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書治要三六○ 第四冊

群書治要三六○ 第四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群書治要
  • 宋代文獻
  • 經史子集
  • 治國理政
  • 政治思想
  • 古代典籍
  • 文化典籍
  • 曆史文獻
  • 學術研究
  • 文獻匯編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群書治要三六○》係列在2012年、2014年、2015年分彆齣版瞭第一冊至第三冊,2017年新書第四冊也即將麵世。《群書治要》乃一代明君唐太宗為警惕自己勤於國政,而命諫臣魏徵、虞世南等人,博采六經四史、諸子百傢名言,曆時多年而成,堪稱古人智慧的精華、貞觀盛世的重要推手。本書雖為帝王之書,然於今人修身養性、立誌嚮學大有裨益。因捲帙龐大,特選其中三百六十則,並加上註釋與白話,貼近現代人的需求。期望古籍新生,繼往開來。

本書特色

  《群書治要》擷取中國上古至晉代各類經典之精髓,為立誌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者必讀之書。本書以《群書治要》為底本,精選三百六十則原文,加上詳盡註釋、白話翻譯與難字注音(漢語拼音、國語注音及同音字並舉),以利讀者隨身攜帶、閱讀,有助自我成長及汲取古人智慧。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魏徵


  字玄成。唐朝政治傢,直諫敢言,是中國曆史上最著名的諫臣,卒謚文貞。在他過世時,太宗曾謂「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魏徵沒,朕亡一鏡矣!」

褚亮

  字希明,唐朝名臣褚遂良之父。曆任朝中要職,貞觀元年與杜如晦等十八人授弘文館學士,貞觀二十一年(647年)卒,謚康。

虞世南

  字伯施,唐朝著名詩人、書法傢。其書法盡得二王精妙,與歐陽詢、褚遂良、薛稷閤稱「初唐四大傢」,所編的《北堂書鈔》被譽為唐代四大類書之一,是中國現存最早的類書之一。

蕭德言

  字文行,曾奉詔與魏徵等人輯錄經史諸子有關治國興衰之文,貞觀五年書成,名《群書治要》,據清朝經學傢阮元考證,《群書治要》實成於德言之手,永徽五年卒,贈太常卿。

圖書目錄

緻讀者
《群書治要》序
編譯《群書治要三六○》係列緣起
《群書治要三六○ 第四冊》齣版說明
目錄

壹、君道
一、修身
甲、使命
乙、戒貪
丙、勤儉
丁、改過
二、敦親
三、反身
四、尊賢
五、納諫
六、杜讒邪
七、審斷

貳、臣術
一、立節
二、盡忠
三、勸諫
四、舉賢

參、貴德
一、尚道
二、孝悌
三、仁義
四、誠信
五、正己
六、度量
七、謙虛
八、謹慎
九、交友
十、學問
十一、有恆
十二、處世

肆、為政
一、務本
二、教化
三、知人
四、任使
五、至公
六、愛民
七、綱紀
八、禮樂
九、民生
十、法古
十一、賞罰
十二、法律
十三、武事

伍、敬慎
一、微漸
二、治亂
三、鑑戒
四、應事
五、慎始終
六、養生

陸、明辨
一、邪正
二、人情
三、纔德
四、朋黨
五、辨物
六、因果

圖書序言

《群書治要》序

  《群書治要》是唐太宗李世民(西元五九九年——六四九年)於貞觀初年下令編輯。太宗十六歲隨父從軍,起義平定動亂的社會,戎馬倥傯十餘年。二十七歲即帝位後,偃武修文,特彆留心於治平之道,休生養民。

  太宗英武善辯,遺憾早年從軍,讀書不多。鑑於前隋滅亡之失,深知創業不易,守成維艱,在位期間,鼓勵群臣進諫,批評其決策過失。令諫官魏徵及虞世南等,整理曆代帝王治國資政史料,擷取六經、四史、諸子百傢中,有關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之精要,匯編成書。上始五帝,下迄晉代,自一萬四韆多部、八萬九韆多捲古籍中,博采典籍六十五種,共五十餘萬言。

  書成,如魏徵於序文中所說,實為一部「用之當今,足以鑒覽前古;傳之來葉,可以貽厥孫謀」的治世寶典。太宗喜其廣博而切要,日日手不釋捲。曰:「使我稽古臨事不惑者,卿等力也」。由是而知,貞觀之治的太平盛況,此書貢獻大矣!誠為從政者必讀之寶典。

  然因當時中國雕版印刷尚未發達,此書至宋初已失傳,《宋史》亦不見記載。所幸者,日本金澤文庫藏有鐮倉時代(一一九二——一三三○年)日本僧人手寫《群書治要》的全帙。並於清乾隆六十年,由日人送迴中國本土。上海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和颱灣分彆以此版為底本影印齣版。二○一○年歲末,淨空幸得此書,反覆翻閱,歡喜無量,深刻體會古聖先賢之文化教育,的能為全世界帶來永恆之安定和平。最極關鍵者,即國人本身,必須真正認識傳統文化,斷疑啓信。聖賢傳統文化實為一切眾生自性流露,超越時空,亙古彌新。學習關鍵,端在「誠敬」二字。《麯禮》曰:「毋不敬。」前清康熙曰:「臨民以主敬為本」;「誠與敬,韆古相傳之學,不越乎此」。程子曰:「敬勝百邪。」說明修身進德、利世濟民,唯「誠敬」二字,方能圓成。若對古聖先王之教育毫無誠敬,縱遍覽群籍,亦難獲實益。孔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是也。

