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金融商品:区块链技术用程式码实作

不只是金融商品:区块链技术用程式码实作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区块链
  • 智能合约
  • Solidity
  • 以太坊
  • 去中心化金融
  • DeFi
  • 程式码实作
  • 编程教学
  • 金融科技
  • Web3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精彩内容:
  ❑ 第1章:从保密性、资料完整性、可用性、实体安全性方面对区块链的安全属性进行分析,穿插实例,使读者对区块链安全性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 第2章:对比特币、以太币和Zcash的安全加以剖析,使读者对主流数位货币的程式、密码学演算法以及「钱包」有更具体的认识。
  ❑ 第3章:从Web/行动用户端应用程式、智慧合约、身分与存取控制进行分析,为读者在开发相关内容方面提供相当重要的参考。
  ❑ 第4章:分析激励层安全机制设计,从激励的产生、分配、安全方面分析,有效避免区块链激励层安全事件的发生。
  ❑ 第5章:主要从P2P加密、用户端与节点通讯加密、防御DDoS攻击进行分析,守护网路安全。
  ❑ 第6章:详解区块链资料加密技术、资料传输、区块链交易签名、共识攻击等,守护资料安全。
  ❑ 第7章:从私密金钥的重要性、使用方法、存在的问题等多方面分析,有效解决私密金钥的更新、找回与註销等问题,并对私密金钥保护、硬体钱包等内容详加介绍。

