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望的精神史(中文世界首度出版,媲美无赖派经典《堕落论》)

绝望的精神史(中文世界首度出版,媲美无赖派经典《堕落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Kaneko Mitsuharu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我要开始揭露「绝望」,因为这时代无法只想着幸福就能生存。
只有面对绝望的样子,才是每个人真实的态度。


中文世界首度出版,媲美无赖派经典《堕落论》,剖析日本人的「绝望」原罪

▍内容简介
在怀抱着虚幻希望的同时,也逐渐失去前景的绝望......
明治年间出生、历经三代天皇在位的诗人金子光晴,他三度逃出日本,透视荒乱的世间诸相,记录在世界各处遇见的、各种「绝望」的日本人——

无法背离江户时代的旧风俗、而遭新时代遗弃的人;
醉心于西洋思想的同时,也深深自我厌恶的知识青年;
漂泊于异国、在生命的尽头依然神圣地供奉天皇肖像的人口贩子;
对不想依其所愿发展的儿子绝望,而孩子也质疑父亲对自己的爱的父与子;
发表「恋爱神圣论」后,在公园上吊自杀的浪漫主义作家;
这些人,他们的「绝望」究竟从何而来?

战败令怀抱梦想与野心的日本人一夕幻灭,而这些「绝望」却似乎更早以前就栖宿于某处,又或者,诞生于这块被海隔绝的孤立小岛上即是日本人的原罪?
凝视赤裸人性的反骨诗人以尖锐笔锋批判,剖析日本人绝望宿命的同时,也揭示出二十一世纪人们共同面对的课题。

▍金子光晴论绝望
◎日本人的绝望
・十二岁的时候,我离家出走,和同行的伙伴一共三人,一路走到横滨。而我原本是打算直接搭船到美国去。那是一个不论是谁,都想要离开狭小日本的时代。
・我深刻地记着,内心深处对于生为日本人的懊悔,那对于圆鼻、偏黄色的皮肤,找不到任何方法可挽救的自我厌恶。

◎恋爱少年少女的绝望
・焦躁不安的文学青年,以及多愁善感少女的恋爱组合,自明治后半期至大正年间,是诸多怀抱痛苦的年轻人所憧憬的。
・恋爱,是由神抉择的吗?还是由自己选择的呢?或是时代所选定的呢?抑或是身边的偶然所造成的呢?

◎文学青年的绝望
・借由领会文学的自己区分身为日本人的自己,以及存在于身边的日本人,对于日本人感到绝望的同时,也不得不对同样身为日本人的自己感到绝望,体会到施虐癖的甜涩滋味。
・受到时代趋势影响而载浮载沉的人类之中,借着西洋精神文化自我启发的少数先觉者,在愈是初期的阶段,就愈难忍受身为先知的孤独感,在绝望的道路上直奔而去。
・对于那般依赖文学的他们而言,绝望仅止于文学意义,并不需要担心他们会遭遇到不幸。他们反倒可能将绝望视为获选为具备文学胸怀的装饰印记,悄悄地露出欢快的微笑,甚至为此骄傲。

◎亲与子的绝望
・所谓的父子,却是一直都住在无法理解彼此的世界。至少,彼此都是这样以为。父亲对于不想依其所愿发展的儿子绝望,而孩子也质疑父亲对自己的爱,是加诸于己身的枷锁,束缚自由。
・孩子们无视于父母的利己主义时,父母的悲叹就会更加强烈。并且更深刻感受到对子女的教育责任,甚至认真还会思考:「让优秀的孩子变成一个废物,对天皇陛下实在抱歉。」这样的思想能在为人父母者心中逐渐扩散,不得不说是明治时代教育的成功。

▍麦田日文经典新书系:「幡」
致所有反抗者们、新世纪的旗手、旧世代的守望者——
你们揭起时代的巨幡,我们见证文学在历史上划下的血痕。

「日本近代文学由此开端。从十九、二十世纪之交,到一九八○年左右,这条浩浩荡荡的文学大河,呈现了清楚的独特风景。在这里,文学的创作与文学的理念,或者更普遍地说,理论与作品,有着密不可分的交缠。几乎每一部重要的作品,背后都有深刻的思想或主张;几乎每一位重要的作家,都觉得有责任整理、提供独特的创作道理。在这里,作者的自我意识高度发达,无论在理论或作品上,他们都一方面认真寻索自我在世界中的位置,另一方面认真提供他们从这自我位置上所瞻见的世界图象。每个作者、甚至是每部作品,于是都像是高高举起了鲜明的旗帜,在风中招摇摆盪。这一张张自信炫示的旗帜,构成了日本近代文学最迷人的景象。针对日本近代文学的个性,我们提出了相应的阅读计画。依循三个标准,精选出纳入书系中的作品:第一,作品具备当下阅读的趣味与相关性;第二,作品背后反映了特殊的心理与社会风貌;第三,作品带有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的思想、理论代表性。也就是,书系中的每一部作品都树建一竿可以清楚辨认的心理与社会旗帜,让读者在阅读中不只可以借此逐渐铺画出日本文学的历史地图,也能够借此定位自己人生中的个体与集体方向。」──杨照(「幡」书系总策画)

