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学三百年来的发展与发现
描绘自然、动植物的艺术荟萃之旅
一览伦敦自然史博物馆两百多幅代表性的珍藏画作
探索知名博物学家和艺术家的航海冒险足迹:梅里安、盖兹比、巴特兰、奥杜邦、洪堡、古尔德、库克、鲍尔兄弟、华莱士、奥布列、罗素、罗克斯堡、弗莱明、瓦立池、芬奇─戴维斯……
博物学是所有科学中最适合透过视觉媒介展现的一门学科。文字容易引发误解,但以纯熟技巧与高超精准度所绘制的图像,却为我们提供了亲眼可见的事实。
十七世纪欧洲的科学革命,以一种前所未见的规模与方式,为世界的发现与探险之旅铺下一条康庄大道。无论男女都勇于接受新的挑战,航向新的、遥远的国度,发现并且带回各种稀奇古怪、不可思议的动植物。这些探险家们透过他们的艺术作品,将不寻常的、奇特的、罕见的、令人叹为观止的人事物,介绍给大众认识。他们是当时第一批毕生致力于描绘大自然的艺术家。
十七世纪末,博物学的插画在玛丽亚.西碧拉.梅里安等艺术家的创作下,开始大量出现,并且于十八世纪时,借由格奥尔格.艾雷特、弗朗茨.鲍尔、费迪南德.鲍尔等着名的植物艺术家,以及参与探索世界的航海之旅、勇敢无惧的艺术家们之手,又再次兴盛起来。这样的蓬勃发展一直持续到十九世纪中期,代表性的艺术家包括约翰.詹姆斯.奥杜邦、沃尔特.胡德.菲奇以及约翰.古尔德等,都身怀精湛技艺。这些田野博物学家都是非常优秀的观察者,也是相当出色的艺术家。参与航海探险旅程的博物学家与艺术家,成为大众眼中的英雄。
十八与十九世纪期间所建构、关于博物学艺术的伟大收藏,可说代表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博物学,以及与自然科学史上某些最重大、影响最深远的事件间的关连。本书描绘博物学三百年来的发展与发现,收录伦敦自然史博物馆这座国际顶尖的自然科学研究机构所珍藏的两百多幅最具代表性的画作,这些精美的手绘原稿或版画,平时仅有博物馆工作人员、研究学者能有幸涉猎,现在汇集于本书中,呈现在读者面前。
本书特色 ◎伦敦自然史博物馆是世界顶尖的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国际间的领导者,本书图片皆出自于图书馆的馆藏。由于使用图书馆必须事先预约,所以这些典藏相当难得一见。如今透过本书,可以一窥馆藏中最珍贵、最具代表性的博物学画作。
◎本书所精选的艺术作品,都代表了博物学、地理发现和绘画演进历程中最重要的一页。以世界各大洲为区分,来逐章介绍各大洲博物学特有的发展历程、探险家的足迹,以及艺术家的画作。
名人推荐 洪广冀(台湾大学地理环境资源学系助理教授)专文导读
林大利(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助理研究员)专文推荐
其他推荐人(按笔划顺序排列): 丁宗苏(台湾大学森林环境暨资源学系副教授)
李政霖(《台湾野鸟手绘图鑑》绘者)
李伟文(作家、荒野保护协会荣誉理事长)
林思民(台湾师范大学生命科学系教授)
袁孝维(台湾大学森林环境暨资源学系教授)
张东君(科普作家)
《出版人周刊》、《旧金山书评》、《Choice杂志》 一致推荐
书评 ◆真正的博物学,广阔、多样、细腻、深入。不只是博物学,也是艺术品。喜欢大自然与绘画艺术的人,都该珍藏的书。这本书综合了人类三百年来面对新奇生物的第一手精华描述。透过精辟文字与精美图画,让我们一尝探险家的刺激与惊奇感。──丁宗苏(台湾大学森林环境暨资源学系副教授)
◆在那没有网路、没有数位相片的时代,直观写意也好、精雕细琢也好,所留下的绘图都是直指真实的观察经验、直指当下的感动震撼,如此纯粹、如此让人心醉神迷!──李政霖(《台湾野鸟手绘图鑑》绘者)