  ✤适用读者群:
  区块链的开发者、架构师、专案技术负责人,以及对区块链技术与安全有兴趣者。

本书特色

  ❑ 由重量级区块链安全专家联合撰写,知名专家共同推荐,对区块链技术各方面的分析与应用可谓详尽、完备,唯一全方位区块链巨作。
  ❑ 章节间依赖性不强,读者完全可以依据个人需求重点详读。
深入探索数字世界的底层逻辑:区块链技术与智能合约的实践指南 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视角,探讨现代技术栈中一个革命性的概念——区块链。不同于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或仅关注加密货币应用的传统论述,本书着重于技术实现与工程实践。它将带领读者从基础概念出发,逐步构建对分布式账本技术(DLT)的深刻理解,并通过实际的代码编写,掌握构建、部署和管理复杂区块链系统的能力。 本书的核心目标是弥合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之间的鸿沟。我们相信,理解区块链的真正力量,需要亲自动手实现其关键组件。因此,全书的结构设计围绕“从概念到代码”这一主线展开。 第一部分:区块链的基石——理解分布式共识与数据结构 本部分是构建后续技术实践的理论基础。我们不会简单地罗列定义,而是深入剖析驱动区块链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的底层机制。 1. 区块链的结构与链式存储原理: 详细解析区块(Block)的内部结构,包括数据域、时间戳以及至关重要的前一区块哈希(Previous Hash)。我们将探讨哈希函数(如SHA-256)在确保数据完整性和不可篡改性中的关键作用。读者将学会如何手动构建一个合法的区块,并理解链式结构如何形成一个时间戳化的、不可逆的记录序列。 2. 挖矿机制与工作量证明(PoW): PoW并非只是一个概念,它是一种精心设计的经济激励与安全保障机制。我们将详细拆解挖矿过程,包括目标难度(Difficulty Target)的调整机制。通过Python或Go语言的示例代码,读者将亲手编写一个简易的“矿工”,体验如何通过迭代计算寻找有效的Nonce(随机数)以满足特定的哈希前缀要求。这部分内容将揭示为什么算力竞争是维护网络安全的基础。 3. 交易的生命周期与加密学基础: 深入探讨数字签名(Digital Signatures)在身份验证中的应用。我们将使用椭圆曲线数字签名算法(ECDSA)的原理,解释公钥如何作为地址,以及私钥如何授权交易。读者将学习如何创建、签名和广播一笔交易,理解未确认交易池(Mempool)的工作方式,以及矿工如何选择交易打包进入新区块。 4. 共识算法的多样性: 除了PoW,我们还会介绍其他重要的共识机制,例如权益证明(PoS)及其变体(如委托权益证明DPoS)。重点分析不同共识机制在去中心化程度、交易吞吐量(TPS)和最终性(Finality)方面的权衡取舍,为读者在实际项目选型时提供决策依据。 第二部分:智能合约编程——图灵完备性的实现 本部分是本书的技术核心,专注于如何利用区块链平台提供的编程环境来执行自动化业务逻辑。我们将聚焦于一个主流的智能合约平台,详细介绍其开发环境、语言特性和安全规范。 1. 智能合约环境搭建与虚拟机(VM)架构: 介绍以太坊虚拟机(EVM)或类似环境的架构。理解合约代码如何在隔离、确定性的环境中被执行是编写安全合约的前提。我们将指导读者搭建本地开发环境(如Ganache或本地测试网),并熟悉编译、部署和交互的流程。 2. 智能合约语言精讲与实践: 深入讲解主流智能合约语言(例如Solidity)的语法、数据类型和内存模型(Storage, Memory, Calldata)。我们将通过一系列实战项目来巩固知识: 基础代币合约(ERC-20标准): 手把手构建一个符合社区标准的代币,理解 `transfer`, `approve`, `allowance` 等核心函数的实现逻辑,并探讨权限控制的细微差别。 去中心化投票系统: 实现一个基于时间锁和投票权重管理的复杂逻辑,重点关注状态管理和事件(Events)的有效利用,以便外部应用能够可靠地追踪链上活动。 简单的去中心化金融(DeFi)组件: 探索如何实现一个基础的资金池或抵押借贷逻辑的雏形,理解外部调用(External Calls)的风险与处理方式。 3. 安全审计与漏洞防范: 智能合约一旦部署便难以修改,因此安全性至关重要。本部分将重点分析历史上的重大安全漏洞,例如重入攻击(Reentrancy)、整数溢出/下溢(Integer Overflow/Underflow)、时间戳依赖等。读者将学会使用静态分析工具和编写单元测试(使用Truffle或Hardhat等框架)来主动防御这些常见陷阱。 第三部分:构建高性能与可扩展的区块链应用 本部分将视角从单个合约扩展到整个应用生态系统,探讨如何设计和集成更复杂、面向生产环境的分布式应用(DApps)。 1. 分布式应用的架构设计: 讨论DApp的前端(Web3.js/Ethers.js)如何与区块链节点通信。我们将讲解节点同步、RPC调用、交易费(Gas)的管理与优化策略,确保用户体验的流畅性。 2. 链上与链下的协作模式: 现实世界的应用往往需要链下数据(如价格馈送、真实世界事件)。本部分将介绍预言机(Oracles)的工作原理,并探讨如何安全地将可验证的外部数据引入智能合约,以驱动更复杂的业务逻辑。 3. 性能优化与Layer 2 探索: 随着应用规模的扩大,主链的性能瓶颈日益明显。我们将概述侧链(Sidechains)、状态通道(State Channels)以及Rollups(如Optimistic Rollups和ZK-Rollups)等第二层扩展方案的基本思想。通过对比分析,帮助读者理解在不同应用场景下应如何选择最合适的扩展技术路径。 4. 跨链互操作性: 探讨资产和数据如何在不同的区块链网络之间安全地转移。介绍原子交换(Atomic Swaps)和更复杂的跨链协议的基本概念,为未来多链世界的集成打下基础。 本书的每一章都包含大量的实操环节和代码示例,确保读者不仅“知道”区块链的工作原理,更能“做到”搭建和维护自己的区块链解决方案。这不是一本关于投机或市场分析的书籍,而是一本专注于底层技术实现、严谨的代码规范与工程化思维的实践手册。完成本书的学习后,读者将具备独立设计、开发和测试安全、高效的区块链应用的能力。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黄连金


