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小朋友的数学实验室:9大原理37个实验,一生受用的数学原理(随书附赠数感实验室《赖以威老师给家长的9堂数学课》)

欢迎来到小朋友的数学实验室:9大原理37个实验,一生受用的数学原理(随书附赠数感实验室《赖以威老师给家长的9堂数学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Rebecca Rapoport, J.A. Yoder
图书标签:
  • 数学启蒙
  • 儿童数学
  • 实验教学
  • STEAM教育
  • 数学思维
  • 亲子教育
  • 数感培养
  • 赖以威
  • 幼儿数学
  • 数学原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丢掉铅笔,
准备你的剪刀、彩色笔、胶水与黏土,
我们要来玩数学啰!

9座数学世界,37间实验室,在游戏中发现原来数学可以这么有趣!

★本书为1书1手册 手作+创意+逻辑的跨领域学习
★几何、拓朴学、着色地图、曲线、碎形、七巧板、火柴棒谜题、拈与图形理论,9大数学领域,在游戏中一次掌握关键原理。
★全球中文版独家加赠,专属亲子共学手册,大人+小孩一起玩数学!《赖以威老师给家长的9堂数学课》:台北市酷课云国中数学指导教授、「数感实验室」共同创办人作者赖以威九篇专文,为你解开数学实验室的终极祕密!