幡,是宣示的标帜,也是反抗时挥舞的大旗。
二十一世纪的我们,仍需懂得如何革命。
 
日本文学并非总是唯美幻象,
有一群人,他们以血肉书写世间诸相,
以文字在杀戮中抱拥。

森鸥外于一百年前大胆提示的人权议题;
夏目漱石探究人性自私的「自利主义」;
金子光晴揭示日本民族的「绝望性」;
壶井荣刻画童稚之眼投射的残酷现实;
川端康成细腻书写战后不完美家庭的爱与孤寂。
 
观看百年来身处动盪时局的文豪,
推翻旧世界规则,触发文学与历史的百年革命。

▶「幡」书系 2018年出版书目〔全书系均收录:日本文坛大事纪‧作家年表〕
川端康成《东京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川端康成毕生唯一长篇巨作
森鸥外《山椒大夫》:与夏目漱石齐名日本文学双璧‧森鸥外超越时代的警世之作
壶井荣《二十四只瞳》:九度改编影视‧以十二个孩子的眼睛所见,记录战争之残酷的反战经典
金子光晴《绝望的精神史》:大正反骨诗人‧金子光晴尖锐剖析日本人的「绝望」原罪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金子光晴Kaneko Mitsuharu
金子光晴(Kaneko Mitsuharu,一八九五–一九七五)

一八九五年出生于爱知县海东郡(现在的津岛市)。本名为大鹿安和,两岁时因为父亲生意经营失败,送给金子家做养子。孩童时期曾在「最后的浮世绘画家」小林清亲门下学习日本画,奠定日后成为画家的基础。学生时期沉迷于老子、庄子、列子,也开始展现对于现代文学的慧根,致力于文学创作,发行同人志在同学朋友间流传。中学部毕业后,金子进入早稻田大学高等预科文科就读,然而不到一年就退学,之后陆续考上东京美术学校、庆应义塾大学,也都辍学。

金子自小就想「逃离日本」,十二岁时,他召集了一些朋友,徒步走到横滨的横须贺一带,意图出港前往美国,引起大骚动。虽然童年的逃走以失败作结,但这股想逃走的反抗精神仍体现在成年后。二十三岁时,他自费出版第一本诗集《红土之家》,接着就搭上日俄战争结束后第一艘驶向欧洲的船「佐渡丸」,从神户出发,前往英国利物浦。之后,他前往比利时,在布鲁塞尔郊外镇上的咖啡店二楼寄宿了一年,拥抱读书与写作,度过一生中最平静的时光。

一九二〇年,金子回到日本,开始大量发表诗作,并受福士幸次郎委託,编辑短歌杂志《乐园》。一九二六年,他再次离开日本,与妻子启程前往上海,停留一个月。在谷崎润一郎的亲笔介绍信下,结识郭沫若、鲁迅、内山丸造等人。两年后,夫妻俩筹画前往东南亚、欧洲,展开大约五年的流浪之旅。旅行途中,金子多次举办画展筹措旅费,展览也获得极大回响。他以法国巴黎十四区的旅馆为根据地,为生计奋斗。他做过诸多工作,也曾为农政学研究的池本喜三夫的学位论文写草稿。

长时间身处国外,金子遇见不少离乡背井的日本人,即使生活方式有差异,他还是能从他们身上体会到日本人无法改变的「本性」。这些实际交往后带来的体悟,成为他日后撰写《绝望的精神史》的材料。他的创作都体现出反战争、反帝国主义的「反骨精神」。自从一九三七年出版的诗集《鲛》之后,他接连发表批判日本社会体制的讽刺诗。战后,他最着名的反战诗集《降落伞》、《蛾》出版。一九五三年,诗集诗集《人类的悲剧》获得读卖文学奖;一九七二年,《风流羽化记》获选艺术选奖文部大臣奖。

一九七五年,金子留下事前立好的遗嘱,在六月三十日因心脏衰竭于自家过世,享年八十岁。


译者简介

周芷羽
政大日文系、日本研究学位学程硕士毕业。喜欢文字、阅读与研究。持续在翻译这门博大精深的学问中自我累积。

绘者简介

王志弘(封面设计)
台湾平面设计师,国际平面设计联盟(AGI)会员。1975年生于台北,1995年私立复兴高级商工职业学校毕业。2000年成立个人工作室,承接包含出版、艺术、建筑、电影、音乐等领域各式平面设计专案。2008与2012年,先后与出版社合作设立Insight、Source书系,以设计、艺术为主题,引介如荒木经惟、佐藤卓、横尾忠则、中平卓马与川久保玲等相关之作品。作品六度获台北国际书展金蝶奖之金奖、香港HKDA葛西薰评审奖与银奖、韩国坡州出版美术赏,东京TDC提名奖。着有《Design by wangzhihong.com: A Selection of Book Designs, 2001–2016》。

图书目录

 前言  
一、绝望的人文风土・日本
1  所谓绝望,是什么呢? 
2  无法脱逃的日本  
3  弥漫水蒸气的意象

二、胡子时代的悲剧
1  有胡子的人生 
2  别扭的人与孤独的人
3  让明治时代青年痛苦的事物 

三、欧洲的日本人
1  天皇的肖像 
2  异乡人的行踪
3  逐渐崩解的东西  

四、焦躁的「日本鬼子」 
1  中国国内的日本人    
2  良心,实在不愿接受  
五、又见封建思想复甦   

金子光晴年表 
日本近代文学大事记 
作者简介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