  硅谷Dynamic Fintech Group管理合伙人、联合国旗下世界区块链组织(WBO)首席技术官、美国ACM Practitioner Board 委员、美国分散式商业应用公司CEO和创始人、中国电子学会区块链专家委员、中国人大特聘研究员与讲师、美国CISSP专家、CyberVein 总顾问,多个成功区块链专案技术顾问。曾就职于美国CGI公司18年,任CGI安全技术总监、CGI云端安全主管和首席安全架构师等职务,建立了CGI联邦身分管理和网路安全能力中心。在CGI工作时,曾经为美国联邦政府、金融机构和公用事业公司提供金融、人工智慧、区块链、安全等方面的专家谘询。曾多次在国内外大型区块链高峰会担任嘉宾、评委、教育训练专家。

吴思进

  33复杂美创始人及CEO,浙江大学硕士毕业,金融数据专家,精通量化交易及区块链,主导多家世界500大区块链专案实作。2014年申请区块链发明专利,2项已授权,目前累计申请专利50多项,全球区块链专利排名前十,主要区块链专案有供应链金融、供应链管理、积分、钱包、交易所。

曹锋

  PCHAIN发起人,中物联区块链协会首席科学家。中国早期区块链国际专利发明人,ChinaLedger共同发起人,2016年完成全球区块链资产收益权转让暨中国区块链金融真实交易。曾担任IBM全球下一代人机大战中国区负责人、网际网路金融首席科学家、专利评审委员会联合主席;3次获得IBM全球杰出技术成就奖,发表22篇国际顶级论文,30余项美国专利,并担任多个ACM IEEE顶尖国际会议讨论区主席。

季宙栋

  Onchain分布科技首席战略官,本体联合创始人,(工信部)中国区块链技术与产业发展讨论区副秘书长,中国电子学会区块链专委会委员,ISO/IEC TC307中国代表团成员,参与本体论、身分和隐私保护等标准组。作为区块链企业的资深专家,参与了工信部区块链白皮书及相关标准编制工作。

马臣云

  北京信任度科技CEO、资讯安全专家、产品管理专家,电子认证与签名企业15年从业经验。主要研究方向为密码学、区块链、身分认证、电子签名。曾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密码局)、首都五一工作奖章、全国五一工作奖章等,是电子签章技术、以人脸识别为基础的身分认证安全技术、网际网路金融个人借贷电子合约安全技术等标准的起草人。着有《精通PKI网络安全认证技术与编程实现》。网路ID:非着名资讯安全专家。

达摩

  BOX.LA专案发起人,原唯链COO,参与了许多知名区块链专案的早期投资。

李恩典

  美国分散式商业应用公司董事与中国区总裁、深圳市微风智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区块链软体和金融企业应用研发专家。15年以上金融安全研发经验,在区块链储存、大数据平台、物联网平台和金融系统核心等领域,均有领先的技术成果和丰富的产品技术实战经验,并拥有近10项相关领域发明专利。

徐浩铭

  CyberVein数脉链专案技术负责人,负责区块链平台架构和架设。曾就职于欧洲微软研发中心,负责Office专案开发。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机器学习在生物资讯学领域的应用;曾在美国卡内基-美隆大学访学,主要研究方向为机器视觉在无人驾驶中的应用;亦曾在美国杜克大学访学,研究领域为深度学习在生物医学工程中的应用。在SCI和EI检索杂志上发表多篇文章。

翁俊杰

  IBM 10余年开发及解决方案经验,第一批Fabric应用程式开发者,NEO核心开发者之一,Onchain DNA联盟链的架构设计与核心开发人员,Ontology(本体)区块链开发团队负责人。在票据、供应链、积分、征信、资料交易、共用金融等多个领域有区块链应用经验。
 

