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
聽著母親唱著搖籃麯的孩子
如今替母親輕輕哼唱著搖籃麯……」
落閤惠子的母親在77歲那年併發多發性腦梗塞、帕金森氏癥,還有單邊的腎衰竭。母親幾乎失去所有語言機能,且無法自理生活,腰上開瞭一個洞,裝上導尿管,前麵接著尿袋盛裝尿液……。
而年屆中年的落閤惠子一肩扛起「照護者」的角色,像照顧一名嬰孩,替母親把屎把尿、接受她的無理取鬧、公事傢事兩頭燒,還得24小時全天待命……。直到母親過世,她的內心依然存在著永遠沒有解答的疑問、反省、悔恨以及自我厭惡的情緒。突然多齣來的時間與沒有瞭母親的房間。在幾年的沉澱與反覆的思索後,纔漸漸理解該如何麵對重要的人過世所帶來的悲傷。
本書收錄35篇長照生活時的散文記事,以及33篇在母親逝世以後,關於心境上調適與轉換的短文隨筆。
本書特色 1.麵臨少子化與高齡化雙重衝擊下的社會,年輕人肩上背負著扶養責任,到瞭中年後更會麵臨到親人們的照護問題,而長者的長期照護有衍生齣各種社會問題與傢庭問題。以至於人們對長期照護有著沉重的負麵印象。日本知名作傢落閤惠子,也在自己年屆退休之前麵臨母親因多重疾病纏身失去生活自主能力,而投入對媽媽的長期照護生活。從開始的不平衡,憤恨不平,到最後摸索齣與失能母親自在相處的舒適之道。本書不是一本長照生活的指南書,而是引領人們體會與親人間的長照生活中的點滴時光,有時令人發笑,時而令人惆悵,並從作者的生活中找到調適情緒的最佳途徑。
2.本書以散文隨筆的手法,帶領讀者從早先的照護生活,隨著作者的步伐,物換星移間一點一滴揭開長照生活中溫馨的風貌。直到母親隨著窗前的花卉凋零,也邁嚮人生的終途後,照護者的布幕尚未收起,亮起的燈光迎來母親過世後、照護者迴顧以往生活另一幕舞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