◆历史,科学,艺术。这三个元素彼此激盪,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人类历史的演进,肇因于科学的进展。科学得以进入普罗大众的文化,靠的是艺术的妆点。而好的艺术呈现,最后又终将名流青史。华人文化之中常常将这三个元素视同泾渭分明;然而这本书却提醒我们:在丰厚的文化意涵薰陶下,生物多样性的科学研究,至少在历史上曾经有一段很长的时间,是与艺术工作紧密结合的!利用精准的方式表达生物的特征,这就是所谓的「科学绘图」。我很高兴地看到台湾在最近这几年之中,在一些新世代观察家们的带领之下,开始强调科学绘图的重要性。我更高兴看到《大自然的艺术》这本鉅着的出版。踏寻前人的足迹,追求生物多样性的真与美,这是一本具有「典藏」与「启发」双重意义的好书,值得大家细细品味与珍藏。──林思民(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生命科学系)
◆手绘图能自由且确实地展示生物的颜色、特征、姿态,更重要的是展现关键辨识特征,是自然摄影难以取代的特质。因此,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野鸟图鑑,目前还是以手绘式的图鑑为主流,照片式图鑑为辅,线绘图也是许多植物志的重要元素。《大自然的艺术》展现了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生物绘图作品,其鉅细靡遗的程度超乎常人所及,可见画家们观察与作画的细心程度,才能画出如此栩栩如生、维妙维肖的作品。──林大利(行政院农业委员会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助理研究员)
◆《大自然的艺术》是本「很好看」的书。说这本书好看,并不只是因为作者朱蒂丝.玛吉让人折服的生花妙笔,也不只是因为该书收录的上百幅活灵活现的博物学插画──更重要的,我认为,这是一本把「看」──或者说「观察」(observation)──当成全书核心的书。──洪广冀(台湾大学地理环境资源学系助理研究员)
◆科学绘画用赏心悦目的方式,娓娓诉说天地万物的美妙与神奇。阅读《大自然的艺术》,彷彿随着朱蒂丝.玛吉跨越时空长廊,穿梭在五大洲的探险故事里。200幅精美画作,细腻的笔触与线条,伴随着流畅的文字叙述,彷彿置身在干净老旧的博物馆里,透着洒进来的阳光,翻找宝物的快乐与感动。这一本书,有知性,更有感性。──袁孝维(台湾大学森林环境暨资源学系教授)
◆这是一本有着许多绝美图版的博物学史。不论本身是否富裕、有没有赞助者,是工作还是私人兴趣,这些画图的人、探险的人,没有傻劲与执着、冲动与疯狂、冒险与求知的精神与态度,就无法留下这些精细插画给我们。即使有些人壮志未酬,没能活着回到自己的祖国,他们的成果还是流传下来。只要打开这本极具收藏价值的书,你就会知道为什么我们会不停强调科学绘图的重要性与正确性。因为,那就是自然科学最重要的根本。何况,真的美极了。我不是说文字不重要,但光是为了图,就千万不能错过这本书啊。──张东君(科普作家)
◆随着玛吉一个接着一个的探索各大洲,这些艺术家/探险家在工作领域上的华丽绘图,带给读者一种惊奇的感受。这本内容丰富的书以一种直率的风格书写,不仅深入了艺术类型及其艺术家的历史演变,并且对形成其发展的社会背景做了深思。——《出版人周刊》
◆这些插图交织在一张美妙的历史织锦画之内,它描绘了时间、文化、经济,以及受到限制的艺术家。对于珍惜自然科学和艺术的人来说,这个版本堪称典范。——《旧金山书评》
◆本书的美丽插图,兼具了阅读上的享受,以及对知识史的重要贡献……强烈推荐。——《Choice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