图书目录

ch 01 详解区块链的安全属性
1.1 保密性
1.2 资料完整性分析
1.3 可用性
1.4 实体安全性
1.5 本章小结

ch 02 主流区块链安全属性分析
2.1 比特币
2.2 以太币
2.3 Zcash
2.4 本章小结

ch 03 应用与智慧合约层的安全控制
3.1 Web与行动用户端应用安全
3.2 智慧合约的安全
3.3 智慧合约中的身分管理与存取控制
3.4 本章小结

ch 04 激励层安全机制设计
4.1 激励的产生和分配
4.2 激励层安全分析
4.3 本章小结

ch 05 网路层安全与控制
5.1 P2P加密
5.2 用户端与节点通讯加密(联盟链)
5.3 防御DDoS攻击
5.4 本章小结

ch 06 资料层与共识安全
6.1 区块链资料加密技术的应用
6.2 资料传输
6.3 区块链交易签名
6.4 共识攻击
6.5 区块链安全性考虑
6.6 本章小结

ch 07 私密金钥的安全
7.1 私密金钥安全的重要性
7.2 主流区块链私密金钥的使用方法和问题分析
7.3 私密金钥保护的正确「姿势」
7.4 硬体钱包介绍
7.5 行动钱包如何提升安全性
7.6 浅析私密金钥更新、找回与註销
7.7 本章小结

附录 A 区块链安全基础概念、原理与分析方法
附录 B 区块链的DAG 技术和安全分析
附录 C 企业级数位资产保护
 

图书序言

前言

黄连金

  ✾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本书的初衷是希望给区块链专案提供一些安全方面的指导来改变目前区块链专案匆匆上线,安全系数不高,安全问题层出不穷的现状,也希望正在开发或将来需要开发的区块链专案在安全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我们认为安全问题会是区块链专案实作的主要绊脚石。一个不注意安全的区块链专案,成功系数不会很高。区块链有很好的安全属性,例如资料不可篡改、资料不会遗失、可利用一些加密技术对资料进行加密等。但是从许多与区块链有关的安全事件可以看出,区块链的安全属性不能保障区块链专案百分之百安全。本书尽量从多个不同的方面,比较系统地对区块链的安全进行分析,并且对区块链专案实作所需要考虑的因素,提供一些建议。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为数不多系统性地说明区块链安全的着作。
  本书的主要特色是以深入浅出的形式说明区块链的安全,便于读者更进一步地了解为什么区块链安全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以及如何解决某些区块链的安全问题。

  ✾适合读者群
  本书的适合读者群包含:
  ■ 区块链的开发者
  ■ 区块链安全的架构师
  ■ 区块链专案的主要技术负责人
  ■ 其他对区块链安全有兴趣者

  ✾如何阅读本书
  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将某些章节多读几遍。因为章节与章节之间的依赖性不强,完全可以根据工作需要抽出重点来读。

  第1章详解区块链的安全属性,主要从保密性、资料完整性、可用性、实体安全性4个方面对区块链的安全属性进行详解。在分析过程中,本章穿插了一些实例,使得内容说明更为直观、容易。本章所介绍的内容,可以让读者对区块链的安全属性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对做好区块链的安全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由于区块链的安全性分析极具抽象性,所以第2章特意挑选了一些主流数位货币(包含比特币、以太币和Zcash),对其安全属性进行分析。阅读本章后,读者可以了解主流数位货币的程式、密码学演算法以及「钱包」等,进一步加深对区块链相关安全技术的认识。

  第3章为应用与智慧合约层的安全控制。本章主要从Web或行动用户端应用程式、智慧合约,以及身分与存取控制3个方面对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在目前资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行动装置已经成为很多人上网的主要工具。为此,本章从一开始就对Web或行动用户端应用程式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让读者对相关的危险因素有所了解。在智慧合约的安全方面,主要从智慧合约的概念、安全程式设计、漏洞、开放原始码工具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为读者在开发相关内容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在本章的最后,从多个方面对区块链的身分管理与存取控制进行了分析。透过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读者可以了解在开发区块链的过程中,如何高效、安全地做好身分管理与存取控制等工作。