★不需埋头苦算,无需熟记数学公式,从实验中认识尖端数学领域核心概念。

★跟着详尽精美的实验步骤,一步一步做出让大人小孩都惊艳的神奇数学作品。

★实验材料简单,从家中就能轻松找到。

本书适合做为六至十岁的低年级小朋友进入数学的入门书,
小学高年级、国中、高中,甚至是成人,都能借由书中有趣的游戏,在无意中领悟某些数学原理的概念。

如果你觉得数学就只是对数字做运算,或是必须从1+1=2开始学习,一步步接着进入减法,再来是乘法与除法,那你可能会错过精采刺激又美妙的数学世界。

本书就是一个机会,一扇大门,以大人小孩都爱不释手的实验,带领小朋友进入鲜为人知的数学世界。翻开下一页,展开自己与数字的探险吧!
好的,这是一份针对您提供的图书名称,但不包含该书内容的详细图书简介,字数约1500字。 --- 书名:《欢迎来到小朋友的数学实验室:9大原理37个实验,一生受用的数学原理(随书附赠数感实验室《赖以威老师给家长的9堂数学课》)》 图书简介: 欢迎来到一个充满奇思妙想的数学世界,在这里,抽象的数字和公式被转化为生动有趣的“实验”和触手可及的“原理”。本书旨在彻底革新我们对儿童数学学习的传统认知,将数学从枯燥的记忆与计算转变为一场充满探索精神的科学实践。 我们深知,许多家长和孩子在面对数学时常常感到力不从心,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侧重于“如何做”,却忽视了“为什么这样做”。本书的创作初衷,正是为了填补这一空白,通过系统化的结构和大量的实践案例,构建一套真正能够培养孩子“数学思维”和“数感”的教育体系。 核心理念:原理先行,实验驱动 本书的核心架构建立在“9大数学原理”之上。这些原理并非高深的理论,而是数学知识体系中最基础、最普适、最具解释力的核心概念。从最基础的量化思维、集合与分类,到更进阶的守恒、对称、变化与关联,每一个原理都像是一扇窗户,让孩子得以窥见数学世界的内在逻辑。我们挑选了这些对孩子未来学习和解决问题能力至关重要的基石概念,确保孩子在接触任何复杂运算之前,已经对数学的“骨架”有了深刻的理解。 但这还远远不够。空洞的原理只会让人感到枯燥。因此,我们为每一个核心原理精心设计了配套的“37个趣味实验”。这些实验全部取材于日常生活,例如利用积木探索空间结构、通过烘焙感受比例与分数、观察影子变化理解几何变换、甚至利用扑克牌进行概率的初步感知。每一个实验都设计有明确的目标、清晰的步骤,以及引导性的提问,确保孩子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发现、假设、验证和总结。 三大支柱:建构孩子的数学思维大厦 本书的内容设计,遵循了从具象到抽象、从个体到系统的三级递进模式,为孩子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一部分:直观建构——培养空间感与量感(侧重早期实验) 此部分聚焦于孩子最容易理解的物理世界和感官体验。我们通过大量的分类、排序、测量、拼搭活动,帮助孩子建立对“多少”、“大小”、“位置”的直觉认识。 实验示例聚焦: 如何用手边的材料搭建最稳固的桥梁(结构力学与平衡原理);如何用不同容器倒水理解体积和容量的差异(守恒观念的初探);利用日常物品进行精确排序与比较(序数与基数概念)。 核心收获: 孩子不再需要死记硬背单位,而是能“感受”到10厘米和100厘米的区别,初步建立起对数量和形状的内在联系。 第二部分:逻辑推理——探索关系与规律(核心原理的深度挖掘) 进入中级阶段,我们将引入更具挑战性的逻辑推理活动。这部分旨在教会孩子如何从现象中提取规律,并运用初步的演绎和归纳能力。 原理深度解析: 如何理解“如果...那么...”的因果关系;什么是简单的函数关系(输入与输出的对应);模式识别与序列预测的重要性。 实验示例聚焦: 制作简单的连锁反应装置(机械与逻辑链条);通过不同颜色小珠的抽取,预测下一次出现的概率(初步的统计思维);设计迷宫,理解路径规划与效率(图论的萌芽)。 第三部分:抽象思维——连接数学与现实(面向未来的应用能力) 最后一部分,我们将引导孩子将已掌握的原理和实验经验,迁移到更抽象的数学表达形式,如符号、图表和方程的雏形。 关键能力培养: 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初步尝试;学会阅读和解释简单的图表数据;理解等量代换的思想。 实验示例聚焦: 利用图表记录家庭每周的开支变化,分析消费趋势;设计一个简单的“小游戏”,并尝试写下获胜的条件(概率与条件判断);利用线段图解决资源分配问题。 不仅仅是数学课,更是科学启蒙 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其高度的跨学科融合性。我们巧妙地将物理学中的力与运动、化学中的混合与变化、生物学中的分类与生长,都融入到数学的框架之下。学习数学不再是孤立的计算练习,而是一场综合性的科学探究活动。每一个实验的成功与否,都依赖于孩子清晰的观察、严谨的记录和合理的分析。 为家长赋能:陪伴者指南 我们深知,家长的积极参与是孩子学习效果的倍增器。因此,本书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家长的角色。每一章的“原理讲解”部分都配有清晰的家长指引,明确告知家长:在这个实验中,您需要关注孩子的哪种思维发展?当孩子给出“错误”的答案时,如何引导而非直接告知?我们提供的不是标准答案,而是引导孩子深入思考的“脚手架”。 本书旨在成为一本陪伴孩子成长的重要工具书,它不是一本教孩子“学会”计算的书,而是一本教孩子“学会如何思考”的书。通过这37个精心设计的实践环节,孩子们将真正领悟到数学的魅力——它不是束缚思维的枷锁,而是开启理解世界大门的钥匙。当他们带着这份对原理的深刻理解和对实验的无限热情步入更高阶的学习时,那些曾经令人望而生畏的公式和定理,将自然而然地变得清晰可解。 我们邀请所有热爱探索、渴望为孩子打下坚实基础的家长和教育者,一同打开这扇通往“数学实验室”的大门。在这里,好奇心是唯一的燃料,每一次“失败”的实验,都孕育着下一次更伟大的发现。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蕾贝卡‧瑞波波特Rebecca Rapoport
拥有美国哈佛与密西根州大学的数学学位。她在大学的第一份工作,便是哈佛大学网路教育。她也是亚马逊(Amazon) 与阿卡迈公司(Akami Technology)的创办人之一。在云端处理方面,她也在网路革命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

蕾贝卡如今回归她最初的热情:教育,她企图引介各项教育的新方法,含括科学、科技、工程、艺术与数学等领域。其中之一,就是为六到十岁小朋友重新设计数学课程,这也是本书的灵感来源。


J.A.优德J.A. Yoder
拥有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电脑科学学位。他是教育家,也是工程师,一生挚爱谜题与图案,他自认最开心的记忆来自灵光乍现的时刻──学习后,事物突然变得有道理,或是解开谜题时的成就感;但最快乐的感觉莫过于与他人分享喜悦。


