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大师学创造力1-5】 系列
学习写作与表达能力 ,「读写科学史」最佳范本
以科学家/艺术家的故事追根溯源,和随手可作的简单活动,体验大师的创作历程,更能帮助读者「深度学习」,增加阅读能力及跨领域整合思考能力,获得全美科学教师联盟推荐,更受到国内推广科普的媒体及老师喜爱。
郑国威(泛科学总编辑及共同创办人)总导读
张东君(科普作家)专文导读
姚荏富 (LIS线上教学平台科学史作家)惊艳推荐
向近代物理学之父牛顿学创造力——
物体为什么一定会往下掉?行星为什么会在固定轨道上运行?
我不知道世界怎么看我,但在我眼前的,是一片真理的浩瀚汪洋,完全还没有探索过。
★ 向牛顿学创造力的10个好方法
1.对事物保有独特的看法。
2.保持好奇,具备高度的专注力。
3.拥有一本属于自己的空白杂记本,并经常使用它。
4.遇到问题时,习惯从每个角度思考,才能下结论。
5.看世界的方式,永远可以和别人不一样。
6.在学校生活中,交到真正的朋友。
7.找到适合自己的导师。
8.提出一连串的大哉问,不断延伸有兴趣的主题清单。
9.独处,思考和怀疑。
10.永远保持观察事物的习惯。
牛顿是个性怪异的奇才,在短短的几年间,他在物理学、天文学和数学领域都有领先时代的新发现,他发明反射式望远镜,解释行星和彗星的运动,发现光具备多重色彩的本质,并开创数学知识的崭新领域──微积分。
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影响了物理学的各个领域:研究光的光学;研究热、能量和气体的热力学;还有电力学和磁力学。牛顿以只手改变科学进展的进程,拉开启蒙时期的序幕。牛顿不是现代科学家,而是「一脚踩在中世纪、另一脚踏在通往现代科学之路」的先锋者。
本书以丰富的笔触,描绘这位精采又复杂的人物,让我们看到一个英国小村庄的牧羊农之子,如何成为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物理学家。
本书附有21个实验活动,对照国小及国中自然、理化等基础课程内容,运用常见的材料,容易操作。包含:制作水车、制作稜镜、三大运动定律练习、机率计算、水钟与烛钟……等。并收录科学家大事纪年表、重要名词解释、着作索引、参考网站等,方便查找。
本书特色 ★5年级以上适读──物理、化学、数学、天文,STEM补充教材首选!
★收录超过200张原文插图或照片,兼顾人文、科学及艺术教育培养。
★21个实验活动,对照国小及国中自然、理化等基础课程内容,运用常见的材料,容易操作。包含:制作水车、制作稜镜、三大运动定律练习、机率计算、水钟与烛钟……等。
★收录科学家大事纪年表、重要名词解释、着作索引、参考网站等。
跟大师学创造力1-5 系列 陆续出版
5年级以上适读。芝加哥评论出版社(Chicago Review Press)最受欢迎的学习系列,以科学家/艺术家的故事,穿插有趣的实验活动,结合人文与实作活动的跨领域学习!
1 伽利略的大发现+25个酷科学实验
2 牛顿的物理学探索+21个趣味实验
3 达尔文与演化论+21个自然实验
4 达文西的艺术创举+21个趣味活动
5 贝多芬与他的音乐+21个创意实验
名人推荐 郑国威 (泛科学总编辑及共同创办人)
张东君 (金鼎奖及吴大猷科普着作奖翻译类得主、科普作家)
姚荏富 (LIS线上教学平台科学史作家)
全美科学教师联盟
全美科学教师联盟
《学校图书馆期刊》(School Library Journal)
《书单》(Booklist)
潜水鸟书店(BookLoons)
一致推荐
何理翰带领读者认识这位科学巨人的卓越成就,以及对社交的疏离。本书结合清楚易懂的文字叙述和引人入胜的编排格式,集地图、图表、历史照片和物理学活动于一册。──《书单》(Booklist)
本书是为孩子而写,也是教师和家长绝佳的参考资源。──《衔接》Connect)
粉饰雕琢、政治正确的名人故事,通常让学童倒胃口。然而,何理翰却为中年级读者提供一个耳目一新、详尽而全面的观点,一窥这位有史以来最伟大科学家的面貌。──潜水鸟书店(BookLoons)
本书故事的时间轴从1642年牛顿双亲的婚姻展开,至1727年牛顿过逝时结束,讲述牛顿的一生,以及他所生活的时代。本书述及牛顿在伍尔兹索普的童年、在剑桥的求学岁月(他在此时期写出三大运动定律),以及担任皇家铸币厂厂长和皇家学会会长的时期。借由活动单元说明数学和物理学观念,也揭露更多历史细节,适用于物理课的补充教材,也是学校和公立图书馆实用的选书。──摘自《学校图书馆期刊》(School Library 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