  第4章为激励层安全机制设计。本章主要从激励的产生和分配以及激励层安全两方面进行了分析。首先,分别借助比特币、以太币的激励模式对激励的产生和分配进行了分析,可以让读者对区块链激励层的存在有较为直观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本章又从激励模式的安全隐忧、安全事件、法律风险以及安全措施等方面,对激励层安全进行了分析,让读者了解安全对激励层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设计才能有效避免区块链激励层安全事件的发生。

  第5章为网路层安全与控制。网路层是区块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否可做好安全与控制直接影响区块链的价值。本章主要从P2P加密、用户端与节点通讯加密、防御DDoS攻击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透过对本章的学习,读者可以对网路层安全与控制的相关内容有全面的了解。这对开发过程中加强区块链的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

  第6章为资料层与共识安全。资料层是区块链设计的基础部分,是影响区块链是否可正常执行的关键。本章主要从区块链资料加密技术、资料传输、区块链交易签名、共识攻击、区块链安全性考虑5个方面进行分析。阅读本章后,读者可以了解关于资料层安全更多的知识。这对于加强区块链的安全,保障区块链的正常执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第7章为私密金钥的安全。本章从私密金钥的重要性、使用方法、存在的问题等多个方面对私密金钥的安全进行了全面的分析。透过对本章的学习,读者可以对私密金钥安全性在区块链技术中的重要性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了解如何使用私密金钥才能有效避免安全问题的出现以及私密金钥的更新、找回与註销等。除此之外,本章还对私密金钥保护的正确「姿势」、硬体钱包等内容做了分析。有了这些内容的指导,读者可以参考、扩充关于保障硬体钱包、行动钱包方面的设计想法,加强区块链的安全性。

  除了上述内容,本书还包含3个附录。附录A介绍的是区块链安全基础概念、原理与分析方法,可以更进一步地了解区块链。当制定区块链安全性测试标准时,可以适当地参考借镜。附录B主要介绍DAG的基本概念、原理与主流专案,从中可以了解DAG给区块链安全带来的价值和影响。附录C介绍区块链私密金钥管理的一种方法,主要用于企业级数位资产的安全。

  ✾勘误和支援
  本书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区块链安全,抛砖引玉。我们不能说这本书包含了区块链专案实作需要考虑的所有安全因素,因为不可能面面俱到。区块链目前尚处于初级的技术发展阶段,新的安全隐忧和新的安全措施会在发展的过程之中不断涌现。我们希望这本书是「活着」的书,透过不断地修订,尽量把新的内容增加到这本书,也欢迎区块链安全专家在这方面给我们多提一些意见。

  本书不是从空中楼阁造出来的,我们参阅了大量网路公开的内容,并且参考了很多区块链安全专家在不同新闻媒体或网路所刊登的内容以及个别面对面的交流资讯。对于被参考的内容或面对面交流的资讯,我们尽量与各位专家进行了沟通,并且获得了同意,例如NEO创始人、OnChain创始人及CEO达鸿飞、NEO创始人兼核心开发者张铮文、上交所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架构师朱立、复杂美CTO王志文、元界CEO顾颖(初夏虎)、元界CTO陈浩、公信宝CEO黄敏强、Dfinity CEO丁磊(Tom Ding)等。不过,仍有可能某些内容与网上公开的内容存在类似或雷同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谅解。如果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发现有类似的内容,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修订版中增加参考的出处。

  ✾致谢
  在这里,首先要感谢高婧雅编辑,她从一开始便对本书高度重视,在写作过程中不断鼓励我们。在北京的一次会议上,高编辑和我基本上拟订了这本书的架构和一些基本内容,并且以后又经过几次最佳化,才有现在这本书的架构。

