家族秘辛,还是关于这座岛屿不为人知的奇闻异事?我本身就对台湾的历史文化情有独钟,尤其喜欢那些带有时代印记的物件和故事,感觉这本《华丽岛轶闻:键》或许能填补我心中一些对过去模糊的想象。

评分

我最近特别喜欢阅读一些带有历史背景和地方色彩的小说,所以「华丽岛轶闻:键」这个书名,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它让我联想到很多台湾的老电影,那种充满了时代感和浓浓人情味的氛围。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构思这些“轶闻”的,它们是源自真实的采访,还是作者的虚构创作?如果是虚构,又是什么样的灵感让作者将这些故事与一把“键”联系在一起?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带我穿越时空,去感受那些被时光尘封的故事。

评分

自从在网络上看到「华丽岛轶闻:键」的推荐之后,我脑海里就一直萦绕着这个书名。它勾勒出的画面感太强烈了,仿佛我能看到一群人在月光下,围绕着一把古老的钥匙,窃窃私语,讨论着一些关于华丽岛(台湾)的秘密。我好奇作者是如何将这些“轶闻”串联起来的,是独立的短篇故事,还是一个庞大的叙事结构?我个人比较喜欢那种结构精巧、细节丰富的作品,希望这本书能给我带来惊喜,让我沉浸其中,忘记时间的流逝。

评分

我是一名对台湾本土文化和历史非常感兴趣的读者,所以「华丽岛轶闻:键」这个书名,立刻就引起了我的注意。它让我想象到,在某个古老的台湾城镇,可能有一家老当铺,里面藏着一把神秘的钥匙,而这把钥匙,能够打开一段尘封的家族历史,或者一个被遗忘的社会事件。我喜欢那些细节丰富、氛围感强的作品,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把钥匙一样,为我打开一扇通往台湾过去的大门,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和他们的故事。

评分

最近在书店看到「华丽岛轶闻:键」这本书,它的名字真的太有吸引力了。我常常觉得,台湾这个地方,有着太多被忽略的故事,它们可能藏在老屋的瓦片下,藏在港口的海风里,藏在长辈们口中的传说里。“华丽岛”这个称呼,本身就带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而“键”字,则更增添了一份神秘感,仿佛每一个轶闻都隐藏着一把解开谜团的钥匙。我特别喜欢那种能够挖掘出地方文化深层内涵的作品,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对台湾有更深的了解,看到一些我之前从未关注过的、却又非常动人的侧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