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色:色彩感知应用札记(附北星167色实用色票)

有点色:色彩感知应用札记(附北星167色实用色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色彩
  • 设计
  • 色彩心理学
  • 色彩搭配
  • 色彩应用
  • 视觉艺术
  • 实用色票
  • 北星色票
  • 色彩感知
  • 设计参考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以轻松活泼的故事方式带入色彩理论,认识色彩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与意象,搭配北星167色实用色票作为辅助教材,让用书人自行黏贴色彩。色彩小游戏运用引导的方式带领用书人去观察色彩、感受色彩、分析色彩,激发无限的想像与创意,活用在日常中。  
  
  第一本无色彩的色彩应用书
  ‧全书採用黑灰白色调制作,不添加任何色彩,让用书人亲自动手为本书注入一点颜色,做一本专属于自己的创意色票集。
  
  第一本可以在生活中实际使用的个人色票集
  ‧结合理论与实务应用,融入日常生活中的色彩应用,具备实用性,也增添学习的乐趣,更是挑色、配色、对色的好帮手。
  
  第一本让你玩到翻掉的实作练习本
  ‧透过感官体验:视、听、嗅、尝、触及心理感觉去分析色彩,培养对色彩的观察与意象连结,星期一是什么颜色?臭豆腐闻起来是什么颜色?隔壁的同学感觉是什么颜色?借着许多极富创意的练习来激发用书人的感知与想像。
  
