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改变中国

邓小平改变中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Ezra F. Vogel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畅销经典《日本第一》作者傅高义教授,最新力作!

  亚洲最大的问题是中国,而对中国的现代历程造成最大影响者是邓小平。借由深入分析邓小平的人生和事业,揭示近年来塑造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本力量。

  邓小平深刻影响了当代中国和世界历史的走向。解读邓小平的政治生涯及其行为逻辑,就是解读当代中国、解读个人命运背后的历史迷局。

  被毛泽东形容为「棉里藏针」的邓小平,是中国在二十世纪晚期剧烈转变的主要推手。他在文革十年浩劫后,终结毛泽东神话,松绑僵化已久的经济社会政策,开放对西方的贸易往来,「摸着石头过河」最终让一部分的中国人先富起来。然而他也没有忘了巩固共产党权威,最受人责难的就是1989年6月,下令镇压天安门广场示威群众。

  历经三起三落终至攀上权力颠峰的五十年里,他屡遭清算整肃,甚至放逐,最后在1978至1989年成为中国最高领导人,1992年再度复出。当邓小平大权在握,他看到中国半世纪来足堪创造性破坏的机会,便毫不犹豫抓住这机会,建立新经济体制。

  想了解现代中国就一定要认识──邓小平时代。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傅高义 Ezra F. Vogel


  哈佛大学荣誉教授,前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及亚洲中心主任,举世公认的中国专家。精通中日文,1979年出版畅销书《日本第一》,轰动东西方。公元两千年傅高义教授自哈佛退休后,倾十年心力撰述《邓小平改变中国》(Deng Xiaoping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英文版于2011年出版后,即获「吉尔伯图书奖」(Lionel Gelber Prize)奖励探讨全球事务的作家与学者,《经济学人》曾赞此奖为全世界最重要的非文学类着作奖。

  另着有:《广东改革》、《跃升中的四小龙》(天下文化出版)

审订者简介

孙万国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编辑部。

译者简介

冯克利


  山东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译有《民主新论》、《学术与政治》、《宪政经济学》、《二十世纪的政治哲学家》等;着有《尤利西斯的自缚:政治思想笔记》。

图书目录

出版者的话:邓小平改变中国
自序:致天下文化台湾读者
前言:探寻邓小平
导言:这个人和他的使命

邓小平的背景和经历
1.革命者、建设者、改革者

曲折的掌权之路──1969-1977
2.从放逐到返京
3.在毛泽东手下整顿秩序
4.在毛泽东手下规画未来
5.在毛时代终结时靠边站
6.在华国锋时期复出

开创邓小平时代──1978-1980
7.三个转捩点
8.为自由设限
9.苏联和越南的威胁
10.向日本开放
11.向美国敞开大门
12.组建领导班子

邓小平时代──1978-1989
13.邓小平的治国术
14.广东和福建的试验
15.经济调整和农村改革
16.加快经济发展与开放
17.一国两制
18.为军事现代化做准备
19.政治的潮起潮落

邓小平时代的挑战──1989-1992
20.北京之春
21.天安门悲剧
22.稳住阵脚
23.邓小平时代的终曲:南巡

邓小平的历史地位
24.转型的中国

附录:邓小平时代的关键人物
中共中央会议列表(1956-1992)

 

图书序言

第二十一章 天安门悲剧
 
「我愿用我全部的生命和忠诚,誓死保卫天安门,保卫首都北京,保卫共和国。」
 
镇压:六月三日—四日
 
没有证据表明邓小平在决定向天安门派出武装部队时有任何迟疑。六月三日凌晨两点五十分,他命令迟浩田「採取一切手段」恢复秩序。当时人在北京的西方学者、眼光独到的墨宁(Melanie Manion)解释了邓小平的理由:「即使为了控制骚乱而在六月三日清空街道,也极有可能无法结束抗议运动。…… 抗议者只会暂时撤退,然后又会累积更大的力量。…… 六月四日动用武力,确实立刻一劳永逸地结束了这场运动。」
 
据邓小平的家人说,不管邓小平受到多少批评,他从未怀疑自己做出的决定是正确的。
 
很多观察者看到五月底广场上的人愈来愈少,认为不使用暴力清空广场也是可能的。但邓小平不仅担心广场上的学生,而且担心国家权威的普遍弱化,他断定为了恢复政府的权威,必须採取强硬行动。
 
此时距苏联瓦解还有两年,但是邓小平在一九八九年就坚信,苏联和东欧领导人没有为维护党和国家的权力做出足够的努力。在波兰,一九八九年四月四日的圆桌会议使团结工联取得政治控制权,将总统一职改为由选举方式产生,随后便是共产党的解散。巧合的是,波兰定于六月四日举行大选,而中国军队则在这一天占领天安门广场。曾在苏联留学的江泽民后来赞扬邓小平行动果断,使中国没有像苏联那样分崩离析。
 
总数大约十五万人的部队已经在京郊集结待命。他们大多数是乘火车来的,但也有一些士兵是在六月一日乘十架飞机从更遥远的成都和广州抵达北京。为了预防需要更多的军队,广州机场从五月三十一日开始有六天没有售票。军队来自七大军区中的五个,不过所有军区司令员都表示赞成动用军队控制广场,因此并不存在某军区事后反对镇压学生的风险。无论结果好坏,他们都在一条船上。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