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选《亚洲週刊》2018十大好书(非小说类)
思想起啊,唐山过台湾/想暗杀袁世凯的台湾学生/在东京上空撒传单的台湾人/水牛般的男子汉/铁轨上的养女/一曲〈雨夜花〉,台湾真心声/卖菸妇人引起的暴动/牛肉面和美援/〈绿岛小夜曲〉的故事/写一首看不懂的诗/孤女的愿望/明星咖啡屋/唱自己的歌─台湾民歌运动/世间最爽看禁书/妈祖庙里烧香的人们/疯狂大家乐,悲哀无住屋/想家的老兵………逐渐汇集的断片,在亚细亚的风中,建构台湾历史的温情与记忆
历史哪,世间哪
无非就是这样
活过,爱过,一宿一梦
无痕,无伤,各自飘荡
只留下这古都的晚风
拂过酒后的深情茫茫
瓦色银灰,诗鬼跳舞
风中夏虫,一夕吟唱
──杨渡〈古都之歌〉
本书特色 八十则台湾故事与老歌,六十六张老照片,唿唤久未提及的往昔
无论世界怎么交会激盪,最感动的仍是小人物的生命,那才是我们真实的历史。
在每一个台湾历史转变的关键性时刻,凡人百姓都与大人物一样值得被看见,是他们的生命记忆与情感赋予了这段历史以「温度」。
怀揣着钱穆在《国史大纲》序文里说的「温情与敬意」,杨渡在《有温度的台湾史》一书中,勾画出了这些平凡人的面目和他们眼中的历史现场:日殖时期在思想启蒙与战事突围上奋斗的革命者们身处时局高压之下,也不甘沉寂;战后白色恐怖时期「暗夜传灯」的知识分子们让台湾文化的血脉在动盪年代仍能落地生根;新世纪前夕想家的老兵们推动两岸大门打开,工厂女工们为台湾经济奇蹟奉献青春……他们是「漂浮在时代飓风中的微尘」,却也有其「晶莹而可贵的容貌」。
杨渡自言希望在具有典型性的故事与场景中让读者感知「时代感」,看见历史中有限生命里所能树立的永恆价值。此次杨渡从民众的视野翻转台湾史,透过「我们的生活、我们的记忆、我们的歌」写出了更多历史中温暖的人性。
───《亚洲週刊》2018十大好书(非小说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