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单位=生活的历史+生活的科学
2016年大受好评的「单位展」带你从创意视角认识单位
这本书现在帮你补足各种「生活单位」的知识背景
「单位」除了很实用,而且比你想像中更有趣
1公斤到底有多重?1公升到底有多少水?
1秒钟到底有多久?是翻过一页书的速度,还是地球转动0.463公里?
在使用单位之前,我们是否应该先了解单位,例如,1公尺为什么是现在的1公尺呢?
我们总是丈量着周遭的一切,从拇指的宽度到腰围的宽度,从交通工具的速度到时间的速度,从巧克力的价值到金钱的价值。度量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比我们意识到的更大、更广、更深。但是谁决定了我们的测量方法与准则呢?他们又是为什么/凭什么订立了这样的标准?
为什么1分钟有60秒而不是10秒?
1英里的距离有多远,得看你从哪里出发?
测量山的海拔高度还要看月分选日子?
为什么穿着高跟鞋的女生比大象更危险?
我们早就习惯了生活中的各种单位,1公分就是1公分,1公尺就是1公尺,有什么好研究的?如果你愿意探究下去,就能从看似理所当然的事物中发现意想不到的趣味。至少,看完这本书,你不会再以为格陵兰的面积和非洲一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