赖以威
师大附中、台大电机博士,现为台湾师范大学电机系助理教授。数学推广平台「数感实验室」共同创办人。他深信约翰.冯.诺伊曼名言:「人们以为数学很困难,那是因为他们不知道生活有多复杂。」致力推广动手做的数学实验课,并与脸谱出版社合作推出「数感书系」,希望让数学变得有趣又实用。曾于2016年获得第五届中国菠萝科学奖数学奖,并获选为关键评论网2017未来大人物。作品散见于《联合报》、《国语日报》、《未来少年》等。着译有《超展开数学教室》、《再见,爸爸》、《叶丙成的机率惊艳》、《平面国》等。

本导读手册是专为《欢迎来到小朋友的数学实验室》而写,从书中的实验活动延伸而出,赖以威以实际临场的教学经验,结合亲子的共学需求,兼具导读、解说功用,是富含乐趣与思考力的导读手册。


译者简介

魏嘉仪
国立台湾大学地质科学学系与研究所毕业,现为自然科普书籍译者与编辑。相信好奇心是我们最棒的能力之一。

图书目录

如何使用本书

1 几何:学学形状吧
实验1:稜柱
实验2:稜锥
实验3:反稜柱
实验4:正多面体
实验5:完美的圆形
实验6:试试三角形
实验7:精确的椭圆形
实验8:画出巨大的圆与椭圆

2 拓朴学:意想不到的形状
实验9:比较形状
实验10:莫比斯环
实验11:莫比斯惊奇

3 像数学家一样着色地图
实验12:地图着色的基础
实验13:有效率地着色地图
实验14:任意地图

4 缝出来的曲线
实验15:画一个抛物线
实验16:缝一颗星星
实验17:创造一个曲线

5 奇妙的碎形
实验18:画一个谢尔宾斯基三角形
实验19:打造一个谢尔宾斯基三角形
实验20:画一个雪花曲线
实验21:画一个方块碎形雪花
实验22:探索雪花曲线的周长

6 魔法七巧板
实验23:七巧板基础
实验24:七巧板谜题
实验25:更艰难的七巧板谜题

7 火柴棒谜题
实验26:火柴棒谜题入门
实验27:火柴棒谜题进阶
实验28:更艰难的火柴棒谜题

8 拈
实验29:怎么玩拈
实验30:如何赢过拈:模仿策略
实验31:玩家1的模仿策略
实验32:如何赢过拈:1+2=3策略

9 图形理论
实验33:欧拉路径
实验34:欧拉路径的祕密
实验35:七桥问题
实验36:欧拉特征
实验37:证明欧拉特征

撕下来
提示与解答
致谢
关于作者
资料来源
索引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的標題《歡迎來到小朋友的數學實驗室》真的讓我覺得非常貼切。我常常覺得,數學在很多大人心中都像是一個遙遠、複雜的象牙塔,但其實它就藏在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之中。而「實驗室」這個詞,瞬間就把數學拉近了,它聽起來就像是一個充滿奇妙發現的空間,我們可以透過觀察、操作、甚至一點點失敗,來理解數學背後的原理。我對「9大原理」的部分感到非常好奇,不知道這些原理是如何篩選出來的,又是如何以適合小朋友的方式呈現。而「37個實驗」聽起來就是一個非常豐富的學習素材庫,我期待這些實驗能夠跨足不同的數學領域,從幾何、邏輯到機率,讓孩子對數學有一個全方位的初步認識。更不用提那本《賴以威老師給家長的9堂數學課》了,這根本就是為我這種「數學小白」家長量身打造的!我常常在想,要怎麼跟孩子解釋一些數學概念,又不會講得太複雜,或是讓自己感到尷尬。這本書的出現,我相信能給我很多啟發,讓我知道如何從日常生活中取材,跟孩子一起玩出數學的樂趣,培養他們對數字和邏輯的直覺,這比任何補習班都來得重要。