探索人与色彩的深层联结:一本关于视觉、情感与文化的深度剖析 书名: 色彩的语言:从神经科学到文化符号的视觉解码 作者: [此处填写一位虚构的色彩学专家或跨学科研究者的名字,例如:艾米莉亚·凡尔纳] 出版社: [此处填写一家专注于人文科学或设计理论的出版社,例如:光影书局] --- 内容简介 《色彩的语言:从神经科学到文化符号的视觉解码》并非一本停留在基础色彩理论或纯粹美学层面的指南,而是一部深入探索人类感知世界核心——色彩——如何塑造我们的认知、影响我们的情绪、并承载深厚文化意义的跨学科巨著。本书旨在揭示色彩并非仅仅是物理波长和眼睛接收的信号,而是人类经验、生理结构与历史演变共同编织的复杂语言。 本书分为五个相互关联的宏大篇章,带领读者进行一场从微观的生物学机制到宏观的社会文化影响的全面探索。 --- 第一部分:光与感知:生物学基础的重构 本部分致力于解析我们“如何看见”色彩的生物学奇迹。我们摆脱了高中物理课本中对三原色的简单罗列,转而深入探讨视觉神经系统的运作机制。 1.1 视锥细胞的秘密花园: 我们详细阐述了人眼视网膜上L、M、S三种视锥细胞对不同波长光的响应曲线,以及这些响应如何在大脑中被整合为连贯的色彩体验。特别地,我们探讨了色彩恒常性(Color Constancy)——这种令人惊叹的视觉能力如何使我们在不同光照条件下,依然能够“认识”同一物体的颜色,并分析了这种机制在极端环境(如深海或高山)下的适应性变化。 1.2 异色现象与色彩盲: 通过对各种形式的色盲和色弱的案例研究,我们反思了“标准视觉”的概念。这不仅涉及遗传学上的解释,更重要的是,我们探讨了当人类感官光谱存在差异时,个体如何构建和理解他们的世界。我们对比了人眼与动物界(如鸟类或昆虫)的色彩感知差异,揭示了自然选择如何以不同的方式“雕刻”视觉体验。 1.3 情绪的化学反应: 这一节聚焦于色彩信号进入大脑后,如何与边缘系统和情绪中枢发生耦合。我们审视了特定颜色(如高饱和度的红色或低亮度的蓝色)如何直接触发皮质醇分泌或多巴胺释放的研究,尝试建立一个更精确的“情绪-色彩”神经关联图谱,而非仅仅停留在“红色代表愤怒”的刻板印象上。 --- 第二部分:心理空间的构建:色彩与认知负荷 色彩不仅仅是装饰,它是一种高效的信息载体。本部分聚焦于色彩在信息处理、记忆保持和注意力分配中的核心作用。 2.1 颜色编码与记忆锚点: 本章深入研究了“颜色对记忆的增强效应”。我们分析了实验数据,说明组织信息时颜色分类(而非仅仅文字分类)如何显著提高提取效率。从文件系统的颜色标签到医学影像的伪彩色处理,我们展示了认知心理学如何指导色彩在复杂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2.2 视觉干扰与认知资源分配: 我们探讨了“色彩噪声”的概念。并非所有色彩都是有益的。某些高对比度、无意义的色彩组合如何徒增大脑的解析负担,导致决策疲劳。这部分对于设计用户界面(UI/UX)和交通标识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2.3 错觉的视觉陷阱: 色彩的相对性是本部分的核心。我们通过对色边效应(Simultaneous Contrast)、后像(Afterimages)和环境光对颜色知觉影响的经典案例分析,揭示了我们大脑对色彩的“推断性”理解。色彩的“真实性”完全依赖于其周围的视觉背景。 --- 第三部分:文明的调色板:历史、社会与色彩的符号学 色彩是记录人类历史和社会变迁最直观的媒介之一。本部分将时间线拉长,追溯特定颜色从稀有资源到大众符号的演变历程。 3.1 稀缺性与权力象征: 我们详细考察了古代文明中,某些颜料(如紫色、深蓝色)的获取难度如何直接决定了它们在社会阶层中的地位。从腓尼基的“提尔紫”到中国皇室的明黄,色彩的昂贵程度直接等同于政治资本。 3.2 宗教与禁忌: 探讨了不同宗教和信仰体系中对特定色彩的排斥或推崇。例如,某些文化中白色代表纯洁与新生,而在另一些文化中则象征哀悼。这种文化差异并非随机,而是与该文化的生死观和宇宙观紧密相连。 3.3 工业革命与色彩的大众化: 分析了合成染料的出现如何“解放”了色彩,使其从贵族专属变为大众可及。这种“色彩民主化”对艺术运动(如印象派)和日常时尚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 --- 第四部分:地域性与感知差异:文化语境下的色彩映射 这一部分挑战了“普遍色彩情感”的假设,强调地理和语言环境对色彩体验的塑造作用。 4.1 语言对色彩感知的塑造(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再审视): 我们对比了拥有不同基本色词汇数量的语言群体(例如,早期希腊语、现代俄语或特定土著语言)在辨识和命名色彩时的行为差异。讨论的核心是:没有对应的词汇,人类是否还能“清晰”地感知到该颜色? 4.2 东西方色彩哲学的对立统一: 深入比较了西方以光(光明/黑暗)为中心的色彩二元对立(如善恶、理性/感性)与东方(特别是中国传统哲学)中阴阳五行、五色相生的连续、循环的色彩观。这揭示了文化如何构建出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观。 4.3 现代全球化下的色彩冲突与融合: 探讨了在跨文化交流中,品牌和设计如何处理色彩含义的冲突。一个在西方代表积极的颜色,在东方语境中可能引发负面联想,设计者必须具备的“跨文化色彩敏感度”。 --- 第五部分:未来展望:技术、伦理与非视觉色彩 本书的终章将目光投向色彩研究的前沿领域和伦理挑战。 5.1 超越可见光谱: 我们探讨了红外线、紫外线等非人眼可见光谱在科学(如遥感、医学诊断)中的应用,以及人造视觉辅助技术(如将热量转化为可见光)如何扩展我们的“色彩世界”。 5.2 沉浸式环境与“情绪照明”的伦理: 随着智能照明技术的发展,精确调控环境色彩以影响人群行为(例如在零售空间或医院)变得可能。本章审视了这种能力带来的伦理边界:我们是否有权通过操纵色彩来隐性地干预他人的情绪和购买决策? 5.3 色彩的数字鸿沟: 讨论了在显示技术、色彩管理标准(如广色域技术)迭代中,不同地区和经济体之间在色彩还原和体验质量上的差距,以及这种技术差异如何加剧信息获取的不平等。 --- 总结 《色彩的语言》提供了一个宏大且细致的框架,旨在帮助读者超越“好看”或“不好看”的浅层判断,真正理解色彩的深度——它如何根植于我们的生理结构,又如何被人类文明所塑形。它是一本为设计师、艺术家、心理学家、人类学家,以及任何对“我们如何感知世界”抱有深刻好奇心的人士所准备的必备参考书。本书要求读者以批判性的眼光,重新审视那些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视觉日常。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陈欣如
  

