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自從《颱灣傳統宗教文化》齣版迄今,倏忽已過瞭十五年的光陰,也是應該再重新整理齣版瞭。沒錯!這本《圖解颱灣傳統宗教文化》正是2003年版《颱灣傳統宗教文化》的補充改版。
2003年筆者編撰《颱灣傳統宗教文化》時,主要的內容是限製在介紹颱灣漢人社會以地方公廟為主所發展齣來的傳統民間信仰文化,因此在書名之下就題註有小標「颱灣漢人民間信仰與社廟文化」,「社廟」即是最傳統的地方公廟,而以「社」為主所形成的文化麵嚮也就包括瞭「社廟」、「社神」與「社祭」、「社會」等,社祭與社會所形成的活動,也就是一般通稱的「廟會」。而不論是社廟的祀神、祀具文物、建築,以及內容豐富多元的廟會活動等,也都共同構成傳統宗教文化的內涵,是颱灣漢人社會中十分精彩且珍貴的文化資産。
為瞭改版的《圖解颱灣傳統宗教文化》更符閤標題所要呈現的內容,也讓讀者感受到筆者在改版時的用心,在文字方麵除瞭修訂舊版《颱灣傳統宗教文化》的局部內容之外,也增加瞭舊版所未編入的「社廟祀具與文物」,又將舊有的圖片全部汰換並增加數量,以符「圖解」之名。因此,讀者若僅是翻閱圖片,可能會發現都是筆者改用數位相機之後,近十餘年來所拍攝收集的內容。在這些近四百張圖片中,除瞭極少數偏屬私人財産性質之外,所有的圖片也都一一註明拍攝的地點,可供讀者按圖索驥。
由傳統的宗教信仰所衍生齣的各個文化麵嚮,一嚮是人類社會中的重要文化資産。或謂一個人的旅遊地圖中,一生所必要親眼目睹的人類文明史景觀,諸如中國的雲岡造像、敦煌莫高窟、希臘的神殿、義大利與西班牙的教堂等,無一不是宗教文化的産物。而在世界上著名的古代藝術作品中,不論是中國先秦的銅器與玉器、漢代的帛畫、三星堆的青銅麵具,以及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米開朗基羅的石雕像、達文西與拉菲爾的聖壇畫、聖母像等,皆是宗教文化的展現。
颱灣傳統宗教文化中的神像、寺廟建築等,雖然無法和這些世界頂尖的宗教作品相提並論,然而由於颱灣傳統宗教文化的內容豐富,除瞭起源自遠古時代的自然崇拜與巫術信仰之外,更有儒教與道教、佛教的巨大影響,麵貌十分多元化。這些宗教文化的內涵,也隨著各族群、地域的不同而各自呈現齣其特殊的文化形貌,再加上颱灣民間的廟會活動興盛,無形的信仰文化資産更讓這些以寺廟建築為主的有形文化顯得活潑而生動,而不再隻是脫離當代生活經驗的「遺産」。
颱灣的社廟宛如一座挖掘不完的寶庫,不論其規模大小,隻要我們用心加以深入觀察,都可以編織、描繪一幅十分生動而精彩的「圖畫」,而且更是年復一年不斷上演的「動畫」。《圖解颱灣傳統宗教文化》中所呈現的文字與圖片,是筆者二十多年來在全颱踏查之下所纍積的成果。以筆者一己之力,雖然無法將全颱每一座社廟及其廟會活動都考察一遍,但是從數萬張的圖片中逐一檢視而挑選齣較具有代錶性者,對於年近花甲的本人來說,也是視力與記憶力上的一大考驗。因此,若是以「圖文書」的標準來說,這本《圖解颱灣傳統宗教文化》無疑是全新的呈現。
如今筆者這本新裝上市的《圖解颱灣傳統宗教文化》即將付梓,也是筆者對於給予熱心助人的人民一項微薄迴饋,期望讀者可以從這一本圖文書中,感受到颱灣民間信仰與社廟文化所寓含的深刻、動人的精神內涵。感謝晨星齣版公司主編徐惠雅女士、執行主編鬍文青先生的不器與寬弘,容許我這本早在五年前就必須改版的書拖到現在。感謝林茂賢教授在百忙中賜序推薦,也感謝美術編輯怡君小姐為本書賦予美觀的版麵,感謝佳璋先生設計瑰麗的封麵。
祈願眾神慈悲,持續護佑這個島嶼上韆韆萬萬勤奮熱情而善良的島民!
2018年歲次戊戌夏至之節
謝宗榮
謹誌於颱北內湖耕研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