  非常感谢本书所有的作者,他们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写了这本书,并且经过多次修改。应该说没有这些作者的贡献,就不会有这本书。
  感谢深圳市微风智联科技有限公司的李恩典和梁福彬,他们非常有启发意义的讨论和对我负责写作的内容的多次修改,是我完成写作的最大帮助。
  非常感谢世界银行集团首席资讯安全官、区块链实验室负责人林儒明先生,他不仅为本书做序,还在写作过程中不断鼓励我们,多次提供良好的建议。

  中国万向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长、万向区块链实验室董事长兼总经理肖风博士对本书的构思和一开始的概念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给予我们很大的帮助,同时还为本书作序,在此也表示感谢。

  北京理工大学电脑学院副院长、网路与资讯安全学科方向责任教授祝烈煌也为本书作序,在这里表示诚挚的感谢。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区块链研究室主任李鸣为本撰写了推荐语,在此也表示感谢。
 
  本书一共有9位作者,在着作委託书的联合签名上,我们第一次使用了区块链技术。感谢北京信任度科技有限公司CEO马臣云(也是本书的作者)的大力支持,我们利用该公司的信签电子合约签署平台非常快速地完成了多人的电子签名。签署后的文件储存在由协力厂商CA机构、司法鑑定中心等组建的可信联盟链上。存证验证位址:http://bc.trustdo.cn/result.ht-ml?evidenceId=0x992c316f99baa714006424b6e86a87826dfd6d4cf4af3dbf9a75e3ebb5af6496。

  存证有关资讯如下。
  ■存证位址:0x992c316f99baa714006424b6e86a87826dfd6d4cf4af3dbf9a75e3ebb5af6496。
  ■存证时间:2018-03-2507:47:04。
  ■存证内容:fileHash:81e4324b2c842dd05ee977670fba5d6a,fileName:黄连金-吴思进-曹锋-季宙栋-马臣云-尚维斯-李恩典-徐浩铭-翁俊杰委託书.pdf。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让我对“技术书”的刻板印象彻底改观。过去我总觉得技术书籍就该是厚厚的一叠,充斥着各种复杂的图表和晦涩难懂的代码,读起来非常吃力。《不只是金融商品:区块链技术用程式码实作》却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作者团队用一种非常友善且引人入胜的方式,带领读者一步步探索区块链技术的奥秘。我最欣赏的是书中对“去中心化”理念的深入阐释,他们没有仅仅停留在口号上,而是通过实际的程式码演示,让我看到了去中心化如何在技术层面得以实现。书中对于智能合约的讲解尤为精彩,它不仅仅是关于编程,更是关于如何用代码来构建信任和自动化流程。通过书中提供的详细代码示例,我能够亲手编写、运行和调试一个简单的智能合约,这种亲身体验远比阅读理论文章来得更深刻。我之前也接触过一些关于区块链的书籍,但很多都侧重于宏观概念的介绍,或者停留在金融应用层面。《不只是金融商品:区块链技术用程式码实作》则真正做到了“用程式码实作”,它让我看到了区块链技术的底层逻辑,以及如何通过技术去创造价值。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指南,更是一本能够激发读者思考和创造的书。

评分

我一直以来对科技的发展都抱持着高度的关注,但对区块链这个领域,总觉得隔靴搔痒,知道它很重要,但具体怎么运作,如何实现,一直是个谜。《不只是金融商品:区块链技术用程式码实作》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通往区块链世界的大门。它没有用太多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把我带进了这个技术的核心。书中的“程式码实作”部分,对我这个非技术背景的读者来说,一开始有点担心,怕看不懂。但作者的讲解非常循序渐进,从最基础的搭建环境开始,到如何编写和部署简单的智能合约,每一步都有详细的说明和代码示例。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分布式账本”概念的解释,它让我明白,为什么区块链能够实现数据的透明和不可篡改。书中通过一个简单的投票系统的例子,生动地展示了智能合约如何运作,如何收集投票,以及如何计算结果。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区块链技术不仅仅是金融领域的工具,它还可以应用于各种需要信任和透明度的场景。读完这本书,我对区块链的理解不再是停留在新闻标题的层面,而是有了一种实实在在的掌握感,仿佛自己也能用代码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区块链应用”。