  学历:高雄师范大学视觉设计系硕士
  
  经历:
  现职/笔心视觉设计有限公司/创意总监
  兼任/台南应用科技大学-多媒体动画系、时尚设计系、餐饮系、幼儿保育系、生活服务产业系
  高雄医学大学-香粧品学系
  国立台南大学-国语文学系
  国立高雄师范大学-视觉设计系
  树德科技大学-动画与游戏设计系
  南台科技大学-餐旅管理系
  远东科技大学-创意商品设计与管理系
  嘉南药理大学-通识中心    
  
  教授科目:色彩学、色彩计画、色彩学应用、餐饮创意、餐饮艺术、婴幼儿商品设计概论、婴幼儿产品开发、作品集制作、工作室经营与管理、文化创意与应用、品牌企划与设计  
  
  展览/个展
  2004台南德光女中若瑟馆「异想世界」创作个展
  2005新竹沙湖坜艺术村沙湖坜画廊邀请展
  20072007陈欣如自己房间创作展---台南市立文化中心
  2007陈欣如创作邀请展---财政部台湾省南区国税局新化稽征所
  
  展览/联展
  2003新锐联展-台南原型艺术
  2003台南美术学会会员联展---台南县立文化中心
  2004旗山艺术村艺术家联展---高雄县立文化中心
  2004钟穗兰师生素描创作展---台南女子技术学院艺术中心
  2004绿与生命-国际海报邀请展---台南女子技术学院
  2006台南县立永康社会教育馆联展
  2007高雄市立社会教育馆联展
  2007台湾师范大学‧台中技术学院‧高雄师范大学
  三校研究生创作联展---台中中友百货诚品书店
  
  得奖
  1999台湾省分龄分业技能竞赛广告设计类第六名
  200559届全省美展视觉传达设计类〈Green&Life〉作品入选
  200660届全省美展视觉传达设计类Mid-night〈Open itmagic box〉优选
  200618届届南瀛美展视觉传达设计类〈生命‧再生〉入选
  2007屏东美展应用美术类〈自己的房间〉优选
  200719届南瀛美展视觉传达设计类〈台北三日〉优选
  2007国家运动代表队服饰图案设计第2名
  
  驻村
  2003文化建设委员会「高雄县旗山镇旧鼓山国小」驻村艺术家
  
  研讨会论文
  2007〈从艺术家驻村计画看艺术生活化〉,陈欣如,社会理论、政治与艺术国际学术研讨会,纽约大学。

图书目录

色彩小知识
故事介绍
基本色相环 。 PCCS表色法的基本色相环  5
 
色彩与生活   7
 
色彩意象
色相环 。 色调图 。 语言形象度表 。 色彩尺度表
色彩意象座标A 。 色彩意象座标B  8
 
色彩的基本认识
视觉机能、色彩分类 。 色彩三要素   37
 
色彩感觉
心理感觉 。 色彩的错觉   38
 
色彩混和与原色
色光混和 。 色料混和   43
 
配色的基本概念
色相 。 明度 。 彩度 。 补色 。 面积对比│类似 。 对比调和
以色相 。 彩度 。 明度为主的配色   44
 
配色的基本原则
均衡 。 强调 。 主调 。 渐层 。 律动   48
 
色彩小游戏
视觉 ‧ 四季的颜色   50
听觉 ‧ 听音乐创作   51
嗅觉 ‧ FBI检测室   53
味觉 ‧ 酸甜苦辣   54
触觉 ‧ 寻找材质55
 
心理感觉
星期的颜色   56
分析颜色与形状的关系   57
物品色彩的意义   58
服装色彩   59
分析同学颜值   60
校园色彩   61
城市色彩   62
色盲检测卡   63
分析颜色与渐层   64
自由创作   65
END  66
 
