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法反映复杂民意的投票制度,
怎么可能改善人民的未来?
民主制度以众人的意见为依归,汇集民众意见的最主要手段便是投票。多数决是当今大多数民主国家最常见的计票方式,可是这种单纯数人头的方法,真的足以反映出真实的民意吗?参选人数的多寡、计票的方式不同,又将如何改变选举的结果呢?
.候选人撕裂社会、制造对立、激化冲突,原因竟与多数决有关?
.台湾的选举老是出现「弃保效应」,这现象是多数决无可避免的宿命?
.当选者得票率只有三成上下,岂不代表有将近六成的人反对他,他又怎么代表「大多数人」的民意?
.大多数国家都规定修改宪法时,同意人数须达三分之二,其背后究竟有什么严谨的数理根据与考量?
作为一种汇集群众意见的机制,多数决其实存在着严重的缺点。作者以「社会选择理论」的角度切入,杂糅了历史案例与思想理论,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剖析多数决制度的种种弊端,并说明其他各种投票规则的良窳与长短,期能为世人找到更能体现人民真实意见的投票规则。
本书特色 ◎公共选择理论与社会选择理论的最佳入门书与参考读物。讨论投票规则如何对民主制度的选举结果产生影响。
◎浅显易懂,深入浅出,稍具算数能力的人都能看懂两百年来大师和先贤们费心研究的法则和原理。
◎以世界各国发生过的实际案例,说明各种投票制度的优劣长短,以及选举时政治人物操弄投票游戏规则的手法。从这方面来看,本书也是政治人物、选战操盘手和关心选举的民众必读的教战手册。
专业推荐 公共理论专家.台大政治系教授 王业立
政治评论家 林浊水
政治评论家 胡忠信