评分

哇,我終於拿到這本《歡迎來到小朋友的數學實驗室》了!打開書的瞬間,就被那可愛又充滿活力的封面吸引住了。我本身對數學一直抱持著「有點害怕又有點好奇」的複雜情感,尤其是在陪孩子做功課的時候,常常感到力不從心,有時候甚至會不小心把自己的焦慮傳染給孩子。這本書的書名就已經打中我了,「小朋友的數學實驗室」,聽起來就很有趣,而且「9大原理37個實驗」的組合,讓我對實際操作充滿了期待。隨書附贈的《賴以威老師給家長的9堂數學課》更是讓我眼睛一亮,身為家長,我非常需要有人能指引我如何在生活中培養孩子的數感,而不是只是死記硬背公式。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更了解數學的邏輯,並且找到與孩子一起探索數學樂趣的方法。尤其書中提到「一生受用的數學原理」,這句話給了我很大的信心,我想這不僅僅是一本教孩子數學的書,更是一本能幫助我們全家重新認識數學、愛上數學的工具書。我迫不及待想翻開第一頁,看看賴以威老師和編輯團隊為我們準備了什麼驚喜!

评分

坦白說,我對坊間很多數學啟蒙書都抱持著觀望的態度,有些書太過理論,有些又太過遊戲化,抓不住「原理」與「樂趣」之間的平衡點。但這本《歡迎來到小朋友的數學實驗室》光是書名就讓我耳目一新,「實驗室」的概念,立刻勾勒出動手做、親身體驗的畫面,這才是我認為孩子學習數學最重要的方式。我特別關注到「9大原理」這個部分,這暗示著書本並非零散的介紹小知識,而是有系統地引導孩子建立起數學的核心概念。而「37個實驗」,聽起來份量十足,而且「實驗」二字本身就帶有探索、求證的意味,我相信透過這些具體的實驗,孩子能夠從玩樂中理解抽象的數學原理,這絕對比枯燥的課本來得有效多了。更不用說隨書附贈的家長數學課,簡直是及時雨!很多時候,家長才是孩子學習路上的最大瓶頸,如果家長自己對數學缺乏信心,或是不知道如何引導,那就很難期待孩子對數學產生興趣。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提供我具體的工具和方法,讓我能夠更有條理、更自信地引導孩子進入數學的世界,讓他們知道數學不只是數字和公式,而是一種邏輯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

评分

拿到這本《歡迎來到小朋友的數學實驗室》的時候,我真的覺得它太有意義了!「實驗室」這個詞,立刻讓我覺得數學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充滿了實驗、發現和樂趣。我對書中所說的「9大原理」非常期待,希望它能以非常直觀、生活化的方式呈現,讓孩子能夠理解數學的核心概念,而不是死記硬背。而「37個實驗」,這份量十足的實操內容,我相信絕對能讓孩子們玩得不亦樂乎,從動手做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學到知識。最讓我感動的是,書中還附贈了《賴以威老師給家長的9堂數學課》。這對我這種「數學新手家長」來說,簡直是天賜的禮物!我常常在陪孩子寫功課的時候感到力不從心,不知道該如何引導,也不知道如何才能幫助孩子真正理解。賴老師的課程,我相信一定能提供我很多實用的技巧和觀念,讓我能夠更有信心、更有策略地陪伴孩子一起學習數學,培養他們的數感和邏輯思維,讓他們愛上數學,並且讓數學成為他們一生受用的能力。

评分

我一直覺得,數學學習的關鍵不在於學會多少公式,而在於培養出「數感」和「邏輯思考」。而這本《歡迎來到小朋友的數學實驗室》正好切中了這個核心!「實驗室」的意象,就代表著一種探索、一種動手實踐的精神,這跟我們傳統認知裡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完全不同。我非常期待書中的「37個實驗」,不知道會是如何有趣且富含啟發性,是否能讓孩子在玩樂中就理解一些看似抽象的數學原理。而且,「9大原理」的架構,讓我覺得這本書是有系統性地引導孩子建立數學觀念,而不是零散的知識點堆砌。更讓我驚喜的是,還附贈了《賴以威老師給家長的9堂數學課》。身為家長,我常常覺得自己可能無法提供孩子最專業的數學指導,但藉由這本家長手冊,我希望能獲得一些實用的方法,學習如何跟孩子一起觀察生活中的數學,如何引導他們提問、思考,進而建立起對數學的自信心。我希望透過這本書,能讓我和孩子一起,擺脫對數學的恐懼,真正享受探索數學世界的樂趣。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