  過去孫中山先生於三民主義講演中(民族主義第四講)曾雲:「歐洲的科學發達、物質文明的進步,不過是近來二百多年的事。講到政治哲學的真諦,歐洲人還要求之於中國。諸君都知道世界上學問最好的是德國,但是現在德國研究學問的人,還要研究中國的哲學,甚至於研究印度的佛理,去補救他們科學之偏。」

  英人湯恩比博士更雲:「欲解決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唯有孔孟學說與大乘佛法。」靜觀今日世界亂象紛呈,欲救世界、救中國,唯有中國傳統文化教育能辦到。老祖宗留傳至今的治國智慧、理念、方法、經驗與成效,均是曆經韆萬年考驗所纍積的寶藏結晶。《群書治要》至珍至貴!果能深解落實,天下太平,個人幸福,自然可得;背道而行者,則不免自招災殃,禍患無窮。淨空深知今日《群書治要》之重現,實有其神聖使命,歡喜委託世界書局重新影印齣版一萬套,擬贈兩岸三地暨世界各國、各黨、各級領導共同學習,則和諧社會、大同之治的世界指日可待。欣見《群書治要》重新齣版在即,閻初仁者囑餘為序,謹以此數語,錶隨喜贊嘆之意。

淨空 二○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於香江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评分

這本書真是讓我大開眼界,尤其是當我翻到關於「安身立命」那幾章的時候,感覺被深深地震撼瞭。作者沒有講什麼空泛的大道理,而是非常務實地從日常生活、待人接物、修身養性等各個層麵切入。舉例來說,書裡提到如何處理人際關係中的衝突,並不是教你如何去辯論輸贏,而是強調「和為貴」,如何在不傷和氣的前提下,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這讓我想起前陣子工作上遇到的一些不愉快,當時我隻顧著爭一口氣,結果反而讓事情變得更複雜。如果早點讀到這部分的內容,或許就能用更圓融的方式來化解。

评分

這本書最大的特色,我認為是它非常接地氣。很多傳統的學問,讀起來常常讓人覺得離生活很遙遠,但《群書治要三六○》卻能將這些寶貴的知識,轉化成一套套可以實際運用的方法論。我對其中關於「持傢」的章節印象特別深刻。書裡講述瞭如何從傢庭小事做起,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如何建立和諧的傢庭關係,如何教育子女等等。這些內容對於我們現代傢庭來說,依然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尤其是在少子化的今天,如何更好地經營傢庭、如何給予下一代正確的引導,我覺得這本書提供瞭非常多值得藉鑒的智慧。

评分

我一直覺得,現代人生活節奏太快,很多時候都忽略瞭內心的平靜。這本書裡探討的「靜」的概念,對我來說就像是及時雨。它不是教你冥想或是什麼高深的修行,而是從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如何讓思緒沉澱、如何保持專注力等方麵來入手。書中舉瞭許多古代聖賢在麵對壓力、挫摺時,是如何保持內心鎮定的例子,這些例子聽起來雖然有點遙遠,但細細品味,會發現其中蘊含的智慧是跨越時空的。我特別喜歡書裡關於「知足常樂」的論述,它不是要我們放棄追求,而是要我們學會珍惜現有的,並且在追求的過程中,保持一顆平常心,不為得失而過分煩惱。

评分

老實說,一開始我對這本書抱持著「古籍嘛,大概就是一些陳舊的道理」的心態,但隨著閱讀的深入,我完全改觀瞭。其中關於「知人善任」的章節,讓我非常有感觸。作者闡述瞭領導者如何識別、運用不同人纔的特質,並且如何因材施教,發揮每個人的最大價值。這讓我聯想到我常參加的社區活動,每次總會遇到一些熱心但能力、專長各不相同的人。過去我們常常因為無法有效協調,讓一些好的點子因為執行不力而流於形式。書裡提供瞭一些非常具體的方法,像是如何瞭解每個人的優勢、如何分配任務、如何適時給予鼓勵等等,我覺得這些原則不隻適用於企業管理,在生活中的各種團隊閤作場閤都非常有參考價值。

评分

我一直對中國古代的歷史和文化有濃厚興趣,所以接觸《群書治要三六○》也是順理成章。這本書的篇幅雖然不小,但它不像一般史書那樣流水帳式地記錄事件,而是非常有係統地歸納整理瞭歷代治國理政、修身養性的精華。我特別欣賞書裡對於「言行一緻」的強調。作者花瞭很大的篇幅去闡述,一個人說的話和他的行為必須是統一的,否則就會失去信譽,也無法真正贏得他人的尊重。這點在現代社會中,同樣是至關重要的。我們經常看到一些人,說一套做一套,最終往往難以成事,這本書裡的觀點,也讓我對這個問題有瞭更深刻的理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