评分

这本书的出版,对我而言,简直是及时雨。我本身是一个软件开发者,但过去几年,虽然听闻区块链的大名,却一直苦于找不到一个好的切入点来学习。网上的资料良莠不齐,很多都是碎片化的,要拼凑起来学习效率非常低,而且很多都停留在介绍概念,缺乏实际操作的指导。而《不只是金融商品:区块链技术用程式码实作》则完全不同,它提供了一个系统性的学习路径。从零开始,手把手教你如何搭建开发环境,如何使用Solidity语言编写智能合约,如何进行测试和部署。我之前也尝试过自己研究,但遇到很多配置问题,卡了很久。这本书中的详细步骤,让我非常顺利地就完成了环境的搭建,并且能够立刻进入编码实践。书中关于共识机制的讲解,虽然篇幅不长,但通过简单的模型演示,让我一下子就理解了 PoW 和 PoS 的核心区别,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劣。而且,书中还介绍了如何构建简单的去中心化应用(DApp),让我得以窥见区块链技术的实际应用前景。对于开发者来说,这本技术指南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教授了“是什么”,更重要的是教授了“怎么做”,让我能够快速上手,甚至开始思考自己的区块链项目。

评分

对于我这种长期在金融业打滚的人来说,区块链的讨论早就渗透到各个角落,但大部分的分析都停留在“这个技术如何颠覆金融市场”、“如何投资区块链概念股”之类的层面。《不只是金融商品:区块链技术用程式码实作》这本书,却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视角。它抛开了那些浮夸的市场解读,而是回归到技术本质,用非常务实的方式,带我一步步解构区块链的技术底蕴。一开始,我以为“程式码实作”会是很枯燥的,但书中作者的叙事方式非常引人入胜,他没有直接丢给你一堆代码,而是先从为什么需要这些技术讲起,例如传统中心化系统的痛点,然后顺势引出区块链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特别欣赏书中对“智能合约”部分的深入剖析,它不仅仅是代码,更是一种自动执行的合约,蕴含着巨大的商业潜力。书中通过实际的代码例子,展示了如何编写一个简单的智能合约,如何让它在链上执行,以及如何与之交互。这让我深刻理解了,区块链技术之所以被誉为“信任机器”,其核心就在于这些能够被公开验证、不可篡改的代码。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让我不再仅仅把区块链当成一个概念,而是看到了它作为一种底层技术,如何驱动各种应用场景的可能,从金融支付到供应链管理,甚至到更广阔的领域。

评分

这本《不只是金融商品:区块链技术用程式码实作》绝对是近年来让我眼睛为之一亮的一本技术书籍。过去我对区块链的认识,可能还停留在比特币、以太坊这种比较宏观的概念,认为它离我这个普通使用者有点远,而且感觉充斥着各种复杂的金融术语,光是听就头大。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想法。作者团队非常巧妙地将区块链的核心概念,例如去中心化、分布式账本、共识机制等等,用非常生活化、易于理解的比喻解释清楚,完全打破了我之前对技术的畏惧感。更重要的是,书中并没有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非常扎实地深入到“程式码实作”的部分。我平时工作虽然不是IT背景,但对程式码抱有浓厚的兴趣,这本书正好满足了我“动手玩玩看”的渴望。从最基础的搭建开发环境,到撰写智能合约,再到部署测试,每一个步骤都清晰明了,配上了详尽的代码示例和截图,就算是没有区块链开发经验的读者,也能一步步跟着操作。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一些关键技术点的细致讲解,比如Solidity语言的语法特性、ERC-20代币的标准实现、以及简单的去中心化应用(DApp)的架构设计。读完这本书,我不再只是一个旁观者,而是真正体会到了区块链技术是如何通过程式码“活”起来的,那种成就感是前所未有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