致谢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觉得,色彩的运用是衡量一个人审美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这本书的名称“有点色”恰如其分地道出了色彩的魅力所在——它不只是单纯的颜色,更是一种充满个性和态度的表达。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领我进入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让我不再拘泥于黑白灰的单调,而是敢于尝试和运用各种鲜明的色彩。我猜测书中会涉及一些关于色彩搭配的原则和技巧,比如如何运用撞色来制造视觉冲击,如何运用邻近色来营造和谐统一的氛围,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场合和目的来选择最合适的色彩组合。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分享一些关于色彩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比如时尚穿搭、家居装饰、品牌设计等等,让我看到色彩的无限可能,并从中获得灵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我自己的生活中,让我的生活因色彩而更加精彩。

评分

收到这本书的那一刻,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了第一页。我一直认为,色彩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冲击,它更承载着情感、文化和心理的联结。这本书的题目“有点色”就巧妙地传达了这种意味,它并非直白的“色彩学”,而是带着一丝玩味和生活气息。我期待它能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我们周围的世界。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提升我对于色彩的敏感度,能够更准确地捕捉到不同色彩组合所带来的细微差别和情感共鸣。或许,它能帮助我理解为何某些颜色搭配会让我感到舒适愉悦,而另一些则让我心生烦躁。我猜测书中会包含一些关于色彩心理学的探讨,这对我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部分。我希望作者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鲜活的例子,来阐述色彩与情绪、性格、甚至文化习俗之间的联系,从而帮助我建立起一套属于自己的色彩认知体系。

评分

我一直以来都对光影和色彩之间的微妙关系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在摄影和绘画领域。这本书的书名“有点色”让我联想到,它可能会深入探讨色彩是如何被感知,以及这种感知是如何受到光线、环境甚至个人情绪的影响。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色彩理论的深入解读,但更重要的是,我期待它能够分享一些在实际操作中,如何运用色彩来达到预期效果的技巧和经验。例如,在拍摄人像时,如何通过背景色彩来烘托人物的情绪?在描绘风景时,如何通过色彩的冷暖对比来表现季节的变化?我对“应用札记”这个副标题充满了期待,这意味着书中可能会有大量的案例分析,作者会分享他在不同场景下对色彩的运用心得,甚至是那些“踩坑”的经历。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手中的一本实用指南,当我面对色彩选择的困境时,能够从中获得启发和解决方案。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足够吸引我了,深邃的蓝色背景上,几个明亮而又跳跃的色块,仿佛在诉说着色彩的无限可能。我一直对色彩在生活中的应用很感兴趣,从服装搭配到室内设计,再到艺术创作,色彩总能带给我惊喜和灵感。然而,我常常感到自己对色彩的理解还停留在非常浅显的层面,缺乏系统性的认知和深入的实践。看到“有点色:色彩感知应用札记”这个书名,我的好奇心瞬间被点燃了。它暗示着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色彩的理论知识,更关注色彩在实际应用中的体验和感悟。我尤其期待“应用札记”这四个字,它意味着作者将通过真实的生活案例和个人经验,来分享他对色彩的独特见解,这远比枯燥的理论知识来得更加生动和有趣。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我进入一个更加广阔的色彩世界,让我学会如何更好地运用色彩来表达情感、提升生活品质,甚至在潜移默化中改变我观察世界的方式。

评分

我一直对“色彩”这个概念抱有浓厚的兴趣,但常常觉得自己的理解停留在非常表层。这本书的标题“有点色:色彩感知应用札记”让我感到非常新颖和吸引人。“有点色”这个词语本身就带有几分玩味和生活气息,暗示着这本书不仅仅是枯燥的理论知识,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种更加具象和实用的方式来理解色彩,比如色彩是如何被我们感知,它在不同文化中可能代表着什么,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巧妙地运用色彩来提升生活品质。我希望作者能够通过生动的笔触和丰富的案例,分享他在实践中遇到的各种关于色彩的“小确幸”和“小困惑”,并提出他独特的见解和解决方案。这对我来说,将是一次充满乐趣和启发的阅读体验,能够帮助我打开新的视野,更加深入地欣赏和运用我